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doc
《(正文)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文)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摘 要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发布,政府连续13年聚焦 “三农”问题,体现了 “三农” 工作 “重中之重”的地位,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实践。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农业农村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 “三农”难题的破解关键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不断创新发展动力,取长补短,在深刻认识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与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引导,财政投入以及人才培养,开发农村内生动力,推动内源发展,实现农业质量与效益的持续提高,缩小城乡差距,成为时代
2、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农村发展现状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文献与国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阶段与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重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高做出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山西省新农村建设;动力发展模式;知识化动力机制;内生动力Dynamic Mechanism And Model Of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In Shanxi ProvinceABSTRACTJanuary 27, 2016, the central doc
3、ument released government for 13 years Focus three rural issue, reflecting the top priority status three rural is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in-depth practice. As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mportant strateg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n the f
4、armers problems to crack the key is to push forward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 innovative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based rura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advantages for our country on strengthening policy guidance,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5、 personnel 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ndogenous impetus for endogenous development, achieve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reduce rural-urban gap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demand of the times . From the start status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reference to the lar
6、ge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stage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rural dynamic mechanism of knowled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narrowi
7、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the focus, recommendations and targete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make a valu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ShanXi Province, the new rural constru
8、ction; dynamic development model; dynamic knowledge-based mechanisms; endogenous dynamics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绪论1(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1.研究内容12.研究方法2(三)创新之处2二、农村发展动力理论基础3(一)国内外研究现状31.国内研究现状32.国外研究现状3(二)相关理论概述41.利益驱动理论42.需要层次理论43.人力资本理论4(三)增强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的必要性5三、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现状5(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5(
9、二)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有利条件7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72.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7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7(三)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限制因素81.农村知识化动力推力有限82.资源环境约束力加强83.国际农产品竞争激烈94.城乡收入差距明显9四、 山西省农村动力发展模式建立10(一)完善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101.加强和改善政府对 “三农” 工作领导102.以农民为本,激发农民求知意识103.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114.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构建农业知识创新体11(二)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11(三)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1
10、2(四)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12结 论12参考文献13致 谢15附录16一、绪论(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经济发展新态势下,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农业农村发展中愈加凸显,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进一步表明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已经成为全党共识,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全面展开等成为我国山西省农村消除 “三农” 发展的体制机制制约因素的有利条件,由“政策推动”向“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对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知识化动力机制的完善
11、、城乡差距的缩小以及农业质量的提高成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发展,确保亿万农民提高收入,增强幸福感的重要举措。2.研究意义外在动力以及内在动力的产生、传导与表达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成为农村发展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山西省农村农业的发展阶段,包括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挖掘其动力产生的来源,重视动力传导与表达的引导,推动农村由内向外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的探讨,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支撑,体统的分析了我国山西省农业农村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关于增强农村发
12、展内生动力的思考主要从以下内容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总的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和研究方法,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完成了本文思路的介绍。第二章: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理论基础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学习了诸多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做了总结,同时对相关理论如利益驱动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概述,最后分析了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必要性。第三章: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入手,分析了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有利条件,包括: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成为全党共识、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等,探讨了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农村知识化动力推
13、力有限、资源环境约束力加强、国际农产品竞争激烈等。第四章: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措施针对山西省农村发展的有力条件,对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与对策,包括:完善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推动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第五章:结论对本文研究成果做出了总结,提出了对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期待。2.研究方法本文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农村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有:文献法、数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三)创新之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关键资源,
14、对农民文化知识培养进行投资和开发成为一种必然。另一方面,提高农业质量是农民收入提高的必然途径,知识动力、农业质量是城乡差距的缩小、人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避开了宽泛的理论研究,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基点,重点从知识化动力机制的完善、城乡差距的缩小以及农业质量的提高三个角度对增强山西省农村内生动力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与对策。二、农村发展动力理论基础(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农村知识经济动力的发展,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以孙长学、罗丹、赵冬缓等学者提出的农民知识化(2002)、王江学者提出的农村信
15、息化(2004)、以孙长学、罗丹等学者为代表研究的农业知识化(2006)以及蔡立雄、何炼成等学者提出的农村知识化(2007),他们对农村知识化动力的产生做出了概念框架性的研究,主张利用工业化机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培训投入、增强扶贫开发力度,紧抓环保资源节约等通过“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等途径构建学习型农村社会,,实现农村知识动力的开发和引导。2008年刘尧等学者加强了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包括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对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和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的培养。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九十年代初,我国提出了可持
16、续发展观念,并逐渐将其付诸实践,目前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生态文明建设依旧是农业发展不容忽视的考虑因素。黄湘莲等学者提出要从四大意识的培养为内容,构建生构建生态文明,主要包括生态伦理意识、生态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生态环境科技意识与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生态文明参与意识。2.国外研究现状关于农村知识化动力机制: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中明确提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农民的知识文化素养以及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经济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知识化社会的建设发展得益于走向知识化欧洲(Towar
17、ds a Europe of Knowledge)的出台,它推动着欧盟走向以知识为主要竞争力的新世纪。1986年罗默(Romero)教授以及与1988年卢卡斯 (Lucas)相继从经济学视角下对农业知识化的实现进行了研究,从而拉开了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驱动型农业的新范式的开展。2002年Swan等教授提出企业的孵化增长以及农业产业优势的内在动力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倍提出并获得了广泛认可,“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经济价值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成为不可避免的趋
18、势。(二)相关理论概述1.利益驱动理论社会关系由与不同需要而产生的利益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对物质利益的不断追求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村知识化的过程受到自身利益和利益追求的内外部推力,对城乡差距中对等的待遇和权益的追求使得农村知识化程度不断提升。2.需要层次理论1968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指出农民的需求一般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方面,由低到高。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依然解决,知识化与收入提高所带来的自我认同、社会尊重和对等待遇是农民现阶段不断追求的目标,归属感和优越感不断推动着农民
19、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激情。3.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由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其强调人力资源在所有资源中的重要地位。农民知识素养的提高、职业技能的专业化以及将健康程度的加深将极大地推动农业生产的进步以及农村消费结构的合理转变,有力的推动城乡差距的缩小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实现。(三)增强山西省农村发展动力的必要性我国对“三农”的关注不断加强,借助行政力量与政策支持不断推动“三农”问题制约因素的消除,但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日益改变,外部行政力量的推动作用日渐减小,只有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打破循环,减少自我耗竭式的增长扶持,挖掘农村发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文 山西省 农村 发展 动力 机制 及其 模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