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工作技术规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工作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工作技术规范.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工作技术规范 第一节 勘探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第1.1.1条 资源勘探工作必须从地质目的和经济效果出发,根据地形、地质及物性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勘探方法,合理运用各种勘探手段。 第1.1.2条 基岩裸露或覆盖层不厚的地区,应充分利用槽探、井探、浅钻以及小窑调查等手段和方法,条件适宜地区并可采用地面电法来配合地质填图。在做好地面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钻探、测井和其它手段,完成各项地质任务。凡有条件时均应开展航空地质填图,并要积极应用遥感方法配合地质填图。地质填图一般应超前进行。 各阶段地质填图的比例尺,一般要求为: 找煤 1:50000或1:25000 普查 1:25000或1:1
2、0000 详查 1:25000、1:10000或1:5000 精查 1:10000或1:5000 地质填图所使用的地形图的比例尺,不得小于上述规定,其精度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各种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精度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第1.1.3条 物性条件较好的掩盖区,必须充分发挥地面物探的作用,结合钻探、测井和其它手段,完成各项地质任务。 开展地面物探的地区,均应选择一定数量的自然露头或钻孔作为参数工程点,布置一定数量的定位孔和验证孔,以取得必须的解释参数。地面物探的施工和资料处理,都应采用先进的方法。各种原始记录和成果资料的精度与质量,应符合有关的规定。 地面物探一般应超前于钻探施工。使用地
3、面物探的勘探项目,从编制勘探设计、组织野外施工到编制地质报告,必须统一部署。地质报告必须充分研究利用地面物探成果。 第1.1.4条 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适于坑探的山区,应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的基础上,采用浅部坑探与深部钻探相结合或主要使用坑探的方法,完成各项地质任务。 构造极复杂或煤层极不稳定的地区,可在地面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选择较好的地段,进行边采边探。 第1.1.5条 钻探的使用和钻孔布置,必须有明确的地质施工目的和要求。必须严格按勘探设计和有关规程的规定组织施工。钻孔孔径的选择必须满足地质任务,特别是各种样品采集的需要。钻探工程质量应达到有关质量标准的规定。 第1.1.6条 勘探钻孔一般
4、均应测井。根据物性条件和地质任务的需要,先期施工一定数量的基准孔,通过试验,选择有效的参数与方法,确定解释原则。测井原始记录质量和资料解释精度,应符合勘探设计和有关规程、标准的规定。 第1.1.7条 无芯钻进方法只能在具备下列条件的地区使用。 1.物性条件好,通过测井基准孔和其他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已证明测井资料确能满足独立解释煤层的厚度、结构、层位,全孔的岩性柱状剖面以及完成其他地质任务; 2.构造比较简单,煤层比较稳定,煤质变化不大; 1.标志层明显,岩煤层易于对比。 符合上述条件的地区,详查和精查阶段可适当采用无芯钻进;找煤和普查阶段不宜采用无芯钻进。每个勘探项目采用无芯钻进的具体条件和
5、层段,都必须在编审勘探设计时做出明确规定。 地质条件复杂、物性条件差、测井资料不能作独立解释的地区,不得采用无芯钻进,对需要通过岩性鉴定划分含水层的层段和有经济价值的有益矿产层段,不论是否属于含煤地层,均不得采用无芯钻进。 第1.1.8条 实验室的测试、分析、鉴定工作,是完成地质任务和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资源勘探工作中,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测试手段和实验方法,取得多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各种测试、分析、鉴定的工作方法和成果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标准的规定。 第二节 构造和煤层类型及基本线距 第1.2.1条 依据构造形态、断层和褶曲的发育情况以及受岩浆岩的影响程度,井田(勘探区)的构造复杂程度
6、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 简单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岩浆岩的影响。主要包括: 1.产状接近水平,很少有缓波状起伏。 2.缓倾斜至倾斜的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 1.为数不多和方向单一的宽缓褶皱。 第二类 中等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断层较发育,有时局部受岩浆岩的一定影响。主要包括: 1. 产状平缓,沿走向和倾向均发育宽缓褶皱,或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 2.简单的单斜、向斜或背斜,伴有较多断层,或局部有小规模的褶曲或倒转。 1.急倾斜或倒转的单斜、向斜或背斜;或为形态简单的褶皱,伴有稀少断层。 第三类 复杂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
7、很大,断层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影响。主要包括: 1.受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 2.在单斜、向斜或背斜的基础上,次一级褶曲和断层均很发育。 1.紧密褶皱,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 第四类 极复杂构造:含煤地层的产状变化极大,断层极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主要包括: 1.紧密褶皱、断层密集。 2.形态复杂特殊的褶皱,断层发育。 1.断层发育,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 第1.2.2条 依煤层厚度、结构及其变化和可采情况,煤层稳定程度划分为四型。 第一型 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很小,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全区可采或全区基本可采。 第二型 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规律性较明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炭资源 地质勘探 工作 技术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