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vb.net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最新vb.net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vb.net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摘要:随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企事业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部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加强管理,即加强对各个部门内部的各种资源(人、财、物等)的有效管理,建立
2、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具有用户使用更简单、界面更直观等优点。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在我国刚起步,但发展很快。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更加普及和电子商务的更趋成熟,会有越来越大的消费群体,市场潜力会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使用VB.NET 的常用应用于系统的一般原理;(2)阐述整个窗体生成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3)设计实现用户登陆以及管理图书、图书借阅、用户管理、查询书籍、归还书籍等功能。(4)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5)建立完整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测试并分
3、析结果。关键词:图书管理 连接 数据库-目 录1、概述11.1开发的意义及背景11.2 国内外发展概况11.3 数据库的选择21.4 开发语言32信息管理系统论述32.1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42.2 信息管理开发过程43 系统分析53.1 系统调研53.2 可行性分析概述63.3 技术可行性分析73.4 系统需求分析83.5 数据流程图94 系统总体设计94.1图书管理系统94.2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设计图95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结构分析设计105.1 图书信息表105.2 图书借阅信息表105.3用户信息表116 界面设计及技术实现116.1 系统管理116.1.1用户注册管理具体界面图11
4、6.1.2 用户注册技术实现126.2 基础数据管理136.2.1基础数据管理具体界面图136.2.2 基础数据管理技术实现146.3管理146.3.1用户浏览管理具体界面图156.3.2 用户浏览技术实现156.3.3 其他技术实现157结束语208致谢21参考文献211、 概述1.1开发的意义及背景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而有重复性的劳动;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第
5、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第五,便于管理人员的管理等等。要实现这样的功能,离不开后台数据库的支持。用户验证信息,收集到的用户点击信息,主题层次信息,分析得出的关联规则表等大量的数据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本文中数据库服务器端采用了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并进行数据库存取等操作,使与数据库紧密联系起来。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图书馆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功能对于图书管理的快速和高效的管理图书信息及借阅信息致关重要,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图书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时间长
6、、易冲突、不完美。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图书信息进行借阅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管理速度快、查找方便、可靠性高、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管理中的效率,也是图书馆的科学化、正规化、信息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本文作者主要完成图书管理的管理图书、图书借阅、用户管理、查询书籍、实现与完善以及整个系统的设计和测试工作。1.2 国内外发展概况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图书馆用手工来查找图书信息或统计借阅信息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第一代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应
7、运而生。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用户非常少,它的出现为图书借阅的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即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和自动化来代替手工的巨大工作量,用计算机的高准确性来避免手工的错误和误差。第二代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计算机的普及性,还是计算机系统工具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都为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阶段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未能系统地考虑图书借阅的需求和理念。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革命性变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信息爆炸、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个人、单位、社会对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客户/服务器技术,特别是
8、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使得第三代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出现成为必然。第三代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从图书借阅管理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处理几乎所有与图书借阅相关的数据。友好的用户界面,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图书借阅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图书借阅规划和政策。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的开发等。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Method)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广泛且比较成熟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的开发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
9、务,而系统开发出来后,并不意味着生命周期的结束,而意味着根据组织的需要对系统的修改和重建的开始;原型法(Prototyping Method)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旨在改变生命周期法的缺点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该法的开发思路是首先根据用户的要求,由用户和开发者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利用系统快速生成工具,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再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将模型不断补充、修改、完善,如此反复,最终直至用户和开发者都比较满意为止,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较为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的开发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是一种基于问题对象的自底向上的一种
10、系统开发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对象为基础,对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基于以上三种方法的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本图书馆管理系统利用软件工程化思想和方法,总体上是采用结构化生命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而系统实现等步骤则采用了原型法和面对对象的方法。1.3 数据库的选择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
11、系统管理的前提。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
12、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基于这此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
13、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选择了可移值性强的ACCESS数据库做为后台数据库。1.4 开发语言本系统所采用的是当前较为流行的编程软件VB.NET作为实现语言,以数据库Access 2000作为系统的后台操作,其功能在系统内部有源代码直接完成。我们只需按系统要求输入即可操作。微软公司的VB.NET 是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使目前最为广泛的、易学易用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VB.NET 提供了大量的控件,这些控件可用于设计界面和实现各种功能,减少了编程人员的工作量,也简化了界面设计过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故而,实现本系统VB.NET是
14、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2信息管理系统论述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介于信息论,经济管理理论,统计学与运筹学及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科学,它是随着管理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的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的完备,易用等的特点。基于上述考虑本系统主要利用VB.NET 作前端的应用开发工具 ,利用Access 2000作为后台的数据库,利用WINDOWS作为系统平台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运行平台。另外本图书管理
15、系统利用软件工程化思想和方法,总体上是采用结构化生命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而系统实现等步骤则采用了原型法和面对对象的方法。2.1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等: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Method)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广泛且比较成熟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的开发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而系统开发出来后,并不意味着生命周期的结束,而意味着根据组织的需要对系统的修改和重建的开始。原型法(vb)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旨在改变生命周期法的缺点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16、该法的开发思路是首先根据用户的要求,由用户和开发者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利用系统快速生成工具,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再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将模型不断补充、修改、完善,如此反复,最终直至用户和开发者都比较满意为止,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较为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的开发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是一种基于问题对象的自底向上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对象为基础,对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2.2 信息管理开发过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主要是了解用户的需求。需求了解得越详细,程序
17、的后期开发与维护费用就会越少。一般的开发团队中,需求分析都是由资历较深的系统分析员或项目经理担当,可见它的重要性。需求分析制订好后,需要反复修改。将最后的结果交给用户审定,确认无误后,由系统分析员完成需求分析文档,再开始下一步工作。(2)概要设计:概要设计紧跟在需求分析之后。用户需求明确后,将得到的数据分析后,开始构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此时,数据库中的表格还未成形,通过各种分析工具画出数据流图,最后就可抽象出数据库的具体表结构。这时由系统分析人员反复审核。确认所有的需求都考虑在内,没有遗漏后,就可以开始制订概要设计文档。概要设计文档形成后,整个程序的逻辑框架也就形成了。(3)详细设计:概要设计
18、完成后,根据设计中制订的业务模块。就可以进行详细分析设计了。详细设计就是将各个业务模块的窗口全部建好,各个窗口控件的处理代码全部用语言表达出。所以详细设计是整个系统中最繁琐的环节。详细设计完成后,整个程序就确定了,再由编程人员根据详细设计文档将代码完成。整个开发工作就宣告结束。(4)程序编码:程序编码相对于其他环节来说比较简单,程序员只需要根据详细分析文档写程序编码,保证代码没有错误即可。程序编码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程序书写中命名的规范化与编程风格的规范化,这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来形成。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总的来说,不要过分地追求复杂的算法,因为那可能会导致后期维护人员无法读懂你的
19、代码而造成维护的困难。(5)测试:程序编码完成后,就需要测试。测试有几种类型,主要是测试代码有无逻辑错误以及在加载数据环境下程序的稳定性问题。测试工作中发现的错误应及时改正,然后将它记录到测试文档中。(6)打包:测试完成,确认无误后。程序就可以打包发行了。打包一般使用工具等。以上是一个完整的MIS系统开发过程,其实不仅MIS系统,其他类型的程序开发也基本相同。3 系统分析3.1 系统调研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用户的要求,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确认系统的开发是否可行。(2)提出新系统的人员并不都是系统研究人员,有些人对于其
20、功能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没有明确的认识。它们只是根据自己业务工作的需要提出了要求,系统开发人员要对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认用户的要求可以通过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保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用户提出的要求相吻合。(3)现行操作可能是手工操作,也可能是使用和计算机的系统,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详细地调查现行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具体情况,系统内部功能结构,以便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好的新系统逻辑模型,为新系统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保证整个系统开发的质量。总之,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却失败的悲剧发生。3
21、.2 可行性分析概述可行性分析是在用户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行、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一般可定义为: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否可行。(1)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系统目标可行性分析:分析新系统的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可行性分析:社会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符合国家法律、下策,是否能够与社会大系统实现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vb net 图书 管理 系统 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