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使用原则课件.ppt





《抗心律失常药使用原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心律失常药使用原则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心律失常药使用原则第1页,此课件共43页哦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是严重的心脏疾病,临床表现有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型两种,心动过缓可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治疗。第2页,此课件共43页哦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缓慢型慢型快速型快速型房室房室传导阻滞阻滞窦性心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房性早搏房性心房性心动过速速心房心房纤颤心房扑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速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心室性心动过速速心室心室颤动第3页,此课件共43页哦抗心律失常药 正常心肌电生理正常心肌电生理 异常心肌电生理异常心肌电生理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抗心律失常药分类4 4 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原理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原理抗心律失常
2、药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5 5第4页,此课件共43页哦正常心肌电生理正常心肌电生理第5页,此课件共43页哦第6页,此课件共43页哦正常心肌电生理正常心肌电生理心肌快慢反应电活动 快反应细胞膜电位大(绝对值),去极速率快,振幅大,传导速度快。慢反应细胞膜电位小(绝对值),去极速率慢,振幅小,传导速度慢。快反应电活动快反应电活动慢反应电活动慢反应电活动第7页,此课件共43页哦正常心肌电生理正常心肌电生理自律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前提下,具有自动发生兴奋的特性。自律性自律性(autorhythmicity)自律性形成的机制舒张期自发性去极化形成的机制第8页,此课件共43页哦正常心肌电生理正常心肌电
3、生理90mv60mv480mv膜电位膜电位减小减小正常正常阈电位阈电位4 4相除极相除极第9页,此课件共43页哦快反应自律细胞 舒张期自发性去极化是Na+内流大于K+外流所形成。慢反应自律细胞 舒张期自发性去极化是Ca2+内流大于K+外流所形成。凡能在快反应细胞第4相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或在慢反应细胞抑制Ca2+内流的药物,均能减慢舒张期自发性去极化速度,自律性降低。正常心肌电生理第10页,此课件共43页哦正常心肌电生理影响心肌传导速度的因素传导性指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特性。心肌细胞组织结构,细胞直径大传导速度慢,反之则快;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与幅度,速率越快、幅度越大则传导速度越
4、快;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第11页,此课件共43页哦第12页,此课件共43页哦ERP反映快钠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短时间。ERP长,说明心肌不起反应的时间延长,不易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正常心肌电生理正常心肌电生理不应期不应期指心肌细胞兴奋后不能立即产生第二次兴奋的特性。有效不应期 复极过程中膜电位恢复到-6050mV时,细胞对刺激才可发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从除极开始到这以前的一段时间即为有效不应期(ERP)。第13页,此课件共43页哦ABC正常心肌电生理第14页,此课件共43页哦抗心律失常药 正常心肌电生理正常心肌电生理 异常心肌电生理异常心肌电生理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抗心律失常药分类4
5、4 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原理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原理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5 5第15页,此课件共43页哦异常心肌电生理异常心肌电生理 心律失常可由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导障碍或二者兼有所引起。(一)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增高 2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第16页,此课件共43页哦自律性增高 形成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之一,当自律性细胞舒张期自发除极速率增快,或最大舒张电位减小,或阈电位水平增高是下移,均可致自律性增高,冲动形成增多,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异常心肌电生理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后除极是在一个APD中继0相除极后又发生的一种除极,其振幅较小,频率较快,是振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易产生异常冲
6、动发放,导致触发活动。第17页,此课件共43页哦(二)冲动传导异常 1单纯性传导障碍 包括传导减慢、传导阻滞、单向传导阻滞等。2折返 是指冲动沿传导通路折返回原处并反复运行的现象,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生机制。单次折返形成一次期前收缩,连续多次折返则引起阵发性心动过速,甚至扑动或纤颤。异常心肌电生理异常心肌电生理第18页,此课件共43页哦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 正常心肌电生理正常心肌电生理 异常心肌电生理异常心肌电生理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抗心律失常药分类4 4 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原理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原理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5 5第19页,此课件共43页哦1抑制异常冲动形成
7、(1)降低自律性 (2)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活动2改变膜反应性3延长不应期(1)绝对延长ERP (2)相对延长ERP (3)提高邻近心肌细胞ERP的均一性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原理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原理第20页,此课件共43页哦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 正常心肌电生理正常心肌电生理 异常心肌电生理异常心肌电生理 抗心律失常药分类抗心律失常药分类4 4 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原理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原理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5 5第21页,此课件共43页哦类别 代表药物 作用机制 IA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适度阻滞钠通道,尚抑制K+外流。IB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 轻度阻滞钠通道,促进K+外流。I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律失常 使用 原则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