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理之红细胞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生理之红细胞幻灯片.ppt(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血液生理之红细胞第1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l了解红细胞比容及其测定,红细胞计数原理并掌握计数方法,学会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并掌握其原理。第2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l血液是一种液体组织、它也是组织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输送各种营养物血液是一种液体组织、它也是组织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输送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物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因此血量与血液成份的相对稳定,是生命活质及代谢物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因此血量与血液成份的相对稳定,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因此当组织和细胞出现问题时先
2、首就会反映到血液中。在临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因此当组织和细胞出现问题时先首就会反映到血液中。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往往将血液学检测作为重要方法,也是体检的重要检测项目。正因为血床诊断过程中往往将血液学检测作为重要方法,也是体检的重要检测项目。正因为血液学检测相对操作简单、易于操作往往将血液学检测统称为血常规。液学检测相对操作简单、易于操作往往将血液学检测统称为血常规。l我们将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置于比容管中经我们将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置于比容管中经3000转分钟离心转分钟离心30分钟,由于血细胞密度较大在离心力作分钟,由于血细胞密度较大在离心力作用下会下沉并被压紧,可见到血液分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的液
3、体为血浆,中间有一薄层灰白色的物质,用下会下沉并被压紧,可见到血液分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浆,中间有一薄层灰白色的物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为深红色的是红细胞,这个实验称为、红细胞压积下层为深红色的是红细胞,这个实验称为、红细胞压积pcv它表示每它表示每100毫升毫升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各占百分比,这就是血液的组成。血液主要由血浆、红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各占百分比,这就是血液的组成。血液主要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物质组成,其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物质组成,其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l在作血液学检测过程
4、中,往往有互补过程、例如;在做红细胞压积如果指标正常,做红细胞计数指标低于在作血液学检测过程中,往往有互补过程、例如;在做红细胞压积如果指标正常,做红细胞计数指标低于正常,那么动物可能患有大分子性贫血。如果在做红细胞压积指标低于正常,而做红细胞计数指标正常时,正常,那么动物可能患有大分子性贫血。如果在做红细胞压积指标低于正常,而做红细胞计数指标正常时,那么动物可能患有小分子性贫血。我们所做的实验项目,只是血液学检测实验项目中的一少部份。那么动物可能患有小分子性贫血。我们所做的实验项目,只是血液学检测实验项目中的一少部份。第3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三、实验材料三、实验材料l本次实
5、验应用的血液为家兔血液。本次实验应用的血液为家兔血液。l本次实验应用的方法为试管法。在吸取血液本次实验应用的方法为试管法。在吸取血液、和液体时主要应用移液器来完成、和液体时主要应用移液器来完成。第4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四、实验项目四、实验项目l1.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l2.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 pcvl3.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 RBCl4.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测定 Hbl5.白细胞沉降率的测定白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第5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五、实验方法五、实验方法l1、红细胞比容的测定l采抗凝的兔血。l用带穿刺针头的注射器,抽取制备好的抗凝血,将针头插入温氏管底
6、部,慢慢将血液注入其中,使血液准确的装到10刻度处。l离心3000转每分钟,离心半小时。l取出并读数,读数时以红细胞所占的容积为准不包括白细胞和血小板沉积所形成的灰白色沉淀。第6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l2、血红蛋白的测定l将稀盐酸加入测定管至刻度“2”或“10%”处,并将测定管放入比色箱中。l用吸管血液到20立方毫米处,再将吸管插入装有稀盐酸的测定管中,再反复吸几次吸管,使吸管壁上的血液全部沉入测定管当中。在吹吸时防止气泡产生,静置十分钟。l比色:用蒸馏水逐滴加入测定管中,每次加入用玻璃棒将拌或摇匀,再插入比色箱中进行比色。这样测定管中的颜色逐渐变淡,直至与比色箱的颜色一致。l
7、读数:读出其中液体凹面的刻度。第7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l3、红细胞计数l吸血及血液的稀释:吸血及血液的稀释均在红细胞吸管中进行。l推片及充液:在推片和充液前,先在显微镜下检查计数板和盖玻片是否清洁,若不干净则清洁后使用。推片是指用手指将盖玻片固定在计数板的正中间计数室边缘,然后大拇指将其缓慢的推行,使盖玻片贴在计数室两侧的槽上,充液是指将稀释好的血液摇匀后,先弃去吸管内的前两滴,然后用半滴放到计数室和盖玻片的间隙,同毛吸作用使血液进入计数室内。l计数:稀释的血液进入计数室后,静置23分钟后,在低倍显微镜下找中央大方格,然后在高倍镜下数4个角上的小方格和中央小方格中红细胞数目。
8、l结果计算:N指细胞总数稀释200倍:x=N1010稀释100倍:x=N5105第8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六、结果分析六、结果分析l1、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l血液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离体后血液自血液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离体后血液自然凝固,分离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血液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淡黄然凝固,分离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血液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浆。血清与血浆差别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色液体称为血浆。血清与血浆差别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凝血
9、酶原)、(凝血酶原)、等。等。l全血适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如血细胞计数、分类和形态学检全血适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如血细胞计数、分类和形态学检查等。血浆适用于血浆生理性和病理性化学成分的测定,特别是查等。血浆适用于血浆生理性和病理性化学成分的测定,特别是内内分泌分泌激素测定;血浆除钙离子外,含有其他全部凝血因子,也适用于血激素测定;血浆除钙离子外,含有其他全部凝血因子,也适用于血栓与止血的检查。血清适用于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学检查。栓与止血的检查。血清适用于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学检查。第9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l2、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值:37%50%,女
10、低于男。l临床意义 l血细胞比容测定的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测定,常用作贫血诊断和分类的指标。还可用于临床决定病人是否需要补液的实验检查依据。l红细胞比容升高,见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以及大面积烧伤等各种有脱水症状的病人。l红细胞比容减少,见于正常孕妇、各种贫血病人,以及应用干扰素、青霉素、吲跺美辛(消炎痛)、维生素A等药物。第10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l3、红细胞计数l.生理变化(1)初生儿较成年为高;老年人比青壮年者稍低。(2)超力型人的红细胞数较正力型和无力型者高,两种体质极端的红细胞之差可达20%。(3)妊娠时期血浆量增多而多有稀血症。此外,居住高山
11、因缺氧可引起生理性红细胞增多。.病理变化(1)增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及休克;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慢性获得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肺气肿、严重的支气管性哮喘、纤维性肺结核等);异常血红素(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等);其他:肿瘤(肾脏肿瘤、肾上腺瘤、肾母细胞瘤、脑瘤、肝癌、子宫纤维肉瘤、前列腺癌、胃癌、肺癌、嗜铬细胞瘤);肾脏病(肾盂积水、多囊肾、肾动脉狭窄);皮质醇增多症及脾结核等。第11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l(2)减低见于大细胞型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
12、或降低。如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之贫血;某些溶血性贫血,肝疾患所致的贫血及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贫血等。正常细胞型贫血:此种贫血之MCV、MCH及 MCHC均正常。如急性失血后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骨髓病所致之贫血。单纯小细胞型贫血;此种贫血之 MCV和 MCH均减少,但MCHC正常。如慢性感染、慢性肾疾患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此种贫血MCV、MCH及MCHC均降低、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维生素B缺乏所致之贫血。第12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l4、血红蛋白(Hb)测定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大致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
13、度。各种影响红细胞计数的因素也同时影响血红蛋白,但被影响的程度在比例上不一定相称。如在小细胞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常较红细胞数严重;在大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减少程度常较血红蛋白严重。注 凡在单位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数值,称为贫血。综合国内调查资料,中国人正常与贫血的分界标准为:男性,红细胞少于400万,血红蛋白低于12g;女性,红细胞少于350万,血红蛋白低于10.5g,即称贫血。第13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l六、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临床意义ESR的变化主要同血浆中球蛋白,如2和球蛋白,尤其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多少有关,如果球蛋白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多于正常,血沉就增快,所以变化无特异性。但对任何一种血沉增速的疾病,在病程内定期观察血沉的动态变化,可以帮助推断病变的发展情况。增高见于:生理性:妊娠后3个月到产后1个月,小儿和50岁以上的老人。病理性:(1)各种急性的全身和局部感染,如活动性结核病、疟疾、风温热和肺炎。(2)结缔组织性疾患,如多发性肌炎。(3)在产重贫血、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甲亢、肾炎以及铅、砷、酒精中毒时亦常增高。减低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心脏代偿功能障碍等。第14页,共1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