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考.doc
《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8 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考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考一是管理体制不完善。近年,全市大力推进教育内部管理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校长负责制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关键环节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一是选拔校长的机制不活,选拔形式和渠道单一;二是校长责权不对称,无限的责任,有限的权利,班子怎么配,教师怎么管,这些事关教育质量的大事,往往不是校长说了算;三是各类学校校长任职条件、任职资格不确定;四是管理体制不健全。校长该谁管。校长该对谁负责。是对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党组织或政府。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模糊。五是外部环境不宽松,校长往往要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协调
2、外面部门和单位的关系,办事难的问题也很突出。六是考核评判校长机制不健全,管理的目标责任也不明确。往往是良莠不分,优劣不分,能上不能下。与此同时,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教育局由于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未理顺管理的职能,人权、财权、事权相对分离,无法正常行使本应履行的职责。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教育大业教师为本,教师质量直接影响教育质量。但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却不健全,突出表现在:分配机制不活、教师队伍正常流通渠道不畅通、农村学校生活条件和教师待遇差,缺乏吸引力等几方面。绝大多数学校基本上沿袭计划经济分配模式,干多干少,干坏干好基本一样。工资能多不能少,职称第 2 页 共 8 页书山有路
3、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能高不能低,教师能进不能出。教育人员缺乏与社会互动式交流,外界优秀人才进不了,素质差的教师又不能淘汰出,构不成真正有效的竞争态势。同时,绝大多数村小无教师基本生活设施,而且代课教师待遇极差,使这些学校根本留不住优秀教师。全市代课教师的平均工资只在 160 元-300 元之间,有的学校只能请不合格代课教师,甚至有小学或初中毕业生代课的现象。更令人担忧的是,偏远学校,新分进的正式教师,由于待遇太差,宁肯辞职外出打工也不愿留下任教。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呈现年龄老化,学历低,教学能力差的特点。全市有村小教师 9418 人,其中 40 岁以上的 4214 人,占教师总数的 44.7%
4、,大专以上学历 2320 人,仅占 24.6%,小高以上职称 1754 人,仅占18.6%。目前全市尚有代课教师 5306 人,其中小学 4750 人,初中 556人,2021 年-2021 年普通高中将缺 1100 人。教师问题直接影响了全市质量的提高。三是管理监控不到位。一方面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充分有效发挥管理职能。如在干部任用,教师选择、分配、调动,资金的分配、划拨等方面外界干扰过多,使教育行政部门不能按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行使管理职权,削弱了对学校的监督、调控力度。这种现状还造成个别地方出现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对立的现象,学校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或建议听之任之,不落实,不执行。二方面是
5、学校内部执行力度不够,制度建设多,落实少,说得多,做得少。学校对教师的行为、教学效果和过程监控不够,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学生行为指导和帮助不够。三方面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监督管理、奖惩机制不第 3 页 共 8 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健全、不完善。旧的质量评价体系已不适应课改要求,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造成质量评价与督导评估工作无法有效实施。四是办学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在相当的贫困山区县,县级财政只能保吃饭,有的连吃饭都不能保,更不用说有多余的经费来发展教育事业。据最近测算,全市普高负债 2.3 亿余元,”普九”负债
6、2.97 亿元,”排危”负债 6623.2 万余元,县级财政欠拨教育累计已达 6885.19 万元,学校为学生垫书杂费达 1438.5 万元。近年来,高中事业规模发展极快,部分县为了解决高中规模不足的问题,挤占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将部分初中合并后增招普高班,使原本办学条件就紧张的义务教育学校又承担了更重的任务,而高中的办学条件和规模也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最终造成义务教育和高中办学条件都不能满足提高质量需要的结果。办学条件不够,使农村部分学生无法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入学,每天起早摸黑、步行四、五个小时上学,使学生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近两年来的学校布局调整加大了这一趋势,部分地方政府为了
7、节省开支,大量撤并偏远、规模较小的学校,使更多中小学的学生奔波在上学路上。教育的办学条件不足,还造成大量超大班,部分地区中小学班平上百人。在这种条件下,教师承受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只能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没有更多精力去研究质量问题。针对当前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教育质量第 4 页 共 8 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全面提高。一、强化教育质量意识,为”质量”提供思想保障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关系到民族前途命运。而检验教育标准核心就是教育质量。当前,教育已经发展到从全民教育概念向受教育者提供”有质量”的教育阶段。各级党政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开放的、新型的教育
8、管理和质量意识,围绕质量抓教育,增强抓好”质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抓龙头、抓名校,推动教育全面发展的意识,全面实施”三名”工程,即学校建名校,教师评名师,学生考名校,带动教育全面发展。把教育质量纳入对下级的目标考核中,严格考评,奖惩逗硬兑现。二、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质量”提供人才保障-在学校班子建设方面,首先要简政放权,取消校长职级制,认真落实校长负责制,把校长的考核、任命、奖惩权下放给政府的职能部门,班子怎么配主要由校长说了算,主管部门审查把关即可,教师怎么管由校长说了算,避免对校长行使职权的不正当干预。其次,要制定各类学校校长的任职资格和任聘条件。再次,在校长的选拔、任用上要走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 教育质量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