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土地资源开发的现状 修改后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成都市土地资源开发的现状 修改后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土地资源开发的现状 修改后1.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成都市土地资源开发的现状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始终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土地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它亦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其承载能力反过来会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结构和方式。目前,耕地等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今后的发展中,资源约束将代替资本约束逐步上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实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转变已刻不容缓。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按人均占有量计,又可称资源小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始终是最基本的矛盾。本文阐述了土地资
2、源的基本概念和分布特征,分析了我国主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几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关键字:土地资源 土地开发利用 现状 对策19AbstractABSTRACTLand resource is the human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material foundation in our countr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s always one of the major stra
3、tegic issues.Land resource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ed,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basic securit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s important constraints, its carrying capacity in turn will restrict economy and social prog
4、ress speed, structure and mode. At present, the shortage of arable land resources, has become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ottleneck. In future development, resource constraints will replace capital constraint gradually rise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main contradiction
5、. Therefor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trategic change has been crunch time. Our country is big country of resource, but according to the per capita consumption meter, can also be called resource Xiaoguo. Population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sup
6、ply is always the most basic contradic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 land resource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Chinas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ut forward sever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Land resou
7、rces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目录目录第1章引言11.1 研究背景11.2 文献综述11.3 选题意义21.4 研究方法21.4.1 土地利用变化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整合21.4.2 系统分析方法21.4.3 尺度推绎方法的研究21.4.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21.4.5 统计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2第2章土地资源的相关概念及评价52.1 土地资源的含义52.2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评价52.3 成都及其土地资源概况62.4 成都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62.4.1 农用地72.4.2 建设用地7
8、2.4.3 水利设施用地82.5 成都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潜力分析82.5.1 农业地区82.5.2 城市村镇建设用区92.5.3 生态保护区92.5.4 未利用地的开发潜力92.6 成都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潜力分析82.6.1 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92.6.2 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92.6.3 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92.6.4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92.6.5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9第3章 成都市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03.1 耕地保有量动态平衡分析及基本农田保护动态平衡分析103.2 耕地保有量103.2.1
9、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因素103.2.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113.3 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后备土地资源缺失113.4土地利用不合理12 3.4.1 园地增加较多,占用了大量耕地12 3.4.2 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较快,但利用率不高12 3.4.3 城市周围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不合理123.5 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矛盾突出12第5章改善成都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对策134.1 基本农田保护134.1.1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定134.1.2 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134.1.3 保护面积134.1.4 保护重点134.2 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144.3 完善土地资源利用的市场运作机制144.4 完善
10、政府对于土地资源利用的政策干预154.5 加强对土地的宏观管理164.6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切实加强建设用地的审批164.7加强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174.8 加强对土地管理的执法监督检查174.9 优化城市土地生态系统18 4.9.1 加强土地利用污染的控制18 4.9.2 提升土地利用环境质量19结束语21参考文献22致谢23第1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地是生存之本。在我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里,人们对土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恋。土地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土地,人民的生活将会难以维持,城市建设更是无从谈起。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土
11、地资源的利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土地的利用不能单纯的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必须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综合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变化研究方案,让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为社会带来最大的综合效益。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根据诺瑟姆S形曲线证明,我国城市化发展己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城市化率从 30%向 70%发展的加速发展阶段。而根据城市发展的“逻辑斯蒂”曲线来判断,今后 20 年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还应该更快。纵观国内外许多大城
12、市在经历过去近半世纪的快速发展后出现的众多问题,如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城市规模扩展速度过快,耕地面积锐减、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生态方面存在着绿地减少、空气污染、水环境恶化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土地利用将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冲击,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演变也将更为频繁和剧烈,若不加以重视,城市土地利用中的本来己经十分严重的各种问题也将日益恶化,成为各种难以治愈的“城市病”,阻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调查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工作。在土地资源利用调查的基础之上对一段时间内
13、的土地资源利用变化进行评价分析,可以全面地了解一个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水平,而根据评价结果对评价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哪些不足之处等信息也可以快速的获得,这样就将为我们对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使该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1.1 文献综述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综合体,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区域级别差异,不同类型的土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功用,也会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资源利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称,它既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宏观决策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4、和日常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黄宜广,庞佑林,2001)。陈洪博在其主编的土地科学词典中指出:“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土地利用活动所取得的各种有用成果的总称,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种。而后两者难以用量化指标表示,对其全面的评价目前尚有困难”。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众多相关土地资源利用的文献和专著进行研究,掌握了关于土地资源利用的第一手资料,并用此来指导实践,将理论与成都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分析成都市目前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笔者自己的对策和建议。1.2 选题意义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任何时候谈发展,都必须立足于其土地资源的基本现
15、状。加强对成都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与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地作为城市的主要资源,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的聚集、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必须通过土地的重新配置来实现。从一般意义而言,正确认识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规划,有助于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具体而言,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加强对城市土地效益问题的研究,具有以下现实意义:第一,解决“耕地保护”与“城市化正常发展用地”的矛盾第二,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土地利用诸多严重问题的需要第三,避免部分国家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不合理用
16、地的“前车之鉴”。本文以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大方面,结合成都市的城镇化发展分析其土地利用的主要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列举阐述现阶段成都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寻找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良建议,以期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最大化。1.3 研究方法1.3.1 土地利用变化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整合 整合多学科知识,运用多尺度数据,创造一致性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并应用于实践,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下去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主要的发展方向。无论是理论方法或是具体实践内容,这种整合都是必要的,因为它
17、可以提高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果的利用效率,紧密有效地连接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各个方面,为建立一个完整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体系而发挥作用。1.3.2 系统分析方法 由于城市土地利用过程是不同尺度区域空间内诸多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作用、协同耦合的过程,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益是建立在这一过程之上的复杂开放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种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需要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认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联系。1.3.3 尺度推绎方法的研究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就无法回避尺度问题,因为尺度口径的大小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影响极大,在不同的尺度等级下,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成果往往不同。在尺度
18、问题的研究中,尺度推绎问题,尤其是跨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一直很薄弱,而这个领域对于土地利用管理经验的推广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成果提出了有益的借鉴,但这些方法本身是否适合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值得商榷。由此可见,土地利用变化尺度推绎方法的研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1.4.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描述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一般性方法,通常用于对事物及其发生规律进行宏观的、概括的描述。本文在进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研究中,将较多地采用这一方法。如对城市土地效益概念的描述等。定量分析方法则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必要手段。要准确、深入地揭示事物地运动规律,必须借助该方
19、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研究需要综合定性与定量方法。如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首先要用定性的方法选取评价指标,然后运用定量的方法对其进行度量,综合测算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并进行城市土地利用障碍诊断。1.4.5统计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研究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多方面的长时间序列的大量数据。如对于城市土地利用规模与结构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度量以及对于城市土地效益的定量评价,都需要运用研究区多年来与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相关的统计数据。由于统计数据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因此,必须结合实地调查与考察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才是最为可靠的研究证据,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在现实中的可
20、操作性。第3章 土地利用现状第2章 土地资源的相关概念及评价2.1 土地资源的含义地球上的土地是指除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之外的一切地表构造,它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包活地形、土壤、表层岩石以及依附于地表的植被。土地的特性则由地形、土壤、气候、水文状况、植被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土地作为资源,其意义越来越大。首先,土地是人类栖息和生物生存的主要空间。当前,我们这个地球已经越来越狭窄,人们深切认识到土地面积正在成为人口环境容量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世界性的地价上涨反映了这个事实,因为地表面积是一切自然系统和人类环境所要求的二维空间,也是容纳一切人工自然的场所,人类活动都以土地为基础。地球的土地
21、面积是有限的,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不适于耕作或栖息。海平面以上的土地大约有20%的地区太冷,20%的地区太干旱,20%的地区太陡峭,10%的地区没有土壤,总共有70%被称为严峻的环境,没有居民或者居民很少,人类很难在这类地区长期居住。其余地区,特别是海拔低、地势平缓、亚热带或温带气候、自然条件有利这四方面具备的地区,才是人类主要的栖息地。而世界上有一半人口集中在5%的土地上,其中主要包括世界最富饶的河流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这些适于人类栖息的土地也正是人群居住用地,工业交通用地,农、林、牧业用地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用地相互交错争夺的地域。它的总的发展趋势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不断被排挤,农
22、、林、牧业用地也趋于缩减,而城市的工业占地和交通网占地则日趋扩大。但是,为保全生物圈基本结构的稳定,人类又必须保留一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用地。这就使土地资源越发紧张,越来越显得不足。其次,土地具有生产性。由一定光、热、水因子形成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使土地能支持生物活动,生产一定的生物量。其中,土壤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是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之一,也是人类衣食的主要来源。因此土壤是土地资源的主要构成因素。2.2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评价土地资源利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称,它既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宏观决策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日常土地管理的
23、重要依据。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以表明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待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生产能力和价值的大小,确定土地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实质是农业用地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城镇用地对土地使用价值大小的鉴定。2.3 成都及其土地资源的概况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
24、文化古城之一。自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发达的商业、农业和手工业业闻名全国,水旱从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世称“天府”。成都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它成为我国西南部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1952年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为四川省省会至今,现如今的成都已是一个特大中心城市,现辖410个区、4个市、6个全县,共20个区(市)县,总人口1404.7万人,非农业人口约为920.2万人幅员面积12360Km,行政区划的格局是大城市带大郊区。成都市地处属于四川盆地,幅员面积12360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土地总面积1239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都市土地资源开发的现状 修改后1 成都市 土地资源 开发 现状 修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