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交通事业(执法)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 (4) .doc
《2022交通事业(执法)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 (4)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交通事业(执法)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 (4) .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交通事业(执法)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交通事业(执法)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状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_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局局属各事业单位特别是执法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各执法单位不得已相继录用了一部分编制外用工人员,但如何规范局属事业单位特别是执法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充分调动编制外用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直是困扰局属执法事业单位的普遍问题。今年,我局通过召开事业单位人事干部座谈会、找部分编制外人员了解情况、查看台账资料等形式,进一步对局属部分事业单位的编制外用工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研,比较全面地
2、掌握了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状,并就下一步规范编制外用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思路和对策。一、编制外用工人员现状(一)编制外用工人员基本情况。经过调研了解,截止2005 年底,系统现有编制外用工人员 197 名。从分布情况看,一线执法及窗口岗位 118 名,专业技术岗位 26 名,工勤辅助岗位 48 名。编制外用工人员主要集中在一线执法和窗口服务岗位。其中市公管处人数最多,有 91 名编制外用工人员,占系统执法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总数的 51.4;从年龄结构情况看,35 岁以下人员有 138 名,占总数的 78,主要集中在一线执法岗位;从学历结构的情况看,编制外人员总体学历偏低,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人员有 1
3、04 名,占编制外总人数的 55.3。从专业技术职称情况看,系统编制外人员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 26 名,占编制外总人数的 14.6,且高、中级人员为 2 名。(二)现有编制外用工人员的作用。从调研和平时掌握的情况看,近几年来,局属执法事业单位通过招聘编制外用工人员,对单位整体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有效补充了编内人员的严重不足。我局所属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都是十年前确定的,如市公路局 1989 年时公路里程只有 3400 公里,编制人数 108 名,到 2005 年公路里程达到8113 公里,编制人数却是 97 名;市公管处 1991 年时管理的车辆数是 2600 多辆,编制人数
4、 94 名,到 2005 年时管理车辆46000 辆,编制只有 139 名;船舶运力 1990 年时 10.2 万载重吨,2005 年达到 189.7 万载重吨,而市港航局人员编制一直保持在 100 名左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与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为了确保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局属各事业单位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根据岗位需要,近几年探索性地主动从社会上聘用了编制外用工人员 197 名,以补足编制内一些重要岗位,特别是解决了一线执法及窗口服务岗位从业人员的不足,较好地解决了单位诸多岗位的人员紧缺问题。二是成为交通现场执法队伍的重要生力军。从调查情况看,各单位从事一线现场执法、窗口服务和专业技术
5、岗位的相当一部分均是编制外用工人员,他们从事路政、运征、航政等执法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成了一线辅助执法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如市公路局高速路政大队现有 41 名执法人员,其中编制外人员就有 27 名,占 66;市公管处现有一线执法人员85 名,其中编制外人员就有 46 名,占 54,这些编制外人员已和编制内人员一样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三是促使编内人员有压力,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调研中,各单位反映:一是促进了编制内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有的编制外人员干的是在编人员的工作,对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并不比部分在编人员差。二是促进了编制内人员工作作风的好转。编制外用工人员虽然工资待遇比在编人员相差好几倍
6、,但仍然兢兢业业,在工作作风、工作热情、工作要求甚至高于捧着“铁饭碗”的编制内人员,这样一个反差,无形地对在编人员起到了鞭策作用。三是用好编制外人员对今后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改革上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通过对编制外人员使用,普遍感到,机制活,易管理,后遗症少,利于工作,可以真正实现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事管理机制,这样对今后事业单位改革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各单位编制不足情况下,编制外用工人员已成为_交通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后在编制如果不增加的情况下,这支队伍不但不能萎缩,而且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还将适度增加。(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尽管编制外用工人员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发挥
7、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在编制外人员录用条件及方式、收入待遇、考核激励等方面还存在的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1、人员素质与交通行业承担的繁重任务还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_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港口和民航体制的下放,公路里程的大幅度递增,交通运输工具的迅猛增加,交通行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行政执法的职能和范围越来越广,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员投身到交通建设、管理和执法的工作上来。编制外人员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中交通事业(执法)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交通事业(执法)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内容加载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人员
8、共有 93 人,占编外人员总人数的 52.52,并且专业对口的更少。随着“人治”向“法治”过程的转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和窗口规范服务的要求以及群众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种文化低、专业不对口的现状,已明显与交通行业的文明管理要求不相适应。2、管理不够规范,缺乏统一办法。具体表现在。一是编制外人员也是人才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从现实看,编制外人员已越来越成为交通建设事业一支重要的力量,但各单位在人才管理的理念上还没有形成“大人才观”,常常把编制外人员排除在外。二是系统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无论是局机关,还是局属事业单位,对编制外人员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办法,从实际操作情况看,弹性比较大。同时,
9、各单位对编制外用工人员没有明确统一的管理机构,都是由各科室、各岗位分散联系管理,显得不够规范。3、待遇普遍偏低,缺乏统一平衡。从调研情况看,(1)整体上编制外人员待遇普遍偏低,干的是编制内人员的工作,工资待遇却与编制内人员相差 3-4 倍。(2)待遇不统一。比如,同为一线辅助执法人员,工资待遇就不同。目前,公管处一线辅助执法人员人均年收入 1.26 万元,而公路局就有 2.5万元。同时,在用工管理上,如有的签订合同,有的不签订合同;有的给交纳三金,有的一金不交,因此,容易造成相互攀比,不利于工作开展和积极性发挥。4、队伍不稳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是缺乏考录机制,进人把关不严,使得人员结构不
10、合理,急需人员短缺,严重不足,而各单位低素质人员又均过剩,使得差的过多,占了岗位,用不上,好的紧缺,却无法招进来。二是缺乏激励机制。存在“重录用,轻培养”、“重使用,轻激励”等现象,在编制外人员的学历再教育、业务培训、外出考察、选举推荐等诸多权利方面,关心重视不够,给编制外人员造成了低人一等的感觉。三是缺乏考核机制,干好的得不到奖励,干差的缺乏应有的制度约束,干好干坏一个样。四是编制外和编制内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编制外人员存在“进入难”,一些优秀的编制外人员想进编却进不来。同时,使是一些素质差、工作业绩平平的在编人员,占着编制却发挥不了作用,存在“出去难”,“出口”不畅。内部人员交流优化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交通事业执法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 4 2022 交通 事业 执法 单位 编制 外用 管理 现状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