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书屋诗钞》研究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梅花书屋诗钞》研究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花书屋诗钞》研究 .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 莞 理 工 学 院 城 市 学 院东 莞 理 工 学 院 城 市 学 院学 位 论 文 版 权 使 用 授 权 书学 位 论 文 版 权 使 用 授 权 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 20 02020 年 5 5 月 1818 日摘
2、摘要要周序鸾(约 1785-约 1844),字拜嘉,号孟翔,今东莞市常平镇岗梓村人,有诗集梅花书屋诗钞。该诗钞记载了周序鸾的一些行迹、交游,也披露了他的内心世界。其诗歌题材广泛,主要内容有:纪游诗、送别诗、感时忧民诗、山水田园诗和题画咏物诗。其诗多作硬语,反映社会现实和自身的无奈;多以现实的场景、景物入诗,诗画结合;讲究立意构思,绪密思清。关键词:关键词:周序鸾梅花书屋诗钞硬语AbstractZhou xuluan(about 1785-1844),a native of Gangzi village,Changping Town,Dongguan City,has a collection
3、of poems and essays called plum blossom bookhouse poetry note.The poem records some of Zhou xuluans deeds and friends,andalso reveals his inner world.His poems have a wide range of themes,including:Travel poems;farewell poems;poems about people when they feel sad;landscapepastoral poems and poems ab
4、out things with paintings.Most of his poems are hardlanguage,reflecting social reality and his own helplessness;most of his poems arebased on realistic scenes and scenery,which are combined with poems and paintings;he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ion of his mind and his thoughts are clear.Key words:
5、Zhou shuluanplum blossom poetry noteshard language目目录录一、引言一、引言.1二、周序鸾诗歌的内容分类二、周序鸾诗歌的内容分类(一)纪游诗.1(二)送别诗.5(三)感时忧民诗.7(四)山水田园诗.10(五)题画咏物诗.12三、周序鸾诗歌的艺术特色三、周序鸾诗歌的艺术特色(一)多作硬语,反映社会现实和自身无奈.16(二)善于环境描写,诗画结合.18(三)讲究立意构思,绪密思清.19四四、结语结语.22参考文参考文献献.23致致 谢谢.241周序鸾梅花书屋诗钞研究周序鸾梅花书屋诗钞研究陈嘉慧一、引言一、引言周序鸾约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字拜
6、嘉,号孟翔,今东莞市常平镇岗梓村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乡试中式,至道光丙戌(1826)任命知县发陕西大府,委理积牍,以办事明断果决著称。后丁祖母艰归,服丧已毕,母又卒,于是不复出。他自少失怙,家甚贫,然能孜孜自学,为置典籍以长学识,常散其赀而不惜。他嗜古,尤酷爱金石书画,不吝重价以购之。居家,不问家人生产,与龙沙僧不齐等交游,情谊甚笃。他个性洒脱,然应事沉毅,为乡邻所重,约卒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享年 60 岁。”1周序鸾于岗梓村修建梅花书屋,著有梅花书屋诗钞。今传梅花书屋诗钞,有清刻本。该诗钞收录古体诗、近体诗共一百三十六题 161 首,这些并非周序鸾诗的全部,据其序言“遗稿
7、散失不少。”2该诗钞记载了诗人的一些行迹与交游,也披露了他的内心世界,细读其诗可体味到他的愁苦与忧愤。二、周序鸾诗歌的内容分类二、周序鸾诗歌的内容分类周序鸾的诗歌题材广泛,大致内容可分为五类:纪游诗、送别诗、感时忧民诗、山水田园诗和题画咏物诗。下面按此分类对诗歌进行论述。(一(一)纪游诗)纪游诗周序鸾数次赴京会试,后以知县发陕西大府,孑然一身,独自踏上未知的路途,沿途所见的景物,触景伤情,他将愁苦寄托于景物之中,写羁旅之苦、别离之殇,从而抒发他内心孤独、凄凉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此类诗约有 60 首。如度庾岭:离家已廿日,计程亦千里。晨起催度岭,仓皇戒行李。篮与行宿雾,残梦坠阪坻。新闻人语杂,数
8、家聚成市。百货役千夫,逐逐附膻蚁。寒梅扑鼻来,乱山迎面起。一关踞云巅,南北判尺咫。徘徊雁回峰,历历字谁纪。四字万古愁,一读一流涕。南望心目酸,家乡渺何在。悬知倚门人,寸心随远迩。关河跋涉艰,总人亲心里。2真愧远游身,不可以为子。前路尚漫漫,何时归度此。誓归事躬耕,不索长安米。晨夕聚团圆,蔬食亦欢喜。庾岭,为五岭之一,在江西省大庾县南,岭上多植梅树,故又称梅岭。首句交代出行的时间以及路程的遥远,离开家已经二十多天,路程差不多已达千里,早起被催促着赶路度过庾岭,仓皇收拾了行李继续赶路,背上行囊还看到晨雾,未做完的梦坠落坡岸。继续前行,渐渐听到吵杂的人语声,数户人家聚成一个小集市,场面十分热闹,商品
9、琳琅满目,人群熙攘如蚂蚁。终于要跨越艰险的山坡,高峻的山脉直插云巅,像把南北用尺子分割开一样,可见道路险峻,路程艰辛。其中这一句表达的情感十分强烈“四字万古愁,一读一流涕。南望心目酸,家乡渺何在。悬知倚门人,寸心随远迩。关河跋涉艰,总人亲心里”家中寄来的那简短的文字饱含着万世万代的愁绪,无法消散,每次细读都让人泪流满面。想要回望自己的家乡却无迹可寻,心里愈是愁苦心酸,思念之情萦绕心头,倚靠在门旁的母亲,牵挂的心早已跟随在儿子身旁。前路漫漫何时才能重回故乡,难以接受分离的相思之苦,最后一句“誓归事躬耕,不索长安米。晨夕聚团圆,蔬食亦欢喜”这两句话直接表明诗人志向与决心,发誓要回到家乡宁愿做个躬耕
10、者也不愿意北上京都担任一个小官,可以看出诗人厌倦宦游之途,只求早日能和家人团圆,就算吃蔬菜粥羹也会觉得心满意足。又如过七盘山:盘攀峰相连,奇险状各逞。劈疑斧借鬼,锐怪石化笋。攀跻愁榨猿,飞渡倦鸟隼。目难千里穷,路只一线引。肩兴难觉稳,足迹不容并。上苦阶梯绝,下瞰溪润静。百转出石罅,万仞落人影。初行犹贯鱼,转盼若断梗。盘曲蚁穿珠,层踏足摩顶。升忽若登天,降又驾入井。愈转愈出奇,一步一自省。行难免失足,忆着尚缩颈。约行六十里,始获安平境。渐渐有人家,离离见秋景。柿熟满眼圆,枣落当头打。投店刚及炊,入门先索著。驾魂尚未安,诗思已欲骋。振笔且直书,造词无暇整。聊当痛定思,留与后来警。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
11、度过七盘山时所见的情景,高攀的山峰相连,形态各异,仿佛用斧头劈过一样,尖锐的石头像竹笋一样挺拔。猿猴与飞鸟都觉得难以越过这个地方。眼睛看不尽千里的山峰,道路窄的如一条线。为了能顺利通过七盘山,动作只好小心翼翼,肩膀难以平稳放松,两个脚都不能够并在一起3行走,往上走阶梯让人叫苦不绝,往下看就是潺潺的溪水。前进道路艰难如蚂蚁穿珠、登天入井。每走一步就反思自己总结经验,遇到失足的时候,惊险的画面历历在目让人心生畏惧,走过六十里的路程,终于到达了平安的境地。渐渐看到有人家,满山的秋景,柿子熟透、枣子落地,好一个丰收的场景。攀登过七盘山的后怕仍然惊魂未定,但是诗的思绪已经在脑海驰骋。挥笔直书,早已不顾及
12、造词是否工整。姑且用来痛定思痛,告诫以后来此地的人。诗人虽然经历了羁旅之苦,但是他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在登山的过程中顿悟出人生的哲理,引发后人的思考。诗人远离家乡,最舍不得的就是他的母亲,浓浓的骨肉亲情,是无论被分隔多远都不会减退,他用深情的笔墨描绘出母子真实的内心情感,让人读起来都为他的拳拳的母子深情而动容。如游子吟:亲在勿远游,远游伤亲心。亲心不自道,不道愁更深。忆我初出门,母心尤更惔。翻恐游子伤,故作宽慰谈。自言筋力强,步履克自任。甘旨且无虑,汝妇贤可钦。晨夕足承欢,汝弟和且耽。道远亦无伤,平安有书函。语语强自解,实从儿心探。可知慈母心,时时逐风帆。山河共登涉,朝暮共晴阴。寸心役
13、万里,魂梦安能恬。嗟嗟远游子,此意应共谙。人子有贤愚,慈亲无别忱。显扬休借口,荣名非所贪。但能乐团圆,菽水也至甘。事亲能几时,少小徒娇憨。及壮亲已老,喜惧心常参。纵能及时食,世难报二三。况复远行役,动隔北兴南。以此思亲心,亲心何以堪。生女远适人,生子成商参。有子不长聚,何为重生男。亲在勿远游,远游伤亲心。亲心不可见,请听游子吟。全诗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游子离家时的情景,反映出漂泊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依依不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写到游子路途上的艰辛,由此勾起心中所感,因此触发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开头“亲在勿远游,远游伤亲心”一句总起全文,道出远游会使自己的双亲感
14、到伤心这一道理,回忆起自己刚出远门的时候,母亲十分担忧,但又害怕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说出安慰孩子的话,好让孩子放心出门。路途再遥远,一封家书寄托着深厚的情感,路途艰辛不仅要登过高山,涉过河流,母亲的心像风帆漂泊不定,唯有希望孩子能做一个造福百姓的好官,不贪图荣华富贵,期待团圆之日,苦尽甘来。作为子女,应尽孝道赡养父母安享晚年。写下这首4诗表达自己远在他乡的伤感,以此纪念一份对家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离别的思绪总让人惆怅,诗人在临行之前为了纪念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于是将内心的情感化成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真切祝福与依依不舍之情。由于诗人常年奔波,他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家人,离家远行的游子最渴望的事情就
15、是收到家书了,那么当他真的收到了家书又是怎么样的心境呢?如得家书:得家书万里得一书,得书心复懆。未知书云何,开读先草草。大意得平安,心定始细讨。词意幸无他,积怀一朝扫。眠食觉稍安,梦亦少颠倒。这首诗的第一句“万里得一书”,表明诗人对家书热切而强烈的期盼,得到家书以后心情越是忐忑紧张,害怕书中说家中发生不好的事情。于是先匆匆地扫一眼,得知大意是平安以后,心里安定下来才开始仔细探讨具体的内容,幸好没有让人担忧的事情发生,在心中所积的担忧即刻就被扫除。这以后睡觉才睡得安稳,吃饭才觉得易咽,做梦的时候才不会梦见与现实相反的事情。整首诗把诗人的心理活动刻画的真实细腻,反映众多像诗人一样离家千里的游子也有
16、同样的心境,给人以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又如黄鹤楼:不见当年跨鹤仙,登楼凭眺浩无边。西飞缥缈云连岳,东望苍茫水接天。如此江山迟我到,后来诗句几人传。倚栏欲借梅花笛,吹破春愁化碧烟。诗人登临黄鹤楼,登高远望,眼前所见的磅礴景象浩荡无边,不由得让人触景生情,于是诗意大发,才思泉涌。“西飞缥缈云连岳,东望苍茫水接天”这一句将黄鹤楼的景象描绘地十分传神,让人读了以后都感觉画面呈现在眼前。向西飞去的大雁在云雾缥缈中若隐若现,高耸的山脉仿佛与白云相连,东望引申为思念故乡,苍茫辽阔的水面上映照着天空,好一幅水天相融的景象,让人5赞叹不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此壮美的河山,当年也有不少文人志士在此留下千古名篇
17、,于是诗人心中感慨前人的佳作难以超越,存有敬佩之意。凭靠在栏杆上,想要借助梅花笛吹奏一曲,好将春日的愁绪与思想的惆怅化作一缕碧烟随风飘散吧。又如兖州途次:万里南归路尚赊,轮蹄尽日逐飞沙。时平古成闲荒草,日落秋原啄老雅。投市人归挑枣栗,筑场农暇话桑麻。劳人易动田园兴,争奈年年又别家。这首诗首先描写了南归的路途尚且有万里之遥,滚滚的车轮、踢踏的马蹄不停歇地把黄沙扬起。时世承平,边疆古老的城堡已经长满了荒草,“雅”通“鸦”,乌鸦,暗喻愁苦之情。落日下的秋原仅有数只在啄食的老鸦,给人的感觉十分悲凉与寂寥,渲染了一种寂寞孤独的氛围。沿途所见悠闲的农事活动,赶着去集市的人在挑选着枣栗,在建筑场地的人们在闲
18、谈着农事,却更加显得诗人的落寞与奔波。尾联一句议论抒情“劳人易动田园兴,争奈年年又别家”,“别”字与首联“归”字相照应,点明诗意。忧伤的人总是容易产生退隐田园的兴致,怎奈每年都要远离自己的家乡。全诗运用记叙与抒情为一体的手法,从描写生活的场景来看,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反衬出羁旅之苦、对离家的惆怅与不舍之情。除了以上所例,诗人还有部分诗歌善于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抒发内心的愁绪,如清江舟夜中的:“昨夜风声今夜月,两般天气一般愁”,登上前人游历过的滕王阁,也忍不住缅怀古人,怀古伤今,又如滕王阁:“过客岂无词赋手,悲歌徒对落霞红”,路过扬州的廿四桥,玉箫入耳,醇酒入喉,写下扬州:“扬州明月珠江
19、水,旧恨新愁较谁多”,再如扬州夜泊:“十二曲栏红映水,客魂欲断一只萧”,以及江口阻风望金沙寺:“愁风愁雨年来惯,且作倪黄画意存”。从这些诗歌中都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真实细腻,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他的愁苦与哀伤。(二)送别诗(二)送别诗诗人孤身一人远赴他乡,辗转奔波,饱受思乡之苦,体会到人情冷暖,世6态炎凉,再加上他得不到重用,一心求名京都而不得,任职秦中可谓大材小用。因此,诗人留下送别诗对自己的挚友表达深厚的友情,用以互相激励劝勉,同时也不禁感慨世态的无奈与不公、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此类诗约有 25 首。如赴官秦中留别故园诸子十首(蔡槐卿比部)其一:虚负人间四十春,可怜如梦
20、复如尘。三年枉食神仙学,七尺空成傀儡身。到手功名同腐鼠,回头身世又劳薪。诸君底事催行急,岂有苍生望我频。这首诗写到作者赴京为官前留别所作,耗费四十载的青春去考取功名,结果却不尽人意虚度了四十年光阴,辜负了美好的时节,又像作了一场梦,却变作尘土一般渺小。枉费读了三年的圣贤书,堂堂七尺男儿竟成了傀儡,得不到重用。即使得到了所谓的功名也如同腐鼠,回首人生的经历四处奔波劳碌。诸位为何事催我赶快行动起来,又怎么会有黎民百姓会看见我为他们操心担忧皱眉,想为他们造福,却又改变不了现实而苦闷的样子。又如赴官秦中留别故园诸子四首其二:自笑身如不系舟,无端幽恨杂离愁。满腔热觉从头冷,百炼钢成绕指柔。婚嫁已惊来日迫
21、,神仙只合再生修。尘埃野马人间世,那得道遥自在游。诗人离别的感伤难以排解,自己的才华难以舒展,得不到重用,回望自己像一条不系之舟,感叹人生漂泊不定,满腔热觉被一次次的失望击退,引用 重赠卢谌中的典故“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是刘琨在牢狱之中,自料必死,悲愤作诗。刘琨感叹自己命运不如前辈先贤,空有一腔抱负不能实现。百炼钢、绕指柔是指古时一柄宝剑的名字,传说此剑极其柔软,可绕于指。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哪里会想到,我堂堂硬汉子,竟落到任人宰割,不能反抗的软弱地步。“野马尘埃”指的是被风吹拂起来的东西,一般指悠然自得、超脱物外的为人处世方式,表达诗人向往有逍遥自在的生活却难以实现的遗憾与落寞之感
22、。又如赴官秦中留别故园诸子四首其二:7惜别伤离各黯然,蹉跎如我更堪怜。臂鷹身手闲今日,倚马才华让少年。十载参禅难作佛,几人为吏可称仙。耳边隐隐梅花笑,笑问何时了俗缘。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挚友离别而感伤,难舍难分的不舍使人脸上黯然失色,是诗中的情感既是哀愁悔恨,又是自嘲纵使有“臂鷹身手”“倚马才华”却参禅难作佛、为吏少称仙,“梅花笑”把梅花拟人化,也是作者想象中最爱的梅花意象,仿佛在嘲笑他何时才能不再为世俗做一个区区小吏而奔波。又如将出都门留别同乡诸子十首蔡槐卿比部勋,其一:骊歌才唱怅分襟,车笠难忘十载心。真性每从疏处见,交情翻向别时深。经多聚散人将老,去后关山我独吟。吟到魂销南浦句,天涯容易树成
23、阴。这首诗写给同乡的蔡槐卿,首联表明两人有共同的志向和抱负,“车笠十载”看出感情之深厚,在疏处可见真性情,在别时可见交情深,但是无论相隔多远,感情依旧难以退却,“怅”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经多聚散人将老,去后关山我独吟。”这一句表明诗人经过多次长时间的分离,岁月的蹉跎总催人容颜变老,远离家乡以后的孤独与憔悴也只有让一人承受。“吟到魂销南浦句,天涯容易树成阴。”而“魂销”二字体会到作者的依依不舍、思念断肠之情,最后仍然以自慰的态度示人,也寄托了诗人去到天涯海角也能够遇到知己相伴的美好愿望。再如濒行时诸君各有诗见赠复成其二:风冷庭前落叶伤,雁声凄断怅离群。人多乡思尤难别,诗带秋声不忍闻。断水有
24、刀流复合,伐山无斧望徒殷。相思来日江南北,回首先愁隔暮云。全诗充满离愁别绪,感情基调如秋风般萧瑟,“风冷庭前落叶伤,雁声凄断怅离群。”冷风吹落树叶于前庭,作者把自己比作离群的征雁,凄凉的雁声使人心生寒意,“伤”“怅”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令人神色黯然。“人多乡思尤难8别,诗带秋声不忍闻”,离别时与挚友难舍难分,临别赋诗带有秋声般萧瑟却不忍听闻。“断水有刀流复合,伐山无斧望徒殷”,那乡愁就像刀斩不断的滚滚流水,想去伐山却没有斧头,徒有希望却又无可奈何,然而在江南被分隔的相思情,愁思又涌上心头,何时才能冲破重重暮云的隔阻传达到家乡呢。诗人在南归的路上所见所闻也触发他内心的情感,漂泊在外的劳累早已让
25、他疲惫不堪,荒凉的景象让他内心愁绪油然而生。他在诗歌中直吐心中不满与愤慨,从而激起失意者的共鸣,反映了他饱经忧患,悲愤之余又无可奈何。诗人在与刘吉卿话别的时候写下:“世态似云看渐变,离愁如雨歇仍来。自怜傀儡身难住,为有登场戏骨催”由于诗人是封建学子,看透官场世态,可怜他自己像傀儡一样没有灵魂,早已厌倦了担任离家千里的小官职,可见他是封建社会中对于怀才不遇的愤慨,是对摧残人才的封建制度的强烈控诉。(三)感时忧民诗(三)感时忧民诗周序鸾是一举人,也曾在清廷担任小官,他的诗词不仅记录他个人的生活,还反映了民间的疾苦,在他一生四处奔波的途中,亲眼目睹劳动人民的流离失所、衣食无凭的状况,底层老百姓艰苦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梅花书屋诗钞 梅花书屋诗钞研究 梅花 书屋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