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说新语》的诗性美.doc
《论《世说新语》的诗性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世说新语》的诗性美.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世说新语的诗性美摘要 魏晋时期在政治经济上是动乱时代,但在文化精神上较为自由开明。作为这一时期文学上的代表作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时期众多文人士大夫的引诗、论诗、作诗等诗歌活动,具有丰厚的审美价值与哲学意蕴。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用文本研读法对世说新语中呈现的诗性之美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从诗歌活动、诗性思维、诗性人格、诗性语言四个方面审视世说新语的诗性之美。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得以窥探世说新语中魏晋士人真情流露的人格特质,旷达洒脱的精神风貌,在对自然、自身、人生的体悟中完成自我生命的觉醒,实现自我超脱。此种诗性之美对可以弥补现代人生存状况的缺失,建构现代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2、关键词 诗性思维 诗性人格 诗性语言On the poetic beauty of Shi Shuo Xin YuAbstract The Wei Jin period was a turbulent time in politics and economy, but it was more liberal in culture and spirit. Shi Shuo Xin Yu, as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literature in this period, records the poetry activities of many literati in
3、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such as poetry introduction, discussion and writing, which has rich aesthetic value and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The autho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o study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uses the method of text analysis to sort out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4、poetic beauty presented in Shishuoxinyu, and examines the poetic beauty of Shishuoxinyu from four aspects: Poetic activity, poetic thinking, poetic personality and poetic language.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we can explore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lars in the Wei and Jin Dy
5、nasties in Shishuoxinyu, the broad and free spirit style, complete the awakening of self lif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self and life, and realize self detachment. This kind of poetic beauty is of great value to make Key words poetic thinking poetic personality poetic language 目 录引 言1一、世说新语体现的
6、诗性特质1(一)独立价值的体现1(二)真情实感的流露2(三)个性之美的呈现3二、世说新语体现的诗性思维4(一)对自然的关照4(二)对自身的认识5(三)对人生的体认6三、世说新语体现的诗性人格7(一)率真重情的诗性人格7(二)自我觉醒的诗性人格8(三)洒脱旷达的诗性人格8四、世说新语体现的诗性语言9(一)抒情性9(二)精简性10(三)个性化10结语11参考文献11致谢12引 言世说新语是一部文言志人小说,共分3卷36门,记述了东汉后期到魏晋年间名士的言行与逸事。此书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作,但观其内容,具有浓厚的诗性之美。宗白华称赞魏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宗白华:论和晋
7、人的美,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页。情起山水间,一往情深深几许,成就了世说新语的诗性特质。世说新语的诗性体现在魏晋士人的引诗、论诗、作诗等与诗有关的具体活动中,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文本研读法对世说新语中士人的言行、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体现的诗性思维、诗性人格、诗性语言等方面深入剖析,探究世说新语的诗性之美,以期能对世说新语作更加新颖、有价值的解读,领略魏晋名流真实洒脱、傲岸旷达的精神风貌。 一、世说新语体现的诗性特质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清谈之书,里面不仅有诸多谈经论佛的交往活动,也记录了许多魏晋人士引诗、论诗、作诗等诗歌活动,正是这些活动使得世说新语具有浓厚的诗性特质。诗歌融入到世说新
8、语中的魏晋士人的言行举止中,人物常常借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其中引用最多的当数诗经,共计11次。此外,也引用楚辞等诗作,通过对前人诗作的引用体现了世说新语浓厚的诗性特质。(一)独立价值的体现人不仅有肉体存于世间,人因为有了精神的存在而更显鲜活。我们每一个个体是独立存活于世间的。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以别人意志想法为自己的依托,把他人想法观念作为不可忤逆的法则。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也麻木其中,甚至觉得自己生而如此,毫无独立价值可言。东汉中后期伊始,社会处于动乱之中,君主集权大幅减弱,许多人妄想建立自己的小王国,士大夫身份地位显著提高,这些都促使着士人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而言
9、,正是过去不合理的旧制度的存在才导致人性的反动。而士人又秉承着心怀天下的普遍道德准则,促使魏晋士人对个体独立价值尊严的关照。对诗人来说,独立价值便是对精神和生命的本体观照。魏晋士人对历史、生命、现实以及诗人知识分子身份的指认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其诗歌创作理路的新变,而且使其作品更加凝重和诗性化。谢公在后辈们聚在一起时,问他们诗经写的最优的是哪一句,谢玄回答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安却认为:“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文学52)二句最佳。“昔我”两句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此处谢玄着眼于诗歌的审美性,对出征时的景象做深入细致的描写。诗歌中的叠词运用,生动写出了柳树的优美外形以及漫
10、天飞雪的情景,把征人的内心思想表露的淋漓尽致。谢安则认为“訏谟”两句最好。他认为此句体现了高尚之人的内心境界。这与谢安作为政治家这一身份无不相关,体现对从军将士对将士戍役艰辛生活的关怀。通过世说新语对前人诗作的评论体现魏晋士人对生命的关怀。(二)真情实感的流露诗言情,作者常常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寄托,外界的客观存在景物也要遵照作者的内心情感而通过诗歌表现出来。诗本身就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诗歌,不管是何类型的诗歌,都需要真情之美。这种美,有时是表达自己的意志,有时是表达自己的感情。此种感情超出了事物本来的性质,象征着美好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世说新语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
11、,但其中流露出人物真实的情感,使得此书散发出浓郁的诗性之美。文学篇记载了曹植在将为曹丕迫害之际,作七步诗,以萁煎其豆来比喻受到同胞哥哥的迫害,以外物寄托自己的情感,浓烈地表达对曹丕的不满和自己的困窘之情,感情浓烈惨淡。中国传统封建礼教主张情感要受到礼节的约束,认为人不能依据自己的情感肆意而为。但是魏晋士人却不以真情流露而感到惭愧,相反当时士人们常常真情表露,不加伪饰,在他们眼中,不管外在言行如何,内心所怀的真情才是最为重要的。伤逝一篇就记载了许多名士独特的悼亡方式。王询与谢安的关系素日不好,在听说谢安逝世的消息,便去吊唁,遇到督帅刁难,王东亭没有与之争执,而是“直前,哭甚恸,不执末婢手而退。”
12、(伤逝15)王东亭悼念时没有像传统悼念时对其家人嘘寒问暖,而是真情表达自己对谢公的哀痛。虽然言行偏离世俗约定,但确是真情实感的抒发,不是虚情假意的悼念。如此真情,极具诗性之美。 此外,王子猷知道自己弟弟子敬已死后,“了不悲”(伤逝16),奔丧时也“都不哭”(伤逝16),而且还“坐灵床,取子敬琴弹”(伤逝16)。此处王子猷言行虽然有悖礼法,但也是对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的。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是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情感,都是真挚、浓厚的,而无需在乎礼节的约束。 (三)个性之美的呈现政治家的襟怀、思想家的意识以及文学家的主体使命意识中流露出的个性美形成了世说新语的诗性美的特质。世说新语的个性美
13、首先表现为魏晋士人顽强、进取、乐观、向往实现自我的人格特质之美。豪爽一篇记载了魏晋士人的乐观向上。不断开拓进取,意气风发的豪爽之美。许多魏晋士人虽然官职门低下,但正是在这些地位低下的士人中有许多有勇有谋,心怀天下的豪雄。在战乱更迭的时代中,正是这些魏晋名流凭借洒脱旷达,乐观积极,一往直前的个性,加深了魏晋风度的内涵。司州刺史王胡之在谢安家作客,朗诵起“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豪爽12)的诗句。对众人说,在那时,感觉旁边没有一个人。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以豪爽的风姿自居,有话直言,不会表里不一,他们依自己心性而为,气魄十足。有时直接生发自己的感触,畅意直言,旁若无人。此处引用楚辞正体现人
14、物的豪爽。这些充满自信与自豪的诗句,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表明魏晋士人一生的人格追求和立身行事的肯定,也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世说新语的个性美其次表现在不拘泥外界礼法,不为礼法束缚,坚定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的性格特质。刘伶常常纵酒肆意,在房间里裸露形体,不顾外人的讥笑。从刘伶的蔑视礼法的言行让我们窥探其做事唯依凭内心所想的个性之美。阮籍的言行也与传统的礼教相差甚远,男女授受是为礼教所不容,而他不仅同邻里的妇人一同喝酒,而且喝醉之后更是直接睡在妇人旁边。从魏晋士人对传统封建礼教的反抗,足以体现当时的士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脱尘个性。世说新语的个性美再次表现为直率明朗与豪峻沉雄相结合的艺术特质之美。阅读文本
15、,虽然其中有许多士人言辞含蓄隐晦,但是还有许多直抒胸臆的明朗言行。这些诗作都是魏晋士人的真情,写的率真明白,即使是那些托物言志的诗作,也不甚晦涩,读者无需费神便能体会其意。规箴第十二记载了京房规劝汉元帝,说话直率,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直言不讳,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给皇帝留面子。世说新语在追求开放率真的情感基调之余,更致力于创造一种英雄气派,表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此种风格在世说新语体现为其始终洋溢着坚毅豪迈的精神气概。魏晋士人不慕名利,不惧强权,面对迫害不为所动,仍然坚守内心的品性,坚定不移的守持内心的壮志理想。钟会来拜见,嵇康却一直在打铁,正眼也不瞧他。雅量中的嵇康临刑前神态也丝毫不变
16、,从容不迫。他只要求拿一把琴来,神态自若地弹了一曲广陵散。此种豪情在当时众人多为强权鞍前马后的时期,实极具个性。 世说新语的豪峻最后体现在诗作通过景象营造豪放的境界。将客观事物的奇壮与人的精神之美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雄奇的意境。言语篇中记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言语88)。仅仅数字,便将大自然的盎然生气完美的展现出来。“竞”、“争”本是人的主观生发的举动,在此处却将其与自然界的景色形态融为一体,呈现出丰美壮观的景象,蕴藏着世界外物的雄奇与奥妙,显示了世说新语豪峻的个性风格。二、世说新语体现的诗性思维世说新语的诗性之美正体现在魏晋士人的诗性思维之上。诗性思维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逻辑思维,而是诗人
17、看到外物依自己的内心真情实感对此物的体认,或者全凭自己内心想象,将外物作为自己主观感情的载体,创造内心的主观意识世界。世说新语中的诗性思维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关照上,也蕴藏在对人自身、生命、生死的认知中。(一)对自然的关照诗性思维是有悖于日常思维的一种艺术化思维形式,悖离常情而变化万新。感觉以形象为基础,就像承载着感觉一样,主体与客体不分离,心与物融为一体,境界由此而生。情寄于象,象托载情,主客不分,心物融于一体,从而创造出境界。正是当时的魏晋名流以主体关照自然的精神,通过对自然万物运行法则、生存状态的认知,从而于自然中生出艺术化的诗性思维。在魏晋时期乃至后来的朝代,经常会把寄情山水间作为名士超
18、凡出尘的一种途径,也会令许多人羡慕。世说新语中谢安对王脩龄甚是称赞,认为可以和他一起隐居,纵情山水之间。这便体现了二者同对佳境的徜往。而对缺乏对山水欣赏眼光的人则会受到嘲笑,孙兴公与虞亮一起在白石山出游,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赏誉107)。此处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崇尚,似乎只有看到山水的美,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名流常在从自然山水间生发出对诗性之美的悟道。欣赏“寝处山泽间仪”(容止36)。因悠闲而生发超凡脱俗的之意。把山水草泽作为出世佳境的现实载体,人最美好的形态竟是在山水草泽间。此外,更有支道林之鹤,王子猷之竹,七贤也成就在竹林之中。鹤的卓尔不群、高洁出世与竹的刚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说新语 诗性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