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建筑结构规范大全》GB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pdf
《《2021建筑结构规范大全》GB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建筑结构规范大全》GB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pdf(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 D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T echnicalcodeformonitoringofbuildingeX caV atlonenglneerlng2 0 0 9一0 3一3 1发布2 0 0 9一0 9一0 1实施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房和 城 乡 建 设 部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T echnicalcodeformonitoringofbuildingexC aV atlonenglneerlngG B5 0 4 9 7一2 0 0 9主编部门:山东省建设厅批 准部门:中华人 民共
2、和 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0 9年9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 0 0 9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 B5 0 4 9 7一2 0 0 9山东省建设厅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杯地北里甲1 1号国宏大厦C座4层)( 邮政编码:1 0 0 0 3 8电话:6 3 9 0 6 4 3 36 3 9 0 6 3 5 1)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 0X11 6 8毫米1/3 2 3印张7 5千字2 0 0 9年8月第l版2 0 1 0年1 1月第2次印刷印数3 0 1 0 1一4 0 2 0 0册统一书号:1 5 80 1 7
3、72 2 1定价:巧0 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乡建 设部公告第2 8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基 坑工程 监 测 技 术 规 范为国家标准,编 号 为G B50 4 9 7一2 0 0 9,自2 0 0 9年9月1日起 实 施。其 中,第3.0.1、7.0.4(1、2、3、4、5、6、7、8、9、1 0)、8.0.1、8.0.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 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组 织中国计划 出版社 出版发行。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二0 0九年三月三十一日言R lJ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 部关于 印发“2 0 0 6年工程建设标
4、 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 0 0 67 7号 文)的要求,由济南大学会同1 0个单位共同编制完成。本规范是我国首次编制的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调查 总结了近年来我 国建筑基 坑工程监测 的实践经验,吸收 了国内外相关科技成果,开展 了多项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专题研究报告。本规范的初稿、征求意见稿通 过各种方式在全国范 围内广泛征求了意见,并经多次 编制工作会议讨论、反复修改后,形成送审稿并通过 了审查。本规范共有9章和7个附录,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监测项 目、监测点布置、监 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频率、监 测报警、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等。
5、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 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 由住 房 和城 乡建设 部负责管理 和 对 强制性 条 文 的解释,山东省建设厅负责日常管理,济南大学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 的解释。为了提高本规范的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 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 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 和建议反馈给济南大学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 范管理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济微路1 0 6号,邮政编码:2 5 0 0 2 2),以便今后修订 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 和主要审查人:主 编 单 位:济南大学莱西市建筑总公 司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协会参 编 单 位:主要起草人:主要
6、审查 人: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青岛建设集团公 司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济南鼎汇土木工程技术有 限公 司济宁华园建筑设计研究院有 限责任公 司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 限公 司刘俊岩应 惠清孔令伟陈善雄张波王松山顾浩声刘观仕任锋张道远王美林张同波王成荣史春乐张行良丁洪斌孙华明陈培泰高景云蔡宽余叶可 明赵 志络袁内镇桂业馄郑刚高文生张勤焦安亮叶作楷于志军吴才德目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 (4)4监测项 目 , (7)4.1一般规定 (7)4.2仪器监测 , (7)4.3巡视检查 (8 )5监测 点布置 (1 1 )5.1一般规定 (
7、1 1)5.2基坑及支护结构 (1 1)5.3基坑周边环境 , , (1 3)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1 6)6.1一般规定 , (1 6)6.2水平位移监测 、 , (1 7)6.3竖 向位移监测 (1 7)6.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 (1 8)6.5倾斜监测 (1 9)6.6裂缝监测 , , (1 9)6.7支护结构 内力监测 (1 9)6.8土压力监测 , (2 0)6.9孔隙水压力监测 (2 0)6.1 0地下水位监测 , , , 一(2 1)6.n锚杆及土钉 内力监测 (2 1)6.1 2土体分层竖 向位移监测 (2 2)17监测频率8监测报警9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附录A水平位移和
8、竖向位移监测 日报表附录B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日报表附录C围护墙 内力、立柱 内力及 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监测日报表附录D支撑轴力、锚杆及土钉拉力监测 日报表附录E地下水位、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坑底隆起监测日报表附录F裂缝监测 日报表附录G巡视 检查 日报表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2 3)(2 5)(2 8)(3 1 )(3 2)(3 3)(3 4)(3 5)(3 6)(3 7)(3 9)(4 0)(4 1)C ontents1G eneralprovisions2T echnicalterms3B asicregulations4M onitoringitems”4.1G ener
9、alregulations二 , 二 ” ” 4.2I nstrumentmonitoring4.3I nsP ectionand examination , 5A rrangementofmonitoringpoint 5.1G eneralregulations二”. . . 5.2B uildingexcavationandbracingandretainingS trllC tllT e5.3S urroundingsaroundbuildingexcavation 6M onitoringmethodsandprecisionrequirements6.1G eneralregula
10、tions” . 6.2M onitoringof horizontaldisplacement 6.3M onitoringof verticaldisplacement 6.4M onitoringof horizontaldisplacementindeepstratum6.5M onitoringof inclination6.6M onitoringof crack6.7M onitoringof internalforceinbracingandretalningS tructure6.8M onitoringof 5 0 1 1pressure , , 6.9M onitorin
11、gofporewaterpressure6.1 0 M onitoringofwatertable (1)(2)4)(7)(7)7)36.11M onitoringof tensileforceinanchorrodand 5 0 1 1nail . . . . . . . . . . . . . . . . , 二6.12M onitoringof verticaldisplacementin differentS tratllnl7F requencyofmonitoring 8A larmingonmonitoring , 9D ataprocessingandinformationfe
12、edbackA ppendixAD ailyreportonhorizontaldisplacementand verticaldisplacementA ppendixBD ailyreportonhorizontaldisplacementindeepstratum A ppendixCD ailyreportoninternalforceinretainingstructureorcolumn,5 0 1 1pressure,andporeW aterpressureA ppendixDD ailyreportona火ialforceinbracingand tensileforcein
13、 anchorrod and5 0 1 1nailA ppendixED ailyreportonwatertable,groundverticaldisplacement,andupheavalinthebottomA ppendixFD ailyreportoncrackA ppendixGD ailyreportoninspectionandeX aT nlnat1 O nE 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L istofquotedstandardsA 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一(2 1)(2 2)(2 3)(2 5)(
14、2 8)(3 1 )(3 2)(3 3)(3 4 )(3 5)(3 6)(3 7)(3 9)(4 0)(4 1)41总则1.0.1为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 测工作,保证 监测 质量,为信息化施工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做到成果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建筑基坑安全和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制定本规范。1.0.2本规 范适用 于一般土及软土建筑基坑工程监测,不适用 于岩石建筑基坑工程以及冻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土和侵蚀性环境 的建筑基坑工程监测。1.0.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应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 的岩土工程条件、周 边 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制订合理 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 和实施监测
15、。1.0.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 的规定。2术语2.0.1建筑基坑buildingexcavation为进 行建(构)筑物基 础、地 下建(构)筑 物施工所 开挖形 成 的地 面 以下 空 间。2.0.2基坑周边 环境surroundingsaroundbuildingexcava-tlon在建筑基坑施工及使用 阶段,基 坑周围可 能受基 坑影 响 的或可能影 响基 坑 的既有建(构)筑物、设施、管线、道路、岩土体及水系等的统称。2.0.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monitoringofbuildingexcavationenglneeylflg在建筑基坑施工及
16、使用阶段,对建筑基 坑及 周 边 环境实施 的检查、量测 和监视工作、2.0.4支护结构bracingandretainingstructure为保证基坑开挖 和地下结构的施工安全 以及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对基 坑侧壁进行临时支挡、加固的一种结构体系。包括 围护墙和支撑(或拉锚)体系。2.0.5围护墙retainingstructure基 坑周边承受坑侧土、水压力及一定 范 围 内地 面荷载的壁 状结构。2.0.6支撑bracing在基坑 内用 以承受围护墙传来荷载的构件或结构体系。2.0,7锚杆anchorrod一端与围护墙联结,另一端 锚 固在土层或岩层中的承受围护墙传来荷载 的受拉杆件。2
17、2.0.8冠梁topbeam设 置在 围护墙顶部并 与 围护墙连接 的用 于传力或增加 围护墙整体刚度的梁式构件。2.0.9监测点monitoringpoint直接或间接设 置在监 测 对象上 并能反映其变化特征 的观测点。2.0.1 0监测频率frequencyofmonitoring单位时间内的监测次数。2.0.1 1监测报警值alarmingvalueonmonitoring为保证建筑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对监测对象可能 出现异常、危险所设定的警戒值。3基 本 规定3.0.1开挖深 度大于等于sm或开挖深度小于s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 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 以及其他需要监测 的基坑工程应实
18、施基坑工程监测。3.0.2基 坑工程设计提出 的对 基坑工程监 测 的技术要求应包括监测项 目、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等。3.0.3基 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 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 现场监 测。监 测单位 应 编制 监 测 方 案,监测 方案需经建设 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 可,必要 时还需与基坑 周边 环境涉及 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3.0.4监测工作宜按下列步骤进行:1接受 委托。2现场踏勘,收集资料。3制订监测方案。4监测 点设 置与验收,设备、仪器校验 和元 器件标定。5现场监测。6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信息反馈。7提交阶段性监测结果 和报告。8现场监测工
19、作结束后,提交完整 的监测资料。3.0.5监 测单位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阶段的主要工作应包 括:1了解建设方和相关单位的具体要 求。2收集 和熟悉 岩土 工程勘察资料、气象 资料、地 下工程 和基坑工程 的设计资料 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或项 目管理规划)等。3按监测需要 收集基 坑 周 边 环境各监 测 对 象 的原始资料和使用现状等资料。必要 时可采用拍照、录像等方法保存有关资料4或进行必要 的现场测试取得有关资料。4通过现场踏勘,复核相关资料 与 现场 状 况 的关系,确定 拟监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5了解相邻工程 的设计和施工情况。3.0.6监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2建设场地
20、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3监测 目的和依据。4监测 内容及 项 目。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6监测方法及精度。7监测期和监测频率。8监 测报警及 异 常情况下 的监测措施。9监测数据处理 与信息反馈。1 0监测人员 的配备。n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1 2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3.0.7下列基坑工程 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1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2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铁、隧道等破坏后果很严重 的基坑工程。3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4采用新 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5其他需要论证 的基坑工程。3.
21、0.8监测单位应 严格实施 监 测方案。当基坑工程设计或施工有重大变更 时,监测单位应与建设方及 相关单位研究并及 时调整监测方案。3.0.9监 测 单 位应及 时处 理、分析监测数据,并将监测结果 和评价及 时 向建设方及相关单位做信息反馈,当监 测数据达 到监测报5警值时必须立 即通报建设方及相关单位。3.0.1 0基坑工程监测期间建设方及施工方应协 助监测单位保护监测设施。3.0.1 1监测结束阶段,监测单位应向建设方提供以下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规定,组卷归档。1基坑工程监测方案。2测点布设、验收记 录。3阶段性监测报告。4监测 总结报告。4监测项 目4.1一般 规 定4.1.1基 坑工程
22、 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 测 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4.1.2基坑工程现场监测 的对象应包括:1支护结构。2地下水状况。3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4周边建筑。5周边管线及设施。6周边重要 的道路。7其他应监测的对象。4.1.3基 坑工程 的监 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应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 目配套并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 系统。4.2仪 器 监 测4.2.1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 目应根据表4.2.1进行选择。表4.2.1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 目表毓霜撰黔一级二级三级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应测应测应测围护墙(边坡)顶部竖 向位移应测应测应测深层水平位移应测应
23、测宜测续表4.2.1疏盂一逻瞥一级二级三级立柱竖 向位移应测宜测宜测围护墙 内力宜测可测可测支撑 内力应测宜测可测立柱 内力可测可测可测锚杆 内力应测宜测可测土钉 内力宜测可测可测坑底隆起(回弹)宜测可测可测围护墙侧 向土压力宜测可测可测孔隙水压力宜测可测可测地下水位应测应测应测土体分层竖 向位移宜测可测可测周边地表竖 向位移应测应测宜测周边建筑竖 向位移应测应测应测倾斜应测宜测可测水平位移应测宜测可测周边建筑、地表裂缝应测应测应测周边管线变形应测应测应测注:基坑类别 的划分 按 照现行 国家标 准建 筑地 基基 础工程施工质量 验 收规范G B 5 0 2 0 2一2 0 0 2执行。4.2
24、.2当基坑周边有地铁、隧道或其他对位移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设施 时,监测项 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4.3巡视 检 查4.3.1基 坑工程 施工和使用期 内,每天均 应 由专 人 进 行 巡 视检查。4.3.2基坑工程巡视检查 宜包括以下内容:1支护结构:1 )支护结构成型质量;2 )冠梁、围擦、支撑有无裂缝 出现;3 )支撑、立柱有无较 大变形;4 )止水帷幕有无 开裂、渗漏;5 )墙后 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6 )基坑有无 涌土、流沙、管涌。2施工 工况:l)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 )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 支锚设 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3 )场地
25、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 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 否运转正常;4 )基坑周边地 面有无超载。3周边环境:l)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2 )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 出现;3 )周边道路(地 面)有无裂缝、沉 陷;4 )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4监 测设施:1 )基 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2 )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3 )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5根据设计要求或 当地经验确定 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4.3.3巡 视检查宜 以 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 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4.3.4对 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 工况、周边 环境、监 测设施等9的巡视检查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建筑结构规范大全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