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联合发布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503302002 建 筑 边 坡 工 程 技 术 规 范建 筑 边 坡 工 程 技 术 规 范 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slope engineering 20020530 发布发布 20020801 实施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第 2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
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 筑 边 坡 工 程 技 术 规 范建 筑 边 坡 工 程 技 术 规 范 GB 50330-2002 主编部门:重 庆 市 建 设 委 员 会 批准部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 部 施行日期:2 0 0 2年8月1日 条文说明 中 国 建 筑 资 讯 网中 国 建 筑 资 讯 网 2002 北 京 第 3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目目 次次 1 总则6 3 基本规定7 3.1 建筑边坡类型7 3.2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7 3.3 设计原则8 3.4 一般规定9
3、3.6 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设计10 4 边坡工程勘察12 4.1 一般规定12 4.2 边坡勘察13 4.3 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13 4.4 危岩崩塌勘察14 4.5 边坡力学参数14 5 边坡稳定性评价17 5.1 一般规定17 5.2 边坡稳定性分析17 5.3 边坡稳定性评价18 6 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19 6.1 一般规定19 6.2 侧向土压力20 6.3 侧向岩石压力20 6.4 侧向岩土压力的修正21 7 锚杆(索)22 7.1 一般规定22 7.2 设计计算22 7.3 原材料24 7.4 构造设计24 第 4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
4、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8 锚杆(索)挡墙支护26 8.1 一般规定26 8.2 设计计算 27 8.3 构造设计28 8.4 施工29 9 岩石锚喷支护30 9.1 一般规定30 9.2 设计计算30 9.3 构造设计30 9.4 施工31 10 重力式挡墙 32 10.1 一般规定 32 10.2 设计计算 32 10.3 构造设计 33 10.4 施工33 11 扶壁式挡墙34 11.1 一般规定 34 11.2 设计计算34 11.3 构造设计 35 11.4 施工 36 12 坡率法 37 12.1 一般规定 37 12.2 设计计
5、算37 12.3 构造设计 37 13 滑坡、危岩和崩塌防治38 13.1 滑坡防治 38 13.2 危岩和崩塌防治 39 14 边坡变形控制 40 14.1 一般规定 40 14.2 控制边坡变形的技术措施 40 第 5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15 边坡工程施工 41 15.1 一般规定 41 15.2 施工组织设计 41 15.3 信息施工法 41 15.4 爆破施工 42 第 6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1 总
6、总 则则 1.0.11.0.1 山区建筑边坡支护技术,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力学、支护结构、锚固技术、施工及监测等多门学科,边坡支护理论及技术发展也较快。但因勘察、设计、施工不当,已建的边坡工程中时有垮塌事故和浪费现象,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同时遗留了一些安全度、耐久性及抗震性能低的边坡支护结构物。制定本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使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化,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保护环境的要求,以保障建筑边坡工程建设健康发展。1.0.31.0.3 本规范适用于建(构)筑物或市政工程开挖和填方形成的人工切坡,以及破坏后危及建(构)筑物安全的自然边坡、滑坡、危岩的支护设计
7、。用于岩石基坑时,应按临时性边坡设计,其安全度、耐久性和有关构造可作相应调整。本规范适用于岩质边坡及非软土类边坡。软土边坡有关抗隆起、抗渗流、边坡稳定、锚固技术、地下水处理、结构选型等是较特殊的问题,应按现行有关规范执行。1.0.41.0.4 本 条 中 岩 质 建 筑 边 坡 应 用 高 度 确 定 为 30m、土 质 建 筑 边 坡 确 定 为15m,主要考虑到超过以上高度的边坡工程实例较少、工程经验不十分充足。超过以上高度的超高边坡支护设计,可参考本规范的原则作特殊设计。1.0.61.0.6 边坡支护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和边缘性强的工程技术,本规范难以全面反映地质勘察、地基及基础、钢筋混凝土
8、结构及抗震设计等技术。因此,本条规定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第 7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3 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 3.1 建筑边坡类型建筑边坡类型 3.1.13.1.1 土与岩石不仅在力学参数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其破坏模式、设计及计算方法等也有很大的差别,将边坡分为岩质边坡与上质边坡是必要的。3.1.2 3.1.2 岩质边坡破坏型式的确定是边坡支护设计的基础。众所周知,不同的破坏型式应采用不同的支护设计。本规范宏观地将岩质边坡破坏形式确定为滑移型与崩塌型两大类。实际上这两类破坏型式
9、是难以截然划分的,故支护设计中不能生般硬套,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3.1.33.1.3 边坡岩体分类是边坡工程勘察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支护设计的基础。本规范从岩体力学观点出发,强调结构面的控制作用,对边坡岩体进行侧重稳定性的分类。建筑边坡高度一般不大于 50m,在 50m 高的岩体自重作用下是不可能将中、微风化的软岩、较软岩、较硬岩及硬岩剪断的。也就是说中、微风化岩石的强度不是构成影响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未将岩石强度指标作为分类的判定条件。3.1.43.1.4 本条规定既考虑了安全又挖掘了潜力。3.2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3.2.13.2.23.2.13.2.2 边坡工程
10、安全等级是支护工程设计、施工中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的重要标准。本条提出边坡安全等级分类的原则,除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按破坏后果严重性分为很严重、严重、不严重外,尚考虑了边坡稳定性因素(岩土类别和坡高)。从边坡工程事故原因分析看,高度大、稳定性差的边坡(土质软弱、滑坡区、外倾软弱结构面发育的边坡等)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破坏后果也较严重,因此本条将稳定性很差的、坡高较大的边坡均划入一级边坡。3.2.3 3.2.3 本条提出边坡塌滑区对土质边坡按 45/2 考虑,对岩质边坡按6.3.5 条考虑,作为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时确定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的条件,也是边坡侧压
11、力计算理论最大值时边坡滑裂面以外区域,并非岩土边坡稳定角以外的区域。例如砂土的稳定角为。第 8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3.3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3.3.13.3.1 为保证支护结构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功能的要求,需要进行抗裂计算的支护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构造和抗裂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锚杆是承受高应力的受拉构件,其锚固砂浆的裂缝开展较大,计算一般难以满足规范要求,设计中应采取严格的防腐构造措施,保证锚杆的耐久性。3.3.23.3.2 边坡工程设计的荷载组合,应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与建筑结
12、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执行,根据边坡工程结构受力特点,本规范采用了以下组合:1 按支护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荷载效应组合应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2 边坡变形验算时,仅考虑荷载的长期组合,不考虑偶然荷载的作用;3 边坡稳定验算时,考虑边坡支护结构承受横向荷载为主的特点,采用短期荷载组合。本规范与国家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基本精神同步,涉及地基承载力和锚固体计算部分采用特征值(类同容许值)的概念,支护结构和锚筋及锚固设计与现行有关规范中上部结构一致,采用极限状态法。3.3.43.3.4 建筑边坡抗震设防的必要性成为工程界的统一认识。城市中建筑边坡一旦破坏将直接危及到相邻的建筑,后果极
13、为严重,因此抗震设防的建筑边坡与建筑物的基础同样重要。本条提 出在边坡设计中应考虑抗震构造要求,其构造应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对梁的相应要求,当立注竖向附加荷载较大时,尚应满足对柱的相应要求。3.3.63.3.6 对边坡变形有较高要求的边坡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类:1 重要建(构)筑物基础位于边坡塌滑区;2 建(构)筑物主体结构对地基变形敏感,不允许地基有较大变形时;3 预估变形值较大、设计需要控制变形的高大土质边坡。影响边坡及支护结构变形的因素复杂,工程条件繁多,目前尚无实用的理论计算方法可用于工程实践。本规范 7.2.5 关于锚杆的变形计算,也只是近似的简化计算。在工程设计中,为保证上述类型的
14、一级边坡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条件,主要依据设计经验和工程类比及按本规范 14 章采用控制性 第 9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措施解决。当坡顶荷载较大(如建筑荷载等)、土质较软、地下水发育时边坡尚应进行地下水控制验算、坡底隆起、稳定性及渗流稳定性验算,方法可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执行。由于施工爆破、雨水浸蚀及支护不及时等因素影响,施工期边坡塌方事故发生率较高,本条强调施工期各不利工况应作验算,施工组织设计应充分重视。3.4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3.4.23.4.2 动态设计法是本规范边坡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当地质勘
15、察参数难以准确确定、设计理论和方法带有经验性和类比性时,根据施工中反馈的信息和监控资料完善设计,是一种客观求实、准确安全的设计方法,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避免勘察结论失误。山区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受多种因素制约,地质勘察资料准确性的保证率较低,勘察主要结论失误造成边坡工程失败的现象不乏其例。因此规定地质情况复杂的一级边坡在施工开挖中补充“施工勘察”,收集地质资料,查对核实原地质勘察结论。这样可有效避免勘察结论失误而造成工程事故。2 设计者掌握施工开挖反映的真实地质特征、边坡变形量、应力测定值等,对原设计作校核和补充、完善设计、确保工程安全,设计合理。3 边坡变形和应力监测资料是加快施工速度或排
16、危应急抢险,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依据。4 有利于积累工程经验,总结和发展边坡工程支护技术。3.4.43.4.4 综合考虑场地地质条件、边坡重要性及安全等级、施工可行性及经济性、选择合理的支护设计方案是设计成功的关键。为便于确定设计方案,本条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边坡支护型式。3.4.5 3.4.5 建筑边坡场地有无不良地质现象是建筑物及建筑边坡选址首先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显然在滑坡、危岩及泥石流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难以处理的地段规划建筑场地是难以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的,何况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规模大、难以处理的、破坏后果很严重的滑坡、危岩、泥石流及断层破碎带
17、地区不应修筑建筑边坡。第 10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3.4.6 3.4.6 稳定性较差的高大边坡,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方案,有利于减小侧压力,提高施工期的安全和降低施工难度。3.4.7 3.4.7 当边坡坡体内及支护结构基础下洞室(人防洞室或天然溶洞)密集时,可能造成边坡工程施工期塌方或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已有不少工程教训,设计时应引起充分重视。3.4.93.4.9 本条所指的“新结构、新技术”是指尚未被规范和有关文件认可的新结构、新技术。对工程中出现超过规范应用范围的重大技术难题,新结构、新技术的合理
18、推广应用以及严重事故的正确处理,采用专门技术论证的方式可达到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安全经济的良好效果。重庆、广州和上海等地区在主管部门领导下,采用专家技术论证方式在解决重大边坡工程技术难题和减少工程事故方面已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本规范推荐专门论证作法。3.6 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设计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设计 3.6.13.6.1 坡顶建筑物基础与边坡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主要考虑建筑荷载传给支护结构对边坡稳定的影响,以及因边坡临空状使建筑物地基侧向约束减小后地基承载力相应降低及新施工的建筑 基础和施工开挖期对边坡原有水系产生的不利影响。3.6.23.6.2 在已有建筑物的相邻处
19、开挖边坡,目前已有不少成功的工程实例,但危及建筑物安全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建筑物的基础与支护结构之间距离越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危害性越大。本条规定的目的是尽可能保证建筑物基础与支护结构间较合理的安全距 离,减少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因工程需要时,但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可靠性。不应出现因新开挖边坡使原稳定的建筑 基础置于稳定性极差的临空状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体和稳定性极差的土质边坡塌滑区外边缘,造成高风险的边坡工程。3.6.33.6.3 当坡顶建筑物基础位于边坡塌滑区,建筑物基础传来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及弯距部分作用于支护结构时,边坡支护结构强度、整体稳定和变形验算均应根
20、据工程具体情况,考虑建筑物传来的荷载对边坡支护结构的作用。其中建筑水平荷载对边坡支护结构作用的定性及定量近视估算,可根据基础方案、构造作法、荷载大小、基础到边坡的距离、边坡岩土体性状等因素确定。建筑物传来的水平荷载由基础抗侧力、地基摩擦力及基础与边坡间 第 11 页 筑筑 龙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坡体岩土抗力承担,当水平作用力大于上述抗力之和时由支护结构承担不平衡的水平力。3.6.63.6.6 本条强调坡顶建(构)筑物基础荷载作用在边坡外边缘时除应计算边坡整体稳定外,尚应进行地基局部稳定性验算。第 12 页 筑筑 龙
21、龙 网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4 边坡工程勘察 边坡工程勘察 4.1 一般规定 一般规定 4.1.14.1.1 为给边坡治理提供充分的依据,以达到安全、合理的整治边坡的目的,对边坡(特别是一些高边坡或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进行专门性的岩土工程勘察是十分必要的。当某边坡作为主体建筑的环境时要求进行专门性的边坡勘察,往往是不现实的,此时对于二、三级边坡也可结合对主体建筑场地勘察一并进行。岩土体的变异性一般都比较大,对于复杂的岩上边坡很难在一次勘察中就将主要的岩土工程问题全部查明;而且对于一些大型边坡,设计往往也是分阶段进行的。分阶
22、段勘察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字第 308 号文精神,并考虑与设计工作相适应和我国的长期习惯作法。当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时,岩土差异性就表现得更加突出,往往即使进行了初勘、详勘还不能准确的查明某些重要的岩土工程问题,这时进行施工勘察就很重要了。4.1.24.1.2 建筑边坡的勘察范围理应包括可能对建(构)筑物有潜在安全影响的区域。但以往多数勘察单位在专门性的边坡勘察中也常常是范围偏小,将勘察范围局限在指定的边坡范围之内。勘察孔进入稳定层的深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查明支护结构持力层性状,并避免在坡脚(或沟心)出现判层错误(将巨块石误判为基岩)等。4.1.3 4.1.3 本条是对边坡勘察提出的
23、理应做到的最基本要求。4.1.44.1.4 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建筑而言,它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由于多种原因对监测工作重视不够,产生突发性灾害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因而规范特别强调要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在勘察过程中应进行监测。众所周知,水对边坡工程的危害是很大的,因而掌握地下水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和最高水位等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对边坡治理是很有必要的。对位于水体附近或地下水发育等地段的边坡工程宜进行长期观测,至少应观测一个水文年。4.1.54.1.5 土质、不同工况下,土的抗剪强度是不同的。所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根据 第 13 页 筑筑 龙龙 网
24、网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资料编号:GB 50330-2002 土质条件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如土坡处于稳定状态,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就应用抗剪断强度进行适当折减,若已经滑动则应采用残余抗剪强度;若土坡处于饱水状态,应用饱和状态下抗剪强度值等。4.2 边坡勘察边坡勘察 4.2.14.2.34.2.14.2.3 边坡勘察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最基本要求。4.2.44.2.54.2.44.2.5 边坡勘察中勘探工作的具体要求,边坡(含基坑边坡)勘察的重点之一是查明岩土体的性状。对岩质边坡而言,是查明边坡岩体中结构面的发育性状。用单一的直孔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采用多种手段,特
25、别是斜孔、井槽、探槽对于查明陡倾结构是非常有效的。边坡的破坏主要是重力作用下的一种地质现象其破坏方式主要是沿垂直于边坡方向的滑移失稳,故而勘察线应沿垂直边坡布置。表 4.2.5 中勘探线、点间距是以能满足查明边坡地质环境条件需要而确定的。4.2.64.2.6 范采用概率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概率理论,最小数据量 n 由/rntp=确定。式中 tp为 t 分布的系数值,与置信水平 ps和自由度(n-1)有关。一般土体的性质指标变异性多为变异性很低一低,要较之岩体(变异性多为低中等)为低。故土体 6 个测试数据(测试单值)基本能满足置信概率 ps=0.95 时的精度要求,而岩体则需 9 个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工程 标准规范 GB50330 2002 工程技术 规范 条文 说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