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细讲8885.docx
《所得税会计细讲888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所得税会计细讲8885.docx(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所得税会计细讲讲第一节 所得得税会计总论论2006年我国国发布了新的的企业会计准准则。新准则则在充分借鉴鉴国际会计准准则的基础上上充分考虑了了我国国情。建建立起与我国国社会主义相相适应,与国国际财务报告告准则充分协协调,涵盖了了各类企业,各各项经济业务务,可实施性性强的会计准准则体系。在在新准则中,所所得税的会计计处理,采用用了国际通行行的“资产负负债表债务法法”,是一种种新的理论观观念和方法体体系,与原规规定差别比较较大,理解和和掌握难度大大。一、所得得税会计的概概念和产生的的原因(一一)所得税会会计的概念在世界主主要国家,企企业的会计核核算和税收处处理分别遵循循不同的原则则,服务于不不同的
2、目的。会会计的确认、计计量、报告遵遵从企业会计计准则(制度度)的规定,目目的在于真实实、完整地反反映企业的财财务状况、经经营成果和现现金流量,为为投资者、债债权人以及其其他会计信息息使用者提供供对其决策有有用的信息。企企业所得税是是对企业生产产、经营所得得和其他所得得依法征收的的一种税,是是国家财政收收入的主要来来源之一。它它根据国家有有关税收法律律、法规的规规定,确定一一定时期内纳纳税人的应纳纳税所得额和和应交纳的所所得税额。最最初税前会计计利润和应纳纳税所得额相相互一致,不不需要所得税税会计。但随随着企业会计计核算和应纳纳税所得计算算的依据与原原则出现分离离,税前会计计利润和应纳纳税所得包
3、括括的内容和时时间也随之出出现差异,导导致了所得税税会计的产生生。我国企企业会计准则则第18号所得税规规定,所得税税会计是从资资产负债表出出发,通过比比较资产负债债表上列示的的资产、负债债按照企业会会计准则规定定确定的账面面价值与按照照税法规定确确定的计税基基础,对于两两者之间的差差额分别按应应纳税暂时性性差异与可抵抵扣暂时性差差异,确认相相关的递延所所得税负债与与递延所得税税资产,并在在此基础上确确定每一期间间利润表中的的所得税费用用。(二二)所得税会会计产生的原原因1.会计目标与与税法目标不不一致对对于会计目标标主要有两种种不同的观点点:即“决策策有用观”和和“受托责任任观”。如美美国注册
4、会计计师协会(AAICPA)和和美国财务会会计准则委员员会(FASSB)在财务务会计目标的的认识上都主主张“决策有有用观”。而而国际会计准准则理事会(IIASB)发发布的国际会会计准则和我我国企业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第四条的规定定则包容“决决策有用观”和和“受托责任任观”。尽管管会计界在会会计目标上没没有形成统一一的观点,但但财务报告主主要不是为了了纳税目的而而编制已是不不争的事实。制定税法的总体目标是规范税收分配秩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通过公平税负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并运用税收调节经济活动的运行。由此可见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是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之一。2.会计与税法
5、所站的立场不同会计准则主要是站在企业个体的角度考虑如何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组织企业个体的会计核算。而税法是站在社会利益实现与否的角度,考虑全社会的公平和效率,对经济活动起调节和促进作用。3.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具有不可控性由于会计和税法在目的与立场上的不同,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控性,不可强求一致,也不可寄希望于会计与税法的一致来简化税务会计的实务操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法与会计制度所处理的经济关系在很多方面并不存在一致性,要求会计制度放弃会计原则是错误的,要求税法接受所有的会计原则也是不可行的。所得税会计的职能不是掩盖税法与会计原则的矛盾,而是揭示这种矛盾,并通过这
6、种矛盾的揭示服务于所得税征纳双方,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会计规范与税法的差异可以通过表21反映。 表21 会计计规范与税法法的差异比较较 原因会计准则税法目标提供决策有有用的信息反反映管理当局局受托责任保证国家财财政收入、调调节经济活动动、创造平等等竞争环境原则权责发生制制原则、收入入实现原则、配配比原则、谨谨慎性原则、实实质重于形式式原则现金支付原原则、应税收收入与可扣除除费用配比原原则、利润或或损失不能预预测性原则、划划分经常性收收入与资本性性收入原则评价标准相关性、可可靠性、重要要性、及时性性、可比性、可可理解性公证性、中中立性、确定定性、经济性性二、所得税税会计规范的的
7、演变轨迹(一)美美国对所得税税会计的规范范美国会会计师协会(AAIA,现已已改为AICCPA)的会会计程序委员员会19444年发布的第第23号公告告,是世界上上第一个建议议对实际发生生的应付所得得税进行期内内和跨期分配配的权威性会会计公告。该该公告首次明明确了所得税税费用的性质质,提出了永永久性差异和和时间性差异异的概念,规规定采用部分分分摊法处理理时间性差异异,具体处理理方法可以采采用负债法和和纳税净额法法。19967年美国国会计原则委委员会(APPB,即美国国财务会计准准则委员会FFASB的前前身)发布了了第11号意意见书,取消消了在所得税税会计处理中中的应付税款款法,并规定定采用“递延延
8、法”。美国财务会会计准则委员员会(FASSB)于19987年122月发布了第第96号公告告所得税会会计,该公公告应用于11988年112月15日日以后的财务务年度的会计计报表。19989年3月月,FASBB开始对966号公告进行行修改。由此此导致两次推推迟执行时间间。19911年6月,FFASB发布布了所得税税会计征求意意见稿,经经过征求意见见,于19992年2月发发布了SFAAS No. 109 所得税会会计代替SSFAS NNo.96。SSFAS NNo. 1009基本上保保留了SFAAS No.96的内容容,包括进一一步明确资产产负债表债务务法是企业唯唯一可以采用用的所得税跨跨期摊配方法
9、法。但是放松松了其中某些些复杂而又容容易引起异议议的要求。(二)国国际会计准则则委员会(IIASB)对对所得税会计计的规范国际会计准准则委员会于于1979年年7月发布了了第12号公公告 所得得税会计。该该准则中规定定“当企业的的纳税所得和和税前会计利利润不一致是是由时间性差差异引起的,企企业可采用递递延法或债务务法,并且允允许在企业所所得税费用的的跨期分配中中使用部分分分摊或全面分分摊的方法。”1985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课题组,专门研究修改了12号公告。1989年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E33),建议采用利润表债务法。根据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
10、会又于1993年发布了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在这份新的征求意见稿中,该委员会规定只准使用债务法,并且认为全面分摊是较优的方法,虽然部分分摊仍是可采用的方法之一。 1994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再次发布了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E49)。该征求意见稿基本上采纳了美国第109号公告所提出的处理办法,禁止采用递延法,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1996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 国际会计准则12号一所得税会计,此项准则“对报告期1998年1月1日或以后开始的财务报表有效”。(三)我国对所得税会计的规范我国所得税会计规范的发展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归纳如表22。表22 我
11、国国所得税会计计规范的发展展进程 项 目所得税会计第一阶段段19781993所得税性质1983年年之前对国有有企业不征收收所得税,实实行利润上交交;对集体经经济、个体经经济、供销合合作社、预算算外的国有企企业和事业单单位、外国在在我国境内经经营的工商企企业和交通运运输企业征收收“工商所得得税”。19984年税制制改革后,根根据企业不同同的经济性质质,分别征收收“国营企业业所得税”、“集集体企业所得得税”、“私私营企业所得得税”,以及及 “外商投投资企业和外外国企业所得得税”在这个个阶段,所得得税都是作为为企业的一种种利润分配方方式。会计核算借:利润分分配 应交交所得税贷:应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12、税差异我国所得税税会计与财务务会计是基本本统一的,即即会计制度和和税法在收入入、费用、利利润、资产、负负债等确认方方面基本一致致,按会计制制度、会计方方法规定计算算的税前会计计利润与按税税法规定计算算的应税所得得基本一致。所得税会计处理理方法这个阶段由由于没有确认认所得税费用用,我国所得得税会计还没没有确切的所所得税会计处处理方法。第二阶段段19942006所得税性质根据19994年的 企企业所得税会会计处理的暂暂行规定,明明确规定所得得税是一种费费用。会计核算借:所得税税贷:应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税纳税影影响会计法下下还应设置 “递延税款款”科目。差异1994年年的税制改革革后,会计准准则、
13、制度与与税法对有关关收益、费用用或损失等的的确认方法产产生了较多的的差异。随着着2001年年企业会计计制度和企企业所得税税税前扣除办法法的颁布,会会计利润与应应税所得之间间的差异越来来越大。所得税会计处理理方法企业所得得税会计处理理的暂行规定定中明确规规定企业可以以选用 “应应付税款法”或或者 “纳税税影响会计法法”。第三阶段22007目目前 所得税性质所得税是一种费费用会计核算借:所得税税费用贷:应交交税费 应应交所得税同时设置置“递延所得得税资产”和和“递延所得得税负债”反反映所得税跨跨期摊提分配配的情况。差异随着20006年新企业业会计准则和和2007年年新所得税法法的颁布实施施,所得税
14、会会计不仅考虑虑会计利润与与应税所得之之间的差异,而而且更加注重重资产负债的的账面价值与与计税基础之之间的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理方法资产负债表表债务法中国所得税税会计规范的的发展与中国国经济发展特特别是资本市市场的发展紧紧密联系在一一起。20世世纪90年代代初期,虽然然企业所得得税会计处理理的暂行规定定对所得税税会计核算允允许采用“应应付税款法”和和“纳税影响响会计法”两两种方法,但但在会计实务务中绝大多数数企业均采用用应付税款法法。应付税款款法大量采用用的原因在于于它不考虑时时间性差异对对所得税的影影响金额,操操作上较纳税税影响法简便便得多。企企业会计准则则第18号所得税虽虽然增加了所所得税
15、会计核核算的难度,但但却有利于企企业特别是上上市公司供应应高质量的会会计信息,充充分体现了“会会计是世界通通用的商业语语言”的本质质。新所得得税会计准准则对会计信信息质量的改改进可以通过过一个实例得得以体现:某上市市公司208和209年均实现现税前利润总总额为200000万元,208年年预计了50000万元的的产品保修费费用和固定资资产修理费,实际支付发发生于209年,适用用的所得税税税率为25%。按照会计计政策,预计计的50000万元费用计计入了208年的损益益,而实际上上这笔开支按按照税法规定定在2099年实际发生生时才允许税税前扣除,从从而在会计核核算和税收征征管之间产生生了差异。在在应
16、付税款法法下,该上市市公司的税款款缴纳和会计计核算会出现现如下结果(单单位:万元): 2208年209年税税收: 利润润总额200000200000预计保保修费用和固定资产产修理费50000(50000)应纳纳税所得额225000155000应交所得税税825004950 会计: 应交所得得税(66250)(37750)所得税费用用(62500)(37750) 净利利润113750166250按照应付税税款法,利润润表中列示的的所得税费用用就是当年应应缴纳的所得得税额。因此此,同样的经经营成果,却却给会计信息息使用者(资资本市场的投投资者和债权权人)传达不不同的关于企企业经营成果果的信息,从从
17、而影响会计计信息使用者者根据企业的的会计信息进进行决策,影影响市场对企企业的定价和和资源的优化化配置。根据据调查,会计计信息使用者者往往最关注注两个财务数数据,一个是是企业的净利利润,另一个个是每股盈余余。而每股盈盈余是以净利利润为基础计计算确定的。应付税款法除了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外,还与会计所内含的理论基础及原则相悖。首先它不符合一致性的原则。其次应付税款法有悖于权责发生制原则,由于应付税款法对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不予考虑,这就意味着某些造成暂时性差异的收入或费用也按税法上规定的收付实现制原则加以确认,而不是在收入和费用发生时即予以确认,并计入相关时期的财务报表中。正因为应付税款法存在以
18、上诸多问题,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所得税会计核算做了重大修改,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从而使企业会计系统能提供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上例中该公司的税款缴纳和会计核算会出现如下结果: 208年209年税收: 利润总额2000020000预计保修费用和固定资产修理费5000(5000)应纳税所得额2500015000应交所得税82504950会计:应交所得税(6250)(3750)递延所得税资产1250(1250)所得税费用(5000)(5000)净利润1500015000由此可见,实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后,企业在相同的经营成果下将负担
19、相同的所得税费用,也给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真实的净利润信息,不仅如此,信息使用者还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金额了解企业未来纳税义务的减少幅度,从而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有更准确的预期。三、所得税会计方法体系(一)所得税会计理论基础1.收益分配论。收益分配论认为,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收益的分配,与企业收益的其他各种分配项目一样,是对国家支持的一种回报,应归入收益分配项目。收益分配论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需要单独设置“所得税”会计科目,直接在“利润分配”科目中进行核算。2.费用论。费用论认为,企业所得税是企业为取得收益而发生的一种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支出一样,应归入费用项目。收益分配论的
20、所得税会计处理,需要单独设置“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科目。“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科目属于费用类性质,其借方记录按配比原则计算的所得税金额,期末借方金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二)所得税会计方法体系所得税会计方法体系是在将所得税视为一种费用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方法。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是解决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其中确认主要包括确认计税项目、确认计税时间;计量则主要指税率的选择。所得税会计方法体系如图21所示。图21 所得得税会计处理理方法示意图图 所得税会计方法法的核心问题题是所得税的的跨期摊提分分配。应付税税款法按照收收付实现制的的原则,要求求所得税费用用按
21、税法计算算,所得税费费用等于本期期应交税款。因因而不存在跨跨期摊配问题题。纳税影响响会计法认为为会计利润与与应税所得之之间的差异可可分解为永久久性差异和暂暂时性差异。永永久性差异是是由于会计制制度与税法对对收益、费用用和损失的确确认标准不同同而形成的,这这种差异不会会随着时间流流逝而变化,也也不会在以后后期间转回。所所以,在核算算中只能在本本期确认永久久性差异。暂暂时性差异是是资产负债表表中一项资产产或负债的账账面金额与其其税基之间的的差额。随着着时间的流逝逝,暂时性差差异会转回,其其对纳税的影影响也会消除除。所以,所所得税费用可可以采用跨期期摊配的方法法。从世世界主要国家家和组织的所所得税会
22、计规规范来看,应应付税款法已已经被全面禁禁止采用,债债务法尤其是是资产负债表表债务法正成成为主流方法法。对所得税税进行跨期摊摊配被认为是是一种科学合合理的所得税税会计方法,原原因在于:(1)所所得税跨期摊摊配是由会计计假定决定的的。从会计核核算的基本前前提,持续经经营和会计分分期看,企业业的生产经营营是持续不断断地进行的,而而企业的财务务状况、经营营成果以及财财务状况的变变动却是分段段报告的。所所得税费用存存在“跨期实实现”和定期期报告之间的的矛盾;同时时,暂时性差差异种类繁多多且产生的前前后会计期间间不尽一致,回回转期可能会会很长。在持持续经营假定定下,企业经经营在可以预预见的将来是是不会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所得税 会计 888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