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春望》教案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26课《春望》教案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春望》教案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深入理解本诗,扩展了解杜甫其他相关诗歌,初步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2. 能力目标:学会用知人论世、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品析诗歌;3. 德育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品味语言,理解诗歌思想内涵。教学难点: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的伟大人格。教学过程一、知背景,入诗境。 同学们,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杜甫。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唐王朝受到巨大震动。这一年杜甫44岁,刚刚得到一个八品小官-率府胄曹参。安史之乱爆发时,当他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匆忙
2、把家人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只身一人投奔朝廷,想要有一番作为,结果在途中被叛军俘获,押送到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的春天,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站在烽火硝烟的长安城中,写下了这首春望。首先让我们走近诗歌。 1. 教师配乐示范朗读:注意听清字音、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 2. 按格律自由朗读:平长仄短入声促,韵字拖长婉转动听。 3. 集体伴乐朗读:要求读得响亮,读得准确流畅,读出韵律。 &
3、#160;4. 伴随吟诵,进入诗境。(指名学生吟诵,4名同学,一人一联) 过渡:古色古香的吟诵,果然别有一番风味。二、品诗意,悟望情。(一)赏析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问1:诗题为春望,春望的意思是什么?那诗人在春天望到了哪些景物呢?在春天望,在春天眺望长安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问2:通过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长安城?预设:沦陷的长安城一片破败,荒芜人烟。放眼望去,杂草丛生。问3:在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预设:“破”字用得好。“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
4、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 “深”字用得好,“深”字写出了沦陷的国都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凉景象,令人满目凄然。“草木深”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板书:景:衰败凄凉)背景对比:昔日长安城: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丽人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5、 杜甫忆昔二首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今日长安城: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杜甫无家别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过渡:那个曾经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如今掩没在丛丛荒草之中,那个曾经经历了大唐盛世的杜甫,那个满怀凌云壮志吟诵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如今面对着这荒草萋萋破
6、败不堪的长安城,他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哪两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二)赏析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齐读)问1:花香鸟语本是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有诗为证: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但是作者此时为何如此悲伤,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预设:因为“感时”“恨别”。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作者的家人远在他乡,毫无音信,生死未卜,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问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种翻译的版本,谁
7、来试着给大家翻译一下?第一种:人溅泪惊心。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落泪,闻鸟心惊。第二种:花鸟溅泪惊心。以花鸟拟人,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师:两种说法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传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正如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融情于景、移情于物也是这首诗的写作特色。过渡:大家想想,诗人身困长安,与家人失去联系已很久,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呢?生:家书!师: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代,随时可能生离死别,一封家书显得是那么地珍贵!所以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学生读)(三)赏析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