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优秀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优秀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第1页,本讲稿共39页内容提要内容提要1.1.抗菌素药物与细菌、机体的关系2.2.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3.3.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4.4.细菌耐药性5.5.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第2页,本讲稿共39页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掌握:1.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谱、化疗指数。2.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3.细菌耐药性的概念、分类。4.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熟悉:熟悉:1.细菌耐药性的机制。2.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素药、抗生素、抑菌药、杀菌药、抗生素后效应。了解:了解:1.抗菌药物,机体和细菌之间的关系。2.化疗药物、抗微生物药物的概念。第3页,本讲稿共39页机体-抗菌药-细菌之间的关系
2、第4页,本讲稿共39页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广谱抗菌药指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的抗菌药,如四环素(tetracycline)、氯霉素(chloromycetin),第三、四代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广谱青霉素和广谱头孢菌素。窄谱抗菌药指仅对一种细菌或局限于某属细菌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如异烟肼(isoniazid)仅对结核杆菌有作用,而对其他细菌无效。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是临床选药的基础。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第5页,本讲稿共39页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抗菌药(抗菌药(antibacterial
3、drugs)对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抗生素(antibiotics)1.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能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物质。2.抗生素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半合成的,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半合成产品。第6页,本讲稿共39页 抑菌药(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是指仅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 药物,如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磺胺类等。杀菌药(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是指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氨基苷类
4、等。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第7页,本讲稿共39页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 最低药物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是衡量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 度称为最低杀菌浓度。*有些药物的MIC和MBC很接近,如氨基苷类抗生素,有些药物 的MBC比MIC大,如-内酰胺类抗生素。抗
5、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第8页,本讲稿共39页化疗指数(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是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常以化疗药物的半数动物致死量LD50与治疗感染动 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来表示:LD50/ED50,*或者用5%的致死量LD5与95%的有效量ED95之比来表 示:LD5/ED95。*化疗指数越大,表明该药物的毒性越小,临床应用 价值越高。*对青霉素类药物,化疗指数大,几乎对机体无毒 性,但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这种严重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第9页,本讲稿共39页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post a
6、ntibiotic effect,PAE)*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 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第10页,本讲稿共39页首次接触效应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抗菌药物指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 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 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 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氨基苷类抗生素有明显的首次接触效应。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第11页,本讲稿共39页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12页,本讲稿共39页1.抑制细菌细胞
7、壁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2.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 3.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4.4.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第13页,本讲稿共39页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1.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2.耐药性的种类3.耐药的机制 4.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5.多重耐药的产生与对策第14页,本讲稿共39页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1.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天然抗生素是细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用以 抵御其它微生物,保护自身安全的化学物质 *人类将细菌产生的这种物质制成抗菌药物用 于杀灭感染的微生物,微生物接触到抗菌
8、药,也会通过改变代谢途径或制造出相应的 灭活物质抵抗抗菌药物,形成耐药性。第15页,本讲稿共39页 2.耐药性的种类耐药性的种类 *固有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固有耐药性又称天然耐 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 的,如链球菌对氨基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获得性耐药是由于 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 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 -内酰胺酶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第16页,本讲稿共39页3耐药的机制耐药的机制 产生灭活酶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
9、改变 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第17页,本讲稿共39页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使抗菌药物失活细菌产生的抗菌药物灭活酶是耐药性产生的最重要机制之一,使抗菌药物在作用于细菌之前即被酶破坏而失去抗菌作用。这些灭活酶可由质粒和染色体基因表达。-内酰胺酶内酰胺酶 *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使-内酰胺环 裂解而使该抗生素丧失抗菌作用。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第18页,本讲稿共39页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氨基苷类抗生素钝化酶:氨基苷类抗生素钝化酶:细菌在接触氨基苷类抗生素后产生钝化酶使后者失去抗菌作用。常见的氨基苷类钝化酶有乙酰化酶、腺苷化酶和磷酸化酶。其他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十八 抗菌 药物 概论 优秀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