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叙事.docx
《采茶叙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茶叙事.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叙述茶事1.采茶摘茗茶叶采摘的过程是中国古代茶诗中的重要审美对象。荈赋中就已有对采茶过程的描写:“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意为初秋时节,农事稍闲,可以呼朋唤友,结伴来到山上采茶。北宋初期茶诗有大量对采茶内容进行描写的诗句,从中不仅能感受到采茶活动的意境之美,也是对于古代农事活动的重要记载,兼具文学与史料价值。首先是对于茶叶采摘时间的时间与时机的认知,采茶贵早,历代茶人对此都有深刻的认识,陆羽认为“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疏记载:“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采茶最好是在入春尤寒,春雷新发的谷雨时节,这样才能够“气力完足,香洌尤
2、倍”。一般茶芽的生长是在清明谷雨时节,但是往往统治阶级贵早,认为茶越早越好,但新春却是春寒料峭,所以就有为了提高早春茶园的气温催茶发芽,官府“调民数千,鼓噪山旁,以达阳气”,出现了“喊山”一说,“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闻说采时争节候,喊山声动甚惊雷”,这些富有生动趣味的风俗性活动为采茶增加了意趣。不仅是时节为早,古人认为采摘茶叶也要是一天之中晨露未晞的时刻,宋人认为采茶“须是清晨,不可见日,晨则夜露未晞,茶芽斯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所耗,至受水而不鲜明。”诗文中对于采茶时刻的记载也充分印证了宋代对此观念的践行,如“摘侵云崦晓,收尽露腴春”、“摘是临溪欲晓人”、“味新应早
3、摘灵芽”,都描写了采茶人在清晨时分深入云烟深处收集嫩茶的情形;还有“带露摘牙颖”、“茗圃分篮摘宵露”等诗,都说的是露水出来不久,就去采摘新茶,在露水未尽时已经采摘完毕,只怕“采撷唯忧晚”,使得茶味失真。其次,诗人也将着意点放在采摘的地点与过程中,对茶清幽静谧的生长环境的描写,以及采摘过程中茶芽终不盈掬的记载,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看出对于茶芽品质要求之高。“终朝采摘不盈掬”、“终朝采掇未盈襜”,由于对茶叶品质要求之精,采摘的茶芽,不够一兜甚至一捧;“摘处两旗香可爱”“当时采摘未甚盛”这些是对茶叶生长状貌的描写;“急采上山频”、“采撷萦迂涧路斜”、“采之穿烟霞”,这些诗句是对于茶叶采摘环境的描写;蔡襄
4、北苑十咏其四采茶一诗道:“春衫逐红旗,散入青林下。阴崖喜先至,新苗渐盈把。竟携筠笼归,更带山云写。”此诗完整的将采茶的人物、地点、采摘过程及归去一系列的事项悉数囊括,展现了一幅建溪采茶女采茶图。2.焙茶焙茶是制茶过程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在文人茶诗中,一般是对于焙茶过程的论述,并且在这些论述中有着文人独特的审美体验,是宋代文人茶的重要表现。如“入焙火微温”、“焙出香色全,争夸火候是”,焙茶最讲求火候适宜;“撷而焙之一朝就”“焙暖烘苍爪”、“一枪试焙春尤早”,这些诗对从焙茶情景展示了茶的制作过程;也有对于已焙制好的茶叶的状貌、香味的描写,多以北苑官焙的茶为对象,力图展现贡茶的精巧雅致,“研膏焙乳有雅
5、制”、“闽焙春团宝月盈”、“月满春规记焙名”、“碾破云团北焙香”,这些精巧的团茶是宋代文人追求雅致的审美意蕴的体现。3.烹茶煎水古代文人雅士之所以嗜茶如命,不仅仅因为茶具有解渴清神,清香甘醇的实用价值,品饮过程的形、色、味等兼具美感,令人神往。煮茶煎茶是茶诗内容的主要描写方面,一方面煎茶煮茶活动本身就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另一方面煎茶的好坏与否关系到茶的饮用口感,诗人们尤为关注。如丁谓煎茶诗详细描述了从取水到品茶的整个煎茶过程:“开缄试雨前,须汲远山泉”,为了更好地品尝雨前茶,需要去远地汲鲜活的山泉水;“自绕风炉立,谁听石碾眠”二句无声胜有声,风炉呼呼作响,石碾瑟瑟起尘;“轻微缘入麝,猛沸却如蝉
6、”,在水里加入适量麝香,以助茶香的生发,水煮开后声如蝉鸣;“罗细烹还好,铛新味更全”,将细密的罗网筛出的茶末放入未被混味的新茶铛中,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茶之香醇;“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此二句描绘了点茶之景,茶汤乳花随着竹筷搅动而四散,汤面腾起圆团状热气;“痛惜藏书箧,坚留待雪天。睡醒思满啜,吟困忆重煎。祇此消尘虑,何须作酒仙。”这几句写作者对于茶的珍爱,不舍频尝,在睡醒之后饮一杯,不觉尘虑尽消。“茶腴烹鼎绿云浮”、“茗花熬绿浅浮杯”,描述了茶色经过烹煮之后碧绿如云的醇美色泽;“左镉沸香殊有韵”,各类名茶散发出来的清香气味各有不同却韵味久远;“乱花三沸记烹时”,陆羽在茶经中言及煮水时须“三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茶 叙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