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与CAN总线协议转换器的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RS232与CAN总线协议转换器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S232与CAN总线协议转换器的设计.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装订线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RS232与CAN总线协议转换器的设计摘要:目前一种运用于生产的现场的现场总线一现场总线(Field bus),在现场设备和控制之间可以执行双向及串行及多节点的数字通信技术。但现场总线会在协议标准上存在的差异给实践带来一定影响,也影响了总线之间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用接口转换器使不同的总线之间互联。因此,论文针对传统的RS-232网络与CAN总线网络之间的互联设计出RS-232/CAN与CAN接口转换器。本文说明了CAN总线和RS-232与CAN接口转换器之间的设计和实现。主要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对现场总线技术
2、及其要做到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介绍了CAN总线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概念。在硬件设计中,采用AT89C51作为微处理器,CAN总线通信接口采用Philips公司的芯片P82C250作为CAN收发器。通过外围的电路设计完成RS-232电平和CAN总线电平信号的改变,对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P82C250的互联。软件设计包括:单片机程序的编写,上位机CAN通讯测试软件的编写。关键字:现场总线,RS-232,协议转换,单片机The design of the RS232 and CAN bus protocol convertersAbstract: At present a kind o
3、f applied to the scene of the production of fieldbus a fieldbus (Field bus), between the Field devices and control can perform bidirectional and serial and multi-node digi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ut the fieldbus exist differences in protocol standards bring certain influence to practice, also
4、affects the bus between the openness and interoperability. In this case, you should use interface converter connected between the different bus. Paper,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RS - 232 network and CAN bus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design of the RS - 232 / CAN and the CAN inte
5、rface converter.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AN bus and RS - 232 and CAN interface converter betwee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Mainly from two aspects of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are discussed.First of all, the work of field bus technology and its to do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intro
6、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AN bus technology and related concepts.In the hardware design, AT89C51 as the microprocessor, CAN bu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with PhilipsThe companys P82C250 as the CAN transceiver chip. Through the peripheral circuit design to complete the RS - 232 level and CAN bus l
7、evel signal changes, to the CAN controller and CAN transceiver P82C250 interconnection. Software design include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write superordination machine test software CAN write.Key words: fieldbus, the RS - 232, protocol conversi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现场总线的概述11.
8、2现场总线的特点11.3现场总线的现状与意义21.4小结3第2章 CAN总线及串口概述42.1 CAN总线的特点42.2 CAN的报文传送及帧结构52.2.1 报文传送52.2.2 CAN帧结构52.3串口协议标准及应用概述72.4 RS-232概述82.5串口数据收发原理8第三章 接口转换器的硬件设计103.1接口转换器硬件设计的系统架构103.2 CAN控制器的组成103.3 核心控制模块设计113.4 CAN总线接口模块133.4.1 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143.4.2 SJA1000接口电路设计153.4.3 CAN收发器PCA82C250电路设计163.4.4 CAN接口电
9、路设计173.5 RS-232接口电路设计173.6 系统供电电路设计18第四章 软件设计194.1 软件组成及架构194.2 主程序模块194.3 CAN总线通信模块224.4 RS-232接口模块234.5 人机交互程序24第五章 总结255.1 论文总结255.2 后续工作展望25致谢26参考文献27 第一章 绪论 随着控制,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通信领域的通信正迅速脱离现场至覆盖控制,设备管理的各个层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自动化系统结构,企业信息系统的改造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现场总线(Field Bus)符合这种新型的技术,被称为在自动化领域的发展的计算机局域网
10、。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在制造的过程中或使用中多点控制室之间的数字和串行数据总线现场设备的定义为IEC61158现场总线,以及在自动装置领域。现场总线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数字化的,双向的,多站的通信系统,它具有开放性,互连性和互操作性以及自主性,系统的结构及智能化的高分散性技术环境和现场的特点,适应现场设备的功能。因此,它可以节省硬件数量和投资,节省安装成本,节省了维护成本。在现场总线几总线协议,CAN总线协议因为它采用了很多的新技术以及独特的设计,与一般的总线相比,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数据通信已经形成了国际标准,并认为这种总线有非常好的发展前途。RS-232是为了推进改革的
11、公共电话网络通信标准,对于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之间的数据,最广泛使用的总线的异步通信标准。由于CAN总线被广泛应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业设备,CAN总线接口,并在同一时间,许多的RS - 485或RS - 232接口的设备仍在使用。因此,设计RS - 485 - CAN,RS - 232 - CAN,CAN -CAN接口转换器是有道理的。也通过RS-232连接到电脑接口,可知道通信状态和实时的结果,也可以动态地改变每个节点的配置信息。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1.1现场总线的概述现场的总线是一种在现场仪表和控制系统中使用通信的网络,是一种完全分散的、全数字化的、智能化的、双向的、多变量的、
12、多点额、多站的通信网络。现场的总线可用来控制,报警以及发生事情的报告等。现场的总线作为一个低的层次的网络协议,通信的协议基本的要求,响应速度及操作可预测性达到最优化,还允许由上级开始监控以及管理网络,其次还负责文件的传送等其他方面,为智能现场的仪表的引进提供一开放平台。1.2现场总线的特点 现场的总线有明确规定,不同的厂家设备之间应具备互操作性,用户在挑选及增加的新设备时应该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其所选产品一旦符合现场的总线的标准就无论何时都可以加入到已经存在的现场总线的系统,而不再被设备的生产的供应商所约束。现场总线推进传统控制体系的结构产生变化,构成新式的网络集成式全分布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
13、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这是新一代控制系统,它顺应了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现场总线能够满足过程控制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制造业自动化的需求,于是现在的工业总线的领域中相对较为活跃的一个领域就是现场总线。对现场总线进行探讨和应用已成为工业总线范畴的热门。虽然当前对现场总线进行探讨还并不能提出一个较为完善的建议,但现场总线一个优点就是高性价比,这一优点将吸引众多工业控制系统选用。同时,现场总线准则还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令现场总线可以更好的发展,并且还会为现场总线的完善供应更为丰富的依据。1.3现场总线的现状与意义现场所涉及的应用领域非常广
14、泛,几近笼盖了全部持续和离散的工业范畴,如过程控制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智能楼宇自动化等等。因为各个领域的需求都不相同,再就是商业利益的驱使,使得至今尚未完成现场总线统一的标准。当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种现场总线的标准,比较常用的有FF、CAN、LonWorks和Profibus等。每一种总线都具其有自己本身的特征,以在不一样的领域构成了其自己的优势。于是,在将来的几年内会出现不同的总线标准同时存在的现象,甚至于在同一个现场的总线的系统内,会呈现出几种不同的总线的标准共存的趋势。 因为现场总线都是安置在恶劣的,危险的环境中,他务必满足产业应用的完成要求,再就是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为了能够满足工业中应用
15、的实时性的要求,有必要去实现不同的总线之间的集成。经过协议的转换器来实现现场的总线集成是对多种总线的同时存在带来系统的集成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现场总线技术使独立的的现场配置,经过现场总线的连接,成为能够彼此沟通讯息、共同完成控制任务的网络体系和控制体系,构成控制功能可以完全下方到现场的分部网络集成式的新型控制系统,达成了基于公开化、标准化、开放式的通讯解决方案。它使控制系统更趋于智能化、分布化,也使网络体系构造更加扁平化、集成化,适应了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随着计算机、控制、网络、电子等技术的成长,现场总线技术应运而生。现场总线是一种互联现场自动化配置以及控制系统的双向数字协议通信,现场
16、总线作为一种开放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它拥有开放性、可互操作性与互用性、现场配置的智能化与动能自治性和系统构造的高度分散性和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等技术特点,使它能够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节省安装费用、节省维护费用。因此,近年来,现场总线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给自动化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IEC61158中选用了8种协议的类型,每种总线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及应用领域,至今标准仍然未完全统一。 在现场总线的几种协议中,CAN总线协议因为选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及独特的设计,与正常的通信总线相比,该数据通信具备杰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这些均已构成国际标准,并认
17、为这种总线有非常好的发展前途。RS232串行通信是初期拟定的标准主要是为了为促成公共电话网络通信,适用于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配置之间的接口,是当前异步通信中应用最广泛的标准总线。因为CAN总线的普遍应用,仍旧有越来越多的产业配置带有CAN总线。于是,所以,RS232/CAN协议转换器的设计是很合理的。可以更加实现灵活方便的对各个通信节点进行控制和等配置功能更具有实际意义。1.4小结这篇文章研究的方针是对RS232总线和CAN总线应用近况进行比较,并针对当前现有的协议转换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策划出一种能使两种总线通讯并加以改进的协议转换器,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的RS232总线和CAN总线之间能够更
18、好的进行数据转换。在本课题研究过程当中,主要研究实质囊括如下几个方面:(1) 深入分析CAN总线的协议报文的发送、帧的结构,对于总线基本的内容,通信的原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依据当前CAN总线的实时性的问题局限性,总结地提出了总线的协议在实时性的方面的修改方法。(2) 主控制器为AT89C51,CAN总线的控制器为SJA1000,设计出协议转换器的硬件电路,具体的概括了各个接口模块的设计方案和功能。(3) 阐述了协议的转换器软件体系的设计思想,完成了RS232和CAN两种总线之间的数据通信,并且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连接,利用人际交互程序完成对CAN总线验收滤波器和RS232网络参数的动态
19、配置。第2章 CAN总线及串口概述2.1 CAN总线的特点 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也称控制器局部网,它是现场总线领域下,一种很不错的支持可分布控制的或实时的控制串行的网络设施。由于它运用大量的新技术以及独到的设计,可以采用CAN总线和常用的通信总线,其数据的通信具有优异的可靠,实时以及灵活性。CAN为多主的工作的形式,网络上的任意一个节点都可以在时候不分主从的自动地向网络上别的节点发送讯息。在报文标识符上,CAN上的节点可以分为有差别的优先级,可满足不同的实时需求,可在134us内得到传输都是优先级高的数据。只需经过报文的标识符滤波便可对CAN节点完成点对点
20、、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等几种形式传递接收数据。CAN的直接通讯距离最远可达10km(速度5kbps以下);通讯速度最快可达1Mbps(此时通信距离最长为40m)。CAN上的节点数总线驱动电路将会决定CAN上的节点个数,当前最多是110个。在标准帧的报文标识符有11位,而在扩展帧的报文标识符(29位)个数几乎是不受约束的。报文之所以选用短帧的方式,是因为其传输时间短,受干扰几率较低,同时也确保了数据犯错率极低。CAN的每帧讯息都有CRC校验功能及其他检错的设施,具备良好的检错成效。CAN的通信介质可以灵活地选用,它们可以是双绞线可以是同轴电缆或者是光纤。在CAN的节点有错误帧情况下,其拥有主动关
21、闭输出的功能,而不会影响到总线上别的节点操作。CAN总线的性价比很高,它构造单一,容易购买器具,相比较来说它的每一个节点的价格还是很低的,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已有的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况且开发技巧也很容易掌握。CAN协议是在国际的标准组织的开放型系统的互联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然而,因为CAN数据的结构单一,又是局域网中较小规模的,其模型构造只取底层物理层、以及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这3层,不需要其余的中间层,应用层的数据直接从数据链路层或直接从数据链路层提取。结构层次少,便于系统中传递实时控制信号。 CAN属于串行通讯式通信网络,由于大量的新技术以及独特的设计,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对照,CAN总线的数据
22、通信拥有杰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因而在一些世界出名的汽车厂商如BENZ、BMW、PROLLS-ROYCE都会采用CAN总线来实现汽车里面的控制系统与各个监测和执行机构之间的数据通信。因为CAN总线自身的特征,已不仅仅限于汽车行业的应用,也开始向机械产业、数控及传感器的领域开始发展,于是对其通讯的格式的标准化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991年9月飞利浦半导体公司拟定并发布了CAN技术规范。该它包括了A和B两部分。CAN报文标准的格式在2.0A中提出,标准及其扩展的两种格式均在2.0B中给出了。此后,1993年11月ISO正式公布了道路交通运输工具数据信息交换高速通信控制器局域网(CAN)国际标
23、准ISO11898,为标准化及规范化的控制器的局域网开创了一条道路。2.2 CAN的报文传送及帧结构2.2.1 报文传送当数据被发送时,发送消息的单位被称为消息的发送端,该节点处于空闲状态,在总线进入或在仲裁之前丢失前恒为发送器。如果一个节点不是报文发送器,而总线是不空闲状态,那么该节点是接收器。报文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有一个区别,这就决定了消息的有效性。对于发送器来说,只要在帧结束末端的最后一位前有错误发生,则对于发送器报文无效。假如报文受到损坏,将允许依照优先权的顺序进行自动重新发送。为了能够与其他的数据进行竞争的总线接入,一旦总线是空闲的,立即重新发送它。而对于接收器来说,只要在帧结束倒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RS232 CAN 总线 协议 转换器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