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2.【答案】D【解析】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3.【答案】A【解析】这是我国典型的北方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首先,由于正午太阳在南面,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照,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面。其次还受当地文化的影响。4.【答案】B【解析】华北地区属于旱作农业,但是不种植春小麦,而种植冬小麦。5.【答案】B【解析】功能区位于市中心位置,应属于商业区;在盛行风的上风地带,应为居住区;位于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应为工业区。【考点】参照物6.【
2、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东西均临河流,且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带,因此“水岸名邸,上风上水”最能反映出其优美的自然环境。7.【答案】C【解析】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自市中心向外缘递减,但在交通便利的区域,如城市主要干道与城市环路的交会处地租较高,图中 C 曲线地租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出现两个次高峰,故选 C 项。8.【答案】C【解析】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由于交通较为便利,人流量大,并且便于商品的集散,一般会产生商业区,故选 C 项。9.【答案】C【解析】武汉市中心无商业区分布,说明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小,可能受历史或行政因素影响导致在市中心没有出现商业区,故选 C 项。10.【答案】B【
3、解析】商场和购物中心规模较大,一般布局在交通便捷、地租较高的地区。而超市的规模较小,一般以销售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一般布局在居住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故选 B 项。11.【答案】A【解析】重化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依据图中重化工业布局在东南方向合理可以判定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故选 A 项。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1/412.【答案】D【解析】地租高低受距城市中心远近、交通是否便利的影响,甲乙一线越靠近城市中心,与交通线的交会点地价越高,故选 D 项。13.【答案】B【解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组合取决于各功能区的实际付租能力,也就是受经济因素影响,故选 B
4、 项。14.【答案】D【解析】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故选 D 项。15.【答案】C【解析】2000 年江苏省城镇化水平为 40%,贵州省为 28%,江苏省城镇化水平比贵州省高,江苏省城镇化发展速度一直快于贵州省,故选 C 项。16.【答案】A【解析】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导致二者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主要是区域发展的差异,故选 A 项。17.【答案】B【解析】20072050 年预计世界城镇人口增加比世界人口增加多 6 亿,主要是城镇化导致的。故 B 项正确。18.【答
5、案】D【解析】目前世界城镇人口以欠发达区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为主;19502050 年较发达区域城镇化水平缓慢上升;2020 年欠发达区域城镇人口预计将超过其农村人口。故选 D 项。19.【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北京市规划的自行车“高速路”连通公交服务不便捷的大型社区回龙观和中关村产业园,大型社区回龙观公交服务不便捷,说明位于城市郊区,因此北京市规划的自行车“高速路”连通市区和郊区。20.【答案】A【解析】由材料“连通公交服务不便捷的大型社区回龙观和中关村产业园”可知北京市建设自行车“高速路”最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区和郊区的通勤需要。21.【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线路二经过的站点多,
6、道路利用率较高。22.【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手机用户地理位置的获取,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数据叠加在网络地图上,是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故选 B 项。23.【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热值最大的地区大多位于城市道路交会处,交通便捷程度高,再结合材料中时间为上午 9 时,最有可能是商业区,故选 D 项。24.【答案】A【解析】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与平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的比值,数值越大,表示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2/4匹配度越高。根据图例,未来五年住房供需关系失衡最严重的城市是鄂尔多斯,住房匹配度约 00.2,故选A 项。25.【答案】D【解析】住房供需匹配
7、度主要受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与平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的影响,与住房供需匹配度无关的是住房建设收益,故选 D 项。二、26.【答案】(1)商业居住工业(2)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D(3)西南位于城镇盛行风的上风向,城镇河流上游(上风上水处)。【解析】(1)根据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回答。(2)商业区一般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位于城镇中心,人口流量大,土地租金高,建筑物高大稠密,土地利用集约。(3)高级居住区位于环境较好的位置,地势高处,河流上游,盛行风向的上风向。27.【答案】(1)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居住环境改善。(2)自然条件
8、:地形平坦;城镇盛行风下风向;城镇河流下游。理由: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3)加强各组团联系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镇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镇用地。【解析】(1)城镇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城镇发展空间增大,组团之间距离较远,各个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亲近自然,有利于城镇居住环境改善。(2)读图可知,该城镇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城镇西南方,处于城镇盛行风下风向,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方向,减少对城市大气和水污染;地形平坦,有利于工业布局。W 处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减少运输成本,所以适宜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3)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需要加强
9、各组团联系,主要通过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各组团之间分工合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8.【答案】(1)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阔;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城市发展所需用水能得到满足;位于中纬度,离海洋近,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城市空间扩展。(2)减少地面交通拥堵;引领城市空间的扩展;方便出行(速度快、运量大、时间准);减少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3)地铁建设成本高,中小城市财政支付困难;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需求较小;地铁运营成本高,盈利困难。【解析】(1)主要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方面分析。(2)大力发展地铁,使得平
10、面交通变成立体交通,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便人们出行,且能减少城市污染,节约土地资源等。(3)主要从中小城市发展地铁的经济可行性(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交通需求的迫切性等方面分析。29.【答案】(1)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城镇数量增加,城镇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3/4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大,出现城镇密集地区和城镇群。(2)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影响: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3)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解析】(1)根据材料一、二可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由 2016 年的52.57%上升到 2
11、030 年的65%,据此判断我国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其特点结合城镇化中期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2)从材料中可知,第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化特点是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说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故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3)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因热力环流受到影响。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4/4第二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读图,完成 12 题。1.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方面的差异()A.空间布局形式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二 综合测试 试卷 答案 在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