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组织行为学组织中的人际关系.ppt
《教育组织行为学组织中的人际关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组织行为学组织中的人际关系.ppt(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组织行为学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73页第二章第二章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第一节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组织中教育组织中 的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73页第一节第一节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三、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三、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四、人际关系的类型四、人际关系的类型 五、人际关系的特点五、人际关系的特点 六、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六、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73页一、人际关系概念一、人际关系概念 汉语中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汉语中常指人与人交
2、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包括,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及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社会学社会学: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心理学心理学: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73页 人际关系不等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不等于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通过人际交往而建立起来人际关系是通过人际交往而建立起来的心理
3、关系。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的心理关系。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相互接触、相互来往所形成的程中相互接触、相互来往所形成的具体行为具体行为,它可以建立的是一个长期的稳定关系,也可以是它可以建立的是一个长期的稳定关系,也可以是一个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它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一个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它是形成人际关系的条条件和手段件和手段。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73页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一)外部条件(一)外部条件 1、方对关系 指两人相对、互为对方而结成的一对关系,它是构成人际关系的基础,没有方对关系就没有人际关系可言。以师生关系为例,必须首先有老师和学生的存在,且两者发
4、生联系,然后才能产生师生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73页二、构成人际关系条件二、构成人际关系条件(一)外部条件(一)外部条件 2、联系中介 方对关系是构成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有了人的参与,不一定能够形成人际关系,它还需要把人与人联系起来的中介。社会交往中的双方要通过一定的中介而发生联系、进行交往,从而产生人际关系。因此可以说,中介是人际关系构成的桥梁。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73页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一)外部条件(一)外部条件 3、互动活动 人际关系的构成,不仅要有结成对子的方对关系,要有联系双方的中介,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活动作为载体。这种活动就是互动活动或交流活动。现在
5、学习的是第8页,共73页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二)内部条件(二)内部条件 1、认知 认知是人际关系形成、改变和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指建立人际关系的各方的认知状况,包括彼此相互的认知状况和对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认知状况等。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通过对对方的感知、理解、判断和评价来建立某种人际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73页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二)内部条件(二)内部条件 2、情感 情感是指建立人际关系的双方彼此在情感上的好恶程度和满意程度。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是建立、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纽带,它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长短程度。情
6、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73页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二、构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二)内部条件(二)内部条件 3、行为 行为因素是指建立人际关系的双方具体的交往行为和手段,包括言谈举止、表情动作、仪表仪态、气质风度等一切可察觉的、体现个体个性品质和情感的外在动作和表现。人们的相互认知、彼此感情的培养,都通过具体的交往行为来完成和实现。认知和情感都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73页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关系金字塔关系金字塔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73页人际关系的水平人际关系的水平 -情感融合与表露的相对程度情感融合与表露的相对程度 A B C
7、 D E 零接触零接触 开始注意开始注意 表面接触表面接触 轻度卷入轻度卷入 深度卷入深度卷入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73页三、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三、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1、地域的接近性、地域的接近性 地域的接近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受到地域环境的限制。同一社区,空间距离越近,彼此之间的交往机遇就增多,由不了解到一般了解,再由一般的了解到关系的深入发展,最后成为知心朋友。地域的接近性是形成亲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73页除非保持合适的距离,否则就 会产生排斥 personal distance 0.51.2m social distance 1.23.5m publi
8、c distance 3.57mintimate distance 0.5m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73页三、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三、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2、交往的频率性、交往的频率性 交往的频率是指人们相互之间来往次数的多少。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交往次数越多即频率越高就容易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73页三、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三、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3、态度的类似性、态度的类似性 态度的类似性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年龄、经历、工作性质或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某些方面相似而导致态度上的相似。如对人生理想、价值观、道德评价等产生一致的看法,甚至业余爱好上也一致。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
9、73页三、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三、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 4、需求的互补性、需求的互补性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的性格、气质、特长、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构成互补的关系,这样可以以一方之长去弥补另一方之短,而使人际关系趋于和谐。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73页四、人际关系的类型四、人际关系的类型1、顺和型、顺和型 顺和型是指与他的相处能做到谦让、随和和尊重。这种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往往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能容忍他人之短,允许他人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对自己要求严格,有与他人互相合作的意向。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73页四、人际关系的类型四、人际关系的类型2、进取型、进取型 进取型的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
10、往容易与他人形成对峙。这种人的基本特点是争强好胜,好与人比高低,总想在各方面超过或压倒他人,容易挑剔别人的毛病,喜欢自我表现。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73页四、人际关系的类型四、人际关系的类型3、分离型、分离型 分离型的人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处事冷漠,不太关心别人,但也不需要别人关心自己,这种人尤其不喜欢别人损害自己,自己也不去损害别人。这种人在组织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温和型。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73页四、人际关系的类型四、人际关系的类型你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不好你好,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也不好你不好,我也不好你好,我好你好,我好,世界好世界好三赢三赢现在学习的是第2
11、2页,共73页五、人际关系的特点五、人际关系的特点1、明确性、明确性 从纵向看,人一出生就卷入了人际关系的网络中。从横向上看,每个人在同一时期,同时扮演多种角色,成为许多不同人际关系的不同主体,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尽管如此,在具体的一对关系中,双方的角色地位都是明确清晰的。明确性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特点。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73页五、人际关系的特点五、人际关系的特点2、渐进性、渐进性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有规律的顺序或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73页五、人际关系的特点五、人际关系的特点3、
12、多面性、多面性 在人际交往中,人的性格、表象、经历、知识、需求等各种因素都要发挥作用,必然会表现出个体心理和行为上的多面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不可避免地含有参与者的个性。有些人际关系状况不纯粹是参与者两人之间的因素,往往还会涉及第三者、第四者或者更多的因素,这也是人际关系多面性表现。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73页五、人际关系的特点五、人际关系的特点4、变化性、变化性 人际关系同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类似,需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完善、终止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人际关系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作为人际关系主体的人是永远变化的,他和周围的人和事不断地发生着联系,人在变,人际关系自然也在变。现在
13、学习的是第26页,共73页五、人际关系的特点五、人际关系的特点5、复杂性、复杂性 人际关系的多面性、变化性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复杂的社会因素、不同的家庭遗传因素和后天成长的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每个个体在素质上的千差万别。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在交往心理和交往方式诸方面,如多种需要动机、不同情绪情感、交往方式的明暗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73页六、人际关系处理原则六、人际关系处理原则 1、集体利益原则、集体利益原则5、平等原则、平等原则2、互谅互让原则、互谅互让原则6、相容原则、相容原则 3、交换性原则、交换性原则7、界限原则、界限原则 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8、信用原则、
14、信用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73页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教育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一、教育组织中人际关系的特点一、教育组织中人际关系的特点1、教育性、教育性2、道德规范性、道德规范性3、纯洁性、纯洁性4、复杂性、复杂性5、多向性、多向性6、相对固定性、相对固定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73页 1、教育性、教育性 学校人际关系的教育性,表现为 其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作为教育目的,是因为其内容、性质及其 思想基础都是德育范畴的东西.而良好的人际 知觉、善于交往和团结他人的能力等,又是智育 的内容。作为教育手段,表现在它的激励与“过滤“作用上。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要求,往往首先决定
15、于师 生关系的好坏。在“传道、授业、解惑一中,人际关系 着“过滤“与“催化的作用左右着教育的效果。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73页 2、道德规范性、道德规范性 在学校人际关系中,道德规范 起普主要的调节作用这是为学校这个 教育阵地。这种组织性质.使学校必须接受 社会义道德规范的指导。同时,学校工作和 服务对象除了教师,大部分是处于发展中的青少 年学生,他们还比较单纯,较少市侩习气。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73页 3、纯洁性、纯洁性 学校是传播知识。传播生活 中一切真善美的精神财富,传播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在学校里维系师生员工人际关系的纽带主要 是知识、思想和情感等精神性的
16、东西。而不是 物质利益和其他东西。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73页 4、复杂性、复杂性 学校的人际关系中,成员交往的总体对象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各个成员都能进行直接频繁的交往,这使得学校人际关系表现出复杂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73页 5、多向性、多向性 学校的人际关系中,除了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这一最基本的人际层次外,又派生出许多层次,并划分为许多相对独立的集体。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73页 6、相对固定性、相对固定性 一般来说,学校组织中的人际交往对象时比较固定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行政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其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
17、关系行为是最主要的。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73页二、学校人际关系的状况二、学校人际关系的状况1、师生关系、师生关系2、同学关系、同学关系3、领导之间的关系、领导之间的关系4、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73页 1、师生关系、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由学校师生关系是由学校最本质最本质的的工作工作教与学教与学联系起来的一种人联系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际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学校人际关系的多面性和教育成部分。由于学校人际关系的多面性和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师生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作工作的复杂性,师生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作关
18、系,更主要的是师生间的道德关系、心理关关系,更主要的是师生间的道德关系、心理关系等。系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73页 (1)粗暴屈服型)粗暴屈服型 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上信奉“不打不成材”的古训,对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和差生声厉色严、骂不绝耳。学生迫于教师的粗暴,表现得俯首帖耳、“纪律井然”。这种关系是最糟糕的师生关系,它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剧了师生矛盾,一定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73页 (2)冷漠疏远型)冷漠疏远型 在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相信“只能给好心不能给好脸”,摆出一副冷面孔,学生对其敬而远之,毕恭毕敬,师生关系沉闷压抑。这种拘谨的师生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组织 行为学 中的 人际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