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最新《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PHYSIOLOGY 总学时数:72,其中实验课学时:12学 分:4适用专业:动物医学执 笔 者:王丙云 编制时间:2004年11月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研究健康动物(主要是畜禽)的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
2、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动物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牢固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熟练掌握生理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并能运用生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畜禽的某些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原因。三、本课程的内容及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绪论(2学时)基本内容: 动物生理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生理功能的调节及其调控;内环境与稳态。基本要求:1.了解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2.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3.重点掌握内环境
3、与稳态的概念。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生理学的发展史 二、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动物生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四、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 2.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第二节 生理功能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2.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3.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神经调节的特点 二、体液调节 三、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细胞的自身调节 2.酶在细胞内的集中存在和隔离分布 3.酶促反应速度的控制 4.代谢过程的反馈性控制 第三节 内环境和稳态 一、体液 二、机体内环境的概念三、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维持重点: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内环境
4、和稳态的概念。第二章 细胞生理(8学时)基本内容: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基本要求:1. 重点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方式与机理2. 掌握细胞对刺激的反应及刺激与反应的关系3. 牢固掌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机理4. 重点掌握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及机制。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和信息转导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三、细胞的信息转导 1.膜受体 2.跨膜信息转导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兴奋性 1.兴奋性的概念 2.刺激和反应的关系 3.组织兴奋及其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二、细胞的生物
5、电现象 1.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3.动作电位在细胞膜上的传导第三节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一) 经典的突触传递(二) 接头传递(三) 电突触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一、 肌细胞收缩机理1.骨骼肌收缩的结构2.骨骼肌收缩的机理3.兴奋-收缩耦联二、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1.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特征2.骨骼肌的机械工作3.骨骼肌的生物电活动和代谢变化三、骨骼肌的类型和生产发育重点: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兴奋性;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骨骼肌的收缩机制。难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兴奋的传递;骨骼肌的收缩机制。第三章 血液 (4学时)基本内容: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浆
6、的成分;血细胞的种类与功能;血液的凝固过程;血型分类。基本要求:1. 掌握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功能;2. 了解血细胞的种类、结构特点和功能;3. 深刻理解血液凝固的机制。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三、血液的总量 四、血液的主要机能第二节 血浆 一、血浆的主要成分和功能: 二、血浆缓冲物质的作用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生理 二、白细胞生理 三、血小板生理第四节 血液凝固 一、血凝的概念 二、血凝的过程 三、血块回缩与凝血时间 四、血液中的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第五节 血型一、 红细胞凝集与血型1.凝集 2.血型二、输血原则三、动物的血型及其应用重点
7、:血液的特性、组成和机能、血细胞的数量和机能及血液凝固的步骤。难点:血液凝固的机理。第四章 血液循环 (7学时)基本内容: 心脏的泵血机能;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基本要求:1. 重点掌握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产生的机理和心肌生理特性;2. 掌握血压形成的机理与调节;3. 掌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率与心动周期 1.心动周期2.心动周期中心脏的机械变化3.心率二、心输出量与心力贮备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一、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心肌细胞的类型及特征2.普通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3.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
8、象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三、心电图第三节 血管生理一、血管的种类和功能二、血液在血管系统中的流动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四、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五、微循环1.微循环和微循环通路 2.微循环的调节六、组织液和淋巴液1.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3.组织液的吸收和淋巴液的生成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 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神经中枢(一)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二)调节心血管活动 (三)心血管活动的反性调节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性调节重点: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生理特性、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难点: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第五章 呼吸 (4学时)基
9、本内容: 呼吸过程和呼吸器官;肺通气原理;气体交换与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基本要求: 1.掌握肺通气和胸内压的有关概念。2.掌握气体的运输过程。3.重点掌握呼吸运动的调节。第一节 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 一、呼吸的全过程二、呼吸器官及其功能(一) 呼吸道(二)肺泡第二节 肺通气原理一、呼吸运动二、呼吸中胸膜腔内压的变化(一) 胸膜腔内压-胸内压(二)胸内负压存在的生理意义三、肺通气的阻力(略)四、肺的总量和肺的通气量第三节 气体交换与运输一、气体交换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 氧的结合和运输(二)二氧化碳的结合与运输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一、 神经调节(一) 呼吸中枢及其调节活动(二)呼吸节律
10、形成的假说(三)高位中枢对呼吸的调节(四)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二、呼吸的体液性调节三、低气压条件下的呼吸(略)第五节 家禽呼吸的特点重点: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胸内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及呼吸运动的调节。 难点:胸内负压的形成;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第六章 消化 (7学时)基本内容: 概述;采食;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大肠内消化;吸收。基本要求:1. 掌握消化与吸收的概念与意义。2. 重点掌握胃、胰、肠和肝脏等主要消化腺的分泌与作用。3. 掌握胃和肠的运动方式和作用。4. 重点掌握营养物质吸收的机理。第一节 概述一、消化的意义二、消化的形式三、消化的个体发育(略)四、胃肠道机能
11、的调节(一) 胃肠道的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第二节 采食一、采食方式二、采食的短期调节三、采食的长期调节第三节 口腔内消化一、唾液的分泌二、 咀嚼三、 吞咽第四节 胃内消化一、胃液的分泌(一) 胃的粘膜分区(二) 胃液及其分泌(三) 胃液分泌的调节(四)胃内的消化过程二、瘤胃内的微生物消化三、胃的运动第五节 小肠内的消化一、胰液的分泌(一) 胰液的组成、机能和分泌量(二)胰消化酶的分泌及其作用(三)胰液分泌的调节二、胆汁的分泌(一) 胆汁及其作用(二) 胆汁的分泌和调节(三)胆汁的排出的调节三、小肠液的分泌(一) 小肠液的性状、组成和作用(二)小肠液的分泌四、小肠的运动(一) 小肠运动的形式(
12、二)小肠运动的调节第六节 大肠内的消化一、大肠液的分泌二、大肠内的微生物消化三、大肠运动和排粪第七节 吸收一、吸收部位二、吸收机理:被动、主动、胞饮三、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第八节 消化机能的整体性(自学)第九节 家禽消化生理特点(自学)重点:胃液分泌及其调节、胃肠运动及调节、小肠的化学性消化作用、胰液、胆汁、小肠液的生成及作用、瘤胃内微生物的消化、营养成份吸收部位及方式。难点:消化管平滑肌的特点及电位变化;瘤胃内微生物的消化作用;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过程。第七章 能量代谢及体温 (4学时)基本内容: 能量代谢基本规律;动物体温调节。基本要求:1. 掌握机体能量的来源与测定方法;2. 重点掌握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生理学 最新 动物 生理学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