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1.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绪论2(一)研究缘由21. 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22. 阅读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需要2(二)文献综述21. 国外研究综述32. 国内研究综述3(三)研究意义3(四)研究方法3一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及阅读教学概述5(一)相关概念界定51. 语文核心素养52. 阅读教学5(二)核心素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5二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审视6(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6(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7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问题72.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问题73. 阅读教学策略选择的问题84. 教学评价上的问题9(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原因分析91. 教师对核心
2、素养理念的解读不够92. 教师对教材和策略的把握不够9三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实现策略10(一)教学导入要蕴含核心素养10(二)培养教师的语文核心素养10(三)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11(四)教学过程重视多元化评价11结语1213绪论(一)研究缘由1. 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2016年,中国学生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旨在培养能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俨然成为了教育界的共识。从语文角度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近几年来也在学术界广为推崇。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单一输出模式为主。很明显,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义务
3、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过,如果要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应该引起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从阅读角度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词汇积累中培养语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而学生通过掌握学习语文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语文课程中还包含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审美鉴赏得到提升,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但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成了评判的唯一标准,教师往往把他们的
4、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这种教学理念和语文核心素养是背道而驰的,也不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2. 阅读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需要在实际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陈旧。单一的讲授法占据了课堂的主要部分。对于老师来说,他们更加在意学生会不会写、会不会做、考试能不能考好。很显然,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极其不利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多的应该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新课改理念提出以来,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层面,实践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导教师进行
5、语文阅读教学。(二)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方面,最早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有过研究的是OECD。它对素养的解释是,素养并不单单指的是知识和能力。在某个特定情境下,人们为了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对于核心素养,OECD表示这是一种特定的能力。它具有民主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能够给个体和社会带来帮助,有一定的价值。之后,对于核心素养,欧盟也提出了解释。它认为核心素养是人在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2007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指出21世纪的教育必须扎根在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之上。美国联邦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实际生活中人们应该用得到的知识和技能。日本方面,提出过核心素养有
6、三层结构。最外面一层是实践能力,中间一层是思维能力,最内的是基础能力。三种能力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基础能力为思维能力打好基础,实践能力又引导着思维能力的发展。2. 国内研究综述我国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于2015年底向中小学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三大领域,六种素养,十八种指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科学方面的精神和文化底蕴的人文基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三)研究意义新时期语文的课程价值主要通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来体现。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一直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它是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发挥
7、着体系性的引领作用。因此,本文希望可以通过研究,帮助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阅读教学改革,进而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核心素养。此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这一教育教学理念,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可以帮助他们训练思维,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及接受文化的熏陶感染。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终身发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四)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的相关文献。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
8、总结和分析,得出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访谈调查法:访问一些专业的教师,了解他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记录他们的意见或者建议。问卷调查法:实习期间通过问卷调查,对阅读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分析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对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有效策略研究。观察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总结和记录分析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贯彻情况,对此进行总结。一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及阅读教学概述(一)相关概念界定1. 语文核心素养之前我国先后提出的“双基”、“三维”即:强调基础知识和基础
9、技能的双击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同这些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相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了比较大的的突破。“核心素养”的概念是舶来品。北大教授林崇德曾经对核心素养有过这样的解释:核心素养相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更加的具体化和清晰化。广义上来说,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具备的能力。更多的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而并非以结果为目的,关注学生在个人素养培养过程中的自身感受,重点在于培养个体适应不断发展进步的未来社会、提高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我们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要使用语文知识,因此从
10、小学开始,打好语文方面基础就显得格外重要。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也离不开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被培养出来,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让他们学习语文。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而且可以丰富他们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力,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2. 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一个双边活动。阅读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要和教师进行交流,他们彼此也要和书本之间进行一个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思维。通过适当的给予指导,引领学生“走进”课本。同时,
11、教师也要把阅读的主动权充分地归还给学生,而这并不是指撒手让学生自己去折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体悟,再给予适当的指导。阅读具有很多的优点。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能够使得小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另外,阅读也能够扩大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就像我们常说书籍记载了人类的灵魂。读书不仅能够带学生走出生活的交际圈,扩大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课外知识,也可以使他们智力得到开发。通过学习语文方面的内容,学生可以储备大量知识,对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积累、传承和发展文化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自小学起就开始积
12、累有关阅读方面的知识,能够对个体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核心素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教育基本原则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教学活动方面也是为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为目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能力方面的要求在逐步提升。过去单纯以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近些年来,教育界也达成了新的共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引导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培养他们发展一些必备技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显得格外重要。学科背景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根据学科特点,通过建构学科体系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语文角度分析,语文课程必
13、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获得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学习知识为提高素养打好基础,素养的发展又离不开知识。因此,知识和素养之间是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因此,只有以具体的语文知识为载体,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此外,现如今小学语文正处于新课改践行的关键时期。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更多的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在课程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则可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培养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放在重点。同时,教师要有所创新,并不能只仅仅局限于课内知识。现在社会更新发展非常的快速,人们对于教学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如今的课堂小学生已经“翻身”,他们是学
14、习的主体,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可以给与指导,但要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学生要想在社会中长远发展,就更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基础知识、提高核心素养。个人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基本素养。然而事物的发展并不是总如人意。自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我国提出以来,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之间存在差距,目前有关于语文课程方面的设想大多停留在理论方面,实践上发展并不是很理想。尽管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前途美好,但要想完全步入正轨,就应该要有反映语文核心理念的相关教材、可以体现语文价值方面的教学计划,以及能够引导正向方面的评价。总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阅读教学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助推作用。二
15、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审视(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选取合肥市内随机抽取的5所小学的语文教师作为研究样本。对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调查,并分层抽取其中的12位教师进行访谈,共调查102位小学语文教师。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见表1.1。表1.1 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类型发放问卷回收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有效率教师问卷102968994%87%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调查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阅读教学中的目标体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问题尽管新课改一直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16、值观的三维目标,但实行过程中,仍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很片面。根据调查“在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中,我能够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完全符合的教师为59.31%,基本符合的教师为23.7%,15.95%的教师则不一定,1.04%的教师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的教师为0。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还是重视学生语文方面的言语表达能力,有小部分教师则不能很好地实现目标。在与那些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进行访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您是否重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您是如何在教学中涉及到的?我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和书写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也会针对此设计训练,但阅读教学涉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核心 素养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