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精.ppt(1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第1页,本讲稿共143页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3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4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5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6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8 链反应 9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 10/6/2022第2页,本讲稿共143页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研究化学变化的方向、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化学热力学只能预测反应的可能性,但无法预料反应能否发生?反应的速率如何?反应的机理如何?例如:热力学只能判断这两个反应都能发生,但如何使它发生,热力学无法回答。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局限性10/6/2022第3页,
2、本讲稿共143页 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的机理以及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和光照等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把热力学的反应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例如:动力学认为:需一定的T,p和催化剂点火,加温或催化剂第4页,本讲稿共143页19世纪后半叶,宏观反应动力学阶段。主要成就是质量作用定律和Arrhenius公式的确立,提出了活化能的概念。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20世纪50年代,微观反应动力学阶段。对反应速率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建立了势能面。发现了链反应,从总包反应向基元反应过渡。由于分子束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分子反应动态学。20世纪前叶,宏观反
3、应动力学向微观反应动力学过渡阶段第5页,本讲稿共143页近百年来,由于实验方法和检测手段的日新月异,各种技术,使化学动力学发展极快。概括起来有5大类如:(1 1)时间分辨技术术)时间分辨技术术1950年左右,测时间分辨率小于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1970年左右,测时间分辨率到了1980年左右,测时间分辨率到了2000年左右,测时间分辨率到了飞秒、飞秒化学皮秒(2 2)空间分辨技技术:扫描显微技术)空间分辨技技术:扫描显微技术第6页,本讲稿共143页动力学理论尚不够完善,还需继续努力(3 3)分子运动控制和质谱技术:分子束、离子阱、电子光学)分子运动控制和质谱技术:分子束、离子阱、电子光学和离子光学
4、等技术。和离子光学等技术。(4 4)光电检测技术:电子和离子检测技术、电子信号处)光电检测技术:电子和离子检测技术、电子信号处理技术、光学和电子或离子的成像技术等理技术、光学和电子或离子的成像技术等国内情况: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化学实验国内情况: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化学实验室、李远哲专项主任基金等。室、李远哲专项主任基金等。第7页,本讲稿共143页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速度 velocity 是矢量,有方向性。速率 rate 是标量,无方向性,都是正值。例如:一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第8页,本讲稿共143页瞬时速率浓度浓度c c时间时间反应物R反应物和产物的
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产物P第9页,本讲稿共143页对反应eE+fF=gG+hH,各组分反应速率之比为:rE:rF:rG:rH=e:f:g:h 显然,反应刚开始,速率大,然后不断减小,体现了反应速率变化的实际情况。第10页,本讲稿共143页 按照国家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化学反应速率定义为化学反应速率定义为:单位体积反应单位体积反应系统中反应进度随时间变化率来表示系统中反应进度随时间变化率来表示,即即在恒容条件下在恒容条件下:单位:单位:molm-3s-1转化速率的定义为:第11页,本讲稿共143页对任何反应:对于气相反应,由于压力容易测定,所以速率也可以表示为:第12页,
6、本讲稿共143页的单位是对于理想气体对于多相催化反应,反应速率可定义为若催化剂用量Q改用质量表示,则称为表面反应速率,单位为若催化剂用量Q改用堆体积表示若催化剂用量Q改用表面积表示第13页,本讲稿共143页二、动力学曲线的绘制二、动力学曲线的绘制 动力学曲线就是反应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有了动力学曲线才能在 t 时刻作切线,求出瞬时速率。测定不同时刻各物质浓度的方法有:(1)化学方法(直接方法)不同时刻取出一定量反应物,设法用骤冷、冲稀、加阻化剂、除去催化剂等方法使反应立即停止,然后进行化学分析。第14页,本讲稿共143页(2)物理方法(间接方法)用各种方法测定与浓度有关的物理性质(旋
7、光、折射率、电导率、电动势、界电常数、黏度和进行比色等),或用现代谱仪(IR,UV-VIS,NMR等)监测与浓度有定量关系的物理量的变化,从而求得浓度变化。物理方法有可能做原位反应。测定反应的初速率,这时干扰少,对研究反应动力学很有用 对于一些快速反应,要用特殊的测试方法第15页,本讲稿共143页3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在速率方程又称在速率方程又称 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它表明了反应速率与浓它表明了反应速率与浓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或浓度等参数与时间的关系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或浓度等参数与时间的关系.速率方速率方程可表示为程可表示为微分式或积分式微分式或积分式.必须指出必须指出:(a)
8、一般地一般地,只知道反应计量关系只知道反应计量关系,不能预言速率方不能预言速率方程式程式,只能由实验测定只能由实验测定,故经常称为经验速率方程式。故经常称为经验速率方程式。如:如:H2+I2=2HIH2+Cl2=2HClr=f(c)微分形式,简称速率方程c=f(t)积分形式,简称动力学方程第16页,本讲稿共143页H2+Br2=2HBr (b)对指定反应系统的速率方程式不是唯一的对指定反应系统的速率方程式不是唯一的,由由实验条件而定实验条件而定.如如:HBr反应反应,如果考察的是反应初期的动力学行为如果考察的是反应初期的动力学行为,则速率方程式为:则速率方程式为:如果控制反应物浓度如果控制反应
9、物浓度H2B先确定值2.使BA再确定值A+B 产物对反应第66页,本讲稿共143页若若也可采用下述方法确定也可采用下述方法确定,值值(1)当保持当保持cA 不变时不变时,cB 浓度增大一倍浓度增大一倍,则有则有2=b b有有(2)当保持当保持 cB不变时不变时,cA 浓度增大一倍浓度增大一倍,则有则有若若有有为三级反应为三级反应第67页,本讲稿共143页11.5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续反应第68页,本讲稿共143页一、一、对峙反应对峙反应1-1 对峙对峙A BA B+C1-2 对峙对峙A+B C+D2-2 对峙对峙 在在正、逆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称为对峙正、逆两个方向同时进行
10、的反应称为对峙反应反应,俗称可逆反应。,俗称可逆反应。正、逆反应可以为相同级数,也可以为具有不正、逆反应可以为相同级数,也可以为具有不同级数的反应;可以是基元反应,也可以是非基元同级数的反应;可以是基元反应,也可以是非基元反应。例如:反应。例如:第69页,本讲稿共143页 现以最简单的的现以最简单的的1-1对峙反应讨论其动力学特对峙反应讨论其动力学特征征:A B设反应设反应:t=0:a 0t=t:a-x xt=te:a-xe xe 反应在反应在 t 时时:反应净速率反应净速率:上式无法同时解出上式无法同时解出k1和和k-1之值之值,如果我们可从平衡如果我们可从平衡条件找出联系条件找出联系k1和
11、和k-1的关系的关系,即即第70页,本讲稿共143页当达到平衡时当达到平衡时代入速率公式得代入速率公式得重排积分重排积分即即或或 可见可见,只要测出平衡浓度只要测出平衡浓度 xe 和不同时刻的和不同时刻的 xi 就可就可分别求出分别求出k1和和k-1.第71页,本讲稿共143页对于2-2级对峙反应设平衡时第72页,本讲稿共143页代入微分式积分得式中第73页,本讲稿共143页对峙反应的特点对峙反应的特点1.净速率等于正、逆反应速率之差值2.达到平衡时,反应净速率等于零3.正、逆速率系数之比等于平衡常数 K=kf/kb4.在ct 图上,达到平衡后,反应物和产物的 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第74页,本
12、讲稿共143页二、二、平行反应平行反应 同一反应物同时平行地进行着不同的反应称为同一反应物同时平行地进行着不同的反应称为平行平行反应反应.如氯苯的再氯化:如氯苯的再氯化:这种情况在有机反应中较多这种情况在有机反应中较多,通常将生成期望通常将生成期望产物的一个反应称为产物的一个反应称为主反应主反应,其余为其余为副反应副反应.总的反应速率等于所有平行反应速率之和总的反应速率等于所有平行反应速率之和.平行反应的级数可以相同平行反应的级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不同,前前者数学处理较为简单者数学处理较为简单.第75页,本讲稿共143页两个都是一级反应的平行反应两个都是一级反应的平行反应ABC(k1)
13、(k2)AB Ct=0 a 0 0t=ta-x1-x2 x1 x2 令x=x1+x2第76页,本讲稿共143页或或 此式关于此式关于A的动力学方程的动力学方程,可求得不同时刻内反可求得不同时刻内反应物应物A的浓度的浓度.再分析再分析 B、C 生成速率生成速率:积分积分ABC(k1)(k2)第77页,本讲稿共143页积分积分由由两式两式第78页,本讲稿共143页两个都是二级的平行反应两个都是二级的平行反应 C6H5Cl Cl2 对-C6H4Cl2 邻-C6H4Cl2t=0 a b 0 0t=t a-x1-x2 b-x1-x2 x1 x2C6H5Cl+Cl2对-C6H4Cl2+HCl(k1)(k2
14、)邻-C6H4Cl2+HCl令:x=x1+x2第79页,本讲稿共143页第80页,本讲稿共143页平行反应的特点平行反应的特点1.平行反应的总速率等于各平行反应速率之和2.速率方程的微分式和积分式与同级的简单反 应的速率方程相似,只是速率常数为各个平 行反应速率常数的和。3.当各产物的起始浓度为零时,在任一瞬间,各产物浓度之比等于速率常数之比,若各平行反应的级数不同,则无此特点。第81页,本讲稿共143页三、三、连续反应连续反应 若一个复杂反应经过几个连续的步骤若一个复杂反应经过几个连续的步骤,方能达到最方能达到最后的产物后的产物,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下一个反
15、应的反应物,这这种类型的反应为连续反应种类型的反应为连续反应.设有连续反应设有连续反应 若若k1k2,则则BC为为“速度控制步骤速度控制步骤”,整个反整个反应速度决定于这一步应速度决定于这一步,若若k1与与k2相差不大相差不大,则总反应速则总反应速率与率与k1、k2均有关均有关.下面讨论下面讨论A、B、C的浓度随时间的变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化关系,给出动力学特征给出动力学特征.第82页,本讲稿共143页t=0 a 0 0 x+y+z=a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为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为:(1)(2)(3)三个方程解其二即可三个方程解其二即可t=t x y z第83页,本讲稿共143页解解 (1)积分积分即
16、即或或(2)整理得整理得:第84页,本讲稿共143页则则由于连续反应的数学处理比较复杂,一般作近似处理。由于连续反应的数学处理比较复杂,一般作近似处理。当其中某一步反应的速率很慢,就将它的速率近似当其中某一步反应的速率很慢,就将它的速率近似作为整个反应的速率,这个慢步骤称为连续反应的作为整个反应的速率,这个慢步骤称为连续反应的速率速率决定步骤决定步骤(rate determining step)(rate determining step)。(1)当k1k2,第二步为速决步(2)当k2k1,第一步为速决步第85页,本讲稿共143页连续反应的连续反应的c ct t关系曲线关系曲线 因为中间产物既
17、是前一步反应的生成物,又是因为中间产物既是前一步反应的生成物,又是后一步反应的反应物,它的浓度有一个先增后减的后一步反应的反应物,它的浓度有一个先增后减的过程,中间会出现一个过程,中间会出现一个极大值极大值。这极大值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于两个速率常数这极大值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于两个速率常数的相对大小,如下图所示:的相对大小,如下图所示:第86页,本讲稿共143页 对上述连串反应浓度变化规律对上述连串反应浓度变化规律,对控制反应有一定指对控制反应有一定指导意义导意义,若希望得到若希望得到B而不得到而不得到C,可通过控制时间来实现可通过控制时间来实现.由图可见由图可见,B的浓度最大时所需时间的浓度最大时
18、所需时间,tm是生成是生成B最多的适宜时间最多的适宜时间.当当CB极大时极大时:即即只有只有式中式中第87页,本讲稿共143页此时此时B处于极大值时的浓度为处于极大值时的浓度为取对数取对数 对复杂的连串反应对复杂的连串反应,要从数学上严格求许多联立要从数学上严格求许多联立的微分方程得解的微分方程得解,是十分困难的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动力学中也所以在动力学中也常采用一些近似方法常采用一些近似方法,如稳态近似法如稳态近似法.第88页,本讲稿共143页基元反应的微观可逆性原理对于1-1级对峙反应达平衡时 对任一对峙反应,平衡时其基元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逆反应速率必须相等。这一原理称为精细平衡原理
19、 精细平衡原理是微观可逆性对大量微观粒子构成的宏观系统相互制约的结果 第89页,本讲稿共143页 “时间反演对称性”在力学方程中,如将时间 t 用 t 代替,则对正向运动方程的解和对逆向运动方程的解完全相同,只是二者相差一个正负符号 对于化学反应,微观可逆性可以表述为:基元反应的逆过程必然也是基元反应,而且逆过程就按原来的路程返回 从微观的角度看,若正向反应是允许的,则其逆向反应亦应该是允许的。在复杂反应中如果有一个决速步,则它必然也是逆反应的决速步骤。微观可逆性与精细平衡原理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第90页,本讲稿共143页11.6 11.6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
20、nius经验式经验式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更为显著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更为显著.一般来一般来说湿度升高说湿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速率加快,这一规律早在上个世纪末这一规律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许多经验规则就提出许多经验规则.一一.范霍夫规则范霍夫规则(Vant Hoff)温度升高温度升高10反应速率约增加反应速率约增加24倍倍,即即 这一规则为一近似规则这一规则为一近似规则,若手册数据不全若手册数据不全,可可近似估计反应速率近似估计反应速率.第91页,本讲稿共143页设这个反应的速率方程为例如:某反应在390 K时进行需10 min。若降温到290 K,达到相同的程度,需时多少?解:
21、设在温度为T1时的速率常数为k1在该温度区间内反应历程不变,无副反应设在温度为T2时的速率常数为k2第92页,本讲稿共143页取每升高10 K,速率增加2倍,即两个积分式的左方相同,所以有第93页,本讲稿共143页 当然这一规则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可用当然这一规则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可用,一般一般地温度对速率的影响比较复杂地温度对速率的影响比较复杂,常见温度对速率的常见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大致可用下图几种类型表示影响大致可用下图几种类型表示:常见类型常见类型温度温度速率速率温度温度速率速率爆爆炸炸反反应应温度温度速率速率催化反应催化反应温度温度速率速率碳氢化碳氢化温度温度速率速率NO氧化氧化第94页,
22、本讲稿共143页二.Arrhenius经验公式 Arrhenius 研究了许多气相反应的速率,特别是研究了许多气相反应的速率,特别是对蔗糖在水溶液中的转化反应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蔗糖在水溶液中的转化反应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提出了活化能的概念,并揭示了反应的速率常数他提出了活化能的概念,并揭示了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即: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即:式中式中:A指前因子指前因子,反应速度理论中给予解释反应速度理论中给予解释.Ea反应活化能反应活化能,纯属经验的纯属经验的,一般看作与温度无关一般看作与温度无关的常数的常数,常称为常称为实验活化能实验活化能或或经验活化能经验活化能.第95页,本
23、讲稿共143页或或 可见可见,若以若以 lnk1/T 作图得一直线作图得一直线,斜率斜率=-Ea/R.如乙醛在气态时的分解如乙醛在气态时的分解,对多数反应都有此对多数反应都有此关系关系.上式均称为阿氏反应上式均称为阿氏反应,应用很广应用很广,对气相、液对气相、液相、复杂催化反应均可使用。相、复杂催化反应均可使用。上式也可写成上式也可写成:第96页,本讲稿共143页 Arrhenius 认为,只有那些能量足够高的分子之间的直接碰撞才能发生反应。那些能量高到能发生反应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由非活化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要的能量称为(表观)活化能。Arrhenius公式在化学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4、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活化分子的活化能的概念,在反应速率理论的研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第97页,本讲稿共143页热力学和动力学对热力学和动力学对 rT 关系看法的矛盾关系看法的矛盾(1)热力学观点根据vant Hoff 公式:1.对于吸热反应有利于正向反应温度升高2.对于放热反应不利于正向反应温度升高第98页,本讲稿共143页(2)动力学观点 通常活化能总为正值,所以温度升高,正向反应速率总是增加。对于放热反应,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一定的反应速率,也适当提高温度,略降低一点平衡转化率,如合成氨反应。第99页,本讲稿共143页三.活化能Ea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活化能活化能Ea 活化能活化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动力学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