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教学计划集合7篇.docx
《(2022年整理)教学计划集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整理)教学计划集合7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计划集合7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指导思想国学是潘市二中自发开设的校本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二、目标要求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三、教材分析本期教材采用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八年级为论语选读。四、教学重难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实践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
3、的文化素养。五、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六、教学活动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七、教学进度本年级每周一课时。很多古文经典是永恒的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们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和进行国学教学的水平,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
4、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 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回忆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2)等腰三角形纸片(3)完成课后习题二、教学课题课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 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点放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主动获得知识。(2) 组织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3) 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说理的能力。三、教材分析:1、 等腰三角形是在三角形知识基础上的继续深入,如何利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思路和观点,也是
5、对理解“等腰”这个条件造成的特殊结果的重要之处。2、 等腰三角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在今后的几何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构成复杂图形的基本单位,等腰三角形的定理为今后有关几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3、 对称是几何图形观察和思维的重要思想,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常用出发点之一,学好本节知识对加深对称思想的理解有重要意义。4、 例题中的几何运算,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初步体验,如何在几何中结合代数的等量思想是教学中应重点研究的问题。5、 如何把握合情推理的书写及重点问题,本课中的例题也进一步做了示范,可以认真研究。6、 本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
6、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7、 本课内容安排上难度和强度不高,适合学生讨论,可以充分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竞争的意识。8、 课本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然后在进行证明,将探索和证明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不断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以活动形式展开教学,综合运用启发式、多媒体演示、互联网探索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五、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过程,
7、初步文字命题的证明方法、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有关的计算与简单的证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学会分析几何证明题的方法及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证明过程。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的证明教学难点:证明过程的书写格式,用规范的符号语言描述证明过程教学媒体: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1、什么叫证明?什么叫定理?2、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一般步骤有哪些?3、我们初中数学中,选用了哪些真命题作为基本事实?此外,还有什么被看作是基本事实?设计说明:师提出问题,回顾旧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二)创设情境观察图片百度
8、图片搜索_等腰三角形金字塔的搜索结果1、什么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你能用刻度尺华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吗?2、你能画出它的顶角平分线吗?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3、上述性质你是怎么得到的?(不妨动手操作做一做)4、这些性质都是真命题吗?能否用从基本事实出发,对它们进行证明?(三)探索活动1、合作与讨论:说明你所画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思考与讨论:说明你所画的是顶角的平分线。怎样证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通过上面两个问题的证明,我们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9、)等边对等角_百度百科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逐步尝试运用说理的方式进行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几何语言间的互相转换。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ABD C4、你能写出上面定理的符号语言吗?5、总结 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健康,丰富学生业余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篮球兴趣,提高篮球技术水平。二、情况分析由于篮球运动的特殊
10、性,学生来源都是高年级学生,不仅要培养他们兴趣,而且还要肩负着学校对外的竞技比赛任务。为了更好地开展篮球运动,教师就个人特长和学生状况积极筹备活动内容和方案,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活动空间。三、人员组成:(条件)1、热爱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篮球技术基础;2、身体健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3、思想健康,能遵守校纪校规;4、学习态度端正。四、具体工作安排三月份:球感训练(原地高、低运球),移动(侧身跑、变向跑、变速跑、后退跑)。球感训练(运球),移动,传接球(双手胸前传球)、组织队员对抗练习,一对一练习,渗透简单篮球比赛规则。四月份:球感训练(运球急停急起)巩固以上学习内容,一对一练习(突破训练)
11、,渗透简单篮球比赛规则。球感训练,体前变向运球,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投篮练习(原地)、一对一练习,渗透简单篮球比赛规则。五月份:球感训练,体前变向不换手、背后运球,行进接传接球,投篮练习,二对一练习(突破训练)。巩固以前学习内容,组织队员比赛(重点进攻练习),接球投篮练习,选出球队的队长。六月份:前滑步、后滑步、侧滑步(结全防守脚步动作),传接球练习(反弹)。组织比赛(在比赛中使学生合理运用各种动作),投篮练习。七月份:复习前面学习各种运球的动作,学习背后运球,三对二练习,身体素质训练,投篮练习。三对二练习,移动训练(跳步急停、跨步急停),接球急停跳起投篮,转身运球,假动作训练。八月份:
12、三对三练习,先进间高手投篮练习,巩固球感训练,投篮练习,抢篮板练习。四对三练习,提高传接球的准确度练习,球感训练,转身练习,投篮练习,抢篮板练习。 教学计划 篇4 一、幼儿发展目标1.了解班级新成员、新环境,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变化的快乐。2.知道自己长大了,有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3.能主动参与选组活动,认识自己的组别、标记和上课、吃饭的座位。4.有与同伴合作的愿望,体验合作的快乐。5.知道自己是小主人,乐意为班级服务。二、活动安排内容九月份1.我们见面了2.我们在一组3.去菜场4.蔬菜的家十月份1.蒲公英旅行记2.金色的田野3.凉快的秋天来了4.秋天的色彩十一月份1.我们的邻居2.好邻居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整理 教学计划 集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