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PHYSIOLOGY 总学时数:72,其中实验课学时:12学 分:4适用专业:动物医学执 笔 者:王丙云 编制时间:2004年11月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研究健康动物(主要是畜禽)的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
2、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动物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牢固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熟练掌握生理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并能运用生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畜禽的某些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原因。三、本课程的内容及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绪论(2学时)基本内容: 动物生理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生理功能的调节及其调控;内环境与稳态。基本要求:1.了解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2.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3.重点掌握内环境
3、与稳态的概念。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生理学的发展史 二、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动物生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四、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 2.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第二节 生理功能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2.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3.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神经调节的特点 二、体液调节 三、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细胞的自身调节 2.酶在细胞内的集中存在和隔离分布 3.酶促反应速度的控制 4.代谢过程的反馈性控制 第三节 内环境和稳态 一、体液 二、机体内环境的概念三、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维持重点: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内环境
4、和稳态的概念。第二章 细胞生理(8学时)基本内容: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基本要求:1. 重点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方式与机理2. 掌握细胞对刺激的反应及刺激与反应的关系3. 牢固掌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机理4. 重点掌握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及机制。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和信息转导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三、细胞的信息转导 1.膜受体 2.跨膜信息转导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兴奋性 1.兴奋性的概念 2.刺激和反应的关系 3.组织兴奋及其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二、细胞的生物
5、电现象 1.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3.动作电位在细胞膜上的传导第三节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一) 经典的突触传递(二) 接头传递(三) 电突触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一、 肌细胞收缩机理1.骨骼肌收缩的结构2.骨骼肌收缩的机理3.兴奋-收缩耦联二、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1.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特征2.骨骼肌的机械工作3.骨骼肌的生物电活动和代谢变化三、骨骼肌的类型和生产发育重点: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兴奋性;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骨骼肌的收缩机制。难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兴奋的传递;骨骼肌的收缩机制。第三章 血液 (4学时)基本内容: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浆
6、的成分;血细胞的种类与功能;血液的凝固过程;血型分类。基本要求:1. 掌握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功能;2. 了解血细胞的种类、结构特点和功能;3. 深刻理解血液凝固的机制。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三、血液的总量 四、血液的主要机能第二节 血浆 一、血浆的主要成分和功能: 二、血浆缓冲物质的作用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生理 二、白细胞生理 三、血小板生理第四节 血液凝固 一、血凝的概念 二、血凝的过程 三、血块回缩与凝血时间 四、血液中的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第五节 血型一、 红细胞凝集与血型1.凝集 2.血型二、输血原则三、动物的血型及其应用重点
7、:血液的特性、组成和机能、血细胞的数量和机能及血液凝固的步骤。难点:血液凝固的机理。第四章 血液循环 (7学时)基本内容: 心脏的泵血机能;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基本要求:1. 重点掌握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产生的机理和心肌生理特性;2. 掌握血压形成的机理与调节;3. 掌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率与心动周期 1.心动周期2.心动周期中心脏的机械变化3.心率二、心输出量与心力贮备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一、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心肌细胞的类型及特征2.普通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3.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
8、象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三、心电图第三节 血管生理一、血管的种类和功能二、血液在血管系统中的流动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四、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五、微循环1.微循环和微循环通路 2.微循环的调节六、组织液和淋巴液1.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3.组织液的吸收和淋巴液的生成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 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神经中枢(一)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二)调节心血管活动 (三)心血管活动的反性调节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性调节重点: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生理特性、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难点: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第五章 呼吸 (4学时)基
9、本内容: 呼吸过程和呼吸器官;肺通气原理;气体交换与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基本要求: 1.掌握肺通气和胸内压的有关概念。2.掌握气体的运输过程。3.重点掌握呼吸运动的调节。第一节 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 一、呼吸的全过程二、呼吸器官及其功能(一) 呼吸道(二)肺泡第二节 肺通气原理一、呼吸运动二、呼吸中胸膜腔内压的变化(一) 胸膜腔内压-胸内压(二)胸内负压存在的生理意义三、肺通气的阻力(略)四、肺的总量和肺的通气量第三节 气体交换与运输一、气体交换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 氧的结合和运输(二)二氧化碳的结合与运输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一、 神经调节(一) 呼吸中枢及其调节活动(二)呼吸节律
10、形成的假说(三)高位中枢对呼吸的调节(四)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二、呼吸的体液性调节三、低气压条件下的呼吸(略)第五节 家禽呼吸的特点重点: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胸内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及呼吸运动的调节。 难点:胸内负压的形成;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第六章 消化 (7学时)基本内容: 概述;采食;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大肠内消化;吸收。基本要求:1. 掌握消化与吸收的概念与意义。2. 重点掌握胃、胰、肠和肝脏等主要消化腺的分泌与作用。3. 掌握胃和肠的运动方式和作用。4. 重点掌握营养物质吸收的机理。第一节 概述一、消化的意义二、消化的形式三、消化的个体发育(略)四、胃肠道机能
11、的调节(一) 胃肠道的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第二节 采食一、采食方式二、采食的短期调节三、采食的长期调节第三节 口腔内消化一、唾液的分泌二、 咀嚼三、 吞咽第四节 胃内消化一、胃液的分泌(一) 胃的粘膜分区(二) 胃液及其分泌(三) 胃液分泌的调节(四)胃内的消化过程二、瘤胃内的微生物消化三、胃的运动第五节 小肠内的消化一、胰液的分泌(一) 胰液的组成、机能和分泌量(二)胰消化酶的分泌及其作用(三)胰液分泌的调节二、胆汁的分泌(一) 胆汁及其作用(二) 胆汁的分泌和调节(三)胆汁的排出的调节三、小肠液的分泌(一) 小肠液的性状、组成和作用(二)小肠液的分泌四、小肠的运动(一) 小肠运动的形式(
12、二)小肠运动的调节第六节 大肠内的消化一、大肠液的分泌二、大肠内的微生物消化三、大肠运动和排粪第七节 吸收一、吸收部位二、吸收机理:被动、主动、胞饮三、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第八节 消化机能的整体性(自学)第九节 家禽消化生理特点(自学)重点:胃液分泌及其调节、胃肠运动及调节、小肠的化学性消化作用、胰液、胆汁、小肠液的生成及作用、瘤胃内微生物的消化、营养成份吸收部位及方式。难点:消化管平滑肌的特点及电位变化;瘤胃内微生物的消化作用;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过程。第七章 能量代谢及体温 (4学时)基本内容: 能量代谢基本规律;动物体温调节。基本要求:1. 掌握机体能量的来源与测定方法;2. 重点掌握基
13、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3. 重点掌握体温恒定的调节机理。第一节 能量代谢一、能量的来源二、能量平衡及其测定 (一)食物的能量计算(一) 动物释放的能量计算(三)氧的热价和呼吸商三、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一) 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二)静止能量代谢(三)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第二节 体温调节一、 动物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一) 各种动物的正常体温(二)动物体温的正常变动二、动物体温恒定的原理(一) 动物的产热和散热的过程(二)激素的影响三、体温调节(一) 体温调节中枢(二)调定点学说(三)体温调节的外周机制四、动物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与适应重点: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的概念及产热与散热;体温调节。
14、难点:影响代谢率的因素;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第八章 泌尿 (4学时)基本内容: 肾脏结构;尿液生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基本要求:1. 掌握肾脏的结构特点;2. 重点掌握尿液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一节 概述一、 肾脏结构特点(一) 肾单位和集合管 (二) 肾单位的类型(三)肾小球旁器二、肾脏的血液循环(二) 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二)肾血流的调节三、尿的生成(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四)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四、尿的浓缩与稀释(一)尿的浓缩与稀释的生理意义(二)肾髓质高渗区与尿浓缩与稀释(三)尿浓缩与稀释的原理第二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15、一、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及分泌作用的因素。第三节 排尿 一、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支配二、排尿反射第四节 家禽排泄特点(略)重点:尿的生成及尿生成的调节。 难点:尿液浓缩与稀释的机制。第九章 神经系统 (7学时)基本内容: 神经活动一般规律;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脑的高级功能。基本要求:1. 重点掌握突触结构和传递机理。2. 掌握反射活动的特点。3. 了解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4. 深刻理解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5.掌握脑的高级功能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一、 神经纤维(一)
16、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二)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一般特征(三)神经纤维的分类和传导冲动的速度二、突触传递与非突触传递(一) 突触的结构与分类(二)非突触传递(参考内容)(三)突触传递的机理(四)突触传递的特征三、神经递质(一) 外周递质(二) 中枢递质(三)受体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反射和反射弧二、中枢神经原的联系方式及其兴奋传递的特征三、中枢抑制(一)突触后抑制(二)突触前抑制四、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 感受器(一)感受器的分类(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二、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一) 浅感觉的传入径路(二) 深感觉的传入径路(三)头面部的感觉传入(四)特殊感觉器管的
17、传入径路三、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一) 丘脑核团的分类(二)感觉投射系统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一) 大脑皮层的结构特点 (二) 大脑皮层感觉区五、痛觉(自学内容)六、视觉(自学内容)七、听觉(自学内容)八、嗅觉和味觉(自学内容)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一)脑干的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二)去大脑僵直(三)脑干对姿势反射的调节(略)三、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四、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 皮层运动区(二)锥体系统及其功能(三)锥体外系统及其功能第五节 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的调节一、植物性神经
18、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二、植物性神经的功能三、内脏活动的中枢性调节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 条件反射(一) 条件反射的形成(二) 条件反射的消退(三)条件反射的泛化与分化(四)条件反射形成的机理(五)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二、动力定型(自学)三、神经活动类型(自学)四、觉醒和睡眠(略)重点: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突触传递的机理;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肌紧张及骨胳肌的牵张反射;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及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条件反射的形成及生理意义。难点:突触的类型与结构;突触传递的机理、特性及化学介质;肌紧张及骨胳肌的牵张反射及脑干的调节;高位脑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及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第十章 内分泌(
19、7学时)基本内容: 激素作用及其机制;下丘脑与垂体;甲状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素;性腺。基本要求:1. 重点掌握激素的作用机制;2. 重点掌握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与机能联系;3. 了解并掌握甲状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的作用与调节。第一节 概述一、内分泌的涵义二、激素的概念和分类(一) 激素的概念(二)激素的一般特点(三)激素的分类:三、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和代谢四、激素的作用及其机制(一) 激素的作用(二)激素作用的机制五、激素分泌的调节(一) 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一、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和机能的关系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的激素(一)神经垂体激素的合成、运输和分泌(略)
20、(二)神经垂体激素的生理机能(三)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三、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激素(一) 释放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二)释放激素分泌的调节四、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一) 腺垂体激素的生理功能(二)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第三节 甲状腺一、甲状腺激素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甲状腺素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调节钙代谢的激素一、甲状旁腺激素二、甲状腺细胞分泌降钙素 三、1,25-二羟胆钙化醇四、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1,25-二羟胆钙化醇分泌的调节第五节 胰岛一、胰岛的结构特点(略)二、胰岛激素及其作用(一) 胰岛素(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三、胰岛功能的调节第六节 肾上腺一、肾上腺的组织结构 二、肾上
21、腺皮质激素三、肾上腺髓质激素第七节 性腺一、 睾丸分泌的激素(一) 雄激素的分泌:睾丸间质细胞分泌(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三)睾丸分泌活动的调节二、卵巢分泌的激素(一) 卵巢细胞分泌的激素(二)雌激素的分泌和生理作用: (三)孕激素的分泌和生理作用三、抑制素及其作用(略)四、胎盆的内分泌功能五、性腺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一)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二)性腺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性调节(三)性腺各细胞的相互影响第八节 其他内分泌激素一、前列腺素 .二、胸腺激素 三、松果体激素(略)重点: 激素作用的机制及激素分泌的调节、垂体下丘脑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及性激素的生理作用。难点
22、:激素作用的机制及激素分泌的调节;垂体和下丘脑的形态结构及联系。第十一章 生殖 (4学时)基本内容: 生殖细胞的生成;受精;妊娠;分娩。基本要求:1. 掌握初情期、性成熟、体成熟的概念。2. 重点掌握精子和卵子的生成过程。3. 重点掌握受精过程和分娩机制。第一节 生殖细胞的生成一、性成熟和体成熟 二、性季节(母畜)第二节 雄性生殖细胞一、雄性生殖器官的功能 二、精子的生成过程 三、雌性生殖细胞(一) 卵泡的发育(二) 卵子的发育(三) 排卵 (四) 黄体的生成和退化 (五) 卵泡发育和排卵的调节第三节 交配与受精一、 母畜的性周期(一) 发情周期的概念和分期(二)影响发情周期和发情的因素(三)
23、内分泌系统对发情周期的调节二、交配、交配行为和受精(一)受精部位和时间(二) 精子与卵子在受精前的准备(三)受精过程三、妊娠(一)妊娠的建立和维持(二)妊娠期胚胎的生长发育与营养(自学) (三)妊娠期母畜的生理变化第四节 分娩一、分娩过程二、分娩机制第五节 家禽生殖生理特点(自学)重点:初情期、性成熟、体成熟的概念;生殖细胞的生成过程;受精和妊娠生理及分娩过程。难点:生殖细胞的生成过程;受精过程。第十二章 泌乳(2学时)基本内容: 乳腺的结构与发育;乳的分泌与调节;排乳过程及调节。基本要求:重点掌握乳的分泌与调节。 第一节 乳腺的结构 第二节 乳腺的发育及其调节一、乳腺的发育二、乳腺发育的调节
24、第三节 乳的分泌一、 乳 (一)初乳 (二)常乳二、乳的生成过程三、乳的分泌过程(自学)四、乳汁分泌的调节(一) 乳汁分泌的启动(二)维持泌乳第四节 排乳一、 排乳的过程(一) 乳的蓄积(二) 排乳的过程二、排乳反射的调节 重点:乳的生成及调节。难点:乳的生成、乳的分泌过程及调节。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教学环节除讲课外还有实验课。动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进一步了解获得生理学知识的科学方法,以及验证某些讲授过的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部分理论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25、,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严肃的态度,认真的精神,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使学生实验技能达到以下要求:1. 熟练掌握BL-420E+生理记录系统的使用方法。2. 通过剥制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兔子麻醉与简单手术的训练,学会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3. 通过实验现象,会正确地读取数据并加以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五、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1绪论222细胞生理82103血液4264血液循环7295呼吸4266消化7297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448泌尿449神经系统72910内分泌7711生殖4412泌乳22合计601272六、本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 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已掌握动物生物学、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本课程能为学习家畜病理学、兽医理学、兽医内科学、兽医产科学等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1.动物生理学(第1版), 傅伟龙等编著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2.动物生理学(第1版)杨秀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教学参考书:1.动物生理学(第1版)张玉生 傅伟龙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 生理学(第6版)姚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