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多才多艺的女文学家。她具有高度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学术研究才能。代评论家多以李后主与她并称:“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甲三李。”李清照尤其是在词的创作上,她以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艺术成就,占据了文学史重要的一再,对宋词的发展和后来的许多词人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和阐述,分别从其创作手法以及语言特色运用的角度分析,对我们的后人在文学上的学习和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关键词:李清照;艺术形象;语言;情感 AbstractLi qingzha is on an upt
2、rend of song dynasty “uniquely“ poetess, is also the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versatile female writer second to none. She have a high degree of literature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And more than LiHouZhu and her critics by saying: “NanZhong LiHouZhu, female in li yi Ann
3、, extremely is ecru, when did the taibai before, it is called a word three lee.“ Especially in the creation of the li qingzhao word, she with the deep attainments and unique artistic achievements, dominate the literature of the important again and agai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ng and the then m
4、any produced important influence of ci.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art of li qingzhaos characteristic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paper from its creation technique respectively and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use of perspective, to our generations in literary study and research has the ir
5、replaceable instruction function.Key words:Li qingzha;Art image;language;emotional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一、表现手法上善于塑造艺术形象2(一)人物形象的塑造2(二)自然景物以及生活场景形象的塑造3二、铺叙手法的巧妙运用4三、善于抒情,情景交融5四、语言特色6(一)语言运用口语如律,活泼流畅7(二)善用叠词来增强词的韵律美7(三)创造性的语言8(四)素朴雅致工白描9结 语9参考文献10致谢11III引 言李清照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她是封建时代寥寥无几的女作家中最优秀的一个,而且能与李白、杜甫、
6、苏轼等众多大诗人并驾齐驱。她能诗、能词、能文、能画,工书法,通音律,精于考校金石,对经学和史学有深刻的了解。很早就受人注意。孙崇恩.李清照研究论文集M.中华书局,1984.5.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宋山东济南人。她出身于上层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曾任礼部员外郎,是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也有学问,会写诗文。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她和她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李清照在词的创作上学习、继承了晚唐五代词的优秀传统,特别是受南唐后主李煌
7、词的创作风格影响殊深她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吸收了李煌词的艺术精华,又吸收了北宋诸词家慢词创作的长处,并借鉴了汉魏辞赋的铺叙手法,逐渐形成了以婉约为特色的独特风格“易安体”。她的一生,以1127年竣康之难为界,在此之前,她在这样一个文学气氛与艺术气氛很浓的家庭里,写诗填词,过着安定、幸福美满的生活;在此之后,由于金人南侵,就进入姑丧夫死、国破家亡的后期,在战乱与孤寂中度过了凄凉的后半生,尝尽人间辛酸。她的经历和遭遇,给她的词的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宋人瑞桂堂暇录称赞她是“才学高博,近代鲜伦”的人物。然而她最为人称道的是文学方面的成就。她的诗文都有名篇传世,词的成就更为突出,李清照是词家大宗。前人评她
8、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也有人把她和辛弃疾并列,称为“济南二安,难乎为继。”足见其艺术成就之高。李清照创作颇丰,但皆已散佚,留存至今的很少,其词现存仅五十余首。自明人张蜒把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以来,李清照被公推为“婉约派”。的确,“婉约”是她艺术风格的主导,但也兼有“豪放”、“劲健”的一面,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就是大家公认的豪放词的典型代表。而她的那些纯属“婉约”的词作,又因她生活遭遇前后期的不同,分为早期的清新明快、深婉清丽及后期的悲枪沾郁。同时其词作还具有一般“婉约”派所缺乏的俊逸、开朗。李清照的词也许并不象屈赋、白诗、苏辛词在中外文学史上占据那样显赫的地位并博得
9、那么多的彰名,但亦为广大读者所爱不释手。李词反映了生离死别之类人皆有之的思想感情,而且写得那么真实、自然、生动,在艺术上造诣极深。她的造句遣词不少创新;她的描写曲折深透,往往出奇制胜。即使平易近人之作,也摒绝庸滥,独标清新,在婉约派中,比较秦观,实已跨进了一大步,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下面就对其词的艺术特色作一番分析。一、表现手法上善于塑造艺术形象从李清照现存的词来看,大部分为抒情之作,由于词人用独特而高超的语言表现技巧,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使这些优美的词章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李清照在表现手法上善于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李清照生活范围比较狭窄,她用自己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和深
10、厚精湛的艺术造诣把这些范围内的形象都塑造的很富有创造性而且典型鲜明。例如人物形象、自然景观形象、生活场景形象。她通过塑造这些形象来展示现实生活画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李清照塑造的这些形象中,尤以人物形象塑造得最为成功。李清照在词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古代妇女形象,多是名媛才女、大家闺秀。她往往只把人物的眼神变化和外部表情稍加勾画,或通过一、二个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和动作,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体态仪容、风韵神情和内心活动。比如在洗溪沙中,她仅用“眼波才动被人猜”七个字,就刻划了这位年轻女子目光流盼,脉脉含情的娇态。还比如比如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
11、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上阙写一位少女十分尽兴地从秋千上下来。“露浓”和“薄汗”两句说她玩秋千出了一身薄汗,竟把身上单薄的罗裳都湿透了,一个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少女形象尽现眼前。下阙写不速之客忽然来到,少女惊慌得“袜划金钗溜”。词中虽未正面描写不速之客是谁,但从少女“和羞走”的反应可以知道,他一定是位举止不凡、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因而她跑到门边,并不立即进去,而是倚在门边,强捺鹿跳的芳心,借嗅梅作掩饰,偷偷回首打量客人。“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几个词形象地刻划出少女怕见客人但是又想见、想见客人又不愿人知道的心思的微妙复杂的心态。下阙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将一位少女
12、惊诧、惶遽、害羞、好奇的心理真实再现出来,少女天真羞怯又情窦初开的美好形象也跃然纸上,女儿情态,曲曲绘出,非易安不能为此。求之宋人,未见其匹,耆卿、美成尚隔一尘。自古以来,不少诗人词家都曾写过一些闺怨诗词,但总没有女词人李清照这样用她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得真挚、自然、深沉、细腻。我们从李清照这些塑造妇女的词中,看到的千姿百态的形象犹如就站在我们的身边,就像我们的邻居似的逼真。李清照的词是最能够表现女性的优美的情调的。以前一切男性词人所代写的闺情,所代写的妇人语,放在清照之前,都要黯然无色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主人翁立言,这一切的诗词都比不上李清照的那
13、些词塑造的形象。李清照词表现的是那种真正的, 沈央央,张之昌.李清照词集M.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2.9.自然的女性的美。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有自我,有个性,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独立的人格,因而能使我们对她们产生同情,哀怜,或者喜爱的感情。这些女性人物在思想上、感情上、性格上、情态上都印有主人公自己形象的痕迹。可以说它提供了中国古代女性知识分子一个完美典型。如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菊花消瘦秀丽之态自比,衬托出作者的思夫愁绪以及相思之苦,表现出主人公高洁典雅的风貌。又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添,一段新愁”这一词塑造了一个凝眸楼头望归
14、舟的思妇形象,女主人翁那种痴情以及孤寂深沉的形象都从这一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二)自然景物以及生活场景形象的塑造虽然李清照作品中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很成功,但是所塑造的自然景物形象与生活场景形象也不落后与人物形象,依然都很鲜明,形神兼备。她单纯的社会生活方式,使她有意无意之间摆脱了封建社会所充斥的庸俗事物,她的词对大自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了一种童心的向往,她使人们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中美的事物。因此,她的词无论是写景还是咏物都是健康的、善良的、优美的、为人们所喜爱的。周建华.再度审视李清照的艺术特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6).花、鸟、云、雨、门、窗等这些事物在
15、李清照的词作中,不是单纯的作为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作为一个个鲜明的富有生命的艺术形象加以塑造。例如“宠柳娇花”,描绘出美好的春光里鲜花嫩柳婀娜妩媚的姿态;“绿肥红瘦”,以“绿”代“叶”、以“红”代“花”,化俗为雅,以易为险,形象鲜明;“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创设了奇绝的意境形象。李清照同时还善于将她精通的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集中运用到诗词艺术形象的塑造中来,赋予它们生命。例如“落日熔金”,浓施重彩,染就了一片血红的残阳余辉;“揉破黄金万点轻”,碎点轻黄,勾出了桂花娇小平凡,轻盈蕴藉的体态。李清照还运用声音给不同的环境渲染不同的气氛:“楼鸦归后,暮天闻角。”以鸦啼角咽,烘托出薄暮时分荒野中
16、凄冷悲凉的气氛:“砧声捣.蛋声细,漏声长。”渲染了长夜的空远静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用所谓“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之音来烘托黄昏的惨淡凄凉。这就是李清照塑造的艺术形象,这也是对这些形象的创造。二、铺叙手法的巧妙运用在李清照的词中,对铺叙的运用可以说是发挥得非常恰当。情感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外界的变化,在时间上的推移上始终都是紧密联系的,比如说在永遇乐落日熔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相应的产生了比较鲜明的对照,李清照抚今思昔,昨天的繁华跟今天的萧条对比十分强烈,更加突显出今天的沧桑。这首词起初是元宵“人融合天气”,忽然又转变为“次第风雨”,继而再转变为“中州盛日”,最终以孤孤凄凄的一
17、个人垂着“帘儿”“、听人笑语”来作结尾。两次都以乐对愁,以愁作结,写出了往昔的红妆绿袖,以至于现在的风霜憔悴,由今到昔,周建华.再度审视李清照的艺术特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6).又由昔到今,经过多次、反复地渲染,层层铺叙,把李清照内心的凄苦、苍凉以及无法掩饰的忧愁情绪全盘都表达出来了,抒发了作者深沉的国家盛衰之感以及身世之苦。它不像叙事诗那样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以抒情为主。在李清照的词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 赵慧先.婉变清新格调高雅的清照词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2.9,第4卷第3期.声声慢,它以分层铺叙的手法,将作者的整个心理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李清照词 艺术 特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