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人工智能教学案例1574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案例157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识人工智能教学案例1574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识人工智能教学案例作者:夏燕萍单位:无锡市第一中学 214031email:xiayp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章节:中国地图版教材第四单元第四节4学时数:25学校状况:我校信息技术课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室内有一台教师机,一台服务器和五十六台学生机,通过百兆交换机组建成星型局域网。学生可以通过局域网访问教师自主开发的信息技术学习网站,了解学习内容、获取学习资源、记录学习感受、提交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必要的集体讲解和演示操作。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含义和研究
2、目的; 2、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历史人物;3、熟悉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如机器证明、模式识别、机器翻译、人机博弈、智能机器人等;4、能够列举出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活动,了解光学字符识别和手写输入识别软件的使用方法;2、通过具体实践,学会使用金山全文翻译软件进行英汉翻译;3、在人机博弈的过程中了解机器博弈的原理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学科的浓厚兴趣;2、认识到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通过介绍中国及华裔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体会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
3、观;5、学会独立地、辨证地思考问题,提高科学素养。(二)内容分析1、本节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的第四单元第四节。在前一节尝试开发技巧中,教材通过分析网页特效程序,简单介绍了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本节在前面的基础上,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相关内容,是在信息编程加工基础上的一种提升,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也为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的开设作了有益的铺垫。2、本节的主要内容本节的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的概念、研究目的和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如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人机博弈、智能机器人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不仅要让学
4、生掌握有关人工智能的知识性内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体验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了解其应用领域和实用价值。教学难点:辨证看待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区别和联系,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三)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可能仅仅是科幻片中的智能机器人,如人工智能、机械公敌、终结者等电影中的机器人。他们受到科幻片情节的影响,往往认为在未来机器人的智能将会超越人类智能,成为人类的“机械公敌”。高一学生已经具有独立的意识和倾向,上课时不喜欢教师过多的讲授,希望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而
5、且,他们有较明显的学习自觉性和一定的自学能力,经过入学后的短期学习,就能适应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做成教学网站供学生访问,开展教师引领、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学活动。(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依托学习网站展开教学,安排学习实践活动,提供工具软件及其技术支持,介绍拓展内容。教师对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等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人工智能领域中著名的科学家、机器证明等内容提供了拓展资源供学生浏览;在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人机博弈这三个领域安排了实践活动,通过网站安排实践过程,提供软件下载和软件使用的技术支持,教师对关键步骤进行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识 人工智能 教学 案例 1574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