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共44页).doc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共4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共44页).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中国气象局2009年8月专心-专注-专业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目 录序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做好气象为农业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工作的明确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传统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迫切需要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引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谋划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分析需求、总结现状、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设立目标,在兼顾需求与能力的前提下,统筹规划、总
2、体布局、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分步实施、强化管理、协调推进。编制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规划,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对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职能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及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发2007477号)、中国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的指导意见(气发2008457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
3、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5年。一、需求与现状(一)需求分析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加大对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的投入力度,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要求气象部门必须做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战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组织农业防灾减灾等重大决策提供优质的农业气象服务,为农
4、民提供直接的最需要的专业气象保障服务。如何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多元化、精细化、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是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以及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现代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对气象为农业的服务与支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和绿色、生态、安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
5、业等新兴农业产业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满足社会民生、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高效农业门类,也是气象为农业服务新的增长点。种植业、林业(含果业,下同)、畜牧业(包括农区畜牧业,下同)、渔业以及农产品储运加工业等的全面发展也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要求。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迫切要求我们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面向农林牧渔各业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要求针对现代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以增产增收、提高效益为目标,开展全方位、全程化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在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
6、给的发展目标,在商品粮基地建设、核心产区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后备产区生产潜力的挖掘等方面,都需要农业气象围绕增产和减灾两大目标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明确指出:“粮食产量、品质和种植结构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要依靠科学,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农业气象需要在国家粮食战略工程中,围绕农业生产的播种、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收获、储运、加工等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加大,我
7、国农业生产面临更大的自然风险。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和监测水平”,“增加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的投入”。建立和健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实现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及时预警、灾中跟踪服务、灾后影响评估,加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业务服务,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与粮食安全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以显著减轻灾害损失。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防灾减灾规划的实施和农业灾害政策性保险等工作,也迫切需要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提供定量化的分析产品。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和最脆弱的领域,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将改变我国部分
8、地区的作物生育期,种植地带北移趋向明显,产量波动加大,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呈现增多、并发和加重的趋势,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将加剧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能力,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刻不容缓的着力点。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带来了新机遇。作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近年来发展滞缓,既滞后于综合观测体系的发展,也滞后于预测预报体系的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努力开创现
9、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新局面,是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在新形势下适应我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是体现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二)现状分析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发展史,贯穿了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历程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初具规模,基本实现对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二是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市(地,下同)、县四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完善,农业气象已成为我国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相对成熟的一项重要专业气象业务;
10、三是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水产养殖业气象业务服务等在部分省区市已经开展,服务效益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已成为国家和各地党政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四是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不断深化,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逐步发展;五是农经网等农村气象与经济信息服务逐步发展,已成为气象与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六是生态气象从无到有,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服务初步开展;七是我国农业气象已拥有一支有一定数量、一定水平的专业队伍,成为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全球看,各国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不平衡。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较早。目前美、英、荷兰等国以自动化的
11、现代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为基础,充分运用作物生长动力模型和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国外的农业气象服务除了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相应业务服务外,尤其侧重针对农场主等农业生产实体开展专项专业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在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监测自动化设施、科技支撑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同时,面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农业气象业务也存在很多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主要是:农业气象业务产品有限、针对性不强、时效不高、覆盖率不够,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尤其是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粮食安全等对农业气象工作
12、提出的新需求;农业气象观测能力明显滞后,观测仪器落后,资料共享、标准化处理和及时上传不够,农业气象观测资料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农业气象试验站发展十分缓慢,;农业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乏力,分析评估产品定性多、定量少,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仍显落后;农业气象业务队伍尤其是基层力量薄弱,业务规范管理不适应发展需求;农业气象业务与天气气候业务有机结合不够,不能充分形成整体优势、共同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科学发展等。以上问题亟需通过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认真加以解决。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13、观,以服务现代农业为导向,坚持把气象为农业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总体布局;坚持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着力创新。加大农业气象预测预报、诊断分析、监测评估与观测试验的现代化建设力度,强化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构建适应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需求以及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体系,不断提升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二)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满足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与整个现
14、代气象业务体系协调发展,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具有国家、省、市、县四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体系。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基本满足业务服务需求;农业气象业务产品的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初步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业务布局体系能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专业气象服务,实现传统农业气象向现代农业气象的转变。2.分项目标(1)拓展农用天气预报、作物产量预报、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物候期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等预报业务,实现农业气象预报业务产品的多元化,提高预报产品的针对性、精准化水平和时效性。中国主要作物粮食总产预报
15、准确率平均达到95%以上。(2)实现覆盖主要农作物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农业气象情报信息分析评价,拓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大农业的专题情报;完善分析评价指标与模型,农业气象情报产品的时效性、针对性与定量化水平显著提高。(3)实现全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风险分析和预警预估、灾中跟踪监测诊断、灾后评估分析,灾害监测、预警准确率达80%以上,灾害评估范围、种类明显拓展,形成稳定的业务能力与规范的业务产品,定量化程度和时效性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农业防灾减灾、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保险的需要,并取得显著的业务服务效益。(4)农业气候资源评价达到客观化、定量化、动态化,实现农业气候区划
16、精细化。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性分析、生态环境的气象监测与评估等基本形成稳定的业务能力和较为规范的业务产品。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利用能力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基本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完成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与试验站布局优化和任务调整,观测、试验项目与内容符合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需求,观测手段与方法显著改进,初步形成现代农业气象立体化观测体系;农业气象试验站的观测与试验、示范、推广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观测自动化、资料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质量控制、装备保障体系更加完善。(6)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农业气象服务
17、领域,发展、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强化面向决策、农村农民、以及农村种养大户、农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专业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推进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基本覆盖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用户。(7)农业气象业务组织与布局进一步完善,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上下协同的四级业务布局体系。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国家、引领全国、关注全球,重点做好公共服务、尤其是决策服务,业务能力提升,进入世界
18、先进行列;省级业务服务本省、联系上级、指导下级,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成为本省为三农服务的主要省级成员单位之一;市、县级业务服务当地、充实加强,深入一线、支持上级,满足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民的服务需求。(三)基本原则(1)需求牵引,服务引领坚持以现代农业需求为牵引,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围绕服务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明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方向、目标与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提升为农服务能力。(2)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必须根据农业布局地区差异和天气气候的区域特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发展任务既要有统一部署要求,又要针对不同地区、
19、不同层级的业务需求,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构建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业务布局体系。(3)突出重点,集约发展以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理清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发展思路,突出客观、定量、动态、精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突破关键技术和发展瓶颈,优化业务环节与资源配置,实现现代农业气象业务集约化发展。(4)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着眼于科学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整合资源,统筹协调,通过创新与突破,使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方向相对集中和稳定,结构更加优化,专业气象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规划实施应当先急后缓,分步推进。(四)技术路线以服务现代农业为导向,以现代化、立体化、规范化观测为业务基
20、础,以“3S”技术、模拟模型、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风险分析评估、计算技术及现代通讯技术等为主要技术手段,与天气、气候预测预报业务紧密结合,与农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制作全程性、系列化、精准化的多元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广泛应用包括农业气象、天气气候、卫星遥感监测和农业的综合信息,以农业气象统计模型为基础,以模拟模型为核心,多时段、多种技术方法综合集成,逐步实现动态化农业气象预报。根据各类农业气象指标,应用数学方法和模型技术,建立定量化的信息分析诊断与评价模型,多时效、无缝隙地制作发布农业气象情报产品。依托不同时效的数值预报产品、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监测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指标
21、、模型的诊断与判识,必要的社会调查和实地踏查,实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灾前预估预警、灾中监测诊断和灾后评估分析。以气候资料、遥感反演、GIS、多种小网格空间插值模型为基础,应用先进区划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制定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实现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量化评价;耦合应用气候模式与作物模型等农业模型、生态系统模型和农业气象长期观测资料,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逐步推进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成果的业务化。分级、分区规划调整农业气象观测站、试验站的布局和任务;以定点观测、移动观测、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以及田间调查、农村气象信息员和农业专业大户提供等多种途径,实现点线面结合的农业气象观测;通
22、过改善场地、设施、仪器等基础条件,强化农业气象试验功能;以遥测自动化逐步替代人工观测;通过标准化实现规范化。研发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建立农业气象服务数据库,制定服务流程与技术规范。针对面向决策、农村农民、以及农村种养大户、农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专业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制定和完善决策农业气象服务方案,明确服务重点,规范服务产品;建立适应农村农民用户需求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开发制作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依托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产品,进行满足专业用户需求的服务产品深加工。依托公共气象信息发布平台,综合运用计算机、卫星通信、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农业气象服
23、务信息发布系统,推动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发展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立农业气象科普基地,开展农业气象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技术咨询服务,提高农民利用气象信息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和防御灾害能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气象适用技术, 实现技术服务的规模化。三、主要任务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水平,着力提高现代农业气象情报质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深入开展农业气候区划与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不断强化现代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基础;重点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一)现代农业气象预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多元化、多时效的农用天气、农业年景、作物产量、特色农业产量与品质、土壤墒情与灌
24、溉、牧草产量和载畜量、关键物候期、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等的动态化和精准化预报。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国内收购、调拨与储运,农业生产管理与决策以及为农民及时提供农业气象预报信息服务。1.农用天气预报大力发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农区针对主要农作物播种、施肥、中耕、喷药、灌溉、收获和规模化饲养等各种农事活动对天气条件的要求,沿海地区根据渔业捕捞、水产养殖等农事活动的要求,牧区根据牧业生产特点、牧区转场等的需要,设施农业针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农业气象条件调控及防灾的需求,制作发布短、中、长不同时效的农用天气预报。农用天气预报依托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和农业气象预报产品,以现代农业生产农事管理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农业 气象 业务 发展 专项规划 4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