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29424.docx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294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29424.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货币银行学教学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 明 一、课程的性质质、教学目的的与要求 货币银银行学是中中央广播电视视大学开设的的大专水平的的课程,是电电大金融类各各专业学生的的必修课,财财经学科相关关专业的选修修课,也是教教育部确定的的11门“财经类专业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程的教学目的的主要是:1、使学生对货货币银行方面面的基本理论论有较全面的的理解和较深深刻的认识,对对货币、信用用、银行、金金融市场、国国际金融、金金融宏观调控控等基本范畴畴有较系统的的掌握。2、使学生掌握握观察和分析析金融问题的的正确方法,培培养辨析金融融理论和解决决金融实际问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在在社会科学方方面的素养,
2、为为进一步学习习其他专业课课程打下必要要的基础。 本课程程的教学要求求是:以马克克思主义基本本原理为指导导,系统阐述述货币银行的的基本理论及及其运动规律律;客观介绍绍世界上货币币银行理论的的最新研究成成果和实务运运作机制的最最新发展;立立足中国实际际,努力反映映金融体制改改革的实践进进展和理论研研究成果,实实事求是地探探讨社会主义义市场经济中中的货币银行行问题。二、与相关课程程或教材的衔衔接 为了完完成本课程1108学时教教学计划,除除了学习货币币银行学之外外,还需选用用唐旭教授等等著金融理理论前沿课题题(中国金金融出版社11999年版版),整个学学习过程将和和货币银行学学结合起来。第二部分货
3、币币银行学课课程教学要求求 一、课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时时108,电视视学时18,计6个学分。本大纲将教学内内容分为7个单元,共共12章,各单单元的内容可可安排如下:第一单元:导言言第二单元:货币币与信用(11,2,3章);第三单元:金融融市场(4章);第四单元:金融融机构与业务务(5,6,7章);第五单元:国际际金融(8章) 第六单元:金融融总量与宏观观调控(9,10,11,12章)。第七单元:习题题练习二、教学要求第一章1.了解货币产产生和发展的的历史及其演演变趋势;了了解货币形式式的演化。2.从货币的起起源与发展理理解货币的本本质;能正确确辩析各种货货币学说。3.理解货币的的各种职能;重点
4、掌握货货币职能的特特点与作用。4.了解货币制制度的基本内内容;理解货货币制度演变变的原因。重重点掌握崐布布雷顿森林体体系和现行信信用货币制度度的内容与特特点。5.准确识记本本章的基本概概念,掌握基基本知识点。第二章1.了解信用产产生和发展的的历史及其演演变,重点掌掌握高利贷信信用的特点作作用,正确认认识新兴资产产阶级反对高高利贷的斗争争。2.重点掌握信信用与货币的的关系。3.正确理解现现代信用与经经济的关系,重重点掌握现代代信用对经济济的推动作用用及其可能以以出现的泡沫沫经济问题。4.掌握现代各各种信用形式式及其特点,应应用范围。5.准确识记本本章的基本概概念,掌握基基本知识点。第三章1.了解
5、利息的的来源,了解解中外经济学学家对利息本本质的理论;能从利息的的来源揭示利利息的本质。2.掌握利率的的划分标准及及其主要分类类,能应用单单利法和复利利法进行计算算。3.正确理解马马克思的利率率决定理论;了解西方经经济学家的主主要观点,掌掌握影响利率率变化的主要要因素及影响响机理,能对对我国影响利利率的困素进进行分析。4.掌握利率的的一般功能与与作用,理解解利率发挥作作用的环境与与条件。5.准确识记本本章的基本概概念,能理论论联系实际进进行分析。第四章1.准确识记本本章的基本概概念,掌握基基本知识点。2.了解金融市市场的构要成成素与分类方方法,理解金金融市场的地地位与主要功功能,掌握直直接融资
6、与间间接融资的特特点。3.了解金融工工具的基本特特性,掌握主主要金融工具具的种类,理理解金融工具具的发行价格格和转让价格格的形成,能能应用公式计计算证券行市市,股价指数数的收益率。4.了解货币市市场的构成与与特点,掌握握各子市场的的主要功能与与运作。5.了解资本市市场的构成与与特点,掌握握发行市场和和流通市场的的主要活动内内容。6.理解金融市市场管理的涵涵义与意义,掌掌握市场管理理的原则内容容、管理机构构与管理手段段。第五章1.准确识记本本章的基本概概念,掌握基基本知识点。2.了解银行的的产生发展及及其特点,理理解银行的特特殊风险。3.了解金融机机构体系的一一般构成与发发展趋势,重重点掌握银行
7、行性与非银行行性金融机构构的共性与特特性。4.了解我国金金融机构体系系的形成与发发展,重点掌掌握改革以来来金融机构体体系的变化。第六章1.准确识记本本章的基本的的知识点,掌掌握基本概念念及其运用。2.掌握商业银银行的职能,作作用,类型与与外部形式,理理解商业银行行的特点。3.掌握商业银银行的主要业业务,重点掌掌握其资产负负绩业务。4.了解原始存存款、派生存存款和存款货货币的概念及及其关系,理理解商业银行行创造存款货货币的过程,掌掌握派生存款款的制约因素素。5.了解商业银银行的经营管管理理论,重重点掌握“三性”方针。6.理解西方国国家对商业银银行的管理,掌掌握管理的内内容,把握经经营发展的动动态
8、。第七章1.准确识记本本章的基本概概念,掌握基基本知识。2.了解中央银银行产生的客客观经济条条条件,熟悉各各国中央银行行的发展历史史,掌握中央央银行的几种种主要类型。3.理解中央银银行的性质与与特点,重点点掌握中央银银行的职能。4.能看懂中央央银行的资产产负债表,重重点分析表内内资产负债各各项目的关系系。第八章1.准确识记本本章的基本概概念,掌握基基本知识点。2.了解外汇的的含义和种类类:掌握汇率率的种类,能能用直接和间间接两种标价价方法套算汇汇率;正确理理解金本位制制下和纸币流流通条件下汇汇率的决定与与调整问题。3.了解国际收收支的基本概概念,掌握国国际收支平衡衡表的构成及及各项目的关关系;
9、理解国国际收支失衡衡的主要原因因并掌握调节节失衡的主要要方法。4.了解国际储储备的概念与与构成,理解解国际储备的的作用,掌握握国际储备管管理的原则方方法。5.了解金融国国际化的主要要表现,理解解金融国际化化的作用与影影响。第九章1.准确地识记记本章的基体体概念,掌握握基本知识点点。2.理解货币需需求的含义,把把握宏观和微微观分析的角角度。了解西西方各种货币币需求理论,重重点掌握马克克思货币需求求理论的精髓髓。3.能对货币需需求进行实证证分析,重点点分析影响我我国货币需求求的因素。4.理解货币供供给与供给量量的概念,掌掌握货币供给给层次划分的的依据和各国国的异同,了了解货币供给给内生变量与与外生
10、变量之之争及意义。5.掌握货币供供给过程的特特点与机制,能能具体分析货货币供给的决决定因素,会会计算货币乘乘数,了解货货币供给新论论的主要观点点。6.正确理解货货币均衡与失失衡的含义,掌掌握货币均衡衡的实现条件件与机制,能能具体分析影影响货币均衡衡实现的因素素,理解我国国货币均衡的的特点。第十章1.正确理解通通货膨胀的含含义,掌握测测定通货膨胀胀的主要指标标,熟悉通货货膨胀的常见见分类,正确确认识我国通通货膨胀的特特点。2.正确区分通通货膨胀的直直接原因与深深层原因,重重点分析通货货膨胀的深层层原因。3.了解西方学学者对于通货货膨胀经济影影响的争论,重重点掌握我国国学者的基本本共识,能从从社会
11、再生产产四个环节分分析通货膨胀胀的影响。4.掌握治理通通货膨胀的主主要方案与对对策,全面具具体分析各种种方案的适应应症状。第十一章1.准确识记本本章的基本概概念,掌握基基本知识点。2.理解货币政政策的含义与与作用,重点点掌握货币政政策的目标及及诸目标间的的关系;了解解西方货币政政策目标理论论,掌握我国国现行的政策策目标。3.理解货币政政策中介指标标的作用与基基本要求,熟熟知可作为中中介指标的金金融变量,了了解西方学者者关于中介指指标的争论,掌掌握我国现行行的中介指标标。4.理解政策工工具的含义,熟熟练掌握各种种政策工具的的作用机制,重重点掌握我国国现行的政策策工具。5.理解传导机机制的主要环环
12、节和西方学学者的争论,重重点掌握传导导的时滞效应应。6.理解两大政政策的一般作作用与功能差差异,能说明明的政策搭配配的必要性与与组合方式,重重点掌握我国国两大政策协协调配合的客客观要求。第十二章1、准确识记本本章的基本概概念,掌握基基本知识点。2、理解金融与与经济之间的的决定与反作作用关系,重重点理解现代代经济发展中中金融的地位位与作用。3、了解经济货货币化的概念念与含义,掌掌握货币化的的衡量指标,重重点理解货币币化的作用及及发展规律。4、了解发展中中国家货币金金融发展的特特征,掌握金金融压制论和和金融深化论论的主要观点点,能正确辨辨析这两种论论点。5、了解金融创创新的含义、表表现与特征,理理
13、解当代金融融创新的成因因,能正确分分析当代金融融创新的利弊弊与作用。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货币币与货币制度度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源货币与现代经济济生活有着密密切的联系关于货币的起源源,古今中外外有种种学说说。(一)中国古代代的货币起源源说主要有两两种观点:先先王制币说与与司马迁的货货币起源说。先王制币说说认为货币是是圣王先贤为为解决民间交交换困难而创创造出来的。司马迁的货货币起源说认认为货币是用用来沟通产品品交换的手段段。(二)西方货币币起源说主要要有创造发明明说、便于交交换说、保存存财富说。创造发明说说认为货币是是由国家或先先哲创造出来来的。 便于交换换说认为货币币是为解决直直接物物交换
14、换的困难而产产生的。保存财富说说认为货币是是为保存财富富而产生的。(三)马克思的的货币起源说说科学地阐明明了货币产生生的客观必然然性。逻辑的线索索:商品及其其价值二重性性与货币产生生的联系历史的线索索:货币是价价值形态和商商品生产、交交换发展的必必然产崐物。第二节 货币的形形式 币材:币材是指指充当货币的的材料或物品品;币材须具具备四个特点点;币材沿着着历史顺序发发展演变:实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实物货币:实物物货币是以自自然界存在的的某种物品或或人们生产的的某种物品来来充当货币。金属货币:以金金属如金、银银、铜等作为为材料的称为为金属货币;金属充当币币材采用过两两种形式。纸币:是国家强强
15、制发行流通通的纸制货币币符号。信用货币:信用用货币是以信信用活动为基基础产生的,能能够发挥货币币作用的信用用工具。信用货币的形式式主要有商业业票据、银行行券和存款货货币。银行券是银行发发行的信用工工具;存款货货币是指能够够发挥货币作作用的银行存存款;随着现现代经济的发发展,信用货货币的范围不不断扩大。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质 西方的货币金属属说认为货币币是唯一的财财富,货币等等同于贵金属属。西方的货币名目目说认为货币币是商品价值值的符号,是是观念的计算算单位。马克思的劳动价价值说通过分分析商品,科科学地分析了了货币的本质质,揭示了货货币与其他商商品一样,是是人类劳动的的产物,是价价值和使用价价值的
16、统一体体;货币与其其他商品是相相对立的,是是特殊的商品品。因此,货货币是固定充充当一般等价价物的特殊商商品。货币还是核算社社会必要劳动动的工具。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能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现和衡量其他他一切商品价价值时,执行行价值尺度职职能。货币之所以以成为价值尺尺度,是因为为货币自身有有价值。价格是商品品价值的货币币表现,由商商品价值决定定。货币单位位是指以货币币表示的价值值计量单 位,是货币币执行价值尺尺度职能必须须有的技术性性规定。流通手段:流通手段职职能指货币在在商品流通中中充当交换的的媒介。作为流通手手段的货币量量取决于商品品价格、商品品数量与货币币流通次数。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是货币退出
17、流流通领域被人人们当作独立立的价值形态态和社会财富富的一般代表表保存起来的的职能。自货币产生生以来,货币币贮藏形式也也不断发展变变化。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为价值的独立立运动形式进进行单方面转转移时,执行行支付手段职职能。在流通中,货货币的流通手手段和支付手手段职能交替替发挥作用。在现代商品品经济中,支支付手段发挥挥的作用越来来越大,但同同时也可能产产生消极影响响。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国内流通领域域,在国际市市场上充当一一般等价物,执执行世界货币币职能。马克思对世世界货币的论论述是在金属属货币流通条条件下进行的的。世界货币币职能具体表表现为国际市市场上的支付付手段、购买买手段与财富富转移手段。第
18、五节 货币制度度货币制度是国家家以法律形式式确定的货币币流通的结构构和组织形式式。货币制度的内容容一般包括:(一)规定货币币材料,即确确定哪些商品品可以作为币币材。(二)规定货币币单位,即规规定货币单位位的名称和货货币单位的“值”。(三)规定主币币和辅币:主主币是一国流流通中的基本本通货,辅币币是主币单位位以下的小面面额货币。(四)自由铸造造、限制铸造造,即金属货货币流通下货货币铸造权的的规定。(五)有限法偿偿和无限法偿偿,即法律规规定货币具有有多大的支付付能力。(六) 准备制制度。货币制度主要有有以下几种:银单本位制是以以白银为本位位币的一种货货币制度,历历史悠久。金银复本位制是是金银两种铸
19、铸币被同时法法定为本位货货币的货币制制度。金本位制是以黄黄金为本位币币的一种货币币制度,包括括金币本位制制、金块本位位制和金汇兑兑本位制。(一)金币本位位制:金币可可以自由铸造造;辅币和银银行券可自由由兑换成金币币,黄金可以以自由输出入入国境。金币币本位制:是是一种比较稳稳定的货币制制度,在资本本主义发展过过程中起到了了促进作用。但但随着资本主主义的发展金金币本位制的的稳定因素遭遭到破坏。(二)金块本位位制和金汇兑兑本位制是残残缺不全,不不稳定的货币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系是以美元为为中心的资本本主义货币体体系。不兑现的信用货货币制度是一一种没有金属属本位货币的的货币制度,以以不兑现的信信用货
20、币为法法偿货币。我国货币制度是是人民币制度度。人民币制制度属于不兑兑现的信用货货币制度,由由中国人民银银行依法进行行管理调控。第二章 信信用第一节 信信用及其产生生信用是以偿还和和支付利息为为条件的借贷贷活动。信用是在私有制制基础上产生生的,贫富差差别和剩余产产品的出现是是信用产生的的条件。实物借贷与货币币借贷是借贷贷活动的两种种形式。信用与货币是两两个不同的经经济范畴,两两者之间有着着紧密的联系系,二者的融融合形成了金金融范畴。第二节 信信用的历史高利贷是以极高高的利率为特特征的一种借借贷活动。高利贷之所以在在奴隶社会和和封建社会得得到广泛发展展,是由当时时小生产占主主导地位的自自然经济决定
21、定的。历史上反对高利利贷的斗争。第三节 现现代信用及其其作用 现代经济是一种种信用经济。信用关系中的诸诸方面包括:(一)信用关系系中的个人:作为一个整整体,信用关关系中的个人人通常是资金金结余单位。(二)信用关系系的中企业:企业在信用用关系中,既既是资金供给给者,又是资资金需求者。(三)信用关系系中的政府:政府在信用用关系中的地地位由政府的的收支状况决决定。(四)信用关系系中的金融机机构:金融机机构的主要功功能是信用媒媒介。(五) 信用关关系中的国际际收支:国际际收支的调节节也离不开信信用。信用对现代经济济发展具有推推动作用:但在信用膨胀的的情况下,可可能导致泡沫沫经济。第四节 现现代信用形式
22、式商业信用(一)商业信用用是指工商企企业之间买卖卖商品时,以以商品形式提提供的信用。(二)商业票据据是商业信用用工具,可以以流通转让,商商品票据主要要有期票和汇汇票两种。(三) 商业信信用在商品经经济中发挥着着润滑生产和和流通的作用用;商业信用用的作用也存存在着局限性性。 银行信用(一)银行信用用是银行或其其它金融机构构以货币形态态提供的信用用,是现代经经济中最主要要的信用形式式。(二)银行信用用与商业信用用具有密切的的联系。国家信用是指以以国家为一方方的借贷活动动,主要表现现为国家作为为债务人而形形成的负债。消费信用是企业业、银行和其其他金融机构构向消费者个个人提供的直直接用于生活活消费的信
23、用用,主要有三三种形式。国际信用是指一一切跨国的借借贷关系或借借贷活动。 第三章 利息与利利息率第一节 利息的来源源与本质利息是借贷关系系中由借入方方支付给贷出出方的报酬。考察利息的本质质,须结合其其来源进行分分析。(一)马克思关关于利息来源源与本质的理理论。利息就就其本质而言言,是剩余价价值的一种特特殊表现形式式,是利润的的一部分。(二)西方经济济学家关于利利息来源与本本质的理论,大大多脱离经济济关系本身,无无法揭示资本本主义利息的的真正来源与与本质。(三)中国学者者认为在以公公有制为主体体的社会主义义社会中,利利息来源于国国民收入或社社会财富的增增殖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利利息被人们看看作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银行学 教学大纲 294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