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紫外可见第三次课优秀课件.ppt
《第三章紫外可见第三次课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紫外可见第三次课优秀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紫外可见第三次课第1页,本讲稿共46页一、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一、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 任何光度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误差,这是由于光源不任何光度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误差,这是由于光源不稳定、实验条件的偶然变动、读数不准确等因素造成的。稳定、实验条件的偶然变动、读数不准确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对于试样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特别时当试样这些因素对于试样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特别时当试样浓度较大或较小时。因此要选用适宜的吸光度范围,以浓度较大或较小时。因此要选用适宜的吸光度范围,以使测量的结果的误差尽量减小。使测量的结果的误差尽量减小。第2页,本讲稿共46页 根据根据LamberertBeer定律定律微分后,
2、得微分后,得或或(3.13)将式(将式(3.13)代入)代入LamberertBeer定律,则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定律,则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3.14)第3页,本讲稿共46页要使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要使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c/c)最小,对最小,对T求导数应有一求导数应有一极小值,即:极小值,即:lgT0.4343或或T36.8%即当吸光度即当吸光度A0.434时,吸光度测量误差最小。如果光时,吸光度测量误差最小。如果光度计读数误差为度计读数误差为1,若要求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若要求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5,则待测溶液的透射比应选在则待测溶液的透射比应选在7010%范围内,吸光度为范围内,吸
3、光度为0.151.00。实际工作中,可通过调节待测溶液的浓度,选用适。实际工作中,可通过调节待测溶液的浓度,选用适当厚度的吸收池等方式使透射比当厚度的吸收池等方式使透射比T(或吸光度(或吸光度A)落在此区间)落在此区间内。内。第4页,本讲稿共46页二、反应条件的选择二、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显色反应(一)显色反应1、概念、概念选用适当的试剂,与待测离子反应生成对紫外或可见光有较大吸收选用适当的试剂,与待测离子反应生成对紫外或可见光有较大吸收的物质再行测定。的物质再行测定。2、显色反应满足的要求、显色反应满足的要求a、反应的生成物必须在、反应的生成物必须在紫外、可见光区紫外、可见光区有较强的有较强
4、的吸光能力吸光能力,即摩,即摩尔吸光系数较大,反应有较高的选择性;尔吸光系数较大,反应有较高的选择性;b、反应生成物应当、反应生成物应当组成恒定、稳定性好组成恒定、稳定性好,显色条件易于控制等,显色条件易于控制等,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结果有良好的重现性;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结果有良好的重现性;c、对照性要好,显色剂与有色配合物的、对照性要好,显色剂与有色配合物的max的差别的差别要在要在60nm以上。以上。第5页,本讲稿共46页(二)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二)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1、显色剂的用量、显色剂的用量 生成配位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可用下式表示生成配位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可用下式表示(3.16)式中:式中:
5、M代表金属离子,代表金属离子,R为显色剂,为显色剂,n为配合物的累积稳定常为配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数。第6页,本讲稿共46页由式由式3.16可见,当可见,当R固定时,从固定时,从M转化城转化城MRn的转化率不发生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变化。对稳定性好的(即对稳定性好的(即n大)配合物,只要显色剂过量,显色反大)配合物,只要显色剂过量,显色反应既能定量进行。而对不稳定的配合物或可行成逐级配合物时,应既能定量进行。而对不稳定的配合物或可行成逐级配合物时,显色剂用量要过量很多或必须严格控制。显色剂用量要过量很多或必须严格控制。例如,以例如,以SCN-作显色剂测定钼时,要求生成红色的作显色剂测定钼时,要
6、求生成红色的Mo(SCN)5配配合物进行测定,合物进行测定,但但SCN-浓度过高时,由于会生成浅红色的浓度过高时,由于会生成浅红色的Mo(SCN)6配合物而使吸光度降低。配合物而使吸光度降低。显色剂的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作吸光度显色剂浓度变化曲线,显色剂的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作吸光度显色剂浓度变化曲线,选恒定吸光度值时的显色剂用量。选恒定吸光度值时的显色剂用量。第7页,本讲稿共46页2、溶液酸度的影响、溶液酸度的影响多数显色剂都是有机弱碱或弱酸,介质的酸度会直接影多数显色剂都是有机弱碱或弱酸,介质的酸度会直接影响显色剂的离解程度,从而影响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溶液响显色剂的离解程度,从而影响显色
7、反应的完全程度。溶液酸度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酸度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1)pH的不同,可形成具有不同配位数、不同颜色的配合物。的不同,可形成具有不同配位数、不同颜色的配合物。Fe()可与水杨酸在不同可与水杨酸在不同pH生成组成配比不同的配合物。生成组成配比不同的配合物。pH范围范围配合物组成配合物组成颜颜 色色 主成分吸收主成分吸收与纯品比较,与纯品比较,EE,光谱变形,光谱变形第22页,本讲稿共46页2 计算不饱和有机化合物计算不饱和有机化合物max的经验规则的经验规则1)伍德沃德伍德沃德(Woodward-Fieser)规则规则适用于共轭烯烃适用于共轭烯烃(不多于四个双键不多于四个双键
8、)、共轭烯酮类化合物共轭烯酮类化合物*跃迁吸收峰跃迁吸收峰max的计算。的计算。P39 表表3-5,表表3-6第23页,本讲稿共46页共轭烯烃共轭烯烃例例1异环二烯基数异环二烯基数:214环外双键环外双键52,3,5位烷基取代位烷基取代45计算计算:239 nm第24页,本讲稿共46页 例:水芹烯有两种异构体,经其他方法测定其结构为例:水芹烯有两种异构体,经其他方法测定其结构为A及及B。其紫外光谱:其紫外光谱:体的体的max为为268 nm(max为为2500),体的体的max为为229 nm(max为为900)。试问。试问A及及B何者为何者为体,何者为体,何者为体?体?基数基数214环外双键
9、环外双键5烷基取代烷基取代25计算计算229 nmA体体基数基数253烷基取代烷基取代35计算计算268nmB体体第25页,本讲稿共46页、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基数基数215增加一个共轭双键增加一个共轭双键39同环二烯同环二烯30环外双键环外双键5取代烷基取代烷基10取代烷基取代烷基18计算计算317 nm第26页,本讲稿共46页2)斯科特斯科特(Scott)规则规则适用于芳香族羰基取代衍生物适用于芳香族羰基取代衍生物max的计算的计算测定测定:288nm基数基数230对位氨基对位氨基58计算计算288第27页,本讲稿共46页二、二、结构分析结构分析1 判别顺反异构体判别顺反异构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紫外 可见 第三次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