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与会计核算39360.docx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与会计核算3936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与会计核算39360.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企业业所得税及会会计处理第一节 企企业所得税概概述一、企业所得税税制度的形成与与发展历程(一)形成阶段段。国务院 1984年年9月18日日国营企业业所得税条例例(草案)和和国营企业业调节税征收收办法,财政部 11984年110月18日日发布中华华人民共和国国国营企业所所得税条例(草草案)实施细细则,标志志着我国企业业所得税法的的产生。国务务院 19885年4月111日发布中中华人民共和和国集体企业业所得税暂行行条例,财政部 11985年77月22日发发布中华人人民共和国集集体企业所得得税暂行条例例施行细则;国务院 1988年6月25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财政部 1
2、988年11月17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国务院;(二)发展阶段段。19911年第七届全全国人民代表表大会第四次次会议通过的的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外商商投资企业和和外国企业所所得税法(以下下称外资税税法)适用用外资企业;内资企业适适用19933年国国院发发布 中华华人民共和国国企业所得税税暂地条例(以以上称内资资税法)。自自20世纪770年代末实实行改革开放放以来,为吸吸引外资、发发展经济,我我国地外资企企业采取了有有别于内资企企业的税收政政策,这种内内外资企业分分别立法实践践证明是必要要的,对促进进我国经济发展展起到了重要要作用。随着我国近几年年经济迅速发展展,社会主义
3、义市场经济体体制初步建立立。加入世贸贸组织后,国国内市场对外外资进一步开开放,内资企企业也逐渐融融入世界经济济体系之中,面面临越来越大大的竞争压力力,继续采取取内资、外资资企业不的税税收政策,必必将使内资企企业处于不平平等竞争地位位,影响统一一、规范、公公平竞争的市市场环境的建建立,同时,现现行内资、外外资企业所得得税制度在执执行中也暴露露出一些问题题,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形势要求:一一是现行内资资税法、外资资税法差异较较大,造成企企业之间税负负不平、苦乐乐不均。现行行税法在税收优惠惠、税前扣除除等政策上,存存在对外资企企业偏松、对对内资企业偏偏紧的问题。根据全国企业所所得税税源调调查资料测算算,
4、内资企业业平均实际税税负为25%左右,外资资企业平均实实际税负155%左右,内内资企业高出出外资企业近近10个百分分点。内资企企业要求统一一税收待遇、公公平竞争的呼呼声较高。二二是现行企业业所得税优惠惠政策存在较较大漏洞,扭扭曲了企业经经营行为,造造成国家税款款的流失。比比如,一些内内资企业采取取将资金转到到境外后再投投资境内的“返程投资”方式,即“披着洋皮的的狼”,享受外资企企业所得税优优惠等。三是是现行内资税税法、外资税税法实施100多年来,我我国社会经济济情况发生了了很大变化,需需要针对新情情况及时完善善和修订。以以部门规范性性文件发布的的许多重要税税收政策,也也需要及时补补充到法律中中
5、。(三)逐步完善善阶段。中中华人民共和和国所得税法法的颁布。为有有效解决企业业所得税制度度上存在的上上述问题,有有必要尽快统统一内资、外外资企业所得得税。企业所所得税“两法合并”改革,取消外外资企业的超超国民待遇,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企业所得税税纳税义务人人根据中华人民民共和国所得得税法规定定,我国企业业所得税纳税税义务人
6、分为为居民纳税义义务人和非居居民纳税义务务人。(一)居民企业业,是指依法法在中国境内内成立,或者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律成立但实际际管理机构在在中国境内的的企业。居民企业应应当就其来源源于中国境内内、境外的所所得缴纳企业业所得税。(二)非居民企企业,是指依依照外国(地地区)法律成成立且实际管管理机构不在在中国境内,但但在中国境内内设立机构、场场所的,或者者在中国境内内未设立机构构、场所,但但有来源于中中国境内所得得的企业。非非居民企业在在中国境内设设立机构、场场所的,应当当就其所设机机构、场所取取得的来源于于中国境内的的所得,以及及发生在中国国境外但与其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
7、业所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机、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上述实际管理机机构,是指对对企业的生产产经营、人员员、账务、财财产等实施实实质性全面管管理和控制的的机构,机构构包括:(一)管理机构构、营业机构构、办事机构构; (二)工厂、农农场、开采自自然资源的场场所;(三)提供劳务务的场所;(四)从事建筑筑、安装、装装配、修理、勘勘探等工程作作业的场所;(五)其他从事事生产经营活活动的机构、场场所。非居民企业委托托营业代理人人在中国境内内从事生产经经营活动的,包包括委托单位位或者个人经经常代其签订订合同
8、,或者者储存、交付付货物等,该该营业代理人人视为非居民民企业在中国国境内设立的的机构、场所所。上述实际联系,是是指非居民企企业在中国境境内设立的机机构、场所拥拥有据以取得得所得的股权权、债权,以以及拥有、管管理、控制据据以取得所得得的财产等。三、纳税对象和和应税所得来来源地的确定定(一)纳税对象象居民企业和非居居民企业应税税所得是指销销售货物所得得、提供劳务务所得、转让让财产所得、股股息红利等权权益性投资所所得、利息所所得、租金所所得、特许权权使用费所得得、接受捐赠赠所得和其他他所得。(二)应税所得得来源地的确确定,按企企业所得税法法规定,所所得来源地按按下列原则确确定:1、销售货物所所得,按
9、照交交易活动发生生地确定;2、提供劳务所所得,按照劳劳务发生地确确定;3、转让财产所所得,不动产产转让所得按按照不动产所所在地确定,动动产转让所得得按照转让动动产的企业或或者机构、场场所所在地确确定,权益性性投资资产转转让所得按照照被投资企业业所在地确定定;4、股息、红利利等权益性投投资所得,按按照分配所得得的企业所在在地确定;5、利息所得、租租金所得、特特许权使用费费所得,按照照负担、支付付所得的企业业或者机构、场场所所在地确确定,或者按按照负担、支支付所得的个个人的住所地地确定;6、其他所得,由由国务院财政政、税务主管管部门确定。四、企业所得税税的税率企业所得税法法规定20008年1月月1
10、日起企业业所得税率分分为:(一)一般税率率为25,适适用于:(二)限定税率率为20,适用用于小型微利利企业,是指指从事国家非非限制和禁止止行业,并符符合下列条件件的企业。(三)优惠税率率为15,适用用于国家需要要重点扶持的的高新技术企企业国务院发出通知知对过渡期的特别别规定:1、自20088年1月1日日起,原享受受低税率优惠惠政策的企业业,在新税法法施行后5年年内逐步过渡渡到法定税率率。其中:享享受企业所得得税15%税税率的企业,22008年按按18%税率率执行,20009年按220%税率执执行,20110年按222%税率执行行,20111年按24%税率执行,22012年按按25%税率率执行;
11、原执执行24%税税率的企业,22008年起起按25%税税率执行。2、自20088年1月1日日起,原享受受企业所得税税“两免三减减半”、“五五免五减半”等等定期减免税税优惠的企业业,新税法施施行后继续按按原税收法律律、行政法规规及相关文件件规定的优惠惠办法及年限限享受至期满满为止,但因因未获利而尚尚未享受税收收优惠的,其其优惠期限从从2008年年度起计算。3、西部大开发发企业所得税税的优惠政策策,继续按照照财政部、税税务总局和海海关总署联合合下发的财财政部、国家家税务总局、海海关总署关于于西部大开发发税收优惠政政策问题的通通知(财税税20011202号号)的规定执执行。企业所所得税过渡优优惠政策
12、与新新税法及实施施条例规定的的优惠政策存存在交叉的,由由企业选择最最优惠的政策策执行,不得得叠加享受,且且一经选择,不不得改变。4、对经济特区区和上海浦东东新区新设立立高新技术企企业实行过渡渡性税收优惠惠作出规定。对对经济特区和和上海浦东新新区内在20008年1月月1日(含)之之后完成登记记注册的国家家需要重点扶扶持的高新技技术企业(以以下简称:新新设高新技术术企业),在在经济特区和和上海浦东新新区内取得的的所得,自取取得第一笔生生产经营收入入所属纳税年年度起,第一一年至第二年年免征企业所所得税,第三三年至第五年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率减半征收企企业所得税。经经济特区和上上海浦东新区区内新设高
13、新新技术企业同同时在经济特特区和上海浦浦东新区以外外的地区从事事生产经营的的,应当单独独计算其在经经济特区和上上海浦东新区区内取得的所所得,并合理理分摊企业的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计算的,不得得享受企业所所得税优惠。六、企业所得税税的税收优惠惠(一)国债利息息收入免征,是指企企业持有国务务院财政部门门发行的国债债取得的利息息收入。(二)居民企业业之间的股息息、红利等权权益性投资收收益免征,是指居居民企业直接接投资于其他他居民企业取取得的投资收收益。(三)在中国境境内设立机构构、场所的非非居民企业从从居民企业取取得与该机构构、场所有实实际联系的股息、红红利等权益性性投资收益免免征。(四)符合条件
14、件的非营利组组织的收入免免征。具体条件是是指:1、依法履行非非营利组织登登记手续;2、从事公益性性或者非营利利性活动;3、取得的收入入除用于与该该组织有关的的、合理的支支出外,全部部用于登记核核定或者章程程规定的公益益性或者非营营利性事业;4、财产及其孳孳息不用于分分配;5、按照登记核核定或者章程程规定,该组组织注销后的的剩余财产用用于公益性或或者非营利性性目的,或者者由登记管理理机关转赠给给与该组织性性质、宗旨相相同的组织,并并向社会公告告;6、投入人对投投入该组织的的财产不保留留或者享有任任何财产权利利;7、工作人员工工资福利开支支控制在规定定的比例内,不不变相分配该该组织的财产产。上述规
15、定的非营营利组织的认认定管理办法法由国务院财财政、税务主主管部门会同同国务院有关关部门制定。(五)业的下列列所得,可以以免征企业所所得税:1、蔬菜、谷物物、薯类、油油料、豆类、棉棉花、麻类、糖糖料、水果、坚坚果的种植;2、农作物新品品种的选育;3、中药材的种种植;4、林木的培育育和种植;5、牲畜、家禽禽的饲养;6、林产品的采采集;7、灌溉、农产产品初加工、兽兽医、农技推推广、农机作作业和维修等等农、林、牧牧、渔服务业业项目;8、远洋捕捞。(六)企业从事事下列项目的的所得,减半半征收企业所所得税:1、花卉、茶以以及其他饮料料作物和香料料作物的种植植;2、海水养殖、内内陆养殖。七、征收管理企业所得
16、税的征征收管理除本本法规定外,依依照中华人人民共和国税税收征收管理理法的规定定执行。除税税收法律、行行政法规另有有规定外,居居民企业以企企业登记注册册地为纳税地地点;但登记记注册地在境境外的,以实实际管理机构构所在地为纳纳税地点。居居民企业在中中国境内设立立不具有法人人资格的营业业机构的,应应当汇总计算算并缴纳企业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取得得本法第三条条第二款规定定的所得,以以机构、场所所所在地为纳纳税地点。非非居民企业在在中国境内设设立两个或者者两个以上机机构、场所的的,经税务机机关审核批准准,可以选择择由其主要机机构、场所汇汇总缴纳企业业所得税。非非居民企业取取得本法第三三条第三款规规定的所
17、得,以以扣款义务人人所在地为纳纳税地点。除国务院另有规规定外,企业业之间不得合合并缴纳企业业所得税。企企业所得税按按纳税年度计计算。纳税年年度自公历11月1日起到到12月311日止。企业业在一个纳税税年度中间开开业,或者终终止经营活动动,使该纳税税年度的实际际经营期不足足12个月的的,应当以其其实际经营期期为一个纳税税年度。企业业依法清算时时,应当以清清算期间作为为一个纳税年年度。企业年年得税分月或或者分季预缴缴。企业应当当自月份或者者季度终了之之日起15日日内,向税务务机关报送预预缴企业所得得税纳税申报报表,预缴税税款。企业应应当自年度终终了之日起55个月内,向向税务机关报报送年度企业业所得
18、税纳税税申报表,并并汇算清缴,结结清应交应退退税款。企业业在报送企业业所得税纳税税申请表时,应应当按照规定定附送财务会会计报告和其其他有关资料料。企业在年年度中间终止止经营活动的的,应当自实实际经营终止止之日起600日内,向税税务机关办理理当期企业所所得税汇算清清缴。企业应应当在办理注注销登记前,就就其清算所得得向税务机关关申报并依法法缴纳企业所所得税。缴纳纳的企业所得得税,以人民民币计算。所所得以人民币币以外的货币币计算,应当当折人民币计计算并缴纳税税款。第二节 企业业所得税的计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的计计税依据是应应纳税所得额额。应纳税所所得额是企业业每一纳税年年度的收入总总额,减除不不征税收
19、入、免免税收入、各各项扣除以及及允许弥补的的以前年度亏亏损后的余额额。一、收入总额的的确定企业所得税法法对“收入”部分的规定定进行了诸多多创新。除规规定了“收入总额”外,还借鉴鉴国外先进的的立法经验,首首次引入了“免税收入”、“不征收税收收入”的概念,并并对“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入”作了具体明明确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法规定,企企业以货币形形式或非货币币形式从各种种来源取得的的收入,为收收入总额 。包包括销售货物收收入。提供劳务收收入。转让财产收收入。股息、红利利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收入。其他收入。其其中:销售货物的收入入,包括销售售库存商品、产产品、在产
20、品品、原材料、包包装物、低值值易耗品、半半成品及其他他货物取得的的收放。提供劳务的收入入,包括企业业提供建筑安安装、交通运运输、金融保保险、仓储、邮邮政、饮食、旅旅店、旅游、娱娱乐、广告、教教育、技术、文文化、卫生、体体育、法律、会会计、咨询、代代理和其他、劳劳务服务活动动取得的收入入。转让财产收入,包包括企业有偿偿转让固定资资产、无形资资产、股权、股股票、债券、债债权及其他有有价证券、财财产面取得的的收入。股息、红利收入入,包括企业业因对外进行行权益性投资资面从被投资资方取得的股股息、红利和和其他利润分分配收入。利息收入,是指指纳税人购买买各种债券等等有价证券的的利息、外单单位欠款付给给的利
21、息以及及其他利息收收入,不包括括购买国债的的利息收入。租金收放,是指指纳税人出租租固定资产、包包装物以及其其他财产面取取得的租金收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收入,是指纳纳税人提供或或转让专利权权、非专利技技术、商标权权、著作权以以及其他特许许权的使用费费用而取得的的收入。企业接受捐赠收收入,包括企企业接受捐赠赠的货币和非非货币资产的的收入,应全全额计入收入入总额。企业所是税法法首次引入入了“不征税收入入”的概念。企企业所得税的的不征收税收收入,是指从从企业所得税税原理上讲,应应永久不列为为征税范围的的收入范畴。收收入总额中的的下列收入为为不惩税收入入: 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并纳入财政管管理的行政事事
22、业性收费、政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如果对这种性质的收入征税,会导致无意义地增加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成本。 企业所得税税法引入了了“免税收入”的概念。免免税收入是指指属于企业的的应税所得但但按照税法规规定免予征收收企业所得税税的收入。也也就是说,民民属于政府可可以根据经济济政策目标的的需要,在一一定时间免予予征税,而在在一定时期又又有可能恢复复惩税的收范范围,免税收收入属于税收收优惠。企企业所得税法法规定企业业的下列收入入为免税收入入: 国债利息收收入。符合条件的的居民企业之之间的股息、红红利收入。在中国境内内设立机构、场场所的非居民民企业从居民民企业取得与与该机构、场场所有实际联
23、联系的股息、红红利收入。符合条件的的非赢利组织织的收入。企业的收入总额额减去不征税税收入、免税税收入、扣除除额以及允许许弥补的以前前年度亏损的的余额,为应应纳税所得额额作为企业所所得税的计税税依据。二、准予扣除项项目企业实际发生的的与取得收入入有关的、合合理的支出,包包括成本、费费用、税金、损损失和其他支支出,准予在在计算应纳税税所得额时扣扣除。1、企业发生的的公益性捐赠赠支出,在年年度利润总额额12%以内内的部分,准准予在计算应应纳税所得额额时扣除。2、企业的下列列支出,可以以在计算应纳纳税所得额时时加计扣除: 开发新技术术、新产品、新新工艺发生的的研究开发费费用。安置残疾人人员及国家鼓鼓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所得税 计税 依据 会计核算 3936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