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关键诃】体育教学;健康;心理健康1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教书育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它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 使之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而且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道德修养、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体育只有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目前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书这一手硬,育人、育
2、心这一手软的倾向。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高职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与思想问题。一是一方面对社会上的道德现状表示不满, 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需求,将放弃自身道德追求,采用实用主义态度。二是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化。主要表现为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导致不择手段的唯利是图。三是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倾向。表现为过分强调报酬高低,敬业精神严重缺失。四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高职学生大都是高考的失败者,多数学生成绩一般或较差,自卑感较强,一些学生是出于无奈进入高职的校门,因此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对自身的潜力、自我价值的认识相当膝陇。要解决以上问题,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
3、不仅要提高体育教师对这门课在教书育人中的特殊意义的认识, 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体育学科特点的各种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2体育运动对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2.1体育运动能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现在学生大都是90后且为独生子女,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少风雨的磨炼。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为学生确定科学的目标,根据学生的体质现状、素质能力等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每次练习都要讲求实效,把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其能理智地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克服畏难情绪。2.2体育运动可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和互动性
4、十分明显,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用说话,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就能沟通信息,交流感受。彼此产生信任感,从而培养了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从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来说,它实际上是对社会生活、生产的一种模拟,是社会活动的一种浓缩。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胜利与失败、成功与挫折、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引导和教育,使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去认识体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将这种认识升华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层面上,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一些体育项目,特别是集体项目的本身就要求参与者必
5、须互相交流、彼此信任、增进情感、了解同伴、相互信任、相互鼓励,这往往是比赛获胜的基础。那些情感怪癖、抑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的人能从各种体育活动中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改善其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2.3体育运动可培养高职学生团结进取的精神在各种体育比赛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为了一次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他们会空前的团结,为集体争得荣誉,他们会忘记一些不愉快的小事,会淡化一些思想分歧,集体凝聚力增强,这正是团队精神的体现。体育运动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学生体会到社会的情感与责任感。理解了竞争与合作的意义,学会关爱与尊重运动能力弱的同伴,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
6、场上对手”与“场外朋友”之间的关系,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随之形成现代社会所必备的团队竞争意识。3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高职体育教学中3.1将心理健康指标设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因此,应把心理健康的测定也作为体育教学的考察目标之一,从根本上加大学校及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的认识,这是第一步。因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复杂、评价标准不唯一,因此为结果的测评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可以对心理健康、尤其是体育教学影响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抽取几个典型的特质进行考察,如学生的自我概念情况,自信、焦虑
7、、意志品质等等,通过定期的科学的施测,逐步完善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体系。当然,这还需要广大的心理学、教育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在体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共同努力。3.2通过教师的仪表和形象,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而被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崇拜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动力,是无形的力量,直接影响到教育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首先,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内在素养和外在仪表,主要包括体姿面容、衣服装饰、言谈手势、态度表现以及发型、习惯动作、不易发觉的口头语等。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用行为举止和风度仪表
8、这种无声语言去感染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正如一大学生所说“仪表健美型的教师使我产生美的追求,使我去锻炼,达到自己健身的目的。”其次,体育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设计,主要是运动技术过硬,教学技巧高超,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体育教师的这些形象对学生的注意力、审美力和体育兴趣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教书中起到了育人作用。3.3充分关注个体差异,适当采取有的放矢的体育活动形式现代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高职教育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学生身上必然存在着不同于小学、中学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而其在之前的人生历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性格特性也逐渐显露了出来。教师在教学之初要充分
9、了解学生,根据其不同之处,对学生所从事的体育活动提出建议。例如,对于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竞争性的团体活动,如篮球、足球、排球、拔河、接力跑等活动,并及时进行成员的小结,从活动中让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小结中使其敢于表达,促进其人际交往;对于遇事优柔寡断、缺少果断的学生,可令其进行羽毛球、乒乓球之类的敏捷类活动,激发其决断能力的提高;对于陛格急躁冲动的学生可适时进行慢节奏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慢跑等等。此外,教师也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适当为女生安排瑜伽、有氧操等运动项目,男生则多户外活动。4结束语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两者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就谈不上学生智能、意志品质的开发与提高,也就失去了体育运动的软件;而体育运动的良好发展对心理健康产生反作用,身体的健康成长发育也会促进心理的逐渐成熟。所以我们必须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建议在高职体育教材卜直接安排一些必要的心理学内容,增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性及可操作性,以便进一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