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讲稿.pptx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讲稿.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讲稿.ppt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各种标本采集的原则各种标本采集的原则护士应了解各种检验的目的,掌握真正的采集方法。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医嘱。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及标准预防措施。第二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一、血标本采集一、血标本采集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1、真空采血法真空采血法 根据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真空采血管,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真空采血管。同时抽取几项血标本时: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2、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 根据采集血标本的种类准确计算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采集完成后,取下注射器针头,根据不同标本所需血量,
2、分别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入相应的容器内,轻轻混匀,勿用力振荡勿用力振荡。第三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一、血标本采集一、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2、若患者正在进行输液治疗,应从非输液侧肢体采集。3、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根据采集管要求依次采集血标本。先抗凝管再干燥管,只能轻柔上下摇匀,不能剧烈左右震荡,防止溶血。4、采血时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5、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避免过度振荡。第四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二、血培养标本采集二、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方法:操作方法:1、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同血标本采集)2、经血管通路静脉采血法(同血标本采集)3、经外周穿
3、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取血法:取一只注射器抽生理盐水20ml备用,另备两只注射器。取下肝素帽,连接一支空注射器,抽出5ml血液弃去。另接一支注射器抽取足量血标本,然后以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消毒导管接口,清除残留血迹。连接肝素帽或三通管。第五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血培养标本采集血培养标本采集4、成人每次采集10-20ml,婴儿和儿童1-5ml。5、用75%乙醇消毒培养瓶瓶塞,待干,将血标本注入血培养瓶,迅速轻摇,混合均匀。第六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血培养标本采集血培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血培养应在室温下避光保存。2、根据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准备合适的需氧瓶和厌氧瓶。3、间
4、歇性寒战患者应在寒战前或体温高峰前取血;当预测寒战或高热时间有困难时,应在寒战或发热时尽快采集血培养标本。4、已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培养标本。第七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血培养标本采集血培养标本采集5、血标本注入厌氧菌培养瓶时,注意勿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注入瓶内,一般情况下先注入厌氧菌培养瓶,后注入需氧菌培养瓶。6、血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立即送检,切勿冷藏!7、两次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1小时。8、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采取血培养标本时,每次至少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一套从独立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则从导管采集。2套血培养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小于
5、等于)5分钟,并作标记。第八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方法操作方法: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穿刺部位(成人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新生儿宜选择桡动脉)2、宜选用血气专用注射器采集标本。若使用常规注射器,应在穿刺前抽取肝素钠转动注射器针栓使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钠,针尖向上推出多余液体和注射器内残留的气泡。3、选择并消毒患者穿刺部位和操作者的食中指,以两指固定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度角刺入动脉。第九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三、血气分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析标本采集4、拔针后立即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或专用凝胶针帽,压迫穿刺点5-10m
6、in。5、轻轻转动注射器,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以防止凝血。动脉血颜色鲜红,静脉血颜色暗红。6、经动脉测压管采血法:先用注射器抽出冲洗用肝素盐水并丢弃,缓缓抽出约5ml血液,换2ml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标本1ml。7、注明患者的体温、吸氧浓度或呼吸机参数,立即送检。第十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洗澡、运动后,应休息30分钟再采血。标本应隔绝空气,避免混入气泡或静脉血。刺入橡胶塞时防止针头刺穿,斜面暴露于空气中。凝血功能障碍者穿刺后应延长按压时间至少10分钟。采集标本后30min内送检。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检验结果分析检验结果分析1.血
7、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红蛋白(H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016.0g/dl)【10】女:110150g/L(11.015.0g/dl【10】临床意义:增高: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在肺癌病人中较少见。减低:可反映贫血的程度。病人的营养状况不佳、手术后失血过多、化疗后等均可出现(2).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5.5)1012L(400550万/mm【0.01】女:(3.55.0)1012L(350500万/mm【0.01】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减低:手术后失血过多、化放疗疗引起
8、的红细胞减少、其他情况引起的贫血、血液稀释后等。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检验结果分析检验结果分析(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410)109/L(400010000/mm【0.001】临床意义: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降低:这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副作用。另外,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出现 (4)淋巴细胞(L):正常参考值:0.250.35(2535)【0.01】临床意义: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减少:接触
9、放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之后。(5)单核细胞(M):正常参考值:0.030.08(38)【0.01】临床意义: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临床意义不大。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检验结果分析检验结果分析(6)、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100300)10【1.0】临床意义: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急性白血病、伤寒、脾功能亢进及进行体外循环时、化学药物中毒。增高:某些化疗药物或放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其他的疾病引起则较少见,有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7).
10、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正常参考值:0.500.70(5070)【0.01】临床意义: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病毒性感染、伤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检验结果分析检验结果分析(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参考值:0.010.05(15)【0.01】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判
11、断感染轻重程度等。(3)嗜酸性粒细胞(E):正常参考值:0.0050.05(0.055)【0.01】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及血液病等。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大手术病情严重及传染病、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4)嗜碱性粒细胞(B):正常参考值:00.01(01)【0.01】临床意义: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某些转移癌。减少:无临床意义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检验结果分析检验结果分析2.肝功能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TP正常值范围为60-80克/L,A为35-55克/L,G为20
12、-30克/L,A/G为1.5-2.5: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偏低而球蛋白偏高,使A/G比例倒置。(2)、总胆固醇(TC)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性黄疸时TC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均可下降。(3)、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为小于4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4)、谷草转氨酶(AST):前者位
13、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s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检验结果分析检验结果分析(5)、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DB):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DB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5.1-19umol/L,DB小于3.4umol/L,如DB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6)、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
14、)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7)、谷氨酰转移酶(r-GT):健康人血清中r-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r-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导致r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检验结果分析检验结果分析3.肾功能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尿素氮(BUN)参考值:正常情况
15、: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2)血肌酐(Scr)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79.6132.6mol/L 女70.7106.1mol/L 小儿26.562.0mol/L 全血88.4159.1mol/L.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3)血尿素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临床意义:
16、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七页哦检验结果分析检验结果分析(4)血尿酸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149417mol/L 女89357mol/L 60岁 男250476mol/L 女190434mol/L.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5)尿肌酐(Cr)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mmol.kg-1/d 儿童44352mol.kg-1/d 成人78mmol/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标本 采集 方法 注意事项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