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ocx





《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 公民参与不仅对于现代化国家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是实现民主行政的基本要求。公共管理能否实现公平公正,需要我们提升公民的素养、实现政府政务公开、完善听证制度和反腐败治理等方面。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实现公民参与的多元化。如今的网络化时代,公民对于自身利益的诉求有了更方便的渠道,激发了公民对与参与公共政策的渴望。国家政府也在积极的响应民众的呼声,不断地创新完善管理方式,推动民主的发展。现如今依靠国家带领公民是无法满足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讲究多元化的时代需要公民积极与政府合作协商。本文围绕公民参与展开话题,公民参与对于公共管理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今我国存在的参
2、与问题和不足之处,以此为基点提出完善的方向和方式。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民参与 公共服务 ABSTRACTCitizen participation is essential to a modern country,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and a right of citizens. In order to promote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we need to improve citizens quality, make governm
3、ent affairs open, improve the hearing system and anti-corruption governance. Combining the experience of excellent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improve the system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odays netw
4、orked era, citizens have more convenient channels to pursue their own interests, which stimulates their desire for and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policie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s also ac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methods, and promoti
5、ng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Nowadays, relying on the state to lead the citizens cannot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era of diversification requires the citizens to actively cooperate and negotiate with the government. Tak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as the cent
6、e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participation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and methods of improvement based on this. Key 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citizen participation public
7、service decision-making 目 录一、引言1二、公民参与的主要形式1(一)民主选举2(二)民主决策2(三)民主管理2(四)民主监督2三、公民参与的障碍及原因3(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问题31.缺少对公民知情权的保护32.缺少相应的权责规范4(二)公众参与意识的不到位4(三)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制度问题5(四)社会听证制度问题6四、完善公民参与的对策7(一)完善政务公开71.提高公民积极度72.政府带头作用83.完善监督考察84.推进法律的建设85.主动申请政务公开9(二)公民自我意识的培养91.完善公民自主意识教育政策92.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格培养103. 保证公民平等的权利1
8、0(三)完善防腐工作101.保证公民知情权102.激励与保护113.及时回应11(四)完善听证制度121.统一的听证代表推选机制122.公民参与行政决策听证的多元化133.完善听证反馈13五、总结13参考文献14致 谢155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周裕彬一、 引言 公共管理的宗旨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福祉,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如政府方面运用经济、思想教育、法律等解决公共问题,满足需求。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知识内容。其主体由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构成,政府是其核心,而公民在公共管理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公民可以通过制度的建立拥有参加公共事务的机会,如社会听证制度、村委会和居委
9、会。公民参与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通过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双向交流,使公民们能参加决策过程并解决过程中公民与政府的冲突。公民参与也有其基本原则:知情原则要求政务信息公开,确保公民充分了解其参与工作的内容。真实原则要求政府不留余地的把相关情况告知公众,也有利于促进反腐败工作进行。主动原则不仅要求政府与项目相关组织积极主动与民众沟通,还鼓励公民自主积极地参与,达到更好的公民参与效果。平等原则与广泛原则很好地体现在了听证制度上,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各类群体坦诚相见,充分理解不同的意见建立信任感。本文根据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进行研究,旨
10、在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共管理发展。二、 公民参与的主要形式近几年来,我国对于公民参与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提供了各种平台与方式。如今互联网的时代更是给予了公民更方便快捷且全面的参与途径,比如,各类信息媒体客户端在网络上评论与转发等热搜话题,形成舆论势力迫使政府及时反应社会事件,完善或更新公共政策。当然,直接加入中国共产党或者民主党派,更是表达自身意愿影响政策制定的不可或缺的方法。(一) 民主选举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如直接投票选举、间接选举、投票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驶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
11、有效途径。选举是实现民主的基石,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实行一人一票,对代表有监督的作用。(二) 民主决策通过社情民意反映、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参与、专家咨询、民主集中、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参与等均为我国主要的民主决策参与方式。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村委会和居委会组织,管理自身利益最密切的事务;通过各种职工代表大会,也可以就自身工作发展和合法权益问题;公民还可以通过工会、妇联等组织就相关的问题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如今我国基本上都会举行听证会,社会不同阶层背景的人在一起进行讨论,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还有许多如民意调查制度、专家等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三) 民主管理公民可以对具体公共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12、,也可以通过村委会和居委会组织实行基层实行自治。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设立监督小组。居民可以参与管理社区各种事宜,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四) 民主监督公民的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以及工作人员合法的行使权力,使用权力的同时要对公民负责。信访举报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公民直接参与监督。还有内部的监督机构如现在检察机关、行政执法鉴督、纪委和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机构。三、公民参与的障碍及原因(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问题 我国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条例颁布且实行也有了十二年的时间,一直以来都是饱受质疑。操作性差,浪费资源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执行效
13、果差强人意。其中许多政府及其官员占主要的责任,对政府信息仍然较强的绝密保存的态度,缺乏对政务公开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严重拖慢了我国政府公开制度的发展。政府信息公开是推动其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政府还缺乏对于公众实际参与的宣传和引导,造成了公众对关于如何获得信息能获取哪些信息缺乏清晰的认识。例如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就暴露了许多骇人听闻的事件:1月29日,中央派遣的湖北指导组督查组赶往湖北省黄冈市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送检情况。定点医院能收治多少人?累计收治了多少病人?对督察组的诸多问题,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均无法作答。面对记者提问,她说:“那我不知道,我搞不清楚。
14、”连续多日,湖北省和武汉市红会的物资运筹效率备受质疑,2月4日,据湖北省纪委监委宣布,湖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高勤等3名领导因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等失职失责问题受到处分。近日来,因分配捐赠物资不公、捐赠物品积压、分发效率低等问题。疫情面前也不忘把公民的捐赠数额掩盖起来,可想而知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做不到或不愿公正公开真实的捐赠情况。对于其在特殊时期特殊地带应当担任的职责都是一问三不知,更不敢指望其能公开有效的信息 1. 缺少对公民知情权的保护政府应当公开其得到的各类资源与信息,有效地保障公民自身拥有的知情权。虽然在我国公民知情权在各个阶级的法律与部门中都有所体现,但在我们的宪法里没有明确的规
15、定。这也使得公民想主动申请获取信息也缺乏相应的保障,最终导致结果就是公民不敢主动政府也不了解公民的需求信息是什么。在多数发达国家的宪法里都有详细的规定,关于公民享有一定的知情权或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让公民充分获取自己需要的或迫切了解的相关信息,从而帮助公民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2. 缺少相应的权责规范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导致各地方政府与部门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政务公开不完善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具有一定程度的监督管理体系。比如各级人民代表机关监督的缺失,对政务公开等工作开展的问题审查和质询较少。这些问题也体现在当前我国缺乏统一的政务公开主管和机构,很难明确负责政务公开的责任人、范围和追究等问
16、题,从而使得在政务公开问题上,责任界定难、责任追究更难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无人敢管和无人承当。职位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相关政务公开的监督机构人才的培养,恶性循环的开始。再者,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社会舆论组织对各地政府及其部门政务公开情况的监督或评估都严重的缺失。(二)公众参与意识的不到位公民对于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公共管理参与,仍然是“被迫”的状态,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严重阻碍了公民参与的程度。尽管宪法赋予了公民自由结社的权利,但现实中公民对结社的意义与目的疑虑重重, 缺乏积极性; 现存的社会组织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是被动参与状态; 一些社会福利组织鼓动性不足,无法吸引足够的成员;组织成员对于参
17、与的公益活动并不在乎,或者参与活动是带有个人利益为目的;绝大部分公民对于参加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只有发生大型天灾人祸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对社会缺乏责任感,认为自身没有能力去改变面前不满的现状,进而没有去主动地了解自身能享用的权利。公民在参与公共管理占了大部分都是为了维护个人私利,参与管理客观性较弱。现如今,只想拥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大有人在,也有的利用法律中存在的漏洞打“擦边球”为自己的利益所用。还有些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捉摸不透,更严重的是不乏少数的人不清楚以何种形式可以实现自身的权利,结果他们就掩耳盗铃般的“略过”了所拥有的法律权利,这也造成了公民意识的磨灭。所以每当责任到
18、来就会抱怨为什么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情况,结果就是慢慢地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时间久了也没有相应的发泄点,就会逐渐成为报复社会的问题人士。在如今快速信息化下,公众们已经不再是单向接收政府所下发的公开信息通知,同时也是具备自主收发信息的发声与监督的媒介。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是公民社会在相互理解、求同存异的基础下,公民对于实现其共同目标与价值的群体性活动的理解认知。阶级意识还是存在,人民群众有过分的依赖性。提倡公民无需被动地等待政府为社会提供各方面的社会福利,也不再习惯性的“拼顺风车”而对公共事务袖手旁观,而是要主动改变以往的消极被动的态度,发展为公民社会领域的中坚力量。以武汉协和医院医生为例,通过自
19、媒体发稿求助,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收到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捐赠,以解前线燃眉之急。当然,有如此的权利就有相应的义务,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真确的,要具有一定的鉴定能力而不是盲目传播谣言。这特点在疫情消息的网络传播中,能亲身感受的到。例如网络上的疯传的双黄连可以预防肺炎,仅仅几个小时网上的与双黄连有关的物品即便是月饼都一扫而空。诸如此类的事件屡见不鲜,也可以侧面体现出人民大众的基本素养有待提高。(三)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制度问题公民参与腐败治理存在着各种漏洞,如工作程序不严,实际处理过程中各部门互相“踢皮球”拖案现象严重;保密程度不够,容易发生泄密现象;各举报机构职责不清,有权接收投诉没权解决问题;对
20、于公民的保护机制不到位,举报者经常处于被报复状态;回应速度慢,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扼制等。规范治理腐败问题有利于监督和协调广大群众公共权力的运作,防止权力被滥用;政府的廉政建设,能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还能培养公民对社会产生公共精神,提升公民自主平等的能力。就现如今而言,我国的腐败治理体系还是以党委和各政府为绝对的主导、自上而下的防腐机制。信访制度一直是公民参与腐败检举的主要方式,但对于公民参与腐败检举的设计初衷来说远远不够。管理信访的机构的责任和权利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没能明确规定下来,这也就说明为什么面对信访的时候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有些检举报告传入公民所能接触的部门,但部门不具备相应的管理权
21、力,只能转接给其他机关。这就必然的造成拖延,且责任不清晰无法定下办理机关,久而久之石沉大海。再者,某些信访里的内容关系错综复杂,没有足够资源去处理就会拖延上报或按压案情不立案。虽然广大民众是腐败的最大受害者,是腐败行为感受最直接的人群,监督腐败行为最合适不过。但是对于公众的来信由于没有相关的制度规定,回应速度慢且弱,效率低下。更有甚者,由于转接多手造成泄密,影响恶劣,使得这主要的途径也渐渐失去广大民众对其失去信心。正如先前所说,公民缺乏知情权,公开的信息几乎都是决策出结果后的总结,决策前及决策过程信息都无从得知。自然也就无法就问题所在进行监督,只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各种举报费用加起来明显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管理 中的 公民 参与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