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设计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设计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原籍江苏省邳州。中共党员。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一起看看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设计!欢迎查阅! 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设计1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生动描述各拉丹冬壮美景色的语句,感受作者表达的丰富情感。(重点) 2.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难点) 3.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培养读者对大自然的感情。(重点) 作者名片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原籍江苏省邳州。中共党员。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
2、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 曾于1992年、20_(请自填)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_(请自填)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背景链接 作者在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和生活了27年,曾经写过10多本关于西藏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代表作有走进西藏等,她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本文是记述在长江源头的一段见闻的游记。 词语解释 黧黑:形容黑。 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懈怠:松懈懒惰。 敦
3、实:结实;粗壮,敦厚诚实。 腈纶:合成纤维的一种,用来纺织成毛线,布料等。 流苏: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风云变幻:比喻局势的动荡与变化。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接踵,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后跟。 熠熠烁烁: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 漫不经心:疏忽大意,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 整体感知 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写在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雪峰的尊荣。 第二部分(3-4):写向各拉丹冬雪峰进发的艰难情景。 第三部分(
4、5-13):写近观冰塔林看到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14):写在砾石滩上看雪峰时的新发现。 课文解读 一、在藏北高原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雪峰,作者的所见、所感是怎样的?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气势磅礴,变化多端。 二、读课文,说说考察的环境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应的描写。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三、负重向各拉丹冬雪峰进发,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历程。在此期间,“我”遇到
5、了哪些困难?自然环境恶劣 1.海拔接近六千米,让人气喘吁吁,很不适应 2.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住宿环境恶劣 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 身体不适(刚进各拉丹冬) 1.手背生起冻疮 2.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 3.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4.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身体不适(在冰塔林) 1.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
6、位。 2.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3.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你会想什么呢?你知道作者有什么感想吗?请找出相关描写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困难无处不在,热情始终不减。 四、作者刚进入冰塔林时,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远眺雪峰壮丽奇观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
7、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眩晕”的是多变的气候、恶劣的环境、糟糕的身体,更有被冰塔林奇特的美景而陶醉,享受其中。 “尽情卖弄”贬词褒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任性创造的情态。 五、读课文,说说冰塔林的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1.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2.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
8、,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3.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句子赏析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切割”“雕凿”:拟人化的写法,尽显阳光和朔风的威力巨大、动作精巧,这样导致“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 放飞想象 课文最后写到“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请你发挥你的想象,你觉得他们可能发现了什
9、么? 深入探究 1.文章中第11段写到的“琼瑶仙境”是指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 “琼瑶仙境”指的是冰窟中的景色,作者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仙境。“流苏像长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冰窟中形状的怪异,冰体的蜿蜒挺拔,冰山的褶皱;整段写出了冰世界的闪耀光彩,静穆与高大,增添了文章的色彩。 2.文中写到“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请赏析这个句子,并写出你的感受。 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大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写出了大山的晶莹洁白,傲然挺立。“黧黑”写出了大山的神秘感;整句描写了大山的外观
10、形态,棱角层次的鲜明,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山的气势磅礴,拔地参天,增强了我们的阅读兴趣。 3.全文作者以游踪为序,详细讲述了作者自己游览各拉丹冬的情景,作者是不是仅仅为了描写各拉丹冬的壮丽景色,还是有其他的目的?说一说你的看法。 主旨概括 作者描述了雪域高原各拉丹冬的壮丽,形态万千的冰峰,晶莹透明的冰柱,讲述了自己勇登雪域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勇于攀登的决心,不畏艰难的态度。 艺术特色 1.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妙笔生花。 文章中运用到“静穆”“晶莹”“熠熠烁烁”这些优美鲜活的词语,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各拉丹冬的千姿百态,壮观奇景,使文章更加的灵动,给人以无限美感。作者以自己的游览经历讲述,语言平实,浅显易
11、懂。 2.主题鲜明,意味深长。 文章主要讲述作者的一次雪域高原之游,描写了各拉丹冬美丽壮观的景色和作者攀登的经历,给我们以启示,做任何事情要不放弃,不半途而废,勇往直前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3.善用比喻,生动形象。 文中处处可见比喻的修辞手法,“阳光巨人”,“像长发披肩”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各拉丹冬的景色更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拓展迁移 长江源 即长江的源头,孕育了华夏的文明。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环抱于号称“亚洲屋脊”的昆仑山脉和青海、西藏交界处的唐古拉山脉两大山脉之间。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少有人触及,是科学家、探险者和环保爱好者所
12、神往的地方,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长江源头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 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了解游记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3、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方法及角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教学难点: 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方法及角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5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
13、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今天我们就通过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一同去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新授课文: 单元导读:首先,翻到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仔细阅读,然后说一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从单元导读中我们知道,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游记,那么什么是游记? 游记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等,并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游记的特点,先游后记,亲见真
14、闻。学游记,首要的是要抓住景和情。 二、作者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三、整体感知 1、认识生字词。 铸(zh)告诫(ji)推搡(sng)霎时(sh) 驰骋(chng)漩涡(xun)寒噤(jn)迂回(y) 汩汩(g)湿漉漉(l)震耳欲聋(zhn) 潺潺(chn)前呼后拥(yng)怒不可遏() 2.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 第一次,雨季;第二次,枯水季节。 3.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
15、壶口”?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1)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2)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4.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何处?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三、朗读课文,感受不同之处 1.品读25自然段,思考:雨季的瀑布和枯水季节的瀑布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1)品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雨季瀑布的特点:危险、惊心动魄、
16、气势磅礴? 从下面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a.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b.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c.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 2.朗读3-5自然段段,思考: ?枯水季瀑布的特点:雄伟壮观、柔中带刚、勇往直前 从下面句子中看出来: a.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
17、雪。 b.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c.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过渡: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无坚不催,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2.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由黄河之水联想到民族精神。他由黄河的“柔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
18、想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 四、小结 作者描绘了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带刚的性格特点及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韧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 抒发了作者对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 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否应该具备这种精神。 六、作业设计 收集有关黄河的诗句和文章。 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能读出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
19、习写景散文的赏析方法。? 3.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理解黄河精神在职场和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朗读,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理解壶口瀑布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因此,黄河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如果要去瞻仰这位母亲,你知道黄河的哪一处景观是不可不看的吗?今天我们通过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一同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 二、自读课文,落实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检并记忆生词的读音及解释。? 2.课堂交流补充,当堂提问检测。 3.齐读课文
20、,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三、整体感知? 1.如果为壶口瀑布选择一个词作为宣传语,你觉得哪一个词最为贴切?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2.文中作者写了两次看壶口瀑布的经历,为什么写两次的景观?对于表现壶口瀑布的壮观起到怎样的作用? 3.朗读课文,想象、感受壶口瀑布的景观。 四、感受壶口水的阳刚之美? 1.文章重点写第二次看壶口瀑布,第二次看壶口瀑布主要表现壶口瀑布的水有怎样的特点? 2.讨论:作者是怎样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的?怎样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有力的? 不同方面多种角度描写? 通过写石侧面表现水? 拟人的手法为水注入了生命力? 恰当形象的奇特比喻? 想象的动词选择? 短促有力的
21、句式? 排比铺陈的句式? 3.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读出力度感,读出阳刚之美。? 4.朗读互评,再读。(重点强调重要字词的重音,果断有力的短句,排比句式的速度语气变化)? 五、景与情的关系,理解文章主旨? 1.作者写这篇游记散文是否仅仅停留在了所见之景有多美,有多奇特壮观的层次上?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吗?由水想到个人由个人想到民族(有层级的过渡,少说教味,易于理解接受)?2.壶口瀑布之水与作者所思所想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相似、联系触景生情,融情于景(什么景?什么情?)? 3.穿插:中国古人关于水的智慧:上善若水,以柔克刚,水滴石穿辩证思维。 4.在思考的基础上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并说说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思考:这篇文章结尾标注了写作日期,有何用意?)? 5.在更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将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六、作业 运用排比句式,进行一段景物描写,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到情景交融。 16 /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