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讲稿.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第一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前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复杂因素影响微生物学检验,可能给检验结果带来偏差甚至错误,因此必须对影响检验结果的诸多因素采取控制手段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不断完善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第二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主要内容1检验人员2仪器.设备3检验培养基,试剂4检验环境5采样6样品的接收和预处理7检验质量8校验的执行9参考菌株及其保存10实验室内外部质量控制11检验报告及结果质量控制第三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1检验人员(1)微生物检验不能完全依赖全自动鉴定仪器,检验工作中每一步骤均需要有高度的主观分析和判断能力,与个人的经验.技能和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2、.(2)除要求微生物检验人员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精密细致的观察和操作习惯,注重个人卫生外,还必须训练掌握微生物检验技术.(3)检验人员应执行上岗前培训制度,上岗前培训合格方能上岗操作,还要主动参加学习,培训,讲座,学习新技术,掌握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第四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1检验人员(4)参与编写测试程序及仪器操作程序,学习质量保证体系知识和计量学基本知识(5)参加各类水平测试和盲样测试,提高检测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微生物学检验室负责人应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熟练程度的考核,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第五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3培养基为保证干粉培养基质
3、量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1)加强包装的密封性能;(2)使用时尽量缩短开盖时间;(3)一般干性培养基放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保存,对于易受潮的品种,启用后宜放入干燥器中保存;(4)由于配制水分不同,启用次数或时间增加,干粉培养基的pH值可能会有所变化,应随时略加调整。第六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3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并做好原始记录。为保证培养基必须在玻璃容器,搪瓷或铝锅中进行,如用铜,铁器皿,会对微生物生长有毒害作用;配制培养基时应按检验项目规定的配方添加,不得随意增减或更改培养基成分。此外,要用专用的角匙取药品,避免交叉污染而影响检验结果;第七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4、3培养基培养基配制最好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避免使用自来水,因其中含有氯等抗菌物质;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不同,配制培养基时应测调值,如测定结果与所要求的值不符,则用1NNaOH或1NHCL溶液进行调节。第八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3培养基效果试验是指按不同的培养基接种相应的菌株,观察细菌的发肓,菌落形状,色素,溶血等特征,据此判断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质控菌株质控菌株ATCC生长情况生长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大肠杆菌25922+第九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7检验质量除按国家标准方法对所需检验项目进行检测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否则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在定量检验时用
5、重量法还是用体积法,检验结果会有误差,因为此重不等于1的样品,1ml和1g的化验结果绝不会相等.一般固态的样品宜用重量法,液体样品宜用体积法.但对粘性液体(如酸奶),如用体积法,会粘附一定量的样品在吸管上,因此此类样品最好用重量法.第十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7检验质量(2)如检样需用用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则最好用均质器或组织碎机,以800010000转/min的转速处理1min,制成均匀的菌悬液.(3)样品稀释时,常会滞留少量样品在吸管内外,应多加注意.吸入液体后,应沿管壁慢慢注入递增的稀释中,特别注意此时吸管尖端切不可碰到稀释液中.第十一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7检验质量(4)在培养基注入检
6、样,菌悬液时,注意培养基温度宜在45-50之间,并使培养基与检样,菌悬液充分混合.(5)微生物培养时,应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培养温度和时间.(6)应用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如果在空白对照中检出细菌,则可认为培养基质量存在问题或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污染情况.另外,采用标准菌种作阳性对照,观察培养基的质量情况.(7)整个检验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8)及时检查结果,做好原始数据记录.第十二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9参考菌株及其保存实验室要准备好足够种类和数量的参考菌株,满足培养基,试剂盒和试剂质量测试的需要.保存菌株要定期传代,注意无菌操作,使菌株不污染,不死亡,不丢弃.应设专人妥善保管,菌株保
7、存箱应加锁放置适宜环境,取出使用应登记;保存菌株应建册登记,基本项目应包括菌种名称,分离来源,分离日期,传代日期,保存方法,主要性状,保管者,领用者等;对保存菌种,经传代数次后应进行一次系统生化反应,血清学期成绩特性等生物学性状观察,检查其是否发生变异.第十三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9参考菌株及其保存常见的参考菌株保存方法:细菌(1)营养要求不高的需氧细菌在胰胨大豆琼脂斜面上能存活1年.(2)需氧或厌氧菌的长期储存需冷冻干燥,或存放在-70(3)营养要求不高的冻干菌种每隔5年要解冻分离重新冻干.(4)细菌低温冰冻保存时可悬浮于消毒去脂牛奶,含15%甘油的胰胨大豆肉汤或无菌马血中.第十四页,讲稿共二
8、十六页哦9参考菌株及其保存真菌(1)酵母菌按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同样处理.(2)霉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上4储存6个月-1年,斜面上覆盖消毒石蜡油可在室温下长期存放.第十五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菌种保藏的方法1定期移植保藏方法: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斜面或液体培养基,也可进行穿刺培养,等生长成健壮的菌体(对数期细胞,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后,将菌种放置4冰箱保藏,每间隔一定时间需要重新移植培养一次.芽孢杆菌3-6个月移种一次,其它细菌每月移种一次.第十六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2液体石蜡保藏法:这种方法是定期移值保藏法的补充,在生长良好的斜面表面覆盖一层无菌的石蜡,液面高出培养基1cm,将其置试管架上以直
9、立状态低温保藏,液体石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隔绝氧气,所以能延长保藏的时间.第十七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3沙管保藏法,土壤保藏法4麸皮保藏法.5蒸馏水保藏法6液氮超低温保藏法7甘油保藏法第十八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8冷冻干燥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一般过程1安瓿管-酸洗,水洗-烘干-灭菌2配制保护剂配制保护剂-分装分装-灭菌灭菌3菌种菌种-培养培养-制备菌悬液(加入制备菌悬液(加入2)-分装安瓿分装安瓿管管-预冻预冻-真空干燥真空干燥-装在歧管上抽真空装在歧管上抽真空-火焰上熔封安瓿管口火焰上熔封安瓿管口-检测真空检测真空-保藏保藏第十九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10实验室内外质量控制一)内部质量控制为保证实
10、验室连续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密度,必须对所用方法的重复性及再现性定期测定对于不同的控制系统,实验室必须建立限值,超过限值应采取纠偏措施.第二十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10实验室内外质量控制实践中内部质量控制可包括:(1)系统地使用一式双份的菌落计数测定;(2)由同一检验人员和几个检验人员作平行样:(3)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盲样测试.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10实验室内外质量控制(二)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对其开展的每一项检测均应参加相应的室间质量控制.对有关实验室或管理机构发出的测试样品应严格地当作普通样品一样处理,这样一种方法有助于实验室每天测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是对实验室
11、所用的方法,试剂,设备,人员能力的测试.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10实验室内外质量控制从室间样品测试中的错误可以发现实验室的不足之处,对工作人员的教育改进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对返回的室间测定评级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召集体员工讨论,改进措施(包括方法的改变,员工的改变,员工的再训练,培养基和试剂购买来源的更换等)应当记录在案.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10实验室内外质量控制某些项目缺少室间质量控制,实验室可以设置室内质量控制,每半年自行评估一次,经常参加微生物实验室间质控活动,有助于加强检测人员的基本功训练,增强样品检测过程中“量”的概念.实验室间的质控可在国内外范围进行,有能力的实验室应力争参加国家际间质控活动,树立良好的检验信誉.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结束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国内各实验室条件参差不齐,要使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日臻完善,仍需广大微生物检验人员共同努力.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谢谢大家谢谢大家!The end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