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培训讲义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证培训讲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培训讲义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培训讲义第1页,此课件共42页哦第一章 学习的认知基础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一)含义:指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二)感受性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1)绝对感受阈限:感官所能觉察的最小、最弱的刺激量(2)绝对感受性:个体能够觉察这种微弱刺激量的能力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1)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2)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第2页,此课件共42页哦(四)特征1、感觉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正后像;性质相反的负后象)2、感觉适应(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3、感觉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的同
2、时对比;先后的继时对比)二、知觉(一)含义:指大脑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产生对事物整体认识的过程(二)特征1、整体性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第3页,此课件共42页哦第二节 注意与记忆一、注意(一)注意与注意的分类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1、无意注意(无目的、无努力)2、有意注意(有目的、有努力)3、有意后注意(有目的、无努力)(二)注意的品质1、稳定性(持续时间)2、广度(数量范围)3、分配(不同对象)4、转移第4页,此课件共42页哦(三)影响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个体因素3、活动目的与组织二、记
3、忆(一)记忆与记忆分类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1、按记忆内容不同的划分:形象记忆(具体形象)、逻辑记忆(法则、定理、公式)、情绪记忆(情绪、情感)、运动记忆(动作)2、按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瞬时(感觉)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一分钟左右,7+或-2个组块)、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信息容量无限制)第5页,此课件共42页哦(二)遗忘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无法保持、提取或提取时有困难1、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2、遗忘的学说(1)衰退说
4、(记忆痕迹的消退)(2)干扰说(双重抑制:前摄抑制、倒摄抑制)(3)压抑说(情绪或动机的压抑)(4)提取失败3、遗忘的原因(主体因素、对象因素)4、如何提高记忆效果(编码、储存、提取)第6页,此课件共42页哦(1)编码阶段记忆材料的特点;记忆材料的位置(近因效应、首因效应);记忆材料的组织加工和学习程度(过度学习);个体状态(2)存储阶段采用有效的记忆术;复习(3)提取阶段(情景与编码时的线索相似)第7页,此课件共42页哦第三节 思维一、什么是思维(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间接的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和
5、思维形态的不同: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3、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4、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划分: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第8页,此课件共42页哦(三)创造性思维流畅性(数量)变通性(不同种类的数量)新颖性(独特)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恒性2、前运算阶段(27岁)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认知不守恒第9页,此课件共42页哦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获得守恒(补偿性、可逆性)、能够进行
6、逻辑思维但是要借助具体事物、去自我中心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1)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3)具有抽象思维(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1)两种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2)支架教学第10页,此课件共42页哦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2、问题表征的方式3、思维定势(陆钦斯量杯实验)4、功能固着5、动机与情绪的状态第11页,此课件共42页哦第二章 学习动机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一、什么是学习动机(一)含义:学习
7、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行为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二)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学习需要、诱因(学习期待)1、学习需要和内驱力奥苏伯尔的三大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内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地位和威望)、附属的内驱力(长辈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认同)2、学习期待和诱因第12页,此课件共42页哦二、学习动机的功能激发、指向、维持、调节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一、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班杜拉的三大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三、成就动机理论(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一)概念:成就动机是个体从事自己认为重要
8、的价值工作,并努力获得成功的倾向(二)观点: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方面共同决定,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又受到需要、期望、诱因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第13页,此课件共42页哦四、目标理论学生的成就可以分为两种:掌握目标(知识能力的掌握)与表现目标(结果及名次的关注)五、自我效能感(班杜拉)(一)概念: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二)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是因为人有结果的期待,还有效能的期待,即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实施那一活动(三)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资格证 培训 讲义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