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移动网络的组网仿真实现.docx
《-LTE移动网络的组网仿真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移动网络的组网仿真实现.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LTE 移动网络的组网仿真实现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陶登然学号159120614指导教师董钢职称副教授2019 年 4 月 20 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工程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
2、意。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年月日重庆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摘要I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ICT的发展,人们开始由有线网络进入无线网络的智能化时代,3G 向 4G 的跨越,以及 4G 向 5G 的跨越,都体现了 4G 技术担任通信行业的主力军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的 GSM 网络基本实现了全域覆盖,3G 已完成其作为 4G 过渡技术的使命,也在渐渐退网,LTE网络也基本完成了无缝覆盖,现三大运营商都已用上了LTE-Advanced技术,LTE 无论是从技术实现还是从市场需求都具有良好的先天优势。本文以 LTE 移动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南京 Com-Way 全网仿真软件从基础硬件设备到各个设备
3、间的连线再到参数配置,同时结合 LTE 移动网络的各项关键技术、扁平的网络构架、华为的硬件设备、PTN 的传输组网方式以及合理的网络数据规划,进行跨业务区的室外宏站综合组网仿真。通过软件仿真将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实现不同区域内漫游组网,不同业务区的两台手机之间的业务互通。关键词:移动通信 LTE 关键技术 PTN重庆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ABSTRACTII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CT,people began to enterthe intelligent era of wireles
4、s networks from wired networks.The leap from 3G to 4G and theleap from 4G to 5G all reflect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4G technology as the main force in thecommunications industry.At present,Chinas GSM network has basically achieved global coverage.3G hascompleted its mission as a 4G transition techn
5、ology,and is gradually withdrawing from thenetwork.The LTE network has also basically completed seamless coverage.Now all threeoperators have used LTE-Advanced.Technology,LTE has a good innate advantage both in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and in market demand.This paper takes LTE mobile network as the
6、research object,and through the Com-Waynetwork simulation software of Nanjing,from basic hardware devices to the connectionbetween various devices and parameters,combined with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LTE mobilenetwork,flat network architecture,Huaweis hardware devices,PTN transmission networkingmeth
7、ods,and reasonable network data planning,for the simulation of outdoor macro stationsacross the service area.The software is used to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to realize the roamingnetworking in different areas and th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the two mobile phones indifferent service areas.Keywords:T
8、elecommunication;LTE;Key;technology;PTN重庆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51.1 研究意义.51.2 移动通信的发展.51.3 研究方法.21.4 课题内容.22 关键技术.32.1 LTE 长期演进.32.1.1 OFDM 技术.32.1.2 MIMO 技术.52.1.3 ICIC 技术.62.2 PTN 分组传送网.62.2.1 PTN 概述.62.2.2 PTN 概述.73 软件介绍和设计思路.83.1 Com-Way 全网仿真软件概述.83.2 软件界面介绍.93.3 总体设计思路.113.3.1 业务区域规
9、划思路.113.3.2 基站和客户端规划思路.113.3.3 核心网间组网规划思路.113.3.4 设备参数规划思路.124 仿真设计过程.134.1 硬件设备规划.134.1.1 重庆 1 栋基站配置.144.1.2 重庆野外基站配置.184.1.3 重庆核心网配置.214.1.4 北京 4 栋基站配置.264.1.5 北京中心机房配置.284.1.6 上海业务区配置.304.2 参数配置.31重庆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目录4.2.1 号码规划.314.2.2 硬件板卡规划.324.2.3 IP 及链路规划.324.2.4 无线资源规划.334.2.5 设备连接规划.354.3 故障处理及业务
10、验证.355 结语.41参考文献.42致谢.43重庆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目录1 绪论1.1 研究意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经由 2G(GSM)到 3G(CDMA)再到我们现在的4G(LTE)的演进,使得用户的感知逐渐提高,在通信范围、服务质量以及数据传输速率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当下的 4G 网络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使其成为当今通信网络的主力军。1.2 移动通信的发展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起源于 20 世纪 20 年代,直到 70 年代中期,才迎来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在移动通信发展的几十年里,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从最开始的第一代模拟通信,由于系统采用模拟制式,
11、导致主要的语音业务的中断率高,且频率利用率差。后来随着数字信号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达到传输模拟信号的效果。而且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较强的保密性,且差错易恢复,数字通信比模拟通信能承载更多的业务类型。使得人们开始发展数字通信1,于是有了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loble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GSM 采用的是数字信号的传输,使用时分复用的多址技术(TDMA),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但由于其核心交换依旧采用的是电路交换,使得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故有了 2.5G(GPRS)。它相对于 GSM 突破了电路交
12、换对数据传输的限制,引入了分组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单元 SGSN 和 GGSN,把原来的固定时隙分配变成统计时分复用,从而使数据传输有所突破2,成为了 2G 和 3G 间的过渡技术。后来随着人们对数据业务速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于是基于码分多址的 3G 技术诞生了,其主要标准有 WCDMA、CDMA2000、TD-SCDMA。其中 TD-SCDMA 是中国自主提出的一种基于异步 TDD 模式的 CDMA 技术,该技术极大的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与GPRS 相比速率由较大的提升,在静止状态下速率能达到 2Mbps,慢速移动能达到384Kbps,高速移动环境下达到 144Kbps3。但这依旧满足不了人们对数
13、据业务的需求,但由于其带宽有限限制了其速率的提升,故也就开始向 4G 发展。4G 为了满足用户更高的速率要求,采用了 20M 的大带宽,结合新的多址技术:OFDMA,以及新的空口技术:MIMO,使得用户的速率有了质的飞跃,达到 100Mbps。同时,5G 技术为了提升数据业务的速率,以及更低的网络时延和更好的与物联网的结合实现万物互联,将采用更大的高频带带宽,其带宽将达到 100M,速率能达到10Gbps,同时时延能降低到 0.1ms。移动通信经过 1G 到 GSM 到 CDMA 到 LTE 再到将来的 5G,由用户体验的速率在 2G重庆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1 绪论2是“走的速率”,到 3G
14、 变为“自行车的速率”再演进到 4G“高铁的速率”,再到将来5G 的“飞机的速率。”可以看出通信技术的进步,我们也该跟上时代的步伐,熟练掌握当下 LTE 技术。1.3 研究方法由于现实原因,不可能对现网的基站设备、传输设备、核心网等设备进行操作,故基于南京 Com-Way 全网仿真平台,进行 LTE 移动网络的综合组网仿真,使学习过的移动通信与接入技术、通信网组织与结构等通信技术课程以及交换与传输技术等传输技术相关课程与 LTE 移动网络的各项关键技术、网络构架、硬件设备、传输资源、核心交换、组网方式等知识综合运用,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增强动手运用能力,透彻地掌握当下改变人们生活的移动网络技
15、术从而掌握通信工程师所具备的相关专业技能。1.4 课题内容本文共分为五章。第 1 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该设计的选题背景、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各代技术的特点、仿真意义及各章概述。第 2 章为 LTE。简单介绍了 LTE 的概况、特点,然后详细描述了 LTE 的三大关键技术。第 3 章为 PTN。对现网广泛使用的 PTN 技术概念以及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 4 章为仿真过程。该部分是该设计的核心内容,先对仿真软件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之后详细地从总体设计思路到硬件设备规划、布置再到各项参数配置,最后到仿真结果验证和故障处理讲解了整个仿真的各个步骤。最后对整个设计进行了总结以及讲述了该设计对
16、我自己的深远意义。重庆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1 绪论32 关键技术2.1 LTE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在 2004 年的 3GPP 的多伦多会议上被提出,其实它并不是真正的 4G 技术,而是被称为 3.9G 的一种 3G 向 4G 技术发展演进的一个过渡技术4。我国对于 LTE 技术的研究也有重大贡献,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TD-LTE 得到了 3GPP 组织的认可,并列为 LTE 的两大主流技术之一,且得到了大部分电信设备运营商的青睐。我国的 LTE 项目是基于 3G 时代的 TD-SCDMA 技术和 WCDMA 技术对应发展成为 TD-LTE
17、和 FDD-LTE。LTE 技术与以往的 3G(CDMA)技术相比采用了 OFDM和 MIMO 作为无线网络演进的标准,改进并且增强了 3G 的空口接人技术5,并具有很多的优点,其技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更高的通信速率,在 20M 系统带宽的配置下 TD-LTE 的下行峰值速率可以达到100Mbit/s,上行峰值速率达到 50Mbit/s,FDD-LTE 的下峰值速率可以达到 150Mbit/s,上峰值速率达到 50Mbit/s,网络运行速度有质的提升6。灵活的带宽配置,LTE 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能够实现同频组网且支持 6 种不同的带宽配置,分别为 1.4Mhz、3 Mhz、5 Mhz
18、、10 Mhz、15 Mhz、20 Mhz 的带宽配置且在 LTE-A 版本中还支持载波聚合技术。扁平化网络构架,LTE 技术的业务全是基于 PS 域形式实现的,相较 3G 去除了RNC 以及电路域,将 RNC 的功能分到基站侧和核心网侧,使得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整个系统通过分组交换完成信令、数据的交换,简化信令流程,提高效率。更低的时延,LTE 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无线网络的时延,资源调度的周期为 1ms 以及有不同的资源调度算法,采用扁平的网络构架,不仅解决了网络兼容问题,还有效的降低网络时延,提升网络速度7。LTE 在技术方面有很大的优势,LTE 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正交频分多址(OF
19、DM)技术、多天线 MIMO 技术和 ICIC 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2.1.1 OFDM 技术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也叫正交频分多址技术,本质就是一个频分系统,与传统的多载波调制(MCM)相比,OFDM 调制的各个子载波间相互重叠但能够保持正交,使得有限的频谱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如图 2.1 所示:重庆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2 关键技术4其基本原理是将信道分成许多较小的子信道,将高速的串行数据流通过串并转换成低速并行的数据流,将并行的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由于每个子信道
20、的带宽很小只有 15Khz,远远小于其相干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衰落可以看成是平坦性衰落,能够有效的消除符号间的干扰8;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也相对变得容易。OFDMA 技术有以下优点:在时域上抵抗多径效应所带来的码间干扰(ISI),码元的长度越长码间干扰 ISI就越低,码元的速率也会降低,而 OFDMA 技术就是以多路低速并行的数据流来传输,然后将并行的数据流合路,这样既满足用户高速率的要求,又能很好的解决 ISI,但增加码元长度只能使码间干扰减小,但并不能完全除去,要想消除码间干扰则需传输具有保护间隔的数据流,但这样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故引入了循
21、环前缀 CP。CP 就是将码元的尾部补充到保护间隔中,这样既满足了子载波的正交性又消除了码间干扰。如图 2.2 所示。图 2.1 OFDM 频谱图 2.2 循环前缀 CP重庆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2 关键技术5OFDM 系统抵抗多径效应的能力和能覆盖范围都由 CP 的长度来决定。为了满足较大覆盖半径的小区覆盖要求,LTE 系统采用的是两套前缀循环方案,需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9。频域上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简化接收机的信道均衡操作。在信道带宽较小、采用多载波调制的情况下,每个子信道上的衰落可以看成是平坦性衰落,故可使用线性均衡器,易实现,若使用单载波进行调制,则均衡器就比较复杂也不容易实现。
22、2.1.2 MIMO 技术MIMO 技术名为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即多输入多输出,输入的和输出的都是数据流,是 LTE 的新的空口技术,主要功能是利用多径衰落和空间信道的不相关性,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信道容量及频谱利用率或是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10。MIMO 共有 8 种传输模式,分别为 TM1:单天线模式、TM2:发送分集、TM3:开环空分复用、TM4:闭环空分复用、TM5:多用户 MIMO、TM6:RANK=1 的预编码、TM7:单流波束赋形、TM8:双流波束赋形这 8 种模式可以带来分集增益、波束赋形增益、空间复用增益。分集
23、增益主要为 TM2 模式,其主要原理是将数据流由一路数据流变为两个与原数据流一致的数据流,然后通过两个天线体系的不相关的信道发送到接收端接收这两路数据流,再恢复出原数据流,即使有一路信号被干扰,接收端还能通过另一路数据流来解析出原数据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波束赋形增益主要为 TM7、TM8 模式,使用小间距的天线阵列和较多的天线单元,利用电磁波的干涉原理,使天线主波瓣对准正在进行业务的用户,波的干涉形成的零点对准干扰用户。从而降低了小区干扰,提高了峰值速率,同时再主波瓣对准的方向上还增强了小区覆盖,提升系统可靠性和有效性。空分复用增益主要为 TM3、TM4、TM5 模式,基站将占用相同时频资源
24、的多个数据流发送给不同用户,下行同时支持 SU-MIMO 和 MU-MIMO,提升系统的有效性。单用户的 MIMO 是基站发出两路不同数据流,两路数据流由同一个用户接收,如图 2.3 所示,此方式可以提高用户的速率多用户的 MIMO 同样也是基站发出两路不同的数据流,但接收由两个用户接受,如图 2.4 所示。重庆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2 关键技术6对于单个的用户,速率并没有得到提升,但对于整个系统容量得到了提升。2.1.3 ICIC 技术ICIC(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为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小区间的干扰主要来自于同频组网带来的干扰,是目前 L
25、TE 系统抗同频干扰的主流技术,主要是为了保证系统吞吐量不下降,以及提高边缘用户的谱效率11。ICIC 共分为三大类,1.干扰随机化技术:包括加扰、交织、调频传输等技术,使用序列的干扰随机化避免干扰;2.干扰消除技术:包括发射端波束赋形、IRC 等技术抑制干扰提升系统有效性;3.干扰协调技术(ICIC):包括频率资源协调、功率资源协调、时域等资源协调,通过管理无线资源使得小区间干扰得到控制,是一种考虑多个小区中资源使用和负载等情况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案。具体而言,小区间干扰协调 ICIC 可以从资源调度的方式分为:部分频率复用、软频率复用和全频率复用;从资源调度的周期分为:静态分配、半静态分配、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TE 移动 网络 组网 仿真 实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