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格式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4).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类号: 单位代码:10272研究生学号: 密级:公开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作者姓名:类别:领域(方向):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年 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
2、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上海财经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有关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3、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中文摘要 当前世界经济正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形态也随之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智力资本不仅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为稀缺的资源,也是企业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资源。知识经济使人们对知识和智力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知识、智力取向不断增强,产品与服务的智力资本含量不断提高,智力资本以创新为载体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依附于区域经济系统的区域智力资本,成为区域经济一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
4、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从智力资本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更深层次的挖掘,也是对人力资本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深化和拓展。同时,从智力资本角度研究区域经济价值形成和实现的机理问题,还可以为现实中增强区域竞争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论文依据人力资源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对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和个而论述的基础,以长三角地区为实证分析对象,研究区域智力资本诸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研究的拟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和梳理,发现有关区域智力资本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将智力资本研究
5、从企业管理层面拓展到全国或省际区域经济发展层面。(2)实证研究中,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知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分析指标,开展实证分析。全文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该论文的研究背景,从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阐述研究的价值,阐明本研究的思路和所使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文章的结构安排,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二章主要围绕区域智力资本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展,对国内外以往的研究做了文献综述,结合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机理研究,分析了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机制,为实证分析提供了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基于以往研
6、究的基础,在区域智力资本的价值体系构建上,分别通过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收集了长三角地区12个城市的数据,计算各个指标体系数值,运用spss16.0分别对区域智力资本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区域智力资本各维度的综合计算公式,并对于长江三角的区域智力资本进行差异比较,为下文实证分析奠定基础。第四章为文章的实证分析部分,根据构建的区域智力资本模型和对区域智力资本影响的检验命题,通过对2016年长三角城市的区域智力资本的测量,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一阶偏相关、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检验研究中的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假设命题。最后第五章基于前文实证分析得出结果的基础上,针对长三角区域智力资本的
7、差异性产生原因进行阐述,得出相关结论,并结合当前区域智力资本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智力资本; 区域经济;影响AbstractAt present, the world economy is moving from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ndustrial economy to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s changing from labor-intensive and capital-intensive to knowledge-inte
8、nsiv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economy and knowledge economy, intellectual capital is not only the scarcest resourc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key resource for enterprise value incr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nowledge economy has changed peoples understand
9、ing of knowledge and intelligence fundamentally. In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aimed at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the orientation of knowledge and intelligence has been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and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content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creased. Intellectua
10、l capital with innovation as its carrie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s a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ttached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it has become the source and motive force of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
11、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motive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earch. To study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angl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is to dig deeper into the motive force of regional econ
12、omic development. It also deepens and expands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regional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value from the angl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can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strengthening regional com
13、petitiveness in reality.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human resource theory, economic growth the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ing the Yangt
14、ze River Delta a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bje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elements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main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by searching and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results, we fi
15、nd that there are few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theory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This paper extends the research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from enterprise management to national or provinci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2) i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search based
16、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s less, this paper take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with the higher level of knowledge economy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structs the analysis index, and carries ou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full text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i
17、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paper, expounds the value of the research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expounds the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and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innovation points and shortcomin
18、gs. Play the role of outline.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impact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vious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de
19、velopment mechanism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t home and abroad.The third chapter,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collects the dat
20、a of 12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China and the Year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istics of China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alue system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Calculate the value of each index system, use spss16.0 to carry on factor analy
21、sis to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obtain the comprehensiv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each dimension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compare the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below.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empirical
22、 analysis part of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model and the test proposition of the impact on the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the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in 2016, the data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carr
23、ied out. First order partial correl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empirical studies are us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of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Finally, the fifth chapter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resul
24、ts, for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intellectual capital to explain the causes, draw relevant conclusion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ing the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related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Regiona
25、l economy; impact目录第一章 绪论10第一节 文章研究背景与意义10第二节 研究思路12第二章 文献综述14第一节 智力资本相关文献综述14第二节 区域智力资本相关文献综述16第三节 区域智力资本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22第三章 长三角区域智力资本的差异比较28第一节 数据来源28第二节 数据描述性统计29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智力资本的差异比较29第四章 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30第一节 实证分析30第二节 实证结果检验34第二节 实证分析结果的比较与讨论34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35第一节 结论35第二节 政策建议36参考文献37致谢38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26、 文章研究背景与意义一、选题背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变化,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工和资源配置。人才、信息、资金、商品和劳务在各地区内进行最优配置,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同时,机遇与挑战也同时并存,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各国家、各地区的关键所在,所以各国、各地区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提升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知识与智力成为产品价值的主要来源,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就需要重新定义了。判断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有多少设备和现金流,还有企业拥有多少技术和信息流量等无形资产,拥有多少人力资本。同样,判断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也是要看该地区的智力资本,例如人口的教育水准、拥有的知识存量以及
27、创新的知识流量等。区域智力资本与企业智力资本不尽相同,区域智力资本将智力资本从企业微观层面应用到宏观或者是中观层面,可以是国家智力资本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某个区域,研究区域智力资本可以为准确寻找区域增长点提供有利的路径,也可以丰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地方的区域经济路线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虽然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但较多的还是停留在企业微观研究层面,上升到区域层面的还较少。另外,多着眼于区域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以及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论述性方面的研究,从两者的实证关系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在区域全球化的现在,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竞争力有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如果区域能够发挥智力资本的作用,就会在经济
28、发展中取得一定的竞争力,反之,当该区域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以后,也会对该区域的智力资本投入产生促进作用。所以,对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至关重要。过去中国经济的20年增长中,我国相邻的省市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长三角经济带作为重要的区域经济带在中国经济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随着近年来长三角 本研究选取长三角的12个代表城市:上海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和台州市。高新技术发展,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创新资本的聚集,研究长三角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将其运用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对于解决中国经济不平衡有一定的
29、帮助作用。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文将智力资本的研究从企业微观层面上升到区域层面,并且用实证的方式研究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丰富了区域智力资本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经验,但是在实用性和应用性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的影响还涉及到很多学科,本文对区域经济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提供研究基础。1)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不尽相同,从经济实力看,长江角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研究区域智力资本提出了需求,丰富了区域智力资本理论。2.现实意义我国长期以来重视货币资本的作
30、用,对区域智力资本的价值贡献研究的较少,智力资本的价值已经日益凸显,对区域经济和企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了解区域智力资本价值评价体系,掌握区域智力资本的管理方法,对提升区域经济有一定的帮助。长三角地带经济发达,地理位置相邻,知识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各地区的变革与政策都会带来相互的影响,研究各地区之间的智力资本的异同,可进一步为其他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第二节 研究思路一、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着眼点在于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长三角城市区域智力差异研究,最后对智力资本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区域智力水平和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文中主要采用方法:(一)文献研究法利用本校图书
31、馆和省图书馆大量的藏书和丰富的网络学术资源,对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博士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人大全文数据库、国研网国研报告库、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数据库、超星中文电子图书、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世界科学出版社电子期刊(等中英文文献资源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检索,对有关智力资本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归纳,从中寻找研究的重点,掌握最新研究进展。(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论文通过大量数据,运用图形、表格等统计方法,使统计数据定量分析更有说服力通过因子分析从2006-2016年长三角地区区域智力资本的情况,对不同城市之间的智力资本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
32、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利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一阶偏相关等,探讨区域智力资本对。(三)实证方法及规范分析法本文在理论模型基础上,构建区域智力资本测量模型,将长三角不同区域智力资本进行对比研究,选取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城市化水平,进一步实证分析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二、研究技术路线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究综述结论与政策建议理论分析究综述区域智力资本价维度构建实证分析究综述长三角不同区域智力资本的差异比较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基于长三角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一节 智力资本相关文献综述一、智力资本的概念学术界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近几年也比较多,涵盖的范围较广。智力资本的
33、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ohn Keneth Calbrain)1969年首次提出,他指出:智力资本中的智力不只是单纯的作为“纯粹智力”的含义,而是体现为智力行为,本质上是一种静态无形资产。美国托马斯斯图尔特(Thomas.A.Stewart)认为智力资本是“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得到很多学者认同的是英国安妮布鲁金(Annie Brooking),她的观点用公司可以表示为:“企业=有形资本+智力资本”。胡伯特圣翁奇认为智力资本为人力资本、顾客资本和结构资本三种资本的整合与交互作用,通过有效运用显性及隐性知识产生价值创造,增加组织市场竞争
34、力。加拿大学者尼克邦提斯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著名智力资本学者帕特里克沙利文在价值驱动的智力资本一书中,总结了年智力资本管理大会的成果,把智力资本定义为“可以转化为利润的知识”。艾德文森(Edvinsson)认为智力资本是对企业竞争力作出贡献的因素,包括:专业知识、应用技术、组织经验、顾客关系和职业技巧等,公司市值与企业账面价值之差即是企业的智力资本。国内来说,研究较早的袁丽与艾德文森(Edvinsson)有相同之处,也是认为智力资本是公司市值与企业账面价值之差,可以规范化,也可以施加影响提升智力资本。李平(2005)对于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一般来说,智力资本是组织拥有的
35、、符合组织战略发展需要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以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为存在载体,实质是组织将资源转换为价值的能力。纵观各学者的研究,本文将智力资本界定为:智力资本是组织拥有的、符合组织战略发展需要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以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为存在载体,实质是组织将资源转换为价值的能力,兼具人力资本与无形资产之间的特征。二、区域智力资本相关理论综述(一)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理论20世纪哈罗德和多马从凯恩斯共同研究了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的积累。在研究中,限制技术进步不变的情况下,把劳动力数量的多少来表示劳动力的异质性。但是,在此研究
36、中,把经济增长描述成储蓄率和资本产出率的比值,如果要保持增长的稳定,这个增长率还必须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相等,已经是从方法上大大改变了古典经济增长的研究。(二)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和内生技术模型罗默在对索洛模型的分析中发现,对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资本,另一个是“劳动的有效性”。而后者在索洛模型中的分析是模糊的,没有明确所指,并且又是被看作外生变量而存在的。由此,罗默对“劳动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增长的原始动力是知识积累,资本是增长的关键,资本中包括了人力资本。(三)舒尔茨模型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Shultz,T),的贡献是分不开的。1961舒尔茨在人力资本
37、投资一文中指出,同质资本的简单化假设对资本理论是一个灾难,并首次区分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把增长余值归功于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在制度和不断增长的人的经济价值一文中,扩展了他对人力资本所作过的纯经济分析,把人力资本积累、人的经济价值上升与制度联系起来。从目前已有的理论基础来看,国内外学者在关于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度量方面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一是智力资本动态的或者是增量问题没有解决,缺乏对智力资本贡献过程的度量;二是在智力资本中,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是比较容易度量的,但是人力资本的隐形测量实证研究的还比较少。第二节 区域智力资本相关文献综述一、区域智力资本的概念基于企业智力资
38、本的概念,国内外关于区域智力资本的界定倒是有相同之处。最早将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宏观层面的是外国学者Debra Amidon,他在研究中系统梳理了国家智力资本。Nick Bontis基于此研究,将区域智力资本定义为:当前和未来财富创造的源泉,是企业、研究机构、区域所拥有的隐性价值。Andriesen则将区域智力资本认为是国家或者区域可以利用的,能够产生比较优势的并通过整合能够创造未来价值的所有无形资产。根据以上学者给出的界定,本研究将区域智力资本界定为区域内个人、企业、研究机构、社区以及组织等行为主体中,可以提升区域未来经济的无形资产的加和。二、国内外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综述正如以上综述,迄今很多
39、的研究是基于智力资本的研究,对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也是近年来开始的。区域智力资本起源于企业智力资本,但又有不同之处。企业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企业,而区域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区域,帮助国家或地区确立经济发展的方向。以智力资本为主体的知识创造、积累、共享和运用将成为未来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核心,智力资本决定了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哪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充分发挥智力资本的作用,哪个国家和地区就能够在综合实力的竞争中获取优势。(一)国外区域智力资本研究综述荷兰于2000年发布一份有关经济运行的总结报告:“Benchmarking the Netherlands 2000:On the Thre
40、shold of the new Millennium,指出了有关智力资本的管理是荷兰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迎接的主要挑战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智力资本对于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个地区和国家都愿意将其智力资本情况披露出来,国与国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Philip GMC. Vergauwen(2005)的研究表明,在智力资本披露方面,国别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Vergauwen利用Bontis(2002)的方法,分析了欧洲的荷兰、法国和德国这三个国家上市公司智力资本披露情况,法国的上市公司对于智力资本的披露在三者当中是最多的,其次是德国,最少的是荷兰。同时,该文章还将欧
41、盟国家与Bontis(2002)研究的北美国家进行了对比,指出欧盟国家虽然在上市公司智力资本披露方面有区别,但是整体上是高于同期北美洲的加拿大的。总的来说,欧盟国家对于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北美国家。在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分析研究上,Nick Bontis(2004)引入结构方程模型,对阿拉伯国家的智力资本进行了研究。Bontis首先介绍了阿拉伯国家的自然禀赋及经济发展情况,然后提出阿拉伯国家发展智力资本的三条原则。文章将阿拉伯国家的智力资本分解为人力资本、过程资本、市场资本和再生资本,并在这种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人力资本和教育程度有关,主要用高学历人数占总人口比例、
42、高校教室比率等指标来衡量;过程资本与国家的信息化程度有关,主要用电话线量、电视数及广播收听率等指标来衡量;市场资本与国内外贸易有关,主要用举办会议数目和高端技术出口占GDP的比重等指标来衡量;再生资本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有关,主要用研发费用等指标来衡量。文章结果表明:约旦和埃及两国智力资本的发展水平较高,其智力资本指数高于其他国家。Nick Bontis还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来考察智力资本的四大要素之间以及四大要素和金融资本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在建模之前,提出了6个假设:人力资本对过程资本有正影响:过程资本对再生资本有正影响;再生资本对人力资本有正影响;过程资本对市场资本有正影响:人力资本对金融资本
43、有正影响;市场资本对金融资本有正影响。通过PLS模型得到以下结论:智力资本约占国家金融财富的五分之一。在智力资本的四大要素中,人力资本最为重要。人力资本对其他三大要素有重要影响,是其他三大要素的基础。(二)国内区域智力资本研究综述国内对于区域智力资本研究始于2005年,较国外来说,相对落后。刘晓宁(2005)从智力资本的规模影响区域价值体系、智力资本投入影响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和智力资本的变动影响区域价值的创造三个方面指出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陈钰芬(2006)将区域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关系资本、过程资本和创新资本,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用于评价各地区智力资本状况的综合指标,并通
44、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的区域智力资本及各构成要素进行综合评价,文章指出东部地区智力资本的各个方面发展总体较好,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发展整体偏差,西部地区智力资本发展目前还较为落后。李平(2006)从区域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出发研究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选择。文章首先介绍了区域智力资本的涵义,将区域智力资本界定为符合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个人、企业、研究机构、社区和区域等行为主体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然后通过实证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智力资本现状,并提出区域智力资本开发的基本原则,最后从区域人力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关系资本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45、对策。王学军,陈武(2008)通过定性的理论分析和定量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对湖北省1995-2006年的区域智力资本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回归分析,探索了湖北省区域智力资本各要素的构成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定量关系。赵海林(2008)认为会计制度的局限性不仅会导致公司层次与智力资本相关的财富被隐藏,而且也会导致区域和国家层次与智力资本相关的财富被隐藏。文章在分析了区域层次智力资本三要素的基础上,从智力资本现状、投资预测及智力资本效果三维角度选择指标,建立区域智力资本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华东六省一市这七个区域的智力资本进行了衡量和比较, 针对智力资本区域间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现象提出
46、了促进区域间智力资本和谐发展的建议。袁瑞萍、吴祈宗、韦健(2009)认为区域智力资本狭义上是指为隐藏在区域系统内个人、企业、组织以及产业之中的价值,是现存或潜在的能够为整个区域创造财富的特殊资源,是培育与提升区域未来财富的根源。广义上则指所有可以利用的、能给国家或区域带来比较优势,并能创造出未来财富的无形资源。袁瑞萍等将区域智力资本导航器模型、城市智力资本管理流程模型和在区域财富创造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微观簇群发展模式结合起来,提出了区域智力资本测评及管理模型,为智力资本测评和管理提供了一个集成和综合性的框架。蒲蕙荧、陈和(2010)通过构建指标评估了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区域智力资本水平,并进行
47、了相关性分析,研究得出:广东省区域智力水平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区域智力资本的4种构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所差异,省内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区域智力水平的不平衡。张秀萍、柳中权(2011)以辽宁省为主要研究城市,探索构建了区域智力资本的主要构成要素,通过对区域智力水平与区域经济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正相关,区域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区域创新资本与区域经济也成正相关关系,提升区域智力资本需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路军(2013)在探讨了区域智力资本的四个构成因素的影响之后,分别对三级指标进行了探讨,得出:在人力资本方面,提升区域教育水平和人口健康状况,在关系资本方面,增加技术交易额,在结构资本方面,增强社会保障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在创新资本方面,增强产权保护力度。张运华、吴杰(2017)通过5年面板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对东、中、西部区域智力资本进行比较,研究了区域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智力资本对经济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市场资本以及更新资本弱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综上所述,关于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证研究都相对匮乏,本文从区域智力资本的定义出发,将区域智力资本分为区域人力资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