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优秀课件.ppt
《第三章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优秀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第1页,本讲稿共58页 该课程中所采用的平差模型为间接平差,即所选的独立参数的个数等于必要观测数,这样可以将每个观测值表示成这t个参数的函数,组成观测方程。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平差时一般对所选参数取近似值 代入上式并令由此可得误差方程,式中为误差方程常数项一、水准网间接平差算法概述一、水准网间接平差算法概述第2页,本讲稿共58页采用的平差准则为最小二乘法:不难看出总共有n+t个参数,而所列的误差方程只有n个,故只采用误差方程是不能解求n+t个参数的,还需寻找其他的条件。按着最小二乘法法则,对t个参数求偏导,得出式子由误差方程和求偏导后得到的式子,可唯一确定n+t个待求
2、量。并有这两个 式子可以推出法方程,如为:从而可求得,将该式代入到误差即可求得改正数 。第3页,本讲稿共58页从而平差值结果为:本课程中以未知点高程值作为未知参数,以高差作为观测值,以观测路线长度的倒数作为观测值的权,采用间接平差模型进行平差计算。其平差的一般步骤如下:其平差的一般步骤如下:1.根据平差问题选定未知参数;2.根据观测值与未知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误差方程式,若误差方程是非线性方程,还要引入参数近似值,将误差方程线性化;3.由误差方程组成法方程;第4页,本讲稿共58页4.解算法方程,求取未知参数;5.精度评定。平差程序设计不仅仅是“写程序”,测量程序设计还包括程序功能设计、平差模
3、型选择、算法选择、数据接口设计等内容。一般应按数据处理和计算功能的划分,将网平差程序分为若干独立函数(或过程),每个函数(或过程)完成特定的计算或操作,当需进行某种平差时,再调用这些函数即可。第5页,本讲稿共58页 二、水准二、水准网平差程序网平差程序设计数据组设计数据组织及处理流织及处理流程程第6页,本讲稿共58页2.1 2.1 水准网平差中数据的组织水准网平差中数据的组织(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格式的设计格式的设计)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中数据的组织是一个关键问题。文件格式的设计就是规定数据文件中包含的内容、各类数据的先后顺序以及各种数据的书写格式。从程序设计者的角度来说,数据文件格式设计相当于告诉
4、用户应当怎样准备数据文件,当然,程序中也必须按照约定的格式从文件中读取数据。数据文件由四个部分组成,其格式如下。1)基本信息部分:该部分仅占一行,其内容为已知点数已知点数N1N1,未知点数,未知点数N2N2,高差观测值个数,高差观测值个数NSNS。第7页,本讲稿共58页2)已知点高程信息:该部分占N1行,每行格式为已知点编号,该点的高程已知点编号,该点的高程(单位:米)。注意:在给控制点编号时,先给待定点编号,然后给已知注意:在给控制点编号时,先给待定点编号,然后给已知点编号。编号从点编号。编号从1开始顺序编号。开始顺序编号。3)高差观测值信息:该部分占NS行,每行格式为测段编号,测段起点编号
5、,测段终点编号,测段观测高差测段编号,测段起点编号,测段终点编号,测段观测高差(单位:米),测段长度(单位:千米)。(单位:米),测段长度(单位:千米)。4)点名信息:该部分占N(N=N1+N2)行,每行格式为水准点编号,该点名称水准点编号,该点名称其中点名长度不超过8个字符,即4个汉字。但最好用字符最好用字符串命名串命名。第8页,本讲稿共58页 以下为一具有两个已知点、三个待定点和七个测段的水准网的示例数据,打开TXT文件文件后,内容如下。2,3,7 4,5.016 5,6.016 1,4,1,1.359,1.1 2,4,2,2.009,1.7 3,5,1,0.363,2.3 4,5,2,1
6、.012,2.7 5,1,2,0.657,2.4 6,1,3,0.238,1.4 7,3,5,-0.595,2.6 1,P12,P23,P34,A5,B第9页,本讲稿共58页2.2 2.2 数据存储方案设计数据存储方案设计 这里的数据存储是指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测量平差程序中用到的数据较多,一般先将磁盘中的数据读到内存中,按照不同的类别有序地放在变量或数组中,然后再进行平差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写到磁盘文件中。第10页,本讲稿共58页 要整洁、简练、实用、方便有关数据的输入或输出,必要的话要考虑和用户的交互,尽量不要画蛇添足。三、水准网平差界面设计三、水准网平差界面设计第11页,本讲稿共58页水
7、准网平差输入界面一水准网平差输入界面一第12页,本讲稿共58页水准网平差输入界面二水准网平差输入界面二第13页,本讲稿共58页水准网平差输入界面三水准网平差输入界面三第14页,本讲稿共58页四、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查四、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查 为了检查水准高差的质量,水准网平差前一般进行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与多边形闭合差计算,并进行闭合差的检核。1.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a)最短路线搜索算法“邻接点”:若一个点借助另一个点与目标点发生了联系,称另一个点是这个点的“邻接点邻接点”。如果一个点与目标点有直接联系,我们也把目标点称为这个点的邻接点。第15页,本讲
8、稿共58页 显然邻接点不是唯一的,但是我们规定每个点只有一个邻接点;当网中每个点的邻点都唯一确定时,顺着邻接点又可找到邻点的邻接点,这样一层一层地找下去,最终找到目标点,每个点到目标点的路线是唯一确定的。根据邻接点的概念可知,任何一点沿邻接点到目标点的路线长度是其邻接点到目标点的路线长度再加上该点与其邻接点之间的路线长度。当一个点有多个点可以作为邻接点时,只选择路线最短的一点作为邻接点,这样就可保证沿邻接点到目标点的路线是最短路线。第16页,本讲稿共58页 设p1选择p2作为邻接点,P2到目标点的路线长度为S2,p1到p2的路线长度为S12,则p1到目标点的路线长度S1为S S1 1=S=S2
9、 2+S+S1212 若还有一点P3也是P1的邻接点,则经由P3到目标点的路线长度为 S S1 1=S=S3 3+S+S1313 为了寻求最短路线,显然当S1SS1 1+S+S12 12 (条件条件1)1)p2可作为p1的邻接点的条件为:S S1 1SS2 2+S+S12 12 (条件条件2)2)若条件1成立时,Neighbor(p2)=p1,S(p2)=S1+S12;若条件2成立时,Neighbor(p1)=p2,S(p2)=S1+S12。第19页,本讲稿共58页(4)当水准网的规模较大时,在循环访问每一个观测值后某些点到目标点的路线还不是最短路线,甚至有些点还没有找到邻接点,需要转到(3)
10、继续为寻找路线最短的邻接点,直到所有的观测边不再满足条件条件1 1和条和条件件2 2,这时表明每个点都已经找到了到目标点最短的邻接点,搜素工作结束。第20页,本讲稿共58页最短路线搜索函数FindShortPath(p as integer,exclude as integer,neighbor()as integer,diff()as double,S()as double)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用观测高差依次推算其它各点的高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用观测高差依次推算其它各点的高程,最后闭合到另外一个已知点上,闭合点上推算高程程,最后闭合到另外一个已知点上,闭合点上推算高程和已知高程值之差称之为附合水准路
11、线闭合差,简称路和已知高程值之差称之为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简称路线闭合差线闭合差。设k1、k2为两个已知点,已知高程值分别为H1、H2,两点之间的推算路线由高差h1,h2hn,各测段路线长度分别为S1,S2 Sn,路线闭合差为式中,正负号取决于高差起始点到终点的方向与推算路线是否一致。b)路线闭合差计算算法路线闭合差计算算法第21页,本讲稿共58页 闭合差的限差为:假如网中共有m个已知点,将m个已知点两两组合,计算m(m-1)/2条附合路线的闭合差,每条路线按最短路线进行计算。第22页,本讲稿共58页 在水准网中,由观测高差相连接可以形成闭合多边形,理论上构成闭合多边形的各观测高差之和应该为0
12、,由于观测误差的存在,高差之和一般不等于0,闭合多边形的观测之和称为环闭闭合多边形的观测之和称为环闭合差。合差。一般情况下,设构成闭合环的观测高差h1,h2hn,环闭合差为 式中,正负号取决于高差起点到终点的方向与推算路线的方向一致。c)环闭合差计算算法环闭合差计算算法第23页,本讲稿共58页环闭合差的限差为实际计算时,一般只计算最小独立环的闭合差。最小闭合环应该满足如下条件:(1)多边形环应该是相互独立(线性无关)的,即任何一个多变边不能由其它多边形线性组合而得到。满足独立条件可以避免重复计算,也满足独立条件可以避免重复计算,也可以避免遗漏。可以避免遗漏。设水准网中有n个观测高差、t个高程点
13、,那么独立闭合环的个数为r=n-t+1保证闭合环独立的方法是,每个新环找到的闭合环都有前面找到的闭合环中不曾使用的观测值。第24页,本讲稿共58页(2)在多边形环独立的情况下,闭合环的边长最短。关于最小环问题可以用最短路径的方法解决。若仅通过一个观测值即可将两个点p1到p2连接起来,构成一条路线,可把这种路线称为p1到p2的直接路线。如果直接路线能同别的观测值构成闭合环,那么从p1到p2应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线。如果选定一条直接路线,再从非直接路线中找到p1到p2的最短路线,把这条最短路线与直接路线连接起来一定是包含直接路线的最小环。为保证找到的闭合环是独立的,只能将未参加过前面环闭合差计算的
14、观测作为直接路线。第25页,本讲稿共58页五、待定点近似高程计算五、待定点近似高程计算 待定点高程计算是为了得到未知点的高程近似值,在求取未知点近似高程的时候,要注意测段的方向及相关正负号。既可以进行人工计算后输入到程序中,也可以直接将原始数据直接读入到程序中,根据相关算法让程序自动计算。计算原理如下式:第26页,本讲稿共58页水网观测数据(测段)的组织:水网观测数据(测段)的组织:测段号测段号 起点起点 终点终点 测段高差测段高差(m)测段长测段长(km)测站数测站数1 A B 5.835 1.52 E C 1.006 0.83 D C 7.384 2.14 B C 3.782 3.25 A
15、 D 2.270 1.76 A C 9.64 1.37 A F 0.003 4.1第27页,本讲稿共58页水准网近似高程计算算法水准网近似高程计算算法1、定义存储水准网高程的数组H(),将已已知点(原有高程和计算出的近似高程都可知点(原有高程和计算出的近似高程都可视为已知点)视为已知点)存到H()数组中;2、遍历所有测段(即从第一个测段到最后一个测段);a)判断测段中起点为已知点,判断终点为未知点,若同时成立,则利用公式计算该测段中未知点的高程,并存储到H()中;第28页,本讲稿共58页 b)再次遍历测段,找到满足这些条件的测段(其起点未知点,终点是已知点),若同时满足,则进行起点近似高程的计
16、算,把计算出的近似高程存到H()数组中;3、判断计算出近似高程的个数是否小于未计算出近似高程的个数是否小于未知点高程点的个数知点高程点的个数,若是再次进行循环,若否,计算完毕(即水准网中未知高程点的近似高程已全部计算出来),水准网中所有未知点的高程存放到H()数组中了。第29页,本讲稿共58页六、六、误差方程的组成误差方程的组成 对于水准网平差,关键就是误差方程的构建,即相关矩阵的生成,这里所指的矩阵是误差方程系数矩阵B和常数矩阵L。如何来组成这两个矩阵呢?还是一个方程一个方程的建立,最后将相应值存储到矩阵B和L的对应元素中。第30页,本讲稿共58页系数矩阵系数矩阵B B构建算法描述:构建算法
17、描述:1、定义一个存储系数B的数组B(),其行数为观测测段数,列数为所选必要参数个数;定义一个存储常数阵L的数组L(),其行数为测段个数,列数为1;2、取出第j个测段(测段数据存储在测段信息数组中的),首先判断该测段起点是否为已知点(也即其在已知点数组H()中的下标位于起算高程点个数内,如:起算高程点个数为5,起点在已知数组中的下标为i,当i小于等于5时,说明该起点为已知点,若i大于5,则说明该起点为未知点,同样终点是什么类型的点也通过该方法判断),记下其在a()中的下标i1(原始已知点数为i0);判断该测段终点是什么类型的点记下其在a()中的下标i2;第31页,本讲稿共58页 a)、若该测段
18、的起点为未知点,且终点也为未知点,则矩阵B的第j行、第(i1-i0)列的元素为-1,第j行、第(i2 i0)列的元素为1;那么第j行其它元素都为 0;b)、若该测段的起点为已知点,且终点为未知点,则矩阵B的第j行、第(i2-i0)列的元素为1,该行其它元素都为0;c)、若该测段的起点为未知点,且终点为已知点,则矩阵B的第j行、第(i1-i0)列的元素为-1,该行其它元素都为0;第32页,本讲稿共58页3、根据每测段起点和终点点的类型,就可以计算出这个误差方程的常数项,把计算出的数值放到L()中去就可以了;4、遍历完所有的测段,即可构建出矩阵B和常数项矩阵L,即其所有的元素都存储在b()和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优秀课件 第三 水准 网平差 程序设计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