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密斯模型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研究 (2).docx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研究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史密斯模型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研究 (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容提要本文以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为研究对象,结合史密斯模型下四类重要影响因素: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分析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现状,研究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政策执行实际情况,针对分析出的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的对策建议,期望可以更好完善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最终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关键词】 史密斯模型 政策执行过程 上海生活垃圾 强制分类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mpulsory classification policy of domestic waste in Shanghai is taken as th
2、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four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 Smith model: idealized policy, executing agency, target group and policy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lsory classification policy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 Shanghai is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3、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are studied. In view of the specific problems analyzed, differ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hoping to better improve the policy of compulsory classification of domestic refuse in Shanghai,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desired policy
4、 results.Keywords: Policy Implementation Model of T.B Smith,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 Shanghai Domestic Garbage, Force Classification 目录引言1一、文献综述1(一)国外研究现状1(二)国内研究现状2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3(一)重要概念3(二)理论框架3(三)研究方法4三、上海市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现状分析4(一)理想化政策5(二)执行机构分析6(三)目标群体分析7(四)政策环境分析8四、完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的路径选择9(一)优化政策设计,实现
5、垃圾分类精细化服务9(二)提升政策执行人员素质,改善政策执行效果9(三)调动目标群体积极性,形成社会共同治理局面9(四)优化政策执行环境,使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10五、结语10参考文献12致谢13引言2019年,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革命的号角率先在上海吹响。我国很早就意识到垃圾分类处理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2000年,住建部下发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和桂林八大试点城市,尝试和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法忠勇: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2009年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20
6、1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都要求各地政府逐步推进垃圾分类。但上述政策由于缺乏明确实施细则,相应监督成本过高等原因,垃圾分类要求并未得到严格执行。2019年2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通过,自7月1日起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条例规定,上海市生活垃圾将按照“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个标准进行分类。个人混合投放垃圾可处以50元200元罚款;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按照2017年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随着上海成为垃圾强制分类第一站,中国即将进入“垃圾强制分类时代”。本文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
7、政策执行过程为研究对象,将文献研究法做为分析基石,借助史密斯模型,对该政策本身和现实执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执行过程中的困境,探讨完善对策,以期找到解决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一、 文献综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环境的好处显而易见,因而也受到学界的极大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垃圾分类方面研究集中于分类现状、分类政策、成本问题及降低成本措施、推广垃圾分类不够理想原因等方面。本文主要专注于公共管理领域对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期望对本次研究有所帮助。(一) 国外研究现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早,垃圾分类水平较高。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居民日益旺盛的消
8、费能力,经济体量和垃圾体量同步爆炸。乱扔垃圾、乱排乱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频发,城市环境的恶化和大规模公害事件的爆发深深刺痛着人们的神经。因此,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关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Wertz(1976)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垃圾进行回收会起到保护农业用地的作用,最早提出国家应该制定垃圾回收相关政策。 WERTZ L K“Economic Factors Influencing Households Production of Refus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76,2(4),p263272
9、.垃圾回收是垃圾分类处理的起始收集阶段,作为对垃圾分类作用的初始研究,从源头出发论证了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后续研究中,学者们转向垃圾分类处理成本问题。Linderhof等(2001)在对以重量为定价标准的垃圾回收处理服务研究中发现,可回收垃圾比起不可回收垃圾,有更大的价格弹性。 LINDERHOF V,KOOREMAN P,ALLERS M“WeightBased Pricing in the Collection of Household Waste:The Oostzaan Case”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2001,23(4),p71.这导致人
10、们在选择垃圾分类处理服务时,更倾向于处理相对价格更为便宜的不可回收垃圾。由此导致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受到阻碍,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Callan等(2006)以价格定价标准作为研究方向,即通过价格定价方式控制生活垃圾数量,发现如果政府采取如赠款激励等措施后,以基层社区为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服务,可以取得显著成效。 CALLAN S J,THOMAS J M“Analyzing Demand for Disposal and Recycling Services:A Systems Approach”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2006,32(2),p221.上述研究中
11、,政府是提供垃圾分类回收并加以处理的服务主体。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人们发现充分竞争和对私人所有权提供激励可以降低垃圾分类处理成本。Anantanatorn(2015)在对泰国芭提雅市政府,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服务外包的实证调查中发现,垃圾分类民营化后在服务成本降低方面作用显著。 Bel G , M E Warner. “Privatization of Solid Waste and Water Services: What Happened to Costs Savings? ”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Barcelona 2007,1-21.但对民营主体
12、必须实现持续性有效监管,否则具体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偏差。综上,总结国外学者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一,采取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措施,有利于减轻垃圾后端处理压力,有益于环境保护;二,国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到引进民营化力量外包服务的过程;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监管,否则会出现外包服务中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等问题。(二)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关垃圾处理数量暴涨,“垃圾围城”现象等的报道显著增加。学界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实证研究有所增加。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解决垃圾分类处理执行难问题和分析影响垃圾分类处理因素方面。袁珍(201
13、2)认为,有必要从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探讨中国垃圾分类政策几十年来执行效果不佳的原因。 袁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及消解,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王景甫等(2014)在分析北京市生活垃圾产量和种类变化状况后,认为良好的垃圾分类不但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同时也提高了垃圾焚烧、填埋等后期处理效率。 王景甫等:北京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其变迁,载生态经济2014年第2期。孙其昂等(2014)研究认为,“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对象不清、公共行动规则和私人生活逻辑的治理机制断裂以及国家行动者和社会参与主体的治理关系不对等,是导致生活垃圾分类实践困境的“症结”所在。 孙其昂,
14、孙旭友,张虎彪:为何不能与何以可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难以实施的“结”与“解”,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大体而言,国内研究多偏向分析宏观政策环境层面,研究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私人生活习惯等因素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行为影响;少部分涉及到微观层面,探求解决垃圾分类处理政策执行难的措施方法。本文基于史密斯模型角度,以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为例,通过对具体实例的研究分析,探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偏差和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二、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一) 重要概念1. 城市生活垃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15、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李一玲:福建省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管理行为分析,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四个标准分为: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2. 公地悲剧公地悲剧在1968年由英国教授哈丁提出,是指公共物品,由于产权不明晰,导致责任以及受益不明确,从而使得每个人都产生一种“捞一把”的心态,最终出现公共物品因被公众滥用而遭到破坏的悲剧结果。(二) 理论框架1. 史密斯模型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公共政策学者尝试从多角度研究政策执行问题,形成了不同的政策执行模型。因为最早研究哪些因素会
16、影响政策执行,T .史密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提出了关于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史密斯将影响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归为以下四大类:理想化的政策:即政策目标是否切合实际?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页。政策内容是否妥当?政策规定是否明确、可行?等等。执行机构:即负责政策执行的政府机关或单位的特性如何?10 目标群体:即受公共政策影响的政策对象的特性如何?10环境因素:即影响政策执行或被政策执行所影响的环境方面的因素,可能是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的。10图1 T.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三) 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撰写本文基本内容及构筑框架的核心
17、方法。通过图书馆资源、网络、期刊、教科书等搜集相关资料,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及时归纳、总结和概括。进而形成对特定概念的完整理解,同时将史密斯理论模型和文献资料梳理相结合,联系政策的实践情况,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最后得出政策执行评估结论和相应对策。2. 案例研究以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为研究案例,分析政策执行中产生的问题以及相关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三、 上海市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现状分析政策执行过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照章办事,它还包括政策制定、执行、紧张、处理、监制、回馈等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和互动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影响政策成败的四大要素:理想化政策、目标群体、执行机构和环境因
18、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本文利用史密斯模型对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从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完善和改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图2 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的史密斯模型(一) 理想化政策对于生活垃圾分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市每年产生数亿吨垃圾,并且数量还在急速增长。“垃圾围城”已然成为现实,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已经迫在眉睫。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全程管理的基础环节,通
19、过居民首先在源头对垃圾进行分拣和减量,可以保证后端运输、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的安全和效率。上海市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成为中国首个拥有全面强制垃圾分类立法的城市。以往缺乏相关法律规范,没有明确可行处罚措施,且饱受资金短缺困扰问题的垃圾分类政策,得到了一次性解决。以条例为基础,上海逐步向建立垃圾分类处理标准规范体系方向迈进。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流程,垃圾处理设备在规格和运营方面的标准,都得到了相应规范。但条例在正式实施后,由于相关细节规范的不够完善,收到了民众反映的一些问题。被广泛讨论和争议最多的是垃圾分类标准的划分,特别是干、湿垃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执行研究 2 基于 史密斯 模型 上海市 生活 垃圾 强制 分类 政策 执行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