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干燥优秀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九章 干燥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干燥优秀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 干燥第1页,本讲稿共68页第2页,本讲稿共68页第九章第九章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1.学习目的了解干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干燥过程的计算和干燥器的选型。2.学习内容湿空气的热力学性质和湿度图、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焓衡算、干燥速率计算、干燥器第3页,本讲稿共68页第九章第九章 干燥干燥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湿气的性质和湿焓图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第四节 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第五节 干燥设备第4页,本讲稿共68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物料的去湿方法一、物料的去湿方法二、干燥过程的分类二、干燥过程的分类三、干燥的条件三、干燥的条件第5页,本讲稿共68页1 1、机械去湿法:、机械去
2、湿法:如压滤、离心优点:能量低;缺点:去湿不完全。2 2、化学去湿法、化学去湿法优点:去湿完全;缺点:费用高,操作麻烦。3 3、热能去湿法、热能去湿法优点:去湿较完全;缺点:能耗高。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是两种方法一起使用,当物料中的湿分较多时,采用机械去湿法,然后用热能去湿法进一步除去湿分,这样既可减少能耗,又可以满足生产的要求。一、物料的去湿方法第6页,本讲稿共68页二、干燥过程的分类1、按操作压力分:常压干燥和真空干燥常压干燥和真空干燥2、按操作方式分:连续式干燥和间歇式干燥连续式干燥和间歇式干燥3、按给湿物料提供热能的方式分:传导干燥传导干燥(间接加热干燥):将热能以传导的方式通过金属
3、壁面传给湿物料。特点:热能利用率高。对流干燥对流干燥:(直接加热干燥):将热能以对流的方式传给与其直接接触的湿物料。特点:热能利用率比传导干燥低。辐射干燥辐射干燥: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器发射,射至湿物料表面被其吸收再转变为热能。介电加热干燥介电加热干燥:将需要干燥的物料置于高频电场的交变作用使物料加热而达到干燥。第7页,本讲稿共68页三、干燥的条件湿物料界面的湿气分压pi干燥介质中湿气的分压p。温度为 t、湿份分压为 p 的湿热气体流过湿物料的表面,物料表面温度 ti 低于气体温度 t。由于温差的存在,气体以对流方式向固体物料传热,使湿份汽化;在分压差的作用下,湿份由物料表面向气流主体扩散
4、,并被气流带走。HtqWtippiM第8页,本讲稿共68页第二节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第二节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第9页,本讲稿共68页一、湿空气的性质理想气体:摩尔数之比=压力之比,则:P一定:湿空气:干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称湿空气。1 1、湿空气中水气分压、湿空气中水气分压pW pW P=pg+pW2 2、湿度、湿度H H定义:湿空气中单位质量绝干空气所带有的水蒸汽的质量,或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与绝干空气质量之比值。即:第10页,本讲稿共68页 若湿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等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即表示空
5、气呈饱和状态,则湿空气的相应湿度称为湿空气的饱和湿度,即:P一定:3 3、相对湿度百分数、相对湿度百分数T一定 越小,空气距饱和程度越远,吸水能力越强。第11页,本讲稿共68页4 4、湿容积、湿容积定义:定义:单位质量的绝干空气和其所带的Hkg水蒸汽所共同占有的体积称为湿空气的湿容积,又称湿空气的比容,即:5 5、湿热、湿热c cH H定义:将1kg绝干空气和其所带的Hkg水蒸汽的温度升高1所需的总热量,称为湿热,又称湿空气的比热。即第12页,本讲稿共68页定义:1kg绝干空气和其所带的Hkg水蒸汽所具有的焓,称湿空气的焓H 即:6 6、焓、焓H H第13页,本讲稿共68页湿球温度计:湿球温度
6、计:用保持湿润的纱布将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包起来,这种温度计称湿球温度计。湿球温度湿球温度 t tW W:将湿球温度计置于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湿空气中,达到稳定时所显示的温度为湿空气的。湿球温度 tW。湿球原理:湿球原理:测量刚开始时,设纱布中水分的温度与空气的温度相同。HHS传质 tWtwtWtd饱和湿空气 t=tW=td第17页,本讲稿共68页二、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 第18页,本讲稿共68页(1)、等t线(2)、等H线(3)、等相对湿度线(4)、等焓线(5)、水蒸汽分压线2 2、湿度图的应用、湿度图的应用1 1、湿度图的构造、湿度图的构造利用湿度图查物性湿空气状态点的确定第19页,本讲稿共6
7、8页间接加热过程间接加热过程A AB B =100%=100%H Ht tA At tB BI IA AI IB B A A B B3 3、湿空气加热、冷却过程的图示与讨论、湿空气加热、冷却过程的图示与讨论第20页,本讲稿共68页B BA A =100%=100%H Ht tB Bt tA AI IB BI IA A B B A At td dt tc c间间 接冷却过程接冷却过程第21页,本讲稿共68页A AC CC CH Ht tA At tC C=100%H HCCH HC C空气在干燥器内的冷却过程空气在干燥器内的冷却过程第22页,本讲稿共68页第三节第三节 连续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
8、衡算连续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物料衡算、物料衡算、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干燥器进、出口空气的状态变化、干燥器进、出口空气的状态变化第23页,本讲稿共68页一、物料衡算2 2、干基含水量、干基含水量1 1、湿基含水量、湿基含水量第24页,本讲稿共68页二、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空气预热器干燥器废气湿物料干燥产品 GC:绝干物料量;L:绝干空气的流量;X1,X2:干燥前后湿物料的干基含水量;H1,H2:干燥前后湿空气的湿度。第25页,本讲稿共68页对水进行物料衡算:空气消耗量空气消耗量L L:单位空气消耗量单位空气消耗量 :第26页,本讲
9、稿共68页因为:H1=H0 夏季要比冬季空气的消耗量大。空气的鼓风机等装置要以全年最热月份的空气消耗量来决定湿空气的体积流量。第27页,本讲稿共68页三、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空气t0,H0,I0预热器干燥器废气t2,H2,I2湿物料t1,X1,I1干燥产品t2,X2,I2空气t1,H1,I1Q QP PQ QD DQ QL L对预热器做热量衡算对预热器做热量衡算 :第28页,本讲稿共68页对干燥过程作热量衡算:简化计算:第29页,本讲稿共68页则热量衡算式为:第30页,本讲稿共68页干燥器的热效率:干燥器的热效率一般定义为:若蒸发水分量为W,空气出干燥器时温度为t2,物料进干燥器温度为t1,则干
10、燥器内蒸发(气化)水分所需Q1可用下式计算:第31页,本讲稿共68页四、干燥器进、出口空气的状态变化 在干燥操作中,空气通过预热器时,状态变化过程为温度升高而湿度不变。若预热后的空气温度t1为已知,则空气的状态也就确定了。而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由于空气和物料间进行热和质的交换,而且还受外加热量的影响以及热损失等,所以其状态变化过程是比较复杂的。通常,根据干燥过程中空气焓的变化情况,将干燥过程分为等焓与非等焓干燥过程。第32页,本讲稿共68页1 1、等焓干燥过程(绝热干燥过程)、等焓干燥过程(绝热干燥过程)对干燥器作热量衡算,若QD=0;QL=0:I1=I2。则:即 I1=I2第33页,本讲稿共6
11、8页实际的干燥过程皆为非等焓干燥过程,依其具体情况分为以下三种:(1)干燥器中不补充热量,即QD=0,而QL0、GC(I2-I1)0。则:I2I1(2)干燥器中补充热量QD,而且比干燥器的热损失及被干燥物料带进和带出干燥器热量之差值之和还要大,即QDQL+GC(I2I1)。则:I2I1(3)干燥器中补充热量QD,此热量可使干燥过程在等温条件下进行,即在干燥器中空气状态变化保持恒定的温度t1下进行。2、非等焓干燥过程(非绝热干燥过程)第34页,本讲稿共68页A AB B =100%=100%H Ht t0 0t t1 1I I0 0I I1 1 A A B Bt t2 2第35页,本讲稿共68页
12、第四节第四节 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水分在汽固两相间的平衡关系、水分在汽固两相间的平衡关系、干燥速率和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和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和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和干燥速率曲线第36页,本讲稿共68页1 1、物料的、物料的X X平衡关系平衡关系如将某一物料与一定温度及湿度地空气相接触,物料将被除去或吸收水分,直到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汽压力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压力相等为止,而使物料的含水量达于一定数值,此数值称为该光线状态下此物料的平衡含水量。X X一、水分在汽固两相间的平衡关系第37页,本讲稿共68页 平衡水分因物料种类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同一种物料的平衡水分也因空气状态
13、的不同而异。只有使物料与相对湿度百分数为零的空气相接触,才能获得绝干的物料;反之如果使物料与一定湿度的空气接触,物料中总有一部分水(即平衡水分)不能除去。故平衡水分是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物料可以被干燥的最大限度。第38页,本讲稿共68页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根据物料中所含水分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否用对流干燥的方法将除去来划分为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结合水和非结合水分:结合水和非结合水分:结合水是指存在于物料细胞壁内的水分、小毛细管中的水分以及胶体结构物料中的水分等。这些水分与物料结合力强,因此结合水分的特点是产生低蒸汽压,即其蒸汽压低于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所以结合水是较难除去的水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章 干燥优秀课件 第九 干燥 优秀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