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水库养殖方案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黄龙水库养殖方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龙水库养殖方案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黄龙水库养殖方案2一、80:20综合养殖模式小型水库综合养殖主要是建立一个以鱼为主,畜禽为辅的水陆有机结合的生态养殖体系,即建立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体系。猪、鸭、鹅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形成良性循环。一般每亩养鱼500尾-600尾可养猪7头至10头,养鸭20只或养鹅10只。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较丰富,而滤食鱼类中以鲢、鳙生长最快,个体大,苗种来源广,是主要放养对象。为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如草鱼、鳊、鲂等)鱼种,但注意不宜多放
2、,更不可作为主体鱼进行放养。鲢鳙鱼是上层鱼,食用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鲢鱼体重每增加500克,摄食过程中可吸收氮气14.5克,磷0.6克,碳合物57.8克,鲢鱼每长0.5公斤肉,就可消耗7.5-10公斤藻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确保水质安全作用。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也食部分浮游植物,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轮虫,其体重每增长500克,在摄食过程中可吸收氮14.9克磷0.85克,碳水化合物60.75克。鲢鱼、鳙鱼被称为水体的“过滤器”。青鱼常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系食肉性鱼类,多摄食昆虫幼体、螺蚬、幼蚌等。在水库中放养青鱼一方面可以抑制螺、蚌大量生长,确保有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另一方面青
3、鱼生长快,个体大,可以增加产出效益。鳊鱼、鲂鱼是中层鱼,水体中的碎屑和藻类都是这两种鱼的主要食物。鲤鱼、鲫鱼是自然生产的土著鱼类,它们生活在水的底层,摄食水体底层的残饵和腐殖质,可清除大部分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层有机物,腐化分解释放的污染物。也是水底名副其实的“清洁工”。另外,水体中乌鳢、鲶鱼等凶猛性鱼类也算得上水体中的除杂先锋,能大量摄食水体中的野杂鱼、病鱼、死鱼、物腐尸等,可以有效控制水体中的野杂鱼虾的大量生长繁殖,防止病、死鱼等污染水质,减少耗氧因素。二、科学放养鱼种早春季节,水温610时进行放养。放养需在晴暖天进行,入水时应缓慢倾倒,让其自由游入水中。入库前对鱼种进行消毒防病,
4、消毒方法,一般采取67ppm硫酸铜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1小苏打、3食盐合剂浸洗510分钟。投放大规格、多品种、足量的优质鱼苗(种)是小型水库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鲢、鳙鱼5075克/尾,草鱼70100克/尾,鲤、鳊鱼50克/尾,鲫鱼30克/尾。多品种混养,根据鱼类彼此间食性和生活水层的不同进行选择和搭配。其搭配比例为:鲢、鳙鱼50%,草、鳊鱼26%,鲤、鲫鱼24%。鱼种放养量要根据水库条件而定,但不要超过水体的承受能力,实行合理密养。一般每亩水面放养500尾左右。三、鱼种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根据某种鱼放养后的生长情况,逐年对密度加以调整,使之逐步趋于合理。在鱼种规格13.2厘米,放养鱼种回捕率约
5、40,商品鱼的起捕率达到70左右,成鱼起捕标准1千克尾的情况下,放养密度300尾亩,鲢鱼的搭配比例60,鳙鱼搭配比例20,草、鲤、鳊、鲴等搭配比例20。在水库渔业生产中,如放库鱼种的规格不到13.2厘米或回捕率达不到4023龄的鲢、鳙个体生长已超过1千克,则鱼类的放养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则应适当减少。同理,若当年起捕率达不到70,则下一年度的鱼种放养量亦应适当减少,反之,则应适当增加。养殖鱼类搭配比例的调整亦需因库制宜。有的水库,水土保持较差,库水经常混浊,则鲢、鳙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减少,草鱼、鲤、鲫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增加。至于作为主养鱼类的鲢和鳙之间的混养比例须根据同龄鱼的生长速度调整。若同龄鳙
6、的个体生长显著快于鲢,则鳙搭养比例适当增加;反之,鲢的放养比例应适当增加。四、水库套养鱼种的关键技术水库实行精养,每公顷水面需投大规格750-1125kg(50-75kg/亩),鱼种成本3000-4500元(200-300元/亩)。按传统生产此数量鱼种需苗种池1000-2000(每亩成鱼水面配0.1-0.2亩),生产周期为7-10个月。而实行水库套养鱼种,每公顷水面只需套养6.6cm左右夏花鱼种1.2-1.5万尾(800-1000尾/亩),鱼种成本仅360-450元(24-30元/亩),“水花”到夏花鱼种只需2个月,每公顷水面配套苗种池只需150-200。自育苗种情况下水库套养鱼种其成本仅为传
7、统的10-20,且节省苗种池50-80,缩短时间半年,而夏花鱼种套养水库后鱼种池又照样生产大规格鱼种,充分利用了苗种池,增加了效益。故水库套养鱼种既节省了苗种池,大大降低了水库鱼种成本,又提高了苗种池、水库养鱼效益。鱼苗培育稀养速成。鱼苗培育按常规进行,只是放养密度稍稀,以150万尾/公顷(10万尾/亩)为宜,强化培育,力争在6月底前达到6.6cm。稀养速成,保证水库套养夏花鱼种的时间、规格要求。水库套养夏花鱼种的时间。水库套养夏花鱼种的时间愈早愈好,宜早不宜迟,7月上旬前套养完毕。时间愈早,套入水库的夏花鱼种“稀养”,生长快,生产时间长,到秋冬达到规格大(密度相同,同等条件下)。一般分5月中
8、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上旬3-5次分批投库。同一时间投同一规格鱼种其生长速度基本一致,育成的鱼种规格基本相同,分批投库,有时间差,其生产育成的鱼种规格有大有小,形成鱼种梯队,便于来年捕捞成鱼时能常年均衡上市(轮捕不间断)水库套养夏花鱼种的规格。水库套养夏花鱼种的规格越大越好,一般应达到6.6cm。夏花鱼种愈大,其成活率愈高。水库套养夏花鱼种的规格一般是:花白鲢6.6cm,鲫鱼(高背鲫、彭泽鲫)5cm,草鱼10cm,鳊鱼6.6cm。夏花鱼种的规格与鱼苗的放养密度、饲养技术。天气、时间等有关,故应合理安排。鱼苗育成1.7-2.7cm时应及时拉网分池稀养,第一、二次转套水库后及时调整密度,安排好下次
9、要求达到的时间与规格。这是一项时间观念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特别把握好。水库套养夏花鱼种的密度。水库套养夏花鱼种的密度要根据水库成鱼产量,水库有元凶猛性鱼类或凶猛性鱼类的多寡,夏花鱼种的规格等因素综合考虑,灵活掌握。水库养鱼现多为养殖花白鲢,一般套养密度为:花白鲢7500-1500尾/公顷(500-1000尾/亩),搭配套养鲫鱼夏花鱼种1500-3000尾/公顷(100-200尾/亩),草鳊鱼750-1500尾/公顷。水库套养的夏花鱼种成活率一般为60-80%。水库套养夏花鱼种的实际操作。先将鱼种池夏花鱼种拉网锻炼,锻炼1-2次即可,再按计划转投。向水库转投夏花鱼种时先抽样测定夏花鱼种规格,一
10、般是测全长,或称重求出每千克尾数,然后过数,用盛水的水桶或拖拉机盛水转运投库。应选择晴天无风天气进行,操作要轻便敏捷,免鱼体受伤。投库的地点应在上游浅水区。五、合理投饵和施肥小型水库养鱼要获得高产、高效,单靠水库中的天然饵料是不够的,必须增投人工饵料。饲料来源有猪、鸭粪、青饲料及化肥等。配套饲养禽畜,利用禽畜粪便养鱼。禽畜栏舍最好建在水库的上游,可使肥料和水中繁殖的天然饵料随水流逐渐扩散,均匀分布,不至于过量积累而造成污染。每个禽畜栏舍的饲养量不宜过多。猪、鸭粪一般不直接施放,要先经发酵,但少量的猪粪可采用水力冲入库内。以每667平方米水面配套养猪12头或鸡、鸭各20只为宜,过多则易引起水质富
11、营养化。大中型水库,可在主要源头分设几个小型禽畜栏舍。利用消落区种植青饲料和绿肥。水库的消落区一般是很大的,约占水库水面积的50%。消落区的面积大小随季节而变动,雨季时消落区被淹没。秋、冬季水位下降,翌年春季达到最低水位。消落区在枯水季节是陆生植物生长的良好场地,被淹没以后则成为底栖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可为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提供丰富的饲料。所以在枯水季节,应当利用消落区广泛种植青饲料、绿肥以增加收入剩下的作物残体被水淹没后成为养鱼的肥料和饲料。采集库边青草、绿肥及下脚料。库边及其附近的杂草,只要鲜嫩、无毒,都可以采集作为养鱼饲料。靠近城镇的小型水库,还可收集各种农副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如制糖滤泥、
12、酒糟等,用于水库养鱼。化肥养鱼。采用施入化肥培育浮游生物的方法,在水库饲养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可以使水库成鱼产量提高45倍。每施用化肥12千克,可产商品鱼1千克。水库化肥养鱼应具备一定条件:具有良好的水质和一定的水源,ph在6.58.5之间,水体交换小,浑浊度不大,且无须承担饮用水源的水库。以投放花白鲢、白鲫等肥水性色为主,适当搭配草、编、青鱼。肥水性鱼占80%一90%,其他鱼占10%一20%。以5月下旬7月初投库为宜,投放大规格鱼种,分23批投库。一般投13.20厘米以上大规格鱼种500600尾/亩,套养6.60厘米以上夏花鱼种500800尾/亩。施肥方法是将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按l:0.
13、8的比例混合用水溶化后泼洒,每亩每次用量:碳酸氢铵不超过6公斤,过磷酸钙不超过8公斤。当水库水温达到18时即可投施,25一30为最适施肥水温,两次施肥的间隔时间10-15天。投施应选择天气晴朗、光照好、风浪小的上午水温达到18即可进行。施肥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10月下旬。一船是施氯化铵和过磷酸钙,或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据实验和生产经验,水库氮:磷710:1较理想,即氯化铵与过磷酸钙的比例为2:1,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的比例为3:1。水库水中当氮的含量达到2毫克/升时,浮游生物量达到20毫克/升以上,符合高产要求。为此,要保持水体含氮量2毫克/升,磷0.200.60毫克/升,第1次施肥,每亩1米水深
14、:碳酸氢铵5千克,或碳酸氢铵7.50千克,过磷酸钙2.50千克。追肥:每23天追1肥,每次每亩:氯化铵2.50千克,或碳酸氢铵3.75千克,过磷酸钙1.25千克(水深以4米计算)。水色与透明度施肥后水肥时的水色呈油绿色或深绿色。透明度1525厘米。先施磷肥后施氮肥,不能颠倒。或头1天施磷肥,第2施氮肥。氮磷肥更不能拌一起混合施,否则损失肥效。以晴天施肥为佳。天晴施肥利于浮游生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一般是上午912时。上午施肥化肥停留在水上层的时间长,利于光合作用,利于浮游生物吸收生长。雨天、阴天、大风天气,无阳光或光照条件差,水体较浑浊,不宜施肥,施后肥随水中悬浮物吸附沉降,且光合作用差
15、,肥转换慢或不转换,肥浪费较大。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水肥时,浮游生物丰富,应及时补充营养元素,这不仅能使施入水中的肥迅速吸收利用,提高肥效,而且有利于游生物快速繁殖生长,为鱼类生产提供丰富而稳定的食料。切忌水较瘦时再施肥,否则需大量追肥水才变肥,且耽误了生产时间,化肥系数增大,成本上升,影响效益。一般是在水库的上风浅水区施放。氮、钾肥化水充分溶解,均匀泼洒,有条件的用喷灌机喷洒。船走s形。六、水质调节适当施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施化肥水质变酸。在58月,每月应施1次生石灰,每次每亩1520千克,使库水含钙量达到100毫克/升以上(最好为120180毫克/升)。且施生石灰亦是为了满足浮游生物和鱼类骨质
16、生长需钙要求。须注意的是下列四种类型的水库不宜施用化肥养鱼。一是水体交换量过大的水库,投施的化肥和培育的浮游生物会随水大量流失;二是水质浑浊(透明度不足30厘米)的水库,大部分肥分会被水中胶体粒子吸收而沉淀,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制约;三是水中滋生水草过于繁茂的水库,因为水草与浮游植物争夺肥料,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繁殖;四是水质软(硬度小于30度而呈酸性)的水库,其水质对直接施入的化肥反应不良。5、适当投喂精饲料,粗精饲料结合当水库表层水温上升到10时开始给鱼类投食,水温降至10以下时则逐步停食。每667平方米水面每年投喂精饲料(菜籽饼、大麦、麦麸等)500600千克,青饲料(黑麦草、苏丹草、红薯藤
17、等)30004000千克。青饲料投喂在固定的食场上,每0.671.3公顷水面需配置1个食场。为了强化投饲,确保滤食性鱼类的上市规格,每天上午8时、下午4时各投喂1次人工配合饲料。每667平方米水面投喂量为11.5千克,其组分由大麦粉50千克、黄豆粉15千克与尿素4千克混合而成。40亩养殖水面安装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2台。七、做好鱼病防治工作一是坚持用生石灰消毒;二是鱼种下库之前5%食盐溶液清洗鱼体约5分钟,草鱼种需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三是定期泼洒药物;四是投喂药饵和食场挂篓等。经常施生石灰提高水域的ph值和硬度,增加钙盐,促进水域物质循环,改良水质,有利于鱼类生长和抑制鱼病发生。一般每亩每次施
18、生石灰1520公斤,每月1次。八、实施轮捕轮放小型水库实行轮捕轮放一般采取一次放足、分次捕捞、捕大留小、边捕边放的措施。必须建立台网进行捕捞,5x5米的台网设置。九、防逃设施溢洪道和卧管处在溢洪或夏灌时要设置拦网,拦网距溢洪道和卧管15米左右。方案制作:陈皓2021.10.02第二篇:水库监测方案2第三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一)基础资料的收集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
19、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在水域的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1)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2)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
20、施所在地等功能区。(4)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5)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6)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2、河流(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在确定的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断面,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设断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建物(取水口桥梁涵洞)水文站附近应设断面.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
21、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消减断面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其左中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水量小的小河流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为了取得水系和河流的背景监测值,还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龙 水库 养殖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