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在铁路机车设计中应用.docx
《CFD在铁路机车设计中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FD在铁路机车设计中应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FDCFD 在铁路机车设计中应用在铁路机车设计中应用摘摘要要本文主要对高速列车外流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选择高速列车动车组CRH2 为研究模型在 Solidworks 中建模,再将建立好的 3D 模型导入至 Workbench平台上的 ICEM 进行网格划分与 Fluent 湍流流动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导入至Tecplot 后处理软件中进行图像处理。而本文主要对高速列车明线运行的静风状态进行研究,研究 CRH2 高速列车组在 200350km/h 运行速率区间内其空气动力学特征,包括列车外流场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与列车表面的压力载荷分布,进而研究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的运行阻力。结果表明,
2、随着运行速度从 200km/h 上升至 350km/h,列车前车的鼻锥、前窗以及前车顶部附近的流动速度都相应增加,但动车组前后流速差从 20m/s 减小至 10m/s;列车前车的鼻锥附近的空气压力 2000pa上升至 5417pa,需要对车头鼻锥进行强度的提升,以适应正压部分的提高;动车组尾部正压区域扩大,正压值从 214517pa 上升至 2801307pa,而在尾部分离区域的负压极值从-500pa 上升至-1775pa;车前窗的压力值从 600pa 左右增加至2200pa 左右;前后压差提高,从 300pa 上升至 900pa。关键关键词词:高速列车;气动性能;数值模拟;空气动力学Abst
3、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trainexterior flow field,selects the high-speed train EMU CRH2 as a research model to bemodeled in Solidworks,and then imports the established 3D model to ICEM onWorkbench platform for meshing.Fluent turbulent flow calculati
4、on,and finally thecalculation results are imported into Tecplot post-processing software for imageprocessing.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tatic wind state of high-speed train running,and studies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RH2 high-speed trains in the200350km/h operating speed range,includ
5、ing the speed distribution,pressuredistribution and train surface The pressure load distribution,and then study the runningresistance at different train speeds.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operating speedincreases from 200km/h to 350km/h,the flow speeds of the nose cone,front window,and the top of t
6、he front of the vehicle in front of the train increase accordingly,but theflow rat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of the EMU decreases from 20m/s.Up to10m/s;the air pressure near the nose cone of the trains vehicle rises from 2000pa to5417pa.The strength of the front nose cone needs to be in
7、creased to accommodate theincrease in the positive pressure;the positive pressure zone at the rear end of the EMUis enlarged and the positive pressure value is from 214517pa rises to 2801307pa,while the negative pressure in the tail separation area rises from-500pa to-1775pa;thepressure value in the
8、 front window of the vehicle increases from about 600pa to about2200pa;the pressure difference increases before and after,rising from 300pa to 900pa.Keywords:high-speed train;aerodynamic performance;numerical simulation;aerodynamics目目 录录摘摘要要.2Abstract.3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41.1 研究背景.41.2 列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6
9、1.3 国内外研究现状.7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0第二章第二章 数值计算方法理论数值计算方法理论.112.1 湍流模拟的数值方法.112.1.1 湍流模型分类.112.1.2 RANS 湍流模型的控制方程.122.1.4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13第三章第三章 不同运行速度对高速列车外流场的影响不同运行速度对高速列车外流场的影响.143.1 模型描述.143.1.1 几何模型.143.1.2 计算域与边界条件.153.1.3 网格划分.163.1.4 计算设置与收敛条件.173.2 计算结果分析.183.2.1 列车周围流动速度分布.183.2.2 列车周围流动压力分布.193.2.3 列
10、车表面压力分布.21第四章第四章 结论结论.2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5致致 谢谢.26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1 研究研究背景背景从建国开始国家就不遗余力投入铁路网的建设,内燃机技术的发展与电力牵引的应用使得铁路机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逐渐取代机车成为交通运输最为重要的一环。但由于其动力有限以及列车外形的设计缺陷以及路基条件的限制,使得内燃机车难以达到较高的速度,以实现跨地区的快速交流,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速列车应运而生,其设计时速可达 200 公里每小时,相比于传统运输行业,包括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内燃机车在内,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低能耗、高速度、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不易晚点使得高速
11、列车在全世界获得空前的关注。高速列车的技术在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首先得到发展。1964 年日本就建成了时速可达 210 公里的“光”号列车,“光”号列车在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得到良好的商业运营,随着“光”号列车的商业示范运营,其覆盖到东北、山阳等其他干线上。日本在高铁运行上积累深厚,在 03 年底,高铁总运营里程就已达到 2325 公里。日本偏向于商业运行上的稳定,而法国则更偏向于追求极致的运行速度,早在 20 世纪90 年代,高铁的设计速度就达到 300km/h,这远远领先与其他国家,而在实验室中,其实测的最高时速就达到 510 km/h,足以彰显其高铁技术的领先地位。随着法国与日本高铁事业的蒸蒸
12、日上,德国的高铁技术也不堪落后,其第一代 ICE 的设计时速已达到 317 km/h,而经过数年发展,第三代 ICE 的运行速度就达到 330km/h。截止至 2003 年底,全世界高铁运行总里程就已到达 15000 公里(时速 200km/h 的 11000 多公里与超过时速 200 km/h 的 4800 公里),但仅占世界铁路总里程的仅 2%,另一方面其承载的客运量将近总客运量的 1/6。因而其高效的客运能力使得其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而中国的高铁事业是从铁道部至 90 年代提出的六次大提速开始的,但至今发展速度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是相当显著的,在 2007 年,全国多数干线运行速度已提
13、升至 200km/h,而在 2008 年第一条 350km/h 的高铁线路投入运行,其架设与京津城际铁路上极大促进京津两地的交流,随后京津城际铁路的成功给时速 300km/h的武广、郑西、沪杭等铁路干线的投入运行打下良好基础。中国的高铁技术在充分吸收、吸纳发达国家先进的高铁技术,通过再创新的方式逐渐形成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铁设计与运行技术体系。青岛 BSP 公司、四方股份、唐山客车厂、长客股份等优秀企业给 CRH1 至 CRH5 的设计与运行投入大量精力而使得这一系列的动车组都获得全世界的关注。截止2010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行总里程就已达到8538公里,高铁运行速度均可到达 200350km/h
14、,运行可靠。据统计,中国高铁运行总里程以及速度等级都已占世界首位。本文就已在高铁设计研究的热潮下,通过CRH2 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为切入口,研究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对列车周围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1.2 列车列车空气动力空气动力学学的研究内容以及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研究方法方法列车空气动力学是研究高铁列车周围流场空气动力特性的基础,它是在流体力学与经典空气动力学之上发展而来,用以研究列车运动对周围流场环境的改变,通过对空气周围流场的研究来设计或者优化列车的外形等,除了空气动力学与流体学外,它还涵盖了车辆工程、结构力学等交叉学科。而对列车外流场的空气动力学的研究通常主要在一下 4 个方面:(1)研究明线运
15、行时,列车外流场的空气动力学分布特征,其中包括对列车周围流动速度分布、流线分布、压强分布与车体表面压强负载分布等;研究横风作用对列车运行的影响,例如横风的风速、风向,列车的重量、是否架设挡风墙等。(2)研究列车交汇时,列车外流场的空气动力学分布特征,其中包括列车间产生的压力波产生原因、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等,同时研究列车交汇对周围流场与周围环境的改变。研究列车相对速度与绝对速度的影响,研究列车间距的影响,研究列车细长比的影响(3)研究列车车头形状对列车运行状况的影响,通过对外形进行仿生设计以求用最小的阻力实现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最大优化。(4)研究列车穿越隧道时的空气动力学特征,研究穿越隧道产生过
16、大的压差而增加了列车运行的阻力,同时研究列车运行产生的活塞作用的相互挤压进而产生压缩波和膨胀波,以此为研究目标研究压缩波和膨胀波对乘客舒适性的影响。以阻塞比、列车长度或隧道长度、缓冲段等为研究目标。而对于列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即在线实车法、风洞实验法与 CFD 数值模拟法。(1)列车实测法最能够反应列车运行的真实情况,研究者与设计者能够对刚制作或设计完成的列车直接进行空气动力学实测,由于在运行线路上,可考虑多种实际的影响因素,因而其可靠性是最好的。但实测费用昂贵、环境风的影响不好控制、难以协调线路或者调度使其充分或者测量数据,有限的测点与有限的数据分布。因而列车实测法最好用
17、于其运行时的调试与优化工作,对设计阶段的列车成本较大。(2)风洞实验法。按照相似原理将列车的真实模型进行一定比例的缩放,将其放置于风洞之中,通过模化实验的方法对列车周围的空气动力学进行研究,但风动的搭建费用通常也十分昂贵,同时受风洞条件限制测量结果往往需要修正,另一面它有限的测点与有限的数据分布,同时对有相对移动的物体模拟困难。(3)CFD 模拟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包括开源软件 Openfoam 和商业计算流体力学 Fluent、CFX 等在内都对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进行了建模计算,其最初应用于高铁列车的外形设计,随着其应用的认可度,其逐渐变成研究高铁列车空
18、气动力学的可靠工具,模型精确、算法精准、快速建模、可重复使用,能够创新性地对尚未出现的情况进行预先研制。1.3 国内外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现状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的不断优化和改进,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也在众多工程实践与科研领域得到广泛开展。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能够快速建模,能够详尽提供列车内外流场的空气动力学信息,因而以成为研究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的重要工具,由于其高效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与优化能力,使得其在列车空气动力学开发和研究都应用广泛。在低速列车时代,列车周围附近的与列车内部的内流场区域湍流分布可通过模化或者现场实测来获取数据,但在高速列车时代,由于其高速的运行状态使得列车
19、空气动力学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因而需要借助 CFD 模拟计算来对其提供更多的帮助。对于列车空气动力学的分类通常分为两个大类,第一大类是列车外流场的研究,包括列车头部、列车尾流、列车远场噪声等,第二大类是列车内流场的研究,包括列车空调通风、列车水箱晃动等。Baker C J 等人1对利用风洞模型和空气动力学数值建模技术对列车外的环境风进行研究。用于计算空气动力学和弯矩系数,并将这些数据与脉动风速时间历程和列车速度相结合,以产生风力作用时间。这种方法是快速和有效的,它允许风力施加到长轨道的列车动力学之中。Baker C J 等人2考虑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特性方面,从根本上描述高速列车外流场的性质。研
20、究高速列车在明显静风条件与侧风条件下的运行状态。Ding 等人3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模拟列车在高横向风的稳定性。模拟一次横风的通过过程中,对列车通过横风时的运动情况进行建模。Baker C J 等人4给出了全尺寸和风洞实验测量列车横向风时间平均值和非稳态力矩的结果。结果表明两组实验之间的一致性很好,但也说明了在模拟风洞模拟中局部粗糙度效应时需要注意的问题。Pombo J 等人5对高速列车在随时间变化的风侧中的受电弓进行研究,其风侧通过风洞实验中的风场获得,随时间变化的风场会施加非线性的外力给受电弓,因而受电弓气动动力系数也会随着大风环境中风侧的强度变化而变化。其提出的方法通过应用于高速列车的实
21、际运行场景来证明,其目的是基于列车和风速组合来定义速度的限制。Hassan H 等人6利用大涡模拟(LES)研究铁路货运列车在 90偏角下的横向气动下的空气动力学响应,为了减少计算成本,仅限于从火车中部选择的单个货车周围的气动载荷和流动结构,LES 结果表明,流动在集装箱和车厢之间的间隙中高速流动,导致与货车先前文献中获得的数据相比,在货车尾部的流动拓扑复杂得多。货车尾部的流动在迎风边缘处分离,以在货车尾部顶部形成大的分离流动区域。Mitsuru I 等人7提出了一套降噪技术,即对云台的形状优化,松弛空气动力干扰 平头和铰接框架,以及使用多孔材料进行表面覆盖以减小高速列车中主要噪声源之一的受电
22、弓所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为了评估这些技术的总降噪效果,将它们应用于在风洞中测试的原型受电弓。测试结果表明,原型受电弓将当前低噪声受电弓的噪声水平降低了约 4dB。Sinisa K 等人8研究受侧风影响的简化列车模型绕流,并对其进行大涡模拟,将数值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基于入口速度和模型高度的雷诺兹数为 22 615。除了对运动模型周围的流动进行模拟之外,还对运动情况下的最大侧风影响下的静止模型绕流进行了另一种模拟,并将结果与运动情况进行了比较。在固定情况下的运动情况下的几个空气动力学系数中观察,偏航力矩系数示出了超过 30%,表明为了实现安全标准而执行动态测试的
23、重要性。Minom S 等人9研究横风下列车/车辆的空气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列车的空气动力特性不仅取决于车辆的形状,还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形状。通过三种风洞试验,对典型结构的桥梁、路堤等典型结构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评价。随着桥梁厚度的增大,车辆的气动侧向力系数增大。随着车辆的顶部变得更高,它也会增加更多。路堤上车辆的空气动力特性取决于地面上边界层的分布。高路堤上车辆的空气动力侧向力系数大于低路堤的空气动力侧向力系数。Canafini A 等人10利用多体模拟(MBS)用于评估铁路车辆侧风稳定性,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受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特别是,在车辆上的气动载荷难以建模,并且不能容易地获得各个参数。这样
24、的不确定性通常被忽略在安全规范,即使它们对风险评估的影响可能非常大。其提出通过将最有影响但不确定的参数建模为随机变量来解决该问题。最终导致了传统的特征风曲线(CWC)的概率特征风曲线(PCWC)的替代。丁叁叁等人11以高速列车减阻为目标,通过改变动车的气动外形通过结合高速列车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以列车运行阻力为主要研究参数,对运行阻力进行优化与分析,并采用高速动车组降噪减重的实施策略,结果表明,降噪减重的实施策略能够有效的提升运行效率、减少运行阻力,以最小的能耗实现高速列车的速度提升,节约能源,有利环保。田红旗教授12在其著作 列车空气动力学 中建立列车空气动力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其主持研制的列车
25、气动特性模型的试验装备,列车交汇、列车过隧道等三维非对称滑移网格法,阐述列车气动特性模型的风洞实验室搭建与研究方案等,并提出一系列空气动力学的关系式,包括列车交汇的压力波、列车速度、线间距、车体宽度对交汇压力波的影响,研究列车外形参数对列车的阻力、浮升力等影响,研究当地来流风速、风向、行车速度等高速列车气动特征、运行阻力等影响。李田等人13,14利用 Fluent 和 Simpack 建立高速列车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用于研究高速列车行驶状况下气动力学特征,以及高速列车车体的列车系统动力学,对 10m/s 横风下以 350kmh 速度运行时的高速列车进行流固耦合分析。于梦阁等人15-17认为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FD 铁路 机车 设计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