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CJJ58-94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CJJ58-94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CJJ58-94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给 排 水 在 线给 排 水 在 线 www.G www.G 中国给排水工程师的网上家园;中国水行业企业商务信息发布的有效平台 编辑部:;业务部:;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 及安全技术规程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 及安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maintenance and safety of city and town waterworks CJJ 58-94CJJ 58-94 主编单位:北京市自来水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 年12 月1 日 1 总 则 1.0.1 为使城
2、镇供水厂建立标准化的运营机制,提高供水管理的技术水平,确保安全、稳定、优质、低耗供水,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常规水处理的城镇供水厂。1.0.3 城镇供水厂的运行、维护及安全,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2 水 质 监 测 2.1 原水 2.1.1 城镇供水厂的原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 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的水源水水质情况,应进行定期、定点、定项目的监测。当水源水水质发生异常变化时,应根据需要增加监测项目和频次。2.1.2 当原水遭受严重污染,经处理后出厂水达不到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1 的要求,毒理指标严重超标直接
3、危及人的生命时,供水厂应立即停止供水并同时向上级报告。2.1.3 城镇地面水供水厂宜对原水水质的重点检测项目进行超前的自动连续监测。2.1.4 大型的城镇地面水供水厂应从进水口上游至下游适当的范围内划为原水水质监测段,在监测段内应设置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点。城镇地下水供水厂应在井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水源井、补压并(或全部井)作为原水水质监测点。2.2 净化水 2.2.1 净化工艺中,应在沉淀池(澄清池)出水部位、滤池池后水部位、送水泵房(出厂干管)等处设置工序质量检测点。2.3 水质监测项目和频率 2.3.1 水质检测应符合表2.3.1 的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 表2.3.1 水 样 监 测 项 目
4、 监测频率 监测点 浑浊度、色、pH、氯化物、硬度*、碱度*、蛋白性氮*、氨氮、亚硝酸氮*、硝酸盐氮、耗氧量*每月14 次 水温、臭和味、浑浊度、氯化物、色、氨氮、亚硝酸氮*、pH、溶解氧、耗氧量*、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藻类总数*、铁*、锰*、碱度*、硬度*、总磷*、总氮*、总a 放射性*、总放射性*每日至少1 次 蛋白性氮*、硝酸盐氮 每周1 次 水 源 水 取水口 GB 5749 三十五项(含地下水水源井)每季1 次 沉淀水 浑浊度、余氯 12h1 次 滤后水 浑浊度、余氯 12h1 次 清水库 浑浊度、余氯、肉眼可见物 12h1 次 浑浊度、余氯、肉眼可见物(含地下水)每小时12 次
5、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含地下水)每日1 次 水温、臭和味、色、pH、氯化物、硬度、碱度、亚硝酸氮、耗氧量、铁*、锰*、氨氮(含地下水)每日13 次 出厂水 GB 5749 三十五项(含地下水)每季1 次 注:表中*项目可根据本地区原水水质变化和实际需要,自行确定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2.4 检验方法 2.4.1 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及有关国家标准检验法的规定。2.4.2 浑浊度宜用以甲簪聚合物标准液标定的散射光浊度仪检测。2.4.3 余氯应用邻联甲苯胺比色法检测。2.5 净水原材料检测项目和方法 2.5.1 净水原材料应在新进厂和久存后使用前进行检测。2.5.2 主要
6、净水原材料的检测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5.2 的规定。净水原材料检测项目和检验方法 表2.5.2 原材料种类 检 测 项 目 检验方法 硫酸铝 铝、铁、游离酸、水不溶物、砷、铅、比重;液体硫酸铝应增检PH 值 净水剂硫酸铝 GB 3151 无水氯化铁 氯化铁、氯化亚铁、游离酸、砷、不溶物、铅 净水剂无水氯化铁 GB 4482 氯化铁溶液 氯化铁、氯化亚铁、游离酸、砷、不溶物、铅、比重、水不溶物 净水剂氯化铁溶液 GB 4483 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二氧化钛、游离酸、砷、铅、水不溶物 水处理剂硫酸亚铁 GB 10531 聚合氯化铝 密度、水不溶物、pH 值、氧化铝、碱化度 宜符合附录A 的规
7、定 石英砂 含泥率、筛分、盐酸可溶率 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 白煤(无烟煤)筛分、盐酸可溶率 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 3 制水生产工艺标准 3.1 一般规定 3.1.1 制水生产工艺应保证水质、水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管网干线水压不应低于0.14MPa。供水厂应制定出厂水水质及水压企业标准。3.1.2 制水生产工艺中所选用的各种净水药剂与水体接触的设施、设备、材料,均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2.3 的规定。3.1.3 对制水生产工艺中的主要工序,必须进行工序参数检测和动态控制。3.1.3.1 净水各工序的水质检测,应符合本规程2 的规定。对浊度、余氯等主要水质项目,应配置连续测定仪,
8、进行连续检测记录,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工序质量控制。3.1.3.2 取水水位、供水设施、设备的运行水位和压力,应配置仪表进行测定。出厂水压力应在出厂总管上进行连续检测记录,并根据检测结果对运行水位、压力进行控制。3.1.3.3 进厂原水和出厂清水,必须配置计量仪表进行水量检测和记录。新建水厂水量计量仪表的配备率应达到100%,检测率应达到 95%;已建水厂宜达到以上标准。根据供水量的变化,对制水生产系统及各工序的生产水量应进行控制。3.1.3.4 净水药剂的投加,应配置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和记录,并合理控制加注率。3.1.3.5 供水的电量消耗应按单组机泵配置电能表进行测定和记录,并控制最大用电量。
9、3.1.3.6 生产中的主要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应制定、实施点检制度,并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控制。3.1.4 制水生产工艺必须与供水厂的生产排水(泥)设施相配套,并应满足生产的需要。3.1.5 制水生产工艺必须保证生产运行可靠,必须有适量备用设备。各个工序环节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3.1.6 制水生产工艺应符合高效、低耗的要求。3.2 工序质量标准 3.2.1 投药工序质量标准和工艺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3.2.1.1 净水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经入厂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3.2.1.2 没有自动控制运行的供水厂应以搅拌试验(每天不少于一次)确定合理的加注率。3.2.1.3
10、 混凝剂应经溶解后配制成标准浓度进行计量加注。3.2.1.4 应根据混合条件正确设置投加点,投加方式可采用重力投加或压力投加。3.2.1.5 与药液直接接触的设施、设备、装置,均应采用耐酸材料或进行衬涂。3.2.1.6 当原水浊度低于3 度时,仍宜投加适量的混凝剂或助凝剂。3.2.1.7 使用助凝剂时,应根据助凝剂的特性正确选择投加点。3.2.2 混合工序质量标准和工艺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3.2.2.1 混合应快速、均匀。3.2.2.2 泵前投药的,可利用水泵叶轮的转动进行混合;泵后投药的,可选用管道混合、静态混合器、机械搅拌等混合方式。3.2.3 絮凝工序质量标准和工艺技术要求,应符合下
11、列规定:3.2.3.1 絮凝应达到絮体密实而且大,与水体分离性好,易沉淀。3.2.3.2 絮凝池的出口处凭肉眼观察(或取投加混凝剂混合后的水样做烧杯搅拌实验),应有明显的絮凝体出现,并应防止絮体破碎。3.2.3.3 应按设计要求和生产情况控制进出口流速、运行水位、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3.2.3.4 应定期排除絮凝池内的积泥。3.2.4 沉淀(澄清)工序质量标准和工艺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3.2.4.1 应按设计要求和生产情况控制流速、运行水位、停留时间、积泥泥位(泥渣沉降比)等工艺参数。3.2.4.2 沉淀池的进水区、沉淀区(包括斜管的布置)、积泥区、出水区应符合设计和运行的要求。3.2.4
12、.3 应定期或定时对沉淀(澄清)池进行排泥。3.2.5 过滤工序质量标准和工艺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3.2.5.1 出厂水浊度必须保证管网水浊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浊度不宜超过2 度。3.2.5.2 应按设计要求和生产情况控制滤速、运行水位、过滤损失水头、冲洗周期、冲洗强度、冲洗时间等工艺参数。3.2.5.3 滤池的滤料、承托层和配水、排水系统应符合设计和运行的要求。3.2.6 消毒工序质量标准和工艺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3.2.6.1 经消毒后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应超过100 个/ml,总大肠菌群不应超过3 个/l,并应保持水中有适量的消毒剂剩余量,余氯量应符合出厂水水质要求。3.2.
13、6.2 液氯消毒剂必须经安全可靠的投加装置的计量进行投加,投加装置应能有效地防止倒回水,严禁采用直接干式投加。3.2.6.3 应保证氯消毒剂与水体有充分的接触时间。采用游离氯形式消毒的,接触时间应大于30min;采用氯氨形式消毒的,接触时间不宜小于2h。3.2.6.4 应正确设置投加点。采用一次投加的,当清水池的停留时间能保证要求的接触时间时,投加点宜设在清水池进水管上或进水口处;当保留时间不能保证要求的接触时间时,投加点应适当前移。采用二次投加的,前次投加点应根据混合条件正确设置,后次投加点宜设在清水池进水管上或进水口处。3.2.7 清水池(水塔)工序质量标准和工艺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4、3.2.7.2 池内的水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 的规定。3.2.7.2 根据设计、运行和消防要求,应确定和控制清水池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并设置明显的水位尺或水位仪。3.2.7.3 清水池的存水停留时间不宜过长。3.2.7.4 清水池的通气孔、栓修人孔,均应有卫生和安全的防护措施。3.2.8 工艺流程中的生产自用水量占总生产水量的百分比宜小于7%。3.2.9 制水生产工艺中的附属设施、设备,应保证制水生产全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4 供水设施运行 4.1 取水口 4.1.1 取水口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4.1.1.1 防护地带应为上游1000m 至下游100m 段(有潮汐的河道可
15、适当扩大),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2.1.2 的规定。4.1.1.2 汛期应组织专业人员了解上游汛情,检查取水口构筑物的完好情况,防止洪水危害和污染。4.1.1.3 冬季结冰的取水口,应有防结冰措施及解冻时防冰凌冲撞措施。4.1.2 固定式取水口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1.2.1 藻类、杂草较多的地区应保证格棚前后的水位差不超过0.3m。4.1.2.2 应24h 巡视一次,对预沉池和水库等的巡视宜每8h 至少一次。4.1.2.3 消除格棚污物时,应有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操作人员不得少于2 人。4.1.2.4 藻类、杂草生殖旺盛的地区或季节,设有回转式格棚的进水口应昼夜连
16、续运行,并应设专人专职定时停机清扫检查,有杂物时,应立即进行清除处理。4.1.2.5 上游至下游适当地段应装设明显的标志牌,在有船只来往的河道,距离航道小于50m 时,还应在标志牌上装设信号灯。4.1.3 移动式取水口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1.3.1 取水头部应符合本规程4.1.2.1 的规定。4.1.3.2 为防冲击,应加设防护桩并应装设信号灯或其他形式的明显标志。4.1.3.3 在杂草旺盛季节,应设专人清理取水口,宜48h 清扫一次。4.2 原水输水管线 4.2.1 压力式、自流式的输入管道,每次通水时均应将气排净后方可投入运行。4.2.2 压力式输入管线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2
17、.2.1 压力式输水管线应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运行,沿途管线宜装设压力表,进行观测。4.2.2.2 应设专人并佩戴证章定期进行全线巡视,严禁在管线上圈、压、埋、占。及时制止严重危及城市供水安全的行为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4.2.3 自流式输入管线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2.3.1 应设专人并佩戴证章进行巡视,不应有跑、冒、外溢和地下水的渗漏污染现象。4.2.3.2 对低处装有排泥阀的管线,应定期排入积泥,其排放频率应依据当地原水的含泥量而定,宜为每年一至二次。4.3 预沉 4.3.1 自然预沉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3.1.1 正常水位控制应保证经济运行。4.3.1.2 高寒地区在冰冻期间应根据
18、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水位控制标准和防凌措施。4.3.1.3 根据预沉池的容积及沉淀情况,挖泥频率宜为每一至三年挖泥一次。4.3.2 沉砂池应设挖泥、排砂设施。根据地区和季节的不同,可调整排砂、挖泥的频率,运行中的排砂宜为824h 一次,挖泥宜为每年一至二次。4.4 投药混凝 4.4.1 投药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4.1.1 药剂配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固体药剂时,把固体破碎、过筛(筛孔选用 1020mm)呈均匀粒径后装入投矾机,并按所需投加量调好投矾机的间歇时间,禁止没有计量的直接投加,配合投矾机投加的溶药池设常开不停的水源,压力宜恒定为0.3MPa,应有充足的溶解水量,投药的入口装格
19、栅并每8h 清理一次,防止杂质流入水中。(2)采用溶药池投加固体药剂时,严格控制溶液的配比,并使充分的混合溶解。直接溶解固体的药池应经机械或空气搅拌。药液配好后,继续搅拌15min,并静置30min 以上方能使用。溶药池设一用一备,药剂的浓度可控制在5%20%;(3)采用液体药剂时,原液可直接投加或按一定的比例稀释后投加。(4)采用液体药剂时,根据原水水质使用不同类型的助凝剂,经实验确定投加点,保证混凝效果。4.4.1.2 药剂投加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种形式的投加工艺,均应配有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每年按检定周期要求进行检定。(2)采用重力式投加方式时,应控制液位与加药点的高度,高差不宜偏小。
20、应在加药管的始端装设高压水装置,运行期间应每隔8h 冲洗一次。(3)采用吸入与重力相结合式(泵前式投加)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泵前加药,药管应装在泵体吸口前0.5m 处左右。为了提高投药量,可在泵前加装射流泵加大负压。(b)吸水管段应做好防腐内衬,加药管全线不得漏气。(c)高位罐的药液进入转子流量计之前,应配装恒压装置。(4)采用压力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投量调节应及时、正确;(b)进入泵体的药液应装筛过滤;(c)更换药液前,必须清洗泵体和管道。4.4.2 消毒时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4.2.1 消毒剂应选用液氯、氯氨。小水量时也可使用漂粉和次氯酸钠。4.4.2.2 液氯的气化应
21、符合下列规定:(1)自然气化不能解决投量需要时,可采用喷淋式气化,将水不停的喷淋在氯瓶上予以加温。(2)电热蒸发器气化(将氯瓶中的液态氯注入到蒸发器内使其气化)时,水箱内的水温应控制在 5070。电器控制部分应与加氯间隔离安装,防止元件腐蚀。每月应对蒸发器及联接管道进行安全检查。(3)硅热橡胶带加热气化(把硅热带绕在不锈钢加氯管上,液氯直接注入管内使其在加热管内行进中气化)时,应防止橡胶带的老化和电热丝裸露而触电。(4)利用冷水浴式蒸发器(利用压力水在蒸发器内流动使液氯在水浴箱内气化)进行气化时,压力水水压应大于0.3MPa。4.4.2.3 加氯设备及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投加氯气必须配备
22、真空式加氯机和射流泵装置。射流泵的水压应大于0.3MPa;(2)加氯的所有设备、管道必须用防氯气腐蚀的材料;(3)加氯岗位必须设置消毒质量控制点,各控制点每小时检验一次;(4)遇有水质恶化时,可采用折点加氯,以保证水质;(5)加氯管应保证一定的入水深度,防止入水过浅氯气污染环境;(6)应保证制水工艺中的余氯均匀,出厂余氯稳定。4.4.3 混凝时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4.3.1 运行负荷的变化不宜超过设计值的15%。4.4.3.2 应严格控制运行中的水位变化幅度,保证混合效果。4.4.3.3 经投药后的絮凝池水体水样,必须定时进行搅拌试验或目测絮凝池出口,应做到混凝后水体中的颗粒与水分离度大
23、,絮体大小均匀,絮体大而密实。4.5 沉淀 4.5.1 平流式沉淀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5.1.1 平流式沉淀池必须严格控制运行水位,水位宜控制在最高允许运行水位和其下0.5m 之间。4.5.1.2 平流式沉淀池必须做好排泥工作,采用排泥车排泥时,每日累计排泥时间不得少于 8h,或当出水浊度低于70 度以下可停止排泥。条用其他形式排泥的,可依具体情况确定。4.5.1.3 平流式沉淀池的出口应设质量控制点,浊度指标宜控制在8 度以下。4.5.1.4 平流式沉淀池的停止和启用操作应注意保持滤前水的浊度无波动。两组高程不一的平流沉淀池在启用恢复水位时,应通过沉淀池出口的连通管向被恢复池注水,当两组
24、池水位一致后,方可打开该池的进水阀门。4.5.1.5 藻类繁殖旺盛时期,应采取投氯或其他有效除藻措施,防止滤池阻塞。4.5.2 斜管、斜板沉淀池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5.2.1 穿孔管式的排泥装置必须保持快开阀的完好、灵活,排泥管道的畅通,排泥频率应每8h 不少于一次(穿孔管径在300mm 以下的排泥频率应酌情增加)。4.5.2.2 斜管斜板沉淀池不应在不排泥或超负荷情况下运行。4.5.2.3 启用斜管(板)时,初始的上升流速应缓慢,防止斜管(板)漂起。4.5.2.4 斜管(板)表面及斜管管内沉积产生的絮体泥渣应定期用0.250.30MPa 的水枪进行冲洗。4.5.2.5 对斜管、斜板沉淀
25、池絮凝的水样进行搅拌、试验或目测,应每小时不少于一次,其出口浊度宜控制在8度以下。4.6 机械搅拌澄清池 4.6.1 澄清池应进行快速排泥。4.6.2 澄清池的投药和运行不应间歇进行。4.6.3 澄清池初始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6.3.1 初始运行水量应为正常水量的1/22/3。4.6.3.2 投药量为正常运行药量的12 倍。4.6.3.3 原水浊度偏低时,在投药的同时可投加石灰、粘干,以形成泥渣。4.6.3.4 二反应室沉降比达标后,方可减少药量,增加水量。4.6.3.5 每次增加水量应间隔进行,每小时增加的水量应为正常水量的20%。4.6.3.6 搅拌强度和提升量应逐步增加到正常值。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工程 标准规范 CJJ58 94 城镇 水厂 运行 维护 安全技术 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