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模考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模考模拟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常规育种分别有哪些优点 为什么 ”此类提问属于哪一种提问类型 ()A.理解型B.分析型C.评价型D.综合型【答案】 C2. 【问题】 教师在讲授“细胞的增殖”时,播放文昌鱼胚胎发育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人方式属于()。A.直观导入B.设疑导入C.经验导入D.事例导入【答案】 A3. 【问题】 C4途径中,CO2的受体是()。A.草酰乙酸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天冬氨酸D.二磷酸核酮糖【答案】 B4. 【问题】 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
2、分,各级学校目前举行的年段考试、期中考试属于以下哪类教学评价 ()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C5. 【问题】 个体实践活动中,最高层次的是()活动。A.认识活动B.社会实践活动C.创造活动D.精神活动【答案】 B6. 【问题】 下列生理过程与细胞器膜的流动性无直接关系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B.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答案】 A7. 【问题】 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A.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D.碳链构成了
3、有机物的基本骨架【答案】 D8. 【问题】 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课程目标D.课程表【答案】 A9. 【问题】 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的时期是()A.童年期B.幼儿期C.青少年期D.成年期【答案】 C10. 【问题】 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 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水平B.操作评价C.形成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 B11. 【问题】 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
4、象被称为()。A.习惯B.定势C.功能固着D.定向【答案】 C12. 【问题】 下列属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的是()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答案】 A13. 【问题】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 D14. 【问题】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答
5、案】 D15. 【问题】 儿童多动综合症的高峰发病年龄为( )。A.35岁B.57岁C.810岁D.十一二岁【答案】 C16. 【问题】 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A.B.C.D.【答案】 D17. 【问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答案】 C18. 【问题】 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上,无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林木覆盖度低的草
6、原上,有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B.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C.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答案】 C19. 【问题】 针对“教学相长”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答案】 C20. 【问题】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
7、是()。A.三倍体,21条染色体B.单倍体,21条染色体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D.单倍体,一个染色组【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答案】 ABCD2. 【问题】 制约课程的因素有()。A.社会B.历史C.知识D.环境E.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答案】 AC3. 【问题】 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其特点有()A.情境性B.暂时性
8、C.外显性D.激动性E.稳定性【答案】 ABCD4. 【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A.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B.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C.自然科学D.社会科学E.上述说法都不对【答案】 AB5. 【问题】 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A.设置学习目标B.阅读时对注意力加以跟踪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E.分析如何完成任务【答案】 BCD6. 【问题】 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包括( )。A.促进发展功能B.满足需求功能C.诊断功能D.指导社会规范功能E.矫正功能【答案】 ABC7. 【问题】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有()。A.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
9、社会性规范B.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具有延时的功能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E.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答案】 ABCD8. 【问题】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有( )。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E.综合与评价【答案】 ABCD9. 【问题】 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通常分为()A.问卷法B.访谈法C.心理调查D.直接调查E.间接调查【答案】 AB10. 【问题】 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方式有()。A.领养监护B.法定监护C.指定监护D.委托监护【答案】 BCD11. 【问题】 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A.示范者的身份B.示范的速度C.示范的准确性D.示范的
10、过程E.示范的时机【答案】 AC12. 【问题】 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包括()A.促进发展功能B.满足需求的功能C.诊断功能D.指导社会规范的功能E.矫正功能【答案】 ABC13. 【问题】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B.制约教育的结构C.制约教育的内容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E.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答案】 ABCD14. 【问题】 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A.导向功能B.甄别功能C.诊断功能D.调节功能E.促进功能【答案】 ABCD15. 【问题】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B.有硕士学历C.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D.
11、具有公认的权威和影响力E.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资格认证进行管理【答案】 ACD16. 【问题】 教育可使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这里所说的人的价值包含了( )。A.人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B.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C.人的尊严得到保证D.人的作用得到发挥【答案】 BCD17. 【问题】 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有( )。A.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B.课外活动也能在校内进行C.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属于课外活动D.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E.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和学校无关【答案】 ABD18. 【问题】 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
12、.环境对个体发展没有影响B.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D.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E.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答案】 BD19. 【问题】 19世纪末以来形成的主要教育学派别包括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E: 批判教育学【答案】 ABCD20. 【问题】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A.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E.互补性【答案】 A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设计任务:阅读下面的学生信息和语言素材,设计15分钟的阅读教学方案。教案没有固定格式,但须包含下列
13、要点: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epsandtimeallocationactivitiesandjustifications教学时间:15分钟学生概况:某城镇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班级人数40人。多数学生已经达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五级水平。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一般。语言素材:【答案】【参考设计】Step3Post-reading(4minutes)(1)AskstudentstoretellthelifestoryofPicassoaccordingtothetimelinepre
14、sented.(2)Askstudentstointroducetheiridolsorafamouspersontheyknowwelltotheirpartnersbasedonthestructureofthispassage.(Justification:Askingstudentstoretellthepassagecanstrengthentheirunderstandingandhelpthemmastertheinformation.Makinganintroductioncantrainstudentsabilitytoexpressandallowthemapplywhat
15、theylearnedtopracticaluse.)2.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片段,回答第16题。(播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师: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跟歌词开头两句很相似,但苏轼用的是“风流人物”,而不是“英雄人物”,为什么呢?生:我觉得它们都可以指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生:我觉得它们意思不同,一个侧重“风流”,一个突出“英勇”。师:“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究竟有什么异同,我们一会儿再来讨论,先继续往下看。师:再来看这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如果把“公瑾”换成“周郎”,把“初嫁”换成“出嫁”,意思会有什么变化?生:“公瑾”是
16、字,苏轼是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的。生:“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就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师:“初嫁”强调小乔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可是,我想告诉大家,这里苏轼真的“错”了!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她不是“小乔”,已经是“老乔”了。生(齐):啊?师:苏轼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生:是不是强调周瑜仍然沉浸在热恋当中?师:情感如火,十年依然这种理解合情理,但不准确。大家还记得我开头提出的问题吗?为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答案】(1)本题考查的是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功用以及优点。作答时,结合已经学过的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激发学
17、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快速引入课题等),对本题进行具体分析,即分析一下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什么异同,即可得到本题答案。(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说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然后结合本题进行具体分析,说明教师在本案例中是如何引导的(利用诗词中的关键字以及比较法和替换法,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是如何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思考,探究苏轼写作的原因),即可得出本题答案。3. 案例:阅读两位教师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主要流程,完成下题。教师A:一、阅读查疑1运用工具书,默读课文,疏通文意,2齐读课文,然后复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二、讨论释疑1(齐读第一段)“比美”离题了吗有
18、何作用2第一段的“三问三答”写法上有何变化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关系3(齐读第二段)私事、国事有何相通之处何以能比喻讽谏4(齐读第三段)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齐王确实受了蒙蔽(讽谏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为之的吗何以见得)三、延伸迁移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答案】(1)教师A的教学过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文本解读之前让学生通过使用工具书疏通文意。体现了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复述大意后,直接概括文章思想,问题设计没有梯度,不符合学生思维惯性,学生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文章思想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分析内容逐步概括。讨论释疑阶段逐段分析割裂了文本问题与问题之间没有衔接,没有起到牵一发动
19、全身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重诵读,形式比较单一,多为学生齐读。本文篇幅不长而语美理严可通过多次朗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一起在学习探究中体会本文设喻的说理方法一(2)教师B的教学过程:三次朗读,从易到难,有效地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探究文本,从不同角度设疑,设疑巧,且问题设置富有层次性,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诵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与根本,在教学过程中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若在作业设置环节中加入具体探究活动,比如学生课下以小组形式阅读战国策,然后请同学们交流看法。这样可以让
20、学生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局面,又能够让学生细细体会书中优美的文辞,机智、生动的语言以及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4.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初三化学考试中设计了下面试题。【试题】小明同学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某本书上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于是他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钠很活泼。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同时。他还做了如下实验:往碳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出现蓝色沉淀,没有红色物质析出。请写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上述探究小明对其疑问得到的解答是什么【考试结果】经统计分析,学生在
21、本试题上的得分偏低。问题:(1)该试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2)试分析学生在上得分偏低的可能原因。(3)如果你来讲评该试题,你将给予学生哪些学法指导【答案】(1)反应方程式:(2)一方面多数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不清楚,即对概念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钠和水极易发生反应,钠与盐的反应其实是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碱溶液,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另一方面学生容易被已有的规律形成思维定式当出现认知冲突的时候对基本概念和反应规律的掌握缺乏探究精神。(3)针对化学一般原理和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概念原理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建构,形成并应用概念。概念原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突
22、出证据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通过钠不能置换出单质铜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活泼金属都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对应的不活泼金属。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建立概念间的联系;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转变错误概念让学生明白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是有特例的不是所有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都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抽象概念形象化,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通过对反应过程的讲解说明钠与盐的反应其实是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碱溶液。碱再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优化推理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5. 美化网页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制作简单网页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网页中共享边
23、框、导航栏的设置和主题的应用。请就这一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三维目标要求,设计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3)这一段内容的教学适合选撵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为什么?【答案】(1)认知目标:学会简单地对网页进行美化的方法。技能目标:掌握美化网页的几种操作方法;能够应用主题,来改变网页的整体布局;能够灵活地对几种操作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情感目标:通过师生协作和学生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2)教学重点:使用导航栏、共享边框和添加网页背景。教学难点:使用导航栏和共享边框(3)可以采用探究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示范一学生模仿操作)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学生而言,他们只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而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本着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综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教师在教学时将本课中原来让“做中学”的方式改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