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3:第12章压轴题之实验操作类-备战2021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系统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
《专题53:第12章压轴题之实验操作类-备战2021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系统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53:第12章压轴题之实验操作类-备战2021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系统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3第12章压轴题之实验操作类一、单选题1在数学课上,老师让每个同学拿一张三角形纸片,设,要求同学们利用所学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剪下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裁剪方法,如图,剪刀沿着箭头方向剪开,能得到两个全等三角形小纸片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2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再把较小的两个等边三角形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在最大等边三角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图中( )A最大等边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面积的和B最大等边三角形的面积C较小两个等边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D直角三角形的面积3
2、折叠矩形纸片:第一步,如图1,在纸片一端折出一个正方形,再把纸片展开;第二步,如图2,把这个正方形对折,再把纸片展开,得矩形和;第三步,如图3,折出矩形的对角线,并把折到图中所示的处;第四步,如图4,展平纸片,按所得点折出,得矩形.则的值为( )ABCD4将矩形纸片 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 AECF若 AB3,则 BC 的长为( )AB2C1.5D二、填空题5菱形ABCD中,AB=8,B=120°,沿过菱形不同的顶点裁剪两次,再将所裁下的图形拼接,若恰好能无缝,无重叠的拼接成一个矩形,则所得矩形的对角线长为_6如图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折叠成图,则的度数_度,再沿折
3、叠成图则图中的的度数是度_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2x和y=x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l2,过点(1,0)作x轴的垂线交l1于点A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2,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l1于点A3,过点A3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2017的坐标为_8如图,在三角形纸片中,将纸片沿过点的直线折叠,使点落在斜边上的点处,折痕记为,剪去后得到双层,再沿着过某顶点的直线将双层三角形剪开,使得展开后的平面图形中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则所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三、解答题9操作与推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一个点来表示,根据下列题意解决问题:(1)已知
4、x=2,请画出数轴表示出x的点:(2)在数轴上,我们把表示数2的点定为基准点,记作点O,对于两个不同的点A和B,若点A、 B到点O的距离相等,则称点A与点B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例如图2,点A表示数-1,点B表示数5,它们与基准点O的距离都是3个单位长度,我们称点A与点B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记已知点M表示数m,点N表示数n,点M与点N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I若m=3,则n= ;II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n= ;对点M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M表示的数乘以23,再把所得数表示的点沿着数轴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N,若点M与点N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求点M表示的数;点P在点Q的左边,点P与点Q之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
5、度,对Q点做如下操作: Q1为Q的基准等距变换点,将数轴沿原点对折后Q1的落点为Q2这样为一次变换: Q3为Q2的基准等距变换点,将数轴沿原点对折后Q3的落点为Q4这样为二次变换: Q5为Q4的基准等距变换点,依此顺序不断地重复变换,得到Q5,Q6,Q7Qn,若P与Qn两点间的距离是4,直接写出n的值10如图,矩形ABCD中,ACB=30°,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放在两对角线AC,BD的交点处,以点P为旋转中心转动三角板,并保证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于边AB,BC所在的直线相交,交点分别为E,F(1)当PEAB,PFBC时,如图1,则的值为 ;(2)现将三角板绕点P逆时针旋转(0
6、°60°)角,如图2,求的值;(3)在(2)的基础上继续旋转,当60°90°,且使AP:PC=1:2时,如图3,的值是否变化?证明你的结论11阅读材料如图1,三角形中,三角形的面积为10,为底边上一点,垂足分别为,易证解题过程如下:如图,连接,结论:过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一点作两腰的高,两条高线之和等于等腰三角形面积的2倍再除以腰长类比探究如图2,在边长为5的菱形中,对角线,点是直线上的动点,于,于填空:对角线的长是_;菱形的面积是_探究:如图2,当点在对角线上运动时,求的值;拓展:当点在对角线和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之间的数量关系12综合与实践问题背
7、景: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纸片为操作对象,进行相一次相关问题的研究 下面是创新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研究的问题, 如图一,ABCDEF, 其中ACB=90°,BC=2,A=30°操作与发现: (1)如图二,创新小组将两张三角形纸片按如图示的方式放置,四边形ACBF的形状是 ,CF= ; (2)创新小组在图二的基础上,将DEF纸片沿AB方向平移至图三的位置,其中点E与AB的中点重合连接CE,BF四边形BCEF的形状是 ,CF= 操作与探究 :(3)创新小组在图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探究,将DEF纸片绕点E逆时针旋转至DE与BC平行的位置,如图四所示,连接AF, B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53 12 压轴 实验 操作 备战 2021 中考 数学 解题 方法 系统 训练 全国 通用 原卷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84633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