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doc(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p 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怎么知道哪
2、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
3、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 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
4、。采用同样的方式统计其余三种颜色的数据。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8 师:你看懂什么?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各种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p 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就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 )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615838(人
5、),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最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生: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1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2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
6、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通过看表格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板书设计】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例1、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的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8 (1)全班共有( 38 )人。 (2)最喜欢( 蓝 )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 蓝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班级收集的数据不够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代表全校学生的喜好,应多收集其他班的数据
7、,再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最终得出结论。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课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
8、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给数学老师帮忙。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2)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1理解题意。 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
9、,再选择记录结果的方法。 2选举方法。 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他们两人所得到的票数,谁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师: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 生自由发言。 师: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我们就
10、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 生一起参与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 4整理数据。 师:整理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生: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票,每个“正”字代表五票。王明明一共得了3个“正”字,所以是15票,陈小菲得到4个“正”字还多了2票,所以是22票。 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5完成统计表。 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生:观察统计表可知,陈小菲得到票数比王明明多,所以应该
11、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师:你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比较,真能干!现在请大家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生1:如果他们都投王明明的票,那么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陈小菲少,所以最后的结果没有改变,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生2:如果他们都投陈小菲的票,那么陈小菲的票数就更多了,最后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生3:如果他们其中一人投给王明明,另一人投给陈小菲,那么王明明得15116(票),陈小菲得22123(票)。仍然是陈小菲的票数多,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2、 学生先选好自己喜欢去的地点,然后汇报,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整理数据后将记录结果填入统计表。 2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3题。 学生先根据画“正”字的统计表完成第(1)小题,填写简单统计表;再分别解决第(2)小题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根据统计数据的方法完成第(1)小题,填写简单统计表。再解决第(2)小题。对于第(2)小题“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明白:10分钟内小轿车就通过了32辆,说明小轿车已普遍成为人们喜欢的交通工具,所以如果再观
13、察10分钟,小轿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 四、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等方法,其中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同时统计表可以帮我们分析p 和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统计数据的方法 例2、 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王明明 陈小菲 王明明 陈小菲 王明明 陈小菲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0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陈小菲 )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
14、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无论缺勤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陈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第1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第 1 单元综合训练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1简单的统计表。 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
15、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吗?统计表的作用又有什么呢? 生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生2: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 生1: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师:画“正”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
16、第6页练习一的第6题。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对于第(2)问“你发现了什么?”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份电视报。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几份电视报。 三、全课总结 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调查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1课时 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例1、做一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
17、同方法。 【教具、学具】 准备教科书第7页参观科技馆食物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出示教材第7页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食物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物。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食物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小朋友分配食物。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物“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食物,从
18、中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物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巩固拓展 1.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联系前面讲的平均分的定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p 。 2.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用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数一数,分一分。分好后,同桌讨论一下: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四、课堂小结 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知道了什么叫做平均分,了解了平均分的基本定义,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并知道了生活中很多的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平均分的相关知识来解
19、决,学会平均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好处。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1课时 平均分(一)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2课时 平均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例2及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方法、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操作。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材第8页例2情境图片以及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20、】 一、课前准备 1出示教材教材第8页例2情境图,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捕捉信息,发现问题。 2通过仔细观察后让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2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拓展 1完成
21、练习二的第1题。 提问:把8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强调“平均分” ),下面有三种分法,哪种分发对? 学生判断,交流反馈:分法1不是平均分;分法2是对的;分法3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是错的。 2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 提问:一共有几个贴纸?平均贴在3条线上,是指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每条线上应贴几个? 尝试解决,并画一画。 3完成练习二的第3题。 提问: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小结 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
22、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的。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用你发现的平均分现象和同学、老师、父母一起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2课时 平均分(二) 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几个几个地分。 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3课时 平均分(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3,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筷子、苹果、盘子、小棒、电子课件。 【教学重难点】 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