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_问题导学_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_黄云霞.doc
《化学课堂_问题导学_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_黄云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课堂_问题导学_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_黄云霞.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第 3 期 总第 320 期 教学 新思维 摘 化学课堂 “问题导学 ”的基本原则 与实施策略 黄云霞 (江苏省南通中学 江苏 南通 226001) 要 问题导学是通过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化学教学中的问题 导学必须遵循意义性、关联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可以通过设 计有质疑性、支架性、探究性和开放 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 关键词 问题导学;基本原则;实施策略;化学 “问题导学 ”就是根据课程标准 问题是否有意义是问题导学成败的 产生新的问题。教师为学生解决问 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通过精心 重要因素之一。 题提供咨询、指导与帮助。学生
2、解决 创设 的问题情 境,引导 学生发现 问 2.关联性原则 问题的过程,就是主动学习、主动发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问题解 在问题导学中,问题是载体,导 展的过程。所以,主体性原则在问题 决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体验 学是核心,学习目标的达成是归宿。 导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把握了学生 过程 与方法的 一种课堂 教学方 式。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知识只有纳 参与的主体性,就是把握了学生在课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有利于 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认知结 堂上生命成长的全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 构中找到 联结点 ,才能将新 知识同 二、问题导学的实施策略 题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 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关联性 1. 设 计质 疑 性问 题 ,引 导学 生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 原则就是要求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 理解 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识经验相联系,与学生的 “最近发展 质疑就是质询、怀疑,就是问一 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 区 ”相契合。同时,在问题导学课堂 问为 什么,求 一求所以 然。古人 云 生与他人交往、合作、探究的意识,促 中,所呈现的问题往往不止一个,有 “有疑者看到无疑,其 益犹浅;无疑者 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有效建构。 时需要借助一组或一串问题来推进, 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化学课堂上设 一
4、、问题导学的基本原则 这些问题之间也要有必然的内在联 计质 疑性问 题,可以引 导学生去 观 1.意义性原则 系和应有梯度。这样的问题才最具 察、分析、思考和辩论,发现知识之间 问题导学将新知识的学习与问 有诱惑性、启发性和挑战性,才能最 的内 在联系 ,从而更好 地理解所 学 题解决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问 大限度 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 内容。 题呈现为发端,以问题分析为重点,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建立起新知 例 如,学习 “ 乙酸的 酯化反 应 ” 以问题解决为标志,引导学生调动已 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形成新的认知 时,不同版本的化学教材中都安排了 有的知识经验,建构起自己对问题
5、的 结构。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 ”,这是 独特理解,从而获得对新知识的有意 3.主体性原则 一个传统的经典实验 ,实验装置并不 义的建构。问题的设置是问题导学 一切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最终 复杂,但其中蕴含的实验原理和操作 的前提和关键,抓住了问题设置环节 的解决。问题呈现后,对于问题的分 要领却不一般,如果不细细深究,学 就是抓住了问题导学的灵魂。为什 析、解决均由学生自主完成。他们针 生在学习时就很容易滑过或者被一 么要 设置问题 ?设计怎 样的问 题? 对问题,查阅资料、分析信息、实验探 些疑问所困惑。因此,教学中有必要 问题潜在的教育教学价值究竟在哪 究,在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6、解决 针对反应物的添加顺序、生成物的收 里?这些都是教者在运用问题导学 问题的过程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 集,以及反应和实验的原理引导学生 时必须认真思考的。可以说,设置的 流,与同伴进行合作,有时甚至还会 进行质疑。 1)为什么反应物的添加 作者简介 黄云霞,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 中小学教师培训 43 教学 新思维 2013 年第 3期 总第320期 顺序是乙醇、浓硫酸、冰醋酸?能不 能对此顺序进行更改? 2)为什么要 用饱 和碳酸钠 溶液接受 乙酸乙 酯? 为什么不用空试管收集?为什么不 用纯水?能不能改用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3)如何除去 乙酸乙酯中混入的乙醇和乙
7、酸? 4) 收集乙酸乙酯的导管口为什么不直 接浸在碳酸钠溶液中? 5)设想一下,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乙酸与乙 醇的脱水是乙酸提供了羟基,乙醇提 供了羟基 氢原子,而不是相反的另一 种脱水方式?这些问题正是本节课 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围绕这些问题引 导学生思考与交流,可以唤起学生对 相关反应物的性质、同位素作示踪原 子、防 倒吸原理 等知识 的回忆和 再 现,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酯化反应原 理 的 理解 和 对乙 酸 乙 酯性 质 的 了 解。这样学生学到的就是前后关联 的 “活知识 ”,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知 识点 ”。 2. 设 计支 架 性问 题,引导 学 生 建构 设计支架性问题也就是为
8、实现 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设计好具 有铺垫性的渐进式问题链,这些问题 链犹如 隐形的阶梯,使学生思维沿着 这个阶梯不断向上攀登,直至最终理 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支架性问题的 价值就在于它起了 “桥梁 ”和 “纽带 ” 的作用,给予了学生从 “已知区 ”跨越 到 “最近发展区 ”甚至 “未知区 ”的支 持。如果所设置的问题只停留在任 何一个 “区 ”,那它只是一个独立的化 学问题,不能称之为支架性问题。过 渡性和支撑性永远是问题支架不可 或缺的属性,它是学生能否顺利实现 “区 ”与 “区 ”之间学习飞跃的关键。 例如,学习 “盐类的水解 ”时,笔 者设计了三个过渡性的问题为学生 “盐类水 解 ”
9、概念的 建立提供支 撑。 ( 1)说说醋酸溶液为什么呈酸性?氨 水为什么呈碱性?纯水为什么呈中 性?( 2)盐溶液一定呈中性吗?如果 不是,请举例说明。 3) Na2CO3电离出 的哪种离子会引起水电离的 H 离子 或 OH 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这三个 问题看似并不复杂,却涉及弱电解质 的电离平衡、决定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原因、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等相关 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知识正是学生 学习 “盐类的水解 ”所必需的。当学 生有了这些知识准备后,再让学生动 手实验,这样建立 “盐类的水解 ”概念 可以说是水到渠 成。 3. 设计 探究 性 问题 ,引 导 学生 发现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课堂 问题 基本原则 实施 策略 云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