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整个城市规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理为重点,把规划原则和布局方法作为基础,并以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它作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理论课,内容几乎涵盖了整个专业所涉及的全方位知
2、识,在整个城市规划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专业教学的核心成分;它在课程结构纵向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深并综合运用前期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它在专业学习导向上还具有引导学生入门、深造学习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培养学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能力,同时为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镇规划与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三)教学时数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计划总学时72学时,每周4学时,共18周,计4个学分。(四)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
3、体手段,提高授课表现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提示性问题,强化课堂中信息的双向交流,活跃气氛、提高效果。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在授课过程中,辅助采用案例教学和学生讨论的方式,作为必要的教学补充,针对某一城市或城市局部区域进行实证分析教学。(五)面向专业该课程是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城市化的含义;熟悉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教学内容本章简要介绍城市的产生、定义、发展过程;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规律。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节 城市的产
4、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二、城市的形成三、城市的定义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二、近代城市的发展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的发展第三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三、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四、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熟悉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掌握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了解当
5、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形势。(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规划产生与发展以及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教学重点是现代城市早期思想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现代城市发展理论。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三、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3、人口罗伯特欧文的“新协和村”(New Harmony)4、傅立叶的“法郎吉”(Phalange)二、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3、其他的探索三、现代城
6、市的发展理论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四、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1、雅典宪章(1933年)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3、华沙宣言(1981年)4、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2年)5、北京宣言(1999年)第三节 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知识经济与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三、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四、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规
7、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体系;了解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过程;了解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过程及其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教学重点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阶段和内容。教学难点是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一、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二、城市规划的任务三、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二、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一、调查研究的内容二、基础资料的内容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
8、其主要内容一、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二、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三、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四、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五、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六、城市规划的审批(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的功能及其内部结构,以及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掌握城市不同用途的用地规划。(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系统构成及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教学重点是城市用地选择和规划。教学难点是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第一节 城市的系统构成
9、一、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二、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三、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四、城市空间系统的构成五、城市其他系统的构成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一、城市用地概述1、城市用地的概念2、城市用地的属性3、城市用地的价值4、城市用地的区划5、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三、城市用地的选择1、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2、用地选择的原则3、用地选择举例第三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一、城市用地的分类二、城市用地的构成第四节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规划一、居住用地二、工业用地三、公共设施用地四、仓储用地五、城市绿地六、城市郊区用地(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10、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14学时。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的内容;掌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了解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的涵义;掌握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教学重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一、“战略”的概念二、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一、国土规划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区域规划四、城镇体系规划第三节
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经济发展指标2、社会发展指标3、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指标二、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三、城市的性质和类型四、城市的规模1、城市人口的调查2、估算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第四节 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背景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战略意义三、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四、城市环境容量、合理规模和门槛理论第五节 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一、国外结构规划的产生、内涵及启示二、远景规划的概念、内容及方法(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12、(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相关概念;了解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的内容;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评定和优化方法;掌握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的内容;了解几种典型城市的总体布局方法。(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法,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的内容。教学重点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评定和优化。第一节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一、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二、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三、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一、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二、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三、
13、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四、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一、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1、城市用地和空间结构的调整2、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3、社会结构的演化二、城市上部机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三、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四、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第四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一、从不同角度多做不同方案二、方案比较的内容三、综合评定方案第五节 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一、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1、因地制宜,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2、均衡分布,有机构成绿地系统二、城市景观规划1、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关系2、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环境面
14、貌的关系3、城市景观规划与环境保护、公用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关系三、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工程设施与城市景观规划1、自然环境的利用2、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景观规划3、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的利用第六节 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布局一、矿业城市二、风景旅游和纪念性城市三、山地城市四、港口城市(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四)教学时数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8学时。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城市交通、城市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掌握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的规划布置;学会分析具体城市的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原理 最新 城市规划 原理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