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优秀课件.ppt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优秀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第1页,本讲稿共64页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一、逻辑代数 二、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四、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五、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自学)第2页,本讲稿共64页 一、逻辑代数endend1、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恒等式2、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定理)3、逻辑函数的代数变换与化简法第3页,本讲稿共64页(1)基本定律 (2)常用恒等式 0-1律 重叠律 还原律 互补律 结合律 交换律 分配律 反演律(摩根定律)吸收律证明,见P91,大家自己看第4页,本讲稿共64页0-1律:A+0=A A0=0 A+1=1 A1=A注意:逻辑代数中的0和
2、1与普通代数是有区别的,前面已经讲过,不再赘述。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不妨借鉴概率论中的文氏图来表达。空集代表逻辑0,而全集代表逻辑1。逻辑与相当于求各集合的交集,逻辑或相当于求各集合的并集,而逻辑非则相当于求集合的补集。若要证明,通常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真值表。(定律不需要证明)A第5页,本讲稿共64页重叠律:A+A=A AA=AA注意:A+A=2A AA=A2第6页,本讲稿共64页还原律:A第7页,本讲稿共64页互补律:A第8页,本讲稿共64页结合律:(A+B)+C=A+(B+C)(AB)C=A(BC)交换律:A+B=B+A AB=BA分配律:A(B+C)AB+AC A+BC=(A+B)(A
3、+C)这一组定律大多与普通代数的定律相同,基本上也不会搞错,就有一个,如上红色定律公式比较难以理解。我们不妨倒过来证明。重叠律0-1律、分配律公式1倒过来用0-1律第9页,本讲稿共64页反演律(摩根定律):这个定律经常用于求反函数和逻辑函数的变换。一定要记熟一定要记熟。我们不妨用真值表来证明,见P91,以两变量为例。0 0 0 1 1 0 1 111100100第10页,本讲稿共64页吸收律:公式1、2、4比较容易理解,不再赘述。我们证明一下公式3。公式4就是分配律的公式2。分配律公式2用真值表法证明,也是可靠、可行的,请大家自己做。第11页,本讲稿共64页 、代入规则(定理)、反演规则(定理
4、)、对偶规则(定理)第12页,本讲稿共64页在任何一个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出现的某一变量,都用同一个函数(或者变量)代替,则等式仍然成立,这就是代入定理。如:吸收律公式3注意:必须等式两边同时代换,才能成立。第13页,本讲稿共64页根据摩根定律,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将原函数中的与换成或,或换成与,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换成原变量,0换成1,1换成0,所得的函数式就是原函数的反函数。例如:函数 的反函数是:注意:保持原有运算顺序。反变量以外的非号(即非号包含两个以上的变量时)保持不变。再如:函数 的反函数是:第14页,本讲稿共64页求一个函数的对偶函数时,将原函数中的与换成或,或换成与
5、,0换成1,1换成0,所得的函数式就是原函数的对偶函数,记做L。例如:函数 的对偶函数是:注意:保持原有运算顺序。反变量以外的非号(即非号包含两个以上的变量时)保持不变。与反演规则区别:变量不用变再如:函数 的对偶函数是:求对偶函数的意义:某逻辑等式成立时,其对偶式也成立。因此,如果某一等式不方便证明时,可以先证明其对偶式成立,再根据对偶定理说明原等式成立。第15页,本讲稿共64页例如:证明吸收律公式3。证明:令原方程为L1L2首先分别求出L1、L2的对偶函数。L1=L2L1=L2命题得证第16页,本讲稿共64页(1)、逻辑函数的变换(2)、逻辑函数的化简第17页,本讲稿共64页同一个逻辑函数
6、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比如:两个问题:1、逻辑函数的变换可以通过定律、定理等公式进行。2、各种实现方案之中存在有难易、优劣等差别。第18页,本讲稿共64页逻辑函数变换的目的:1、尽可能简化电路、节约成本。2、在条件不成熟时,使用替代电路完成任务。如:如果实验室中只有与非门,如何实现LAB+AC P120 3.1.7a注意:我们没有与门、没有或门,所以这个电路无法这样制造。考虑到要用到非关系,我们可以使用还原律,变换。如下:上面一个非号不变,下面一个非号利用摩根定律展开。这时,所有的关系都是“与非”了,可以焊接完成了!第19页,本讲稿共64页可见,逻辑函数的变换,通常是利用还原律、摩根定律等。如果
7、要求用或非门实现该电路,又应该怎么做呢?如果要求用或非门实现该电路,又应该怎么做呢?如果要求用或非门实现该电路,又应该怎么做呢?如果要求用或非门实现该电路,又应该怎么做呢?第20页,本讲稿共64页我们要求大家将逻辑代数的公式一定要记熟记熟。第21页,本讲稿共64页(2)逻辑函数的化简一个逻辑函数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但是最简单的形式往往只有一到两个,那么最简表达式的形式究竟是什么呢?常用的逻辑函数表达形式与-或式、或-与式、与非-与非式、或非-或非式和与-或-非式。见P94第22页,本讲稿共64页该等式的其它形式的变换过程此处不一一证明大家自己回家变换一下第23页,本讲稿共64页下面重点讨论与或
8、式,该形式最容易获得,而且只需要利用一次摩根定律就可以变形成为与非与非式,从而比较容易用与非门实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与或式都是最简的,因此有:最简与或式特点:1)与项(乘积项)的个数最少。(“+”越少越好)2)每个乘积项中变量的个数最少。也就是说,当逻辑函数式中相加的乘积项不能再减少,而且每项中相乘的因子不能再减少时,函数式为最简与或式。利用逻辑代数定律、定理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公式法化简)1)并项法(合并同类项)2)吸收法 3)消去法(吸收律、互补律)4)配项法 正确利用此法的前提记熟公式。第24页,本讲稿共64页公式法化简:P94例题请自己推倒。第25页,本讲稿共64页二、卡诺图法化简(美
9、国工程师Karnaugh发明)最小项:在n变量的逻辑函数中,一个包含n个因子的与项,每个变量均以原变量形式或以反变量形式在乘积项中出现,且仅出现一次,则该与项称为最小项。n变量逻辑函数有2n个最小项,如:三变量(A、B、C)逻辑函数的最小项有8个,它们是:而下面的与项则不是三变量逻辑函数的最小项:最小项记做mi,输入变量的每一组取值都使一个对应的最小项的值为1,例如:当A=1、B=0、C=0时,最小项 我们将ABC的取值看作二进制数100,对应的十进制数是4,记做最小项的下标i即m4。上面的最小项依次为m0m7。第26页,本讲稿共64页同一逻辑函数最小项的性质:*在输入变量的任何取值下有且仅有
10、一个最小项的值为1,其余为0。*全体最小项的和为1。*任意两个最小项的积为0。*具有相邻性的两个最小项可以合并成一项,并消除一个变量。*具有相邻性的四个最小项可以合并成一项,并消除两个变量。*具有相邻性的八个最小项可以合并成一项,并消除三个变量任一逻辑函数均可以由最小项之和的形式来表示,称为最小项表达式。最小项表达式是唯一的最小项表达式是唯一的,变换的方法,常采用配项法,如P97 第27页,本讲稿共64页第28页,本讲稿共64页第29页,本讲稿共64页全体最小项的和为1,利用互补律有:第30页,本讲稿共64页用卡诺图表示逻辑函数的方法:卡诺图的结构请务必记熟最小项以及各变量所在的位置。请务必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组合 逻辑电路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