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读说明文,重在准确地获取文中的知识信息,以及作者解说这些信息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在学习中可运用摘要评析法来阅读,先进行整体式阅读获取说明对象的各项知识,再由篇到段、由段到句地评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一起看看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欢迎查阅!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销声匿迹、风雪载途等词语,掌握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3、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5、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设计理念】 读说明
2、文,重在准确地获取文中的知识信息,以及作者解说这些信息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在学习中可运用摘要评析法来阅读,先进行整体式阅读获取说明对象的各项知识,再由篇到段、由段到句地评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农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展示收集的谚语,学生朗读。问:这些谚语在告诉人们什么? 同学们,以上说的都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
3、眼都能发现。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了解的大自然的语言(学生朗读自己收集的谚语)。像这些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新课讲授 一、察言观色: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
4、,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狼吞虎咽 1、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标好段序,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初步感知文意。 2、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出示小黑板) 辨别字形,读准字音: 衰草连天 shui 连翘 qio 纬度 wi 销声匿迹 xio 蓑衣 su 阻挠 no 忌讳 hu 悄然无声 qio 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语造句: 次第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三、畅所欲言 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自由交流:
5、(补充)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四、摩拳檫掌 通读全文,就物候学写出200字左右的解释性、简介性的文字。 学生课堂交流,师简评并指出:物候学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之中。学习中应该仔细搜寻并且要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十分有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你们看,如果我们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五、各抒己见 (出示小黑板)对这篇课文的层次划分,有四种不同的意见。选出你所赞成的一种分法并说明理由。 A、15 | 610 |
6、 1112 B、13 | 45 | 610 | 1112 C 1 | 25 | 610 |1112 D 12 |35 |610 |1112 学生发表意见。师明确,A、B两种分法都是可以的。但同学们发现没有,不论哪一种分法当中,6至10段始终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否可以探究一下这几段之间的关系呢? 六、细嚼慢咽 学生齐读6至10段,提问: 1、物候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高下,古今)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的?(抓住关键词: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
7、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纬度影响,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2、作者主要用什么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 明确:举例子。(找出并分析)例如: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比北京要早开20天。说明了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但有时为了使说明对象更透彻,可以举更多的例子。 七、抛砖引玉:大林寺桃花 学生
8、齐读诗歌,理解诗意。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八、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
9、,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布置作业: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熟读课文,把文中的雅词美句摘录下来。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逻辑顺序 现象本质 描述物候现象做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
10、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
1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
12、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
13、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
14、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
15、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
16、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第五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